我想讓我的手抬起來,但是手它沒有這個動作。我又是能讓我的手抬起來的,彷彿讓我的手抬起來不需要想,我的這些行為動作都不是我想出來的,它們是怎麼出來的。感覺大腦並不受意識控制,但是我的意識卻在想這些背叛大腦的事?


思維受意識控制,但是意識不受思維控制。

什麼也不去想,思維就關閉了,但是很顯然思維無法關閉思維,因此關閉思維的是意識。

反過來是絕對做不到的,無論產生什麼樣的思維,只要不去「做」,就不會有結果。

我們在大多數時候的生活都依靠的是意識,只是每當回想這件事的時候,思維會竄出來說是它在主導一切。


用科學來證明科學並不科學。通常我們認為的意識,僅僅侷限於我們個人。當你開始意識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思考為什麼我不是別人,為什麼別人不是我…然而事實就是如此,你永遠不會知道你以外的另一個人是不是真實得跟你相同的有意識的人,換言之,你以外的人是不是(ai)電腦人你是無法確定的。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試驗,把看似兩種不同的顏色(其實相同)劃分區域,大多數人都看成不同的顏色。另一個是照相機拍出的沒有光線的照片,在同樣的位置,我們的眼睛可以為我們補光到清晰可見。那麼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到底是客觀的世界還是經過各個器官(眼睛,思考,耳朵等等)調整後,各個器官(包括了意識)讓我們覺得能接受的世界?意識同樣可以調整出我們能接受的有別於客觀世界的我們需要的世界。以上,從某種角度來講,由於意識淩駕與肉體器官,所以意識決定了客觀物質的存在。就如同孫悟空時期沒有核彈,因為那個時期的整體意識沒有到原子科學,而有人或許會反問,為什麼我想什麼並不能得到什麼,首先你得考慮這個世界是存在時間的,時間可以讓你忘記,可以麻木你的思考,接下來意識顯化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核心是潛意識,而當你想要什麼時,正代表著你的潛意識是承認我此時缺少我想要的這樣東西的,顯化自然就不會達成了。你會去想太陽從東邊出來嗎?不會的,因為那是事實。至於怎樣用潛意識顯化後面我會講的 。意識存在於所有人的身體中,意識僅僅衹是存在於你自己的身體中,你目前衹是在一場虛擬的遊戲裡…想要得到答案,普通人估計祇有死亡之時纔能明白了。


抬手的動作是大腦和身體共同協作配合的結果。大腦首先產生了抬手的意識,但只是幹想的話而不輔助實際行動的話手還是抬不起來,這個實際行動就是大腦和手之間的聯繫紐帶——筋肉血液神經等發揮的作用。

當你幹想讓手抬起來的時候,意味著手和大腦之間是沒有聯繫紐帶的,就好比你想讓鍵盤憑空浮起來一樣。但是當你的大腦通過血管骨骼筋肉和手連接在一起之後就可以協同作用,加上能量的供給,就可以將手抬起來了。

當然,意識的產生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看似很快僅僅是一瞬間,但實際上也是有個過程的,有個從零到一的先後過程。意識可以暫時理解為腦電波,腦電波的產生首先也要有振動,這個引起振動的契機來自於上一個因素,比如當我看到你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試著做了做抬手的動作。看到你的問題就是我做抬手動作的上一個因素。當這個因素產生之後就會產生抬手動作的腦電波,在沒有上一個因素之前這個腦電波就處於零的狀態,當上一個因素出現了之後就會產生抬手的想法,當這個抬手的想法開始產生的時候這個腦電波的狀態就不是零了,而是開始從一開始逐漸成形。一步步的從1到N,達到N之後就算是一個成形的想法了,然後這個成形的想法便是下一個動作的因素。

這裡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意識也是這麼一步步產生的,只不過速度太快,需要想像成慢動作那樣來一幀一幀的理解。暫時只能說這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這個要自己通過打坐冥想可以體會到,需要意會,難以言傳


你想的這些背叛大腦的事,也是大腦想給你的,就好比我們所知道的大腦控制著我們,這件事本身就是大腦告訴你的


意識是人類賦予現實的心理現象的總體,是個體人直接經驗到的主觀現象,表現為知(知覺過程)、情(情緒情感過程)、意(意志過程)三者的統一。是人們對外界和自身的覺察和關注程度。


背叛大腦不過是你的思維,而思維怎麼能控制你的意識呢?


大腦的作用不是用來思考,而是使你避免思考。

任何腦力勞動只要足夠熟練就和體力勞動無異。

抬手這個動作,你已經足夠熟練了,不需要去控制,只要去想,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就和用筷子一樣,筷子是非常複雜的手部運動,作為用了筷子幾十年的中國人,我們只需要去想要夾什麼,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不需要去感受和控制肌肉的運動。

意識是唯心主義虛擬出的概念,沒人能證明他是否存在。


意識是認知在某一水平上的表現。它是一種認知現象。


這麼跟你這麼跟你說吧,你看不見它也摸不著它,那是一種暗物質的方式存在,他改變你的心裡和想法,這也叫靈魂,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可以去看一本書,這本書叫《天堂的證明》,裡邊說了很多真實的案例,在人邊死狀態下,一直離開身體去管吳茂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一出生就被束縛在身體裏,但他也是我們歷史發展創造的橋樑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樹立正確意識促進人的發展!


是一種信息反饋


一、自我意識是與非我意識相對應的意識,就是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非我意識是對他人與自然、社會和文化現象的認識。

二、獨立的自我意識是個人感悟和他人教育的結果。

1、7個多月的嬰兒就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

2、兒童的自我意識隨著玩具的歸屬等生活經歷逐漸增強。

3、但是,在現代中國青少年的獨立意識較差,出現了「啃老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