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這麼一個過程。但是我覺得小學初中高中的知識絕對難度並不太高,沒預習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到了大學,知識難度、深度、密集程度都很大的變化,不預習不行。但是我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我的預習其實應該是自學,就是自己把書上的知識點學了,和預習好像不太一樣。我想知道各位是怎麼有效預習的,望不吝解惑。


大多數同學的預習,都是提前學習,然後正式上課就是複習,整體上延長了學習的時間而已。

我們必須意識到,預習就是預習,不是提前學習

接下來和我一起學習

1) 為什麼要預習?

2) 具體該如何預習?

為什麼要預習

預習,是為了降低總體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很多時候,

人的大腦和身體肌肉的運行道理是一樣的。

比如,

我們在運動之前都會進行熱身運動

如果不進行熱身,讓身體活動開,

就會很容易出現拉傷等運動傷害。

而預習也是一樣的,

是提前讓大腦細胞活躍起來

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如何預習

現在你知道了吧,你是要進行熱身,而不是正式開戰,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疲勞了。預習,一定要短、快、高效!

a. 時間

哪些科目需要預習:

第二天要上課的科目;自己感覺學習喫力或者需要提高效率的科目。

預習時間:1~10min/科。

預習時間一定不要太長,不然就違背初衷。

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預習的時候慢一點,可能要10分鐘;後來熟悉了,每一科3-5分鐘就好了,一般高中生需要預習的科目每天不超過3科,也就是,每天預習的時間,頂多15-20分鐘。

b 方法

有研究發現,人類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大概20min,

也就是沒20min就會走神一次,

一節課45min,我們就大概走神2次,

有的自控力差一點,可能3、4次。

而且這是沒辦法進行自我控制的。

而對我們的影響是:

上課老師講到了關鍵的知識點、重難點,而我們正在走神,於是就這麼錯過了~!

然後課後花上半個小時去補回來。

那麼具體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預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給自己提問題。

一般來講,我們在預習的時候,要給自己提出這些問題:

本課大致是在講什麼問題?

本課的內容需要哪些基礎?

和前面的知識是如何銜接的?

我估計哪些東西是重難點?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要模板。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性添加不同問題。

另外,不同的學科所提出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數學的預習問題偏向於這種:

這個公式是由哪個公式、公理推出來的?怎麼變形?

語文的預習問題偏向於這種:

這篇文章的結構是怎麼樣的?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把他們提出來,然後大致找一找在課文、課本當中的對應位置和步驟,但是不要刻意去解決它!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解決這些問題是明天正式上課的任務,今天我們只需要模模糊糊的瞭解一下就好了。

如何知道自己的預習是否是有效的?

一個最簡單的檢查標準就是,你是否產生了明確的問題和疑惑?你的問題夠具體夠清晰嗎?

我上面給出的問題模板,是比較大而空的,對應到你每天的預習,應該是具體的

比如,問題「本課的內容需要哪些基礎?和前面的知識是如何銜接的?」

就應該變成——「明天學習三角函數變化的半形公式,跟基礎公式是什麼關係?跟二倍角公式是什麼關係?他們之間能相互推導嗎?如何推導?」

這樣預習的好處是,你聽的時候會很清楚,很有條理,而且不會漏掉重點。

剛才講過,當你的大腦很疲憊的時候,它會自動進入休息狀態——走神。

然而,它什麼時候回過神來呢?你原來是沒法控制的。

當你預習過以後,你提出了「半形公式和基礎公式是什麼關係?」的問題後,相關的區域就被激活了一些。

只要老師說「下面我們來從基礎公式把半形公式推導出來。」 哪怕你當時是在走神期間,只要聽到這句話你就會突然自動回過神來,繼續跟著聽課,這樣就不會漏掉重點了。猶如神功,再也不怕漏掉重點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預習,就是學習心理上的預熱、學習材料的預備、學習系統的預運行。

預習也分層次,有學期前的戰略式預習,也有課前的戰術式預習。

學期前的戰略式預習

學期前預習,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對下學期將要學習的課程進行整體上的前瞻性學習。

