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二,感覺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謊言,是被謊言包圍著的世界,感到極度焦慮,恐慌,但是特別喜歡閱讀,想放棄學習,投入到讀書的世界,從書中尋找答案,但是得不到經濟支持,又不想去上學,我到底該怎麼辦?


你好,謝邀!

以下是你在知乎上的提問和描述:

「我厭學厭世但依舊喜歡學習怎麼辦?」

「本人高二,感覺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謊言,是被謊言包圍著的世界,感到極度焦慮,恐慌,但是特別喜歡閱讀,想放棄學習,投入到讀書的世界,從書中尋找答案,但是得不到經濟支持,又不想去上學,我到底該怎麼辦?」

一,從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得出來,你是個勤于思考的孩子,你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一樣,都很強,要超過同齡的孩子們;

與此同時,你還能敏銳地捕捉到自己的情緒發生特點,以及對情緒的自我診斷,這是難能可貴的自我覺察能力,應該是從大量閱讀中,習得了洞察事物的方法;

二,你說 「感覺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謊言,是被謊言包圍著的世界,」;

這可能反映出你以往的閱讀內容,大多傾向於言情或科幻作品;

有此推理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你經歷的周圍環境,纔是真實世界的本來模樣,只不過你閱讀的書籍給了你另一個世界;

在書給你的暗示中,那是個美好世界,這,與現實世界相差甚遠,所以纔有了你現在的糟糕感受;

書中的世界,不僅給了你夢幻般的想像,也給你留下了踏實、真實、純潔、美好等瑰麗意象;

你與書中世界簽訂的心理契約,被現實生活無情撕毀了;

這是你說自己「極度恐慌、焦慮」的主要原因,就像擔心對方欠債不還一樣,任何債主都會恐慌焦慮的;

這是可以理解的情緒,如果確定對方不是常見的那種有錢不還的「老賴」,債主們也能如釋重負,放下這些負性的情緒了;

你現在可能需要明白的一件事:你周圍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是真實的世界;

書中的世界,就像抖音快手中的各色美女,其真實模樣,卸妝立現,真實世界不化妝;

導致主客觀不統一的責任不在你,這是社會教化的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出版的書,銷量最高的,大致是兩種:迎合讀者情緒的;比如,「愚公移山、龜兔賽跑」等心靈雞湯類的爛書;

還有一種是,迎合讀者不當認知需要的,比如「玄幻意淫、戰鬥精神、集體榮譽感、努力就能成功、成功可以複製」等不真誠的書籍;

在某種程度上,以上現象可歸為社會教化與家長老師之間的「合謀」;

由於財力物力人力等原因,普及教育只能止步於九年制,再向上,則是不到百分之十的精英教育了;

換句話說,如果不在這百分之十之內,再加上自己不能自覺,可以這麼認為:這就是人生天花板了;

三,你說自己「特別喜歡閱讀,想放棄學習,投入到讀書的世界,從書中尋找答案」;

閱讀是個值得表揚的行為習慣,我們都知道學習的定義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

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閱讀了,可以這樣認為:閱讀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習的重要體現就是閱讀;

可喜的是,你擁有閱讀的良好習慣,為你點贊;

你從書中尋找答案的想法,是值得欣賞和敬佩的,閱讀本身就是個學習過程,閱讀與學習並不矛盾;

你想表達的可能是「特別喜歡閱讀,想放棄上學,投入到讀書的世界,從書中尋找答案」,而不是描述中的「放棄學習」;

我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對非常熟悉的父子,他倆在初中階段,都曾經想過退學,只不過很遺憾的是父親當年沒能成功退學,兒子卻在初中時成功退學了;

儘管這樣,但殊途同歸,父子倆都沒放棄對閱讀的熱愛,他們就像你所說的那樣:在書中尋找答案;

相信你也一定能跟他倆一樣,在書中能尋找到所需的答案;

四,你說自己「想放棄學習,投入到讀書的世界,從書中尋找答案,但是得不到經濟支持,又不想去上學,我到底該怎麼辦?」

這應該是本提問的核心內容了,在回答「怎麼辦」之前,我們來探討一下「是不是」,以及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可能性;

1,首先,從書中尋找答案的想法,是可行的,也是應該的,某種程度上,這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具體體現,所以,在此不討論有關細節;

2,你說「得不到經濟支持」,可能指的是「如果退學,父母會停止對你的經濟支持」,是這個意思的話,那是不是你已經跟父母交流過此話題?

