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一名中學班主任的視角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十年前,剛做班主任,最怕住校的男生翻牆去網吧,怕他們在網吧打架、鬥毆,怕他們通宵熬夜,猝死在網吧。最誇張的一次,半夜2點,宿管大爺打電話給我,說我班上的男生跑出宿舍,大冬天的晚上,我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開著車,帶我滿大街網吧去找人,父母電話也打不通,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對宿舍同學的連連拷問下,最終在市區一家網吧把這熊孩子拖回學校。

十年後,還是當著班主任,只不過網吧都倒得差不多了,我也不用擔心學生翻牆出去上網,因為都改玩手遊了。學生也懶得出去了,去外面打農藥、吃雞,充電還不如教室方便。尤其夏天,教室里開著空調,充著不要錢的電,喊著「保護我方狄仁傑」,你趕他們回家,他們都不回去。學校體育老師還調侃,「以前學生能翻牆,身體素質還不錯,現在這手游打的,路都走不動了,幾個還能翻牆。」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玩遊戲上癮的危害是什麼?基本就三點:

  • 首先,不談學習,身體廢了。

網遊的載體是電腦,你找電腦還需要一個過程,起碼你還得走路去找網吧。因為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玩遊戲,就不給買電腦。

但這套在手機上不好使,不玩電腦可以,你還能不打電話?要打電話,就需要一個智能手機。看看現在的學生,揣著手機瘋狂吃雞的、瘋狂排位的,從早打到晚,沒日沒夜,個個身形消瘦,腰椎、頸椎都有問題,更別說跑步了,體育課800米幾個能跑得動?

  • 其次,沒有理想,只有排位。

我們老師之間有時候開玩笑,說這些學生玩起遊戲來跟抽大煙毫無區別,除了遊戲,看什麼都是兩眼空洞,無法聚焦。學習是什麼?理想就更沒有了。不誇張的說,這些孩子連早戀都提不起興趣。每天只有排位、新賽季、新英雄這些字眼,才能勾起他們的三魂六魄。

  • 第三,生活空虛,越陷越深。

今天好累,開一局吧。

今天心情真好,開一局吧。

今天沒有事做,開一局吧。

今天事情太多,唉,先開一局吧。

沒有事做、沒有目標、沒有想法,那幹嘛呢?開一局吧。

十來歲的孩子,生活已經空虛到這種程度,看完真是後怕。

陷進遊戲里的孩子,靠自己想抽離的,沒幾個能成功。真心奉勸孩子們一句,珍愛人生,遠離手游,這個世界值得你去鑽研的東西遠比手游有意思得多。


近視幾乎是百分百的。


等同其他成癮性疾病,

簡單說,大煙鬼。

社會人格變異,

簡單說,不是人。

=======但是分割線========

絕大多數不是真成癮。


不是遊戲上癮的問題。

除遊戲之外的娛樂只要過度一點不一個樣么。

如果沒有遊戲,也會有「打籃球上癮」、「看小說上癮」、「qq聊天上癮」、「刷抖音上癮」、「追星上癮」、「看電視上癮」等等...

有本事把這些都禁止了,然後孩子沒有發泄壓力的渠道,從而只能憋著,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在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機器人之前,先想下自己沒有娛樂生活來發泄壓力能撐多久,孩子的意志大多數肯定比不上成年人,他們又能撐多久?想一想,你小時候的空餘時間在幹嘛,不需要時間放鬆壓力么?

很多孩子在家裡突然被限制不準玩,那他們為了發泄壓力,可能只能想辦法在學校玩了,不發泄的話,得抑鬱症、躁鬱症的例子多了去,這些問題真的是來自矯情么。

所以要做的是學會引導孩子合理分配規劃空餘時間,學會情緒管理,保持心理健康。

另外說一點,孩子不是傻子,他們也明白不認真學習未來會有不妙的處境,但是精神上沒支撐,就努不了力,平時多和他們進行平和一點的溝通,盡量多嘗試用興趣導向引導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那樣的結果往往不太好,像「xx大學某博士出國多少年不理家人」、「xx大學某博士自殺身亡」之類的新聞貌似隔段時間就會出來個。

孩子的人生要慢慢讓他們嘗試自己做主,你現在把他控制了,他未來可能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彌補傷口,這個現象叫做「煤氣燈效應」。

別把自己的焦慮帶給孩子,做個合格的父母。


玩物喪志 脫離現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