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俄要先發展重工業,歐美卻是先發展輕工業?兩者的區別在哪?


歐美先發展輕工業,是因為那時只有輕工業。


發展重工業,不是用好處能說了的,而是必須不必須的問題。

現在好多人受市場經濟學的蠱惑,譏諷當年中國和蘇聯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說計劃經濟愚蠢,不懂經濟,瞎折騰。其實真正不懂經濟的恰恰是這些人。

首先要明白的是,計劃經濟必須首先「片面」發展重工業,市場經濟則無法「片面」發展重工業。

計劃經濟為什麼必須首先「片面」發展重工業?這是全體人民生活的需要。

很多人愚蠢,不知道原料設備與輕工業的關係,不知道經濟客觀規律,他們可能潛意識裡就認為,不需要原料設備,光靠空想就能發展輕工業,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我想發展輕工業,就能發展輕工業。

可是經濟客觀規律在那裡擺著,紡織就需要機器設備,就需要重工業;紡織還需要化纖,而化纖是用石油造的,你得勘探開採提煉加工石油,這也需要重工業。這就是經濟客觀規律。

那麼沒有重工業,輕工業能發展起來嗎?不可能。沒有米做不出來飯。

所以,要發展輕工業,必須先發展重工業。

可是計劃經濟為什麼必須首先「片面」發展重工業呢?這是因為計劃經濟的供應群體擴大了。

市場經濟里,商人的供應群體是有錢人,誰有錢就賣給誰,其他人的死活他不管。比方說,做米飯的商人,一年只能生產100斤米,他做出來100斤飯,100塊錢一斤,誰有錢誰就買,沒有錢拉倒。

但是計劃經濟不同,計劃經濟的供應群體是全體人,要滿足全體人對米飯的需求,需要1000斤,這100斤米的生產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開荒種地,增加水稻的產量。

同理,要滿足全體人對服裝被褥、家電、住房等的需求,需要很多很多鋼鐵、水泥、石油、煤炭。把這些產量都提高了,然後才能造出來大量的輕工業機器設備和原材料,才能發展輕工業,滿足全體人民的生活需求。

這就是計劃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的原因。而這一直都是被市場經濟派詆毀批判的。

市場經濟為什麼無法「片面」發展重工業呢?這是它自身的弊病決定的。

「片面」發展重工業,裡面有一個重工業內部的循環發展,這是市場經濟無法做到的。

例如,一開始某計劃經濟國家一年生產鋼鐵1000噸,鋼鐵廠生產出來鋼鐵,輸送到設備廠製造出來採礦和鍊鋼設備,這些設備被輸送到鐵礦和鍊鋼廠,這樣採礦和鍊鋼速度就增加了,鋼鐵產量增加到2000噸。然後鍊鋼廠把鋼鐵再輸送到設備廠,設備廠製造出來更多採礦和鍊鋼設備,輸送到鐵礦和鍊鋼廠,採礦和鍊鋼速度更大,一年增加到3000噸。這樣在重工業內部反覆循環發展,不向外輸出鋼鐵,鋼鐵產量增加最快。一直增加到能滿足輕工業需要了,再開始大力發展輕工業,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會同時迅速提高。

如果這個國家第一年就把1000噸鋼鐵都投入到住房、轎車上,只能建造很少的住房,生產很少的轎車,只能滿足少數人的需要,造成貧富分化,這是計劃經濟不允許的,而且它的鋼鐵產量也只能停留在年產1000噸的水平上。

所以,這個重工業內部的循環發展,不向外輸出,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所以蘇聯和中國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重工業規模趕上發達國家。中國和印度差不多同時起步,而且印度鋼鐵產量還比中國高兩倍多,1950年,印度鋼鐵產量是200萬噸,中國是61萬噸,而到了1978年,中國的鋼鐵產量是3000多萬噸,印度的才900多萬噸,中國反比印度高了兩倍多。

可是,這麼好的內部循環辦法,市場經濟無法做到。因為重工業的內部循環,商品只在幾個企業內部流動,不流向廣大消費者,資本家賺不到錢,他們也沒有那麼大的資本維持運轉。所以市場經濟里,輕工業必須和重工業配套發展,生產出來一點米就得馬上做成飯賣出去,不然就是經濟危機。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市場經濟無法做到循環發展這樣的高速度,就詆毀批判計劃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還詆毀說,計劃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這個對不對呢?不對。準確地說,應該是富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廣大窮人的生活水平沒下降。

我再用水稻的生產來打個比方。

市場經濟里,一年能生產120斤水稻,打100斤米,做100斤米飯,賣給有錢人。

然後計劃經濟接管了,發現全體人民一年需要1000斤米飯,需要生產1200斤水稻,最起碼要多種三畝水稻。於是計劃經濟就把這一年生產的水稻多扣下來60斤作為種子,種到新開的三畝地里。這一年就只能做50斤米飯了,勻給全體人吃。這一年,有錢人的生活水平確實下降了,所以他們抱怨連天,但是窮人的生活水平沒下降,反而提高了一點點。