提前購買下學期要用到的教材、教輔書。翻閱教材,做瀏覽式的閱讀,目的是獲得全局性的認識。推薦的閱讀速度是1頁1分鐘,著重看標題、看圖表,精神要高度集中,從文字材料中迅速抓出主幹,即使遇到一詞一句看不懂,也不要停下來深入琢磨,可以用記號筆把閱讀中遇到的攔路虎記錄下來,整理在「重難點筆記本」上,這些知識點將成為後續學習的重點。

不要孤立地、封閉地學習。選擇靠譜的培訓班,或者和好朋友組建預習小分隊,最好能約到實力強於自己的同學,或者老師。和良師益友在一起,不光能交流心得體會,請他們概括講述課程的內容,吸收來自他人的經驗,還能幫助自己抵禦惰性,畢竟在相對正式的公共場合裏,人都會更積極、更堅毅。在你還沒有獲得強大的自制力之前,還是遠離過於舒服的場所吧。

利用線上、線下的各種資源,聽一些導論性質的公開課。這些課程一般都是經驗豐富的資深人士講授的,會提綱挈領、直擊本質,你既能學到全新的思路,也能學到具體的技術手段,聞「道」習「術」,道術結合。這類公開課還會推薦視頻、音頻、參考文獻等外部資源,你可以選擇一些試看試用,如果覺得針對性特彆強,可以在正式開學之前完成購買、列印、裝訂,這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有的同學會覺得,反正只是預習嘛,後面還要正式學習,就鬆鬆垮垮,放飛自我。這是大錯特錯的。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你必須帶著明確的任務感來完成這件事。

預習後,可以製作Anki記憶卡,檢驗自己預習的成果,也可以繪製思維導圖,請師來評判。

課前的戰術預習

和學期前預習相比,課前預習更細緻、更深入。如果說學期前預習是為一場戰爭做準備,那麼課前預習就是對其中某一場局部的戰鬥作準備。

學期前預習,已經幫我們搞清楚了幾個問題,比如,我將要學習哪些內容?比如,有哪些知識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因此需要我付出特別的努力來把它學懂?課前預習,則應該聚焦到具體的重難點上,應該是「問題導向」的,是一個個具體的、明確的問題帶著我們去深入思考。

問題從哪兒來呢?一個是學期前預習時做的重難點筆記,一個是精選的教輔書。編得不錯的教輔書中,會詳細列出每一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和典型例題。筆記本、教輔書,就是我們課前預習的主要文字材料。

在每節課前,翻閱重難點筆記,對自己感到陌生的知識,要主動請教老師、家長,勤翻工具書、網路資源,做一些背景性的閱讀擴展。

通讀教輔書,把典型例題裏用到的知識、講到的方法自學一遍,如果實在理解不了,就放一放,看看課堂上老師是怎樣講解的。帶著疑惑和解惑的預期走入課堂,課堂就會有意義。有意義的東西,就會印象深刻記得牢固。


如何預習纔有效果?


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手段,但倘若沒有掌握有效預習的方法,那我們不但得不到收益,還會浪費大把的時間。


媛媛以前聽那些狀元講座的時候,他們喜歡講的學習方法就是三個步驟,預習、聽課和複習,並沒有太大的指導意義,其實這並不是學習方法,這只是對學習過程的描述。具體的操作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預習的壞處


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在預習的時候就把教材上的內容學完,做完相關題目,尤其是有些人喜歡在暑假的時候補課,補課的內容就是把課先上一遍,但是這樣有效嗎?效果是非常微小的,這樣導致了兩個後果:


1.在預先學習的時候,知道後續還會學習,因此不夠認真。

2.在正式學習的時候,由於之前學習了一遍,不夠好奇有自滿心理。


降低學習興趣也是預習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壞處。預習太透徹了,就會非常難以堅持,上課容易瞌睡。


