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手機則感覺降價很快。另一方面,身邊經常有人買二手的耳機,玩一陣子,再售出,而價格基本沒有多大變化。


1、HIFI耳機價格比手機、MP3之類的電子產品穩定的多~價格穩定的原因之一是hifi耳機的行業存在一定程度的壟斷~而且更新換代較慢。

2、相對來說,動圈技術較十幾甚至幾十年前的技術革新有限,比如用現在的新旗艦HD800來pk 上世紀90年代前後的AKG K1000~雖然可能技術曲線完勝,但是誰也不敢說聽感上HD800能秒殺KK~

3、玩耳機hifi也屬於發燒的範疇之一,涉及到發燒就有炒作的空間。比如我2006年從朋友那差不多原價(4k5-5k)收來的KK,在後來的某個階段曾炒作到12000以上的高價。當然,KK因為是限量生產,物以稀為貴。不過耳機廠商一般出了新旗艦後,基本會對老旗艦減產一直到慢慢停產,比如AKG701和601出產後,501就淡出視線了,這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501二手的價格。其他炒作的例子,比如什麼羊毛版、銅圈版的HD600之類就不勝枚舉了。


耳機/音響不同於手機、CPU等產品,他們可以通過客觀數據進行衡量,然而,耳機是個較主觀的產品,通過儀器實現的參數測試只能刻畫出耳機音質大概的輪廓,無法滿足人耳的解析度要求。這就好比是一個花瓶古董,在不懂的人眼裡就是瓷片,而在行家眼中這就是無價之寶。當耳機找到了合適它的主人或被眾多人所認可時,它的價值就不能用上市的價格來衡量。

此外,耳機/音響不同於手機等電子產品,耳機是模擬電子產品,而非數字電子產品,數字電子產品受摩爾定律的影響——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手機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摩爾定律)順口提一下,與主題無關,信息產業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定律:安迪比爾定律源於這句話:「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安迪提供什麼,比爾拿走什麼)」Andy指的是Intel原CEO安迪格魯夫;Bill則是微軟的比爾蓋茨。這句話的意思是,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羅夫一旦向市場推廣了一種新型晶元產品,微軟CEO比爾蓋茨就會及時的升級自己的軟體產品,吸收新型晶元的高性能。硬體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體消耗掉了。(安迪比爾定律)

-----------------------------------------------------------------------------------------------------------------------------------------

補充,@郭文龍 提到了頻響曲線的問題,這是一個發燒友都聽說過但不一定理解的參數,我大概講一下這其中的問題

頻響曲線是在信號發生器輸出掃頻信號到耳機單元的同時通過模擬耳同步測量耳機發出的聲壓值而得到的一條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聲壓的曲線,音響和耳機產品通常使用它來測試耳機的頻響參數,但從實現原理上來講,頻響曲線是在掃頻信號下測試出的不同頻率的聲壓值,這和實際聽音時的信號構成不一樣,就好比頻響曲線測試時給耳機輸入的是單一的從低頻到高頻的特定信號,但實際聽音時耳機收到的信號在每個瞬間都是既有高頻也有低頻的混合複雜信號,當耳機振膜單獨發出一個頻率的振動時能獲得很好的聲壓值,但一旦信號複雜時,在同一片振膜上既要有高頻振動又要有低頻振動,這是現有的儀器和參數無法表達的,也只有通過人耳的分辨能力才能辨別好壞,從耳機本身來講,當一片振膜上同時發出高頻和低頻振動時低頻震動會污染高頻響應,這一點會影響到通常所說的分離度解析度,一旦污染嚴重就會使得聲音聽起來發悶,而這也是通過儀器測試不出來的情況,所以一般情況下頻響曲線只會作為好音質的參考,或者說是一個基礎特徵,也基本上不會有廠商拿頻響曲線來比較耳機性能特別是單單元的耳機。比如小米公布的活塞耳機曲線,看起來和earpod沒有太大差異,可是實際聲音卻有目共睹。。說到底耳機的具體參數是一個解析度極高的特性,就像人眼的解析度要遠高於全畫幅甚至是大畫幅cmos一樣,對它的評價超越了機器的能力範疇,所以並不是一個很好測量的產品。我想發燒友買耳機的時候沒有人會去比較頻響範圍、諧波失真吧?你說呢?


使用價值來說,還是電子產品保值。內存十年性能都不怎麼下降,而耳機被別人帶過之後就感覺髒了,二手摺半也很正常。震膜線材也可能被弄壞。實際價格的話,由於電子產品技術發展快,自然降價快了。


題主提到二手,那就從二手說兩句:

能成為二手(三手)的必然是具有公認品質且非低端貨色的產品。耳機等音響的使用壽命長且在壽命內不會有明顯的質量惡化。耳機等音響其實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最好的性能。音響系統複雜(甚至同時包含人),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所以需要嘗試各種組合來體驗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而且價格並不便宜(整套2000~3000算是中低端水平吧,相當於現在1000左右手機的價位,高端輕鬆過萬),所以二手是個不錯選擇。

綜上,耳機價值穩定,價格自然也很穩定,二手價格變化小(當然外觀稀爛的也沒人願意要)

===================================

另,反對所有說音響設備沒技術含量,無法量化的答案;更不要扯摩爾定律、模電數電什麼的,真不是一回事!記住顯示器也是數模轉換;遊戲都在虛擬現實,且做得很差(太假)

======================================

明明是能衡量的太多太複雜,品質難控制!就我所知的(就影響音質的而言):頻率相應、頻響曲線、分離度、一致性、指向性、削波失真(可能有更專業的叫法)、交越失真、互調失真、還有因為振膜的質量(慣性)和剛性不同而引起的失真(忘了啥名了)……這些都可以由儀器測得、也是耳機(音響)的基本指標。

剩下功放和音源的其他的指標林林總總的很多,由於主要說耳機,不表。而處理器等的數字電路由於指標單一,所以更容易快速發展(努力的方向明確)。其實凡是虛擬現實的都複雜而且很難做好!再如顯示器,指標也是一大堆,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法欺騙眼睛(這點還不如音箱耳機之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