到了第二年,去掉種子,還生產出來1400斤水稻,打出來1100多斤大米,就足夠全體人吃的了,還有節餘。

還可以看到,計劃經濟因為面向全體人分配,所以接管市場經濟後,短期內會出現消費品短缺的情況。例如上例中第一年米飯供應很不足,短缺950斤。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就是前期市場經濟的生產力不足造成的。市場經濟因為面向有錢人供應,所以生產力必然不足。計劃經濟接管後要給它擦屁股,把生產力提高。


好處是可以讓你有電腦用,有手機玩,能泡知乎。沒有重工業你用個鎚子手機。

更大的好處是能讓你吃飽飯,然後惦記糞澆的糧食。

壞處就是,提供了普遍的義務教育,讓包括你在內的廣泛的精神小布爾喬亞覺得歐美先發展的輕工業。

歐美要是優先發展輕工業,哪來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輸入洋布?


優先發展什麼產業應該先考慮擁有什麼樣的自然條件,處於什麼樣的環境當中

蘇聯當時選擇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因為面臨著較為惡劣的外部環境,需要優先考慮政權的存活問題,而以重化工工業、軍事裝備工業為主的工業行業,能夠更加快速的讓這個國家形成戰鬥力,擁有自保的能力,如果存活下來都困難的話,還談什麼其他方面的發展,這就好比明天有個人要來殺你,你肯定把今天吃飯的錢和孩子上學的錢都拿來買槍(如果買得著的話),因為如果你被人殺了,以後也不會有吃飯問題孩子教育問題了

新中國剛開始也優先發展重工業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毛主席等一批領導人認為,蘇聯從之前的一窮二白的俄國,通過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國,中國跟之前的俄國情況差不多(其實並不,差太多了,這也是後來老出問題的原因),如果中國也照著這個道路發展,中國也能成為一個強國。

第二,當時的領導層比較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意識,希望中國也能夠成為強國,而不只是某個超級大國的附庸,赫魯曉夫曾經就核武器問題質疑過中國的決策層,明明我們蘇聯已經有核武器了,我們兩家還是盟友,在炮擊金門事件以後,美國叫囂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蘇聯還立即聲明要保護中國,誰打中國蘇聯打誰,你們還幹嘛要自己研製核武器,我們會保護你們的;中國當時可以不自己研製機床、重型機械設備的,直接從蘇聯進口就好了;但是高層都是要求自力更生,要能夠自己生產,自己研發,這是百年來積貧積弱對於當時有識之士的重大影響。

第三,蘇聯願意教我們一些技術,讓中國有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重化工、軍事裝備工業,都屬於高技術積累的產業部門,中國當時一窮二白,光有想法並沒有用,蘇聯當年建國初恰逢西方產業過剩,技術、產品外流,於是順利抄了一波底,所以有比較好的技術積累。願意教,而且也會教。也因為自己當年走過的路,知道哪些是懸崖,哪些是坑,所以教起來特別得心應手。順便提一句,蘇聯當時給中國的各種援助,其實也是分步走的,但由於後來中蘇交惡,很多本來已經弄好了的機械設備、車床、武器裝備、各個領域的人才,都沒有送到中國來,蘇聯當時準備的各種各樣的資料、人才、設備,都是要中國一份,留國內一份的,由於這些東西不送給中國了,所以都在蘇聯國內上馬了,所以七十年代,蘇聯的各條線大發展,裝甲武器、飛機的生產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願意就是本來掙錢是給自己和女朋友花的,日子有點扣扣嗖嗖,現在跟女朋友分手了,自己可以可勁造了。

如果按照現在的經濟學理論,中國當年這麼發展,肯定是不對的。中國當年應該利用自己的海量勞動力,積極的參與國際分工,積累大量的外貿積累,然後再引進適合中國快速發展的技術和設備,以政府主導的方式進行產業升級,就跟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以後做的一樣,這種資本累積的速度是最快的,這個理論就是現在主流的「比較優勢」理論,也是解釋中國這四十年發展的最合理的一套理論,但是正如很多的經濟學其他的理論一樣,只考慮經濟學方面是不夠的,其中還有政治的、軍事的、文化的、種族的,各種各樣的考慮,國際上都對你進行制裁了,誰會去跟你做生意,你想買都買不到,東西想賣都賣不出去,人家壓根都無視你,所以很多現在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情再當時根本不會發生。也就是說「發展是硬道理」這個共識並不是一開始世界就認同,只有中國不認同的,只不過西方國際比中國認識的早一些罷了。

在面臨安全問題的時候,優先發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工業產業,在追求經濟積累速度的時候,發展本國本身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並沒有說某個國家天然適合發展某個產業,所處環境不同罷了


因為只有重工業好才能發展國防,才能不被欺負。

飛機,航母,坦克那個不是重工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