二、預習到底是在解決什麼問題


1.預習實際上就是確認學習。如果不好好預習,上課就會手忙腳亂,覺得老師講的每句話都是重點,為了記這些東西忙得不可開交。經常是教材上明明就有的內容卻被重複記到教材空白處,根本不是能動地上課,而是被上課牽著鼻子走。如果預習了就知道哪些教材上有,哪些是重點,筆記量就會減少,上課就會成為和老師的交流。


2.預習可以避免由於上一節課的知識忘記了,導致這節課聽不懂了。因為很多科目都是交叉的,會導致下節課開始之前,可能上節課的知識就不夠熟悉了。


3.預習可以製造記憶掛鉤。可能預習不能瞭解全部的內容,但是對學習內容的框架可以形成記憶掛鉤,預習可以增強記憶效率。


三、怎麼預習才能達到預習的效果


1.預習時記得複習上節課的內容。最好看一下下節課內容涉及哪些過去的知識點,下節課在目錄中是什麼位置,注意知識的連貫性。


2.對照章節問題來預習,甚至動用真題來預習。如果可以在預習的時候,就把這節課涉及的習題真題找出來,對著題目自己動手查找一下答案,上課效果會更好。


當你知道某一個部分是考點的時候,聽課會更認真,你可以知道重點是哪裡、這些知識點未來的應用方式,也會理解得更好。

3.預考的作用。預考中展現的「無知」最具價值。假如說,開學第一天,還沒開始上課之前,你卻先得到了某門課的期末考試試卷,那會怎麼樣?假想一下,你打開電子郵箱,看到了老師不小心發錯的文件。有了這套試卷對你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對你在課程結束前的備考有所幫助?那當然了。你已經仔細讀過試卷中的題目,知道學習時什麼地方要格外注意、什麼地方要做筆記。如果足夠用心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4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好好學習:親證有效的成績快速提升方法

劉媛媛UIBE-PKU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全國總冠軍,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媛創文化 CEO 。

34 小節 | 12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孩子怎樣預習語文最有效?

預習是在老師正式教課之前自主地先行學習的一種方式。

語文學科通過課前預習能夠更高效地理解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對於學生是十分有利的。

我通常教學生分三步來進行預習,這是由淺入深的過程:

1、排除字詞障礙。

學生拿過一篇文本,首先進行通讀,對於讀不準的字詞,進行注音解釋,對於讀不通的語句進行反覆誦讀,讀通順。基本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時代的確有大的變化,以前我們強調孩子自查字典,因為效率問題,發今也可以在網上查閱,前提是孩子有良好的自律,如果借查閱之時打一局遊戲,當然惡果不言而喻。

2、理清文章思路。

瞭解了主要內容,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是怎麼一步步展開的,主要的思想可以理出一條線。這是需要學生投入思考的地方,是動用學生思維量的地方。

最好,能夠有一定的文體意識,異體區別,以及同體之內這一篇與那一篇的細微的區分是什麼呢?這有利於孩子對作者的寫作思維動念。

3、提出相應問題。

讀通了,也讀順了,思路清楚了,那麼就要在再上升一步,讀出問題,學生對文本提出自己的問題。

能夠對文本提出一個很好的問題,大膽質疑,對於學生思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對於課文的提問能力,可以是孩子思考力的來源,越熱愛思考的孩子越聰明。

通過以上三個臺階,力求學生思維參與,使學生帶著自己的頭腦學習,越學習越聰明。


預習很重要 特別是上了高中以後更發現了它的重要性

預習可以幫助我們頭腦中有一個簡單的只是框架 而且自學過後更能幫助上課的理解作為一名高中黨 當然要時常預習 我的做法如下(文科生):

1:首先看一遍教材(不要太慢,掌握時間,因為學習任務很重)

2:把資料書(帶預習部分的那種,比如五三)上的空空填滿,前提是一定要先看!!

3:可以試著做一下相關練習題,要先做基礎訓練那種,做完以後一定要對答案改正!!

4:可以試著寫寫知識框架

這是我個人的預習方法,一定要注意時間而且一次性不要預習太多, 這樣忘的也快 ,但具體還是看個人,其實預習之後差不多都能懂,老師上課主要是補充。好啦,祝學習進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