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同的物種壽命差異很大。

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神話傳說中的仙鶴,雖有千年的壽命,可以盡情遨遊,但在現實中,即使壽命很長的丹頂鶴,最多也只能活到60歲。而蜉蝣的成蟲,在其短暫的24小時的一生中,只需要「盡其樂」地交配,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

如果想看比較全的動物壽命,可以到AnAge[1](動物衰老及壽命資料庫Database of Animal Ageing and Longevity)資料庫查詢,裡面記錄了大約4000多種動物的壽命數據。

AnAge的數據截圖

摘選一些動物的壽麵,可以看看人類在什麼位置。

  • 秀麗隱桿線蟲(C.elegans)生命週期約20天,結構簡單,是科研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 蜜蜂中的工蜂,壽命約40天,只有不到兩個月的壽命。
  • 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壽命約60天,是另外一種科研常用的模式生物。
  • 蜻蜓的壽命約有半年。
  • 侏儒海馬(Idiotropiscis)是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身長平均僅有2-2.5米,它們的壽命大概1-1.5年。
  • 小白鼠的壽命約有1-3年,也是常用的哺乳動物模式生物。
  • 青蛙的壽命一般為5年。
  • 雞的壽命約5~8年,但我們喫的雞壽命比較短(你懂的)。
  • 兔子的壽命大概能到10年。
  • 蚯蚓的壽命也有10年左右。
  • 一些蝙蝠的壽命在12年。
  • 狐狸的壽命也有12年。
  • 鱷魚和狼的平均壽命都是14年左右。
  • 獅子的壽命是15年。
  • 貓和狗,我們人類的好夥伴,壽命在15年左右。
  • 長頸鹿的壽命一般可以到20年。
  • 鯉魚的壽命可以達到25年,不愧是錦鯉。
  • 我們的國寶熊貓可以生存約25年。
  • 馬的壽命是28-30年。
  • 火烈鳥可以到35年。
  • 大猩猩,我們的近親,在野外可以生存至35歲左右,人工飼養的可以活到40~50歲。
  • 鸚鵡是一種長壽的鳥類,體型越大,壽命相對越長,有60歲的記錄。
  • 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壽命也可以到70歲左右。
  • 全世界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在72歲左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滿打滿算可以伺候5任貓主子。人類已經是比較長壽的動物了。
  • 藍鯨的壽命也很長,在海洋中的巨無霸,可以活到90歲。
  • 北方平鮋(Sebastes borealis)是一種長壽的魚類,可以達到120歲,甚至有捕捉到200歲北方平鮋的記錄。
  • 巨龜的壽命可以到150歲,甚至更久。
  • 燈塔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一度被認為是長生不死的,但是因為它其實是一種自我複製的無性繁殖模式,在飢餓、物理損傷或其他突發危機時,燈塔水母會把自己轉化成水滴一樣的胞囊,然後從這個胞囊中再繼續發展成水母的院士生命形態,從頭再生長。

不同的生物體的不同長短的壽命,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

首先,不同生物的壽命和體型/心跳有關

體型較小的生物,比如兔子,通常會死於天敵的捕食;體型較大或者具備特殊防禦能力的大象或者鳥類,能更有效地防止被捕食,而有更長的壽命[2]

體型小的生物,散熱效率高。為了維持恆定的體溫,它們需要更快的心跳來提高身體代謝率。高代謝率會加速體內有毒物質的積累,縮減生物的壽命。

老鼠的心率高達每分鐘420次,而壽命只有3年;而巨大的藍鯨,心率能慢到每分鐘只跳動6次,卻能活90年[3][4]

下圖顯示了一些哺乳動物心跳速率和壽命的關係。一般來說,心跳越慢的動物,壽命越長。

圖片來源:https://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435947

生物的壽命和遺傳因素(端粒)有關

生物體由一個個細胞組成,而個體的發育生長又與每個細胞的分裂息息相關。但是,細胞不可能永久不停地分裂下去,而是有一個極限,稱為海夫利克極限 [Hayflick limit]。比如,取一個「小鮮肉」的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差不多60次分裂後就會停止,進入衰老期。而細胞的衰老,也預示著生命的結束不遠了。

那為什麼一個人體的細胞,通常只能分裂60次呢?

如果把細胞放大1000倍,我們就能看到,裡面有一種叫「染色體」的遺傳物質,一共23對,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在染色體的末端,有稱之為「端粒」的結構。細胞每分裂一次,每個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會略微縮短一點。一旦端粒縮短至臨界長度,細胞分裂就會停止,進入衰老階段。否則,再分裂產生的細胞就不具備完整的遺傳物質和細胞功能。而狡猾的癌細胞,不會衰老,因為它們可以延長端粒的長度,從而具備無限分裂的潛能。

因此,不同生物的端粒長度和縮短速度不同,也會造成它們壽命的差異[5]

物種之間端粒酶、端粒長度的進化比較研究顯示不同物種端粒相關的差異

生物的壽命還和能量攝入有關

不論是線蟲還是果蠅,老鼠還是猴子,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的研究已經發現,限制這些生物的飲食,降低它們的能量攝入,可以達到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效果[6]

但喫得少是否會讓人類長壽?雖然還暫時沒有確定的結論,但節食對身體的好喫,是確確實實能觀察到的[7]

