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女友好平等交流。


建議每天堅持中高強度的運動40分鐘以上;另外,可以一週寫幾篇日誌,記錄自己暴躁的心理活動,以及自己的反思;還可以聽一聽郭德綱、于謙的相聲;最後,李辛老師建議的坐禪和站樁應該也非常有效,但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身心一起發泄出來最好,建議去玩蹦極過山車之類的,你會發現讓你暴躁的那些事都不是事


交往幾個知心朋友,談談心,聊聊未來夢想等


運動 讀書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愛好,看書,聽歌,拼積木,放空自己


請專註父母能量補給站


閹割法可使人鎮靜,建議嘗試下哦親??~


謝邀。

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先搞清楚青春期的暴躁從何而來?是因為身體變化?情感的萌動?來自周圍人的壓力?家人的過高期待?還是學業的負擔?

以上部分可以列個表出來,然後一步一步地解決。但分析出原因很重要,只有找到了出發點之後,我們纔能夠更有的放矢地平緩度過青春期。

如果是來自自身的原因,有以下幾個辦法:

1.試著著手解決: 如果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部分,並且自己真心想要改變的現狀,那就不要猶豫,做個計劃,每天一個小目標,一步一步立刻行動起來;

2.試著放下: 如果是現階段不受自己控制的情況,則要在理性判斷後發現沒有直接解決方法時,學會放下,讓這件事自然冷卻,有時候,時間也是一種間接的解決方法;

3.轉移注意力: 青春期其實也是一個擁有許多可能性的時期,可以嘗試著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並發展成一項興趣愛好。或者專攻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努力讓自己變成周圍人中拔尖的那一個。另外,多閱讀課外書籍,拓寬自己的眼界。適當的運動與娛樂活動也能夠幫助放鬆身心。

如果這個導致青春期暴躁的原因涉及到其他人, 例如與父母的溝通不順,碰到不喜歡的老師導致成績下滑,與同學的關係緊張,亦或是可能正在狂熱暗戀一個人,又或是被捲入某些特殊事件當中,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解決:

1.(因為不知道題主究竟是自己在青春期還是孩子在青春期,如果是前者,也可以選擇轉給父母看看)

首先,如果是題主本身處在青春期,請牢記無論父母有多少缺點,他們是你還沒在社會上立足時唯一的依靠,請不要輕易對他們感到失望或者憤怒,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如果是講道理的父母,可以嘗試著理性溝通,將問題攤開來說,尋求幫助,有些時候,很多問題並沒有你想得那樣糟或者難以解決;

父母也應該學會積極並小心嘗試溝通,典型中國式父母很容易不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看待,無法用一顆包容的心去尊重孩子的選擇,還打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旗號。最好學會慢慢放下自己父母的身份以及「我養他我就能按照我的方式管教他,我培養他我就能對他有很高的期望」這樣的心態,請不要用「愛」的名義將孩子越推越遠還只會感慨小孩為什麼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欠父母的。

請父母學會給孩子成長與自由發揮的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請學會換位思考,請學會換位思考,請學會換位思考,但請千萬不要說類似「我初/高中怎麼怎麼順利,到了你怎麼就blabla」的話。說話前記得想想自己這個年紀聽到會是什麼想法,又真的會聽進去嗎?有效溝通不是光張嘴就可以的,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敏感,請小心說話。

另外青春期的傷痛,尤其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容易有很強的後遺症,如果你們是負責任的父母,請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成人的世界不容易,但你們也不想因為一些難看的事而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失去憧憬,對吧?請牢記,這世上沒有專業的父母,只有不走心的父母。

2. 青春期的愛憎有時會很分明,這是件好事,但更多時候也是件壞事。將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貼在牀頭,記在自己手機的備忘錄裏,每天都看看,堅定自己的方向,不要被這些愛憎擾亂理智,脫離了原本的軌道。成人的世界大部分很功利,讓自己擁有足夠多的力量是唯一不會被其操控的方法。希望你能夠一直向前,不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然後有一天,回頭看那些曾經的愛憎,可以一笑而過,而不是後悔莫及。

3.如果捲入某些特殊事件,請不要猶豫,理智判斷事件性質,並勇敢走出第一步,向老師,父母或是警察尋求幫助。你的身心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

4.如果有暴力傾向或是心理障礙,請不要放棄治療,社會不少你一個,但請想想那些愛你的人們。


首先,在心理發展階段中,青春期本來就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既有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也要面臨初中、高中的學業壓力,還有長輩的各種期許,所以大體來說,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性格上「暴躁」一點點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

有什麼方法能夠緩解一下下,可以試一試:

1、看看老電影:梔子花開,十六歲的雨季,或者其它的影視作品

2、聽聽音樂,並養成習慣

3、堅持鍛煉身體

4、交幾個知心朋友

5、閱讀世界名著

6、利用寒暑假去旅遊旅遊

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方式。祝你順利度過青春期,並開啟下一段美麗的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