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電能計量上有二次壓降測試儀檢測壓降,壓降會對計量系統的誤差產生影響,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聽說流降的概念。如果有,為什麼我們不檢測


題主說的應當是線路阻抗壓降吧。

線路阻抗與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一起,它們都會產生壓降。對於不同的儀器儀錶,檢測內容不同,可能都會包括,也可能只有其中之一。

沒有聽說「流降」的概念。


有「分流」的概念


直流和低頻交流電流基本無需考慮。因為導體和周圍絕緣體來說,導電率強太多了,泄露到環境中的電流很少很少。

但高頻電路需要考慮。高頻電路與直流,低頻電路的分析方法不一樣。

電磁是對應的。在磁場那邊,因為鐵磁材料導磁沒導體導電那麼「厲害」,所以在磁場這邊需要考慮「漏磁通」。考慮磁場時候要分析在鐵磁體周圍的漏磁。


你可以參看電流的定義,以及電荷守恆/電流密度/電流場/電流線/電流管。等等一大堆理論概念,會有個現實結論:流過沒有分支的一根導線各處的電流相等。

然後問題就來了,既然一根導線的始末或任一處電流都是相等的。那還要電流降的概念幹什麼呢。沒實際意義。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物理角度考慮。

電壓是能量的概念,在線路中會發生損耗,即電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會產生壓降。

而電流是物質的概念,在金屬中主要是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而電荷是守恆的,所以說同一個迴路上的電流處處相等,如果有不相等的情況,那就說明有漏電的存在。


很簡單,因為幾乎沒有。低頻和直流 導線基本理想化。高頻才會有天線效應和寄生電容。

家裡的wifi天線 ,每一根天線裡面是一條銅線沒有接地,電流都跑到空氣里,哈哈


通俗點來理解,限定低壓直流供電情景下,隨著電壓降低,負載功率不變(電子負載恆功率模式)情況下,電流應該會隨之增大,所以與壓降對應的不會有「流降」這種概念,反而電流會增加。

我理解這也是為什麼隨著設備應用,一些觸點出現燒蝕後反而可能在某些瞬間出現過流導致保護,同樣也是工業產品有時候看起來比較誇張的瞬時過流保護需求來源之一。

據此,我們可以假設「流升」概念,主要是基於固定線阻產生「壓降」的恆定電流升高,和對應觸點剛開始使用與使用一段時間後,在導通瞬間產生的瞬時電流差異。

一點個人見解,不一定對,但希望能幫到你,歡迎討論。


「流降」,題主你不會是想說 漏電 吧

正經回答,漏電是普遍存在的。壓降一般是線路上串聯了非理想電阻(導線電阻不是0),漏電則是線路上並聯了非理想電阻(導線絕緣皮電阻不是無窮大),當然要在考慮交流電的時候,並聯的寄生電容更主要一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