  • 「好」膽固醇的比例增加
  • 血壓降低
  • 與腫瘤形成相關的物質——腫瘤壞死因子 [TNF])減少25%
  • 糖尿病患病率下降40%

從進化的角度,科學家也給出了少喫能延緩衰老的一種有趣的解釋:所謂的「飽暖思淫慾」,當食物充足時,身體自動進入「繁殖模式」;而當食物缺乏時,身體會轉換到「生存模式」,將寶貴的營養物質用於維持細胞的活動、修復和回收中;而細胞修復和循環利用是重要的抗癌和抗衰老的過程;直到饑荒結束,身體又重新轉入繁殖模式。

所以少攝入能量,也許會「欺騙」身體從繁殖轉換到生存模式,激活抗癌和抗衰老的潛能,讓我們活得更長。

影響壽命的因素,總結:

其實影響動物壽命的因素有很多,科學家總結了其中最重要的幾種,把它們分為正向(增加)和負向(減少)壽命因子

正向:

  • 體重——越重的人體型通常越高大,打架贏的概率高
  • 腦重——腦子越重越聰明,知道如何趨利避害
  • 青春發育期年齡——青春期來得晚,衰老也開始得晚
  • 每日睡眠時間——如果可以冬眠,壽命會更長

負向:

  • 每日攝入能量——喫得越多越短命
  • 體溫——體溫越高越需要身體付出更多能量來維持
  • 代謝速率、耗氧量——心跳加速引起猝死

可以參見之前的長圖:

菲力與茶:少喫會長壽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參考

  1. ^AnAge動物衰老及壽命資料庫 https://genomics.senescence.info/species/
  2. ^Animal Longevity and Scale http://www.sjsu.edu/faculty/watkins/longevity.htm
  3. ^Heart Rate,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 https://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435947
  4. ^Rest Heart Rate and Life Expectancy 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accj/30/4/1104.full.pdf
  5. ^Comparative biology of mammalian telomeres: hypotheses on ancestral states and the roles of telomeres in longevity determina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87546/#:~:targetText=Telomerase%20is%20expressed%20during%20embryogenesis,stem%20or%20transient%20amplifying%20cells
  6. ^Hunger Gains: A New Idea of Why Eating Less Increases Life Spa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unger-gains-a-new-idea-of-why-eating-less-increases-life-span/
  7. ^Eat less, live longer? The science of fasting and longevity https://gero.usc.edu/2019/04/18/eat-less-live-longer-the-science-of-fasting-and-longevity/


不止壽命差異大,形狀差異也大。真想追問為什麼,可以從進化論找答案。


你這話不對……

也不是每個人都比貓長壽……

退一萬步說,想活不容易,想死還難麼23333


拿樹木而言,葉子越大,壽命越短;葉子越小,壽命越長!葉子越大,消耗營養越多,春夏季節雨水和光線充足,所以長得茂盛,但是一進入秋天就開始落葉,而其它樹木要到了秋冬交替時才落葉。其中拿桐樹為例,長得高大但中空,材質疏鬆,樹齡幾十年。而松樹葉子呈針狀,消耗營養少,一年四季常青,說明一直生長,可是春天和冬天變化不大,又似乎沒有生長。松樹把生長和不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壽命可活近千年。如果人類也能實現這種境界,雖然每年都在生長,可是隻是很小的變化,壽命可活四五百年。


謝邀。不同物種的生物,它們所生活的環境不同,而且,每種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都逐漸形成了本物種的適應自然環境和周圍生物環境的生話方式,壽命也是這種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任何一個物種當中,都有壽命長一些的個體,也有壽命相對短一些的個體,這兩類個體的身體機能肯定是有差別的,也就是各有各的優缺點。這就看在這個物種總的生存環境中,是壽命長的個體生存與繁衍後代的能力更強一些,還是壽命短的那一類個體的生存與繁衍能力更強一些,那一類強,那麼,整個物種就會向這個方向演化,最終構成整個物種的平均壽命。這就象北方人個子高(指平均值),南方人個子低,原因就是南方的高溫天氣多,個子低、體形瘦小的個體的適應性會更強一些,生存下來並繁衍的機會大。而北方的寒冷天氣多,個子高與體重大的個體的抗寒能力相對較強,所以,這類人的生存機會更強一些。


跟基因有很大關係。基因影響細胞衰老凋亡的速度,還有細胞的「更新」等諸多方面。進而影響整個生命進程。


這簡直就是在問為什麼一根火柴能在幾十秒燒完,一個木頭怎麼就幹燒也燒不完呢?

生命個體大小、結構都不同,蘊藏的抗逆能量也不同。

生命時刻都在遭受外界的侵害。生物之間的競爭以及環境的有害物質的衝擊,致使組成生命的物質不斷破壞流失。同樣衝擊下,體量大的堅持時間肯定長了。

一把打火機就能把細菌燒死千萬個,用它燎一個人只能把他的皮膚燒糊。你能期待細菌和人的壽命一樣長嗎?


一般說,越高級生命越長壽。比如菌類可能只有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壽命。

主要是因為DNA控制的。原則上越高級生命DNA越完善。所以壽命不一樣。

當然也有例外。但是低級長壽體往往不能抵禦惡劣環境。所以意外死亡比例極高。

所以進化可以簡單看成是延長壽命和抵禦惡劣環境的能力增強。


看到壽命倆字,估計馬上就要提到兩棲動物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