如果沒有交流過,僅僅是自己臆測的話,那不必擔心,前段提到的那對父子,兒子之所以能成功退學,源於父親的支持,說不定你的家人也很支持你的想法呢;

書中說過:任何事物,不去試一試的話,是無法得知結果的;

猜測是人生大忌,因為這代表了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會有安全的感受;

嘗試對父母說出你當下的真實想法,這對你而言,並沒什麼可失去的;

再退一步,即使你父母態度堅決不同意你退學行為,也是能夠理解的;

作家鄭淵潔先生,在兒子鄭亞旗三年級時,就不讓孩子繼續上學了;

韓仁均先生在韓寒提出退學要求後,也是欣然同意;

這也沒有影響到鄭亞旗和韓寒的未來人生;

你要充分相信父母的心理健康程度;

在大多父母心中,上大學要比心理健康重要得多,這當然也是社會教化對父母們暗示形成的影響,本質上,這是個不當甚至是不良的認知;

他們認為知識很重要,殊不知,與技能相比,知識很不重要,技能的培養不完全依賴於直接獲得的知識,更多是來自間接經驗,比如你說的閱讀等;

3,從上述的邏輯推理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致的結論:技能比知識重要;

所以你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定技能的話,有理由相信你父母會同意你的退學申請,並能給與你相應的經濟支持;

如果像孔乙己那樣,只有知識而無技能的話,我想大多數父母不會同意孩子要求退學的想法;

鄭淵潔先生讓兒子退學,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自信來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鄭亞旗;

韓仁均先生同意韓寒退學,是因為韓寒已經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天賦;

我熟悉的那對父子,兒子在退學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存能力,十五歲的他,已經可以讓自己每天的生存不成為問題,雖然生活得頗為拮据;

俗話說「針無兩頭快」,既想這樣,又想那樣,可能很難實現,除非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掌握一種生存的技能;

如果不能,又想「刀切豆腐兩面光」的話,那隻能做一個「安分守己,任人宰割」的豆腐了;

在上學過程中,做個安安靜靜閱讀的美男子,也挺好;

想說的就大致以上了,但願能幫助到你,祝你閱讀愉快!學業有成![微笑]


先把眼前應該做的做好,剩下的交給時間吧。


我是這樣理解的:雖然這世界有那麼多令你失望的,但你還是希望瞭解它。我想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你覺得世界應該是另一番樣子,或許閱讀能讓你看到世界的另一番樣子。那有符合你內心的東西。

現在我覺得閱讀很方便,這真好。在周圍沒有人理解的時候,還能去書中傲遊,不論中外,不論朝代,都可以交流。想來就很暢快。

學習當然沒有閱讀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覺舒服,我也感覺知識一但變成任務,就失去了魅力。但,我看到你對世界還有很多想要去探索的。我想學習還是去到那裡的階梯,就像想去遠方,總得邁開腳步一樣,每一步都是朝向目標。

感謝你的問題,希望能有幫助!


你喜歡的是閱讀;你討厭的是被謊言包圍的世界。

你想尋找一個答案,一個怎樣的答案呢?

是一個為何全世界謊言的答案麼?

書中或許有,或許沒有,這個答案不僅僅需要在書中尋找,也可以在你的生活中尋找。


真為您高興慶幸,你已經厭學厭世了,還喜歡學習,真為你高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