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等小白也是一樣的,跌跌撞撞不斷進步的。

好奇前輩們的早期作品以及如何成長的。最好能從前輩的成長之路上找到借鑒的地方,少走點彎路。


人啊,年紀大了,就容易懷舊。

我是山東省第一批攝影科班生,現在是商業攝影師,算起來從大三接活開始,我從業已經有17年了,這其中包括了9年的雜誌攝影師生涯。當年的我,當然也是個小白。現在叨叨唸念,廢話一堆,但都是自己的切身體會,希望看的人能夠有些啟發吧。


1,陰差陽錯學了攝影:

讓我們回到2001年。

話說當年的我還是個帥氣的小夥子,年方20,瘋狂喜歡動漫,跑遍全國報考的全都是動畫專業,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跟攝影扯上關係。

結果由於畫畫的天賦一般般,考上的最好的學校也就是本省的山東工藝美院。但是這麼順利的話我就跟攝影沒緣分了。事有湊巧,正好同一屆有個學生是本校教授的子弟,報的也是動畫專業,走關係硬把我給擠下來了,但我的文化課太高了,全校第四,硬刷下來又說不過去,他們就把我給調劑到了攝影專業

當時我是拒絕的。我的理想就是像我老爸一樣,坐在辦公室裏看看報紙上上班,然後業餘時間畫畫漫畫,當一個漫畫家。但是啊,年紀大了,父母強烈反對再復讀,於是很不情願的去學校了。

當時班裡24個人,只有兩個人是之前有過基礎的,自己有相機,基本知識都懂。而我這樣的,兩眼一抹黑,連一個相機牌子都說不出來。

當年拍這張照片時,同學裡只有兩個人有相機

我爸有個朋友是縣裡的攝影愛好者,請他帶我去市裡買的相機。別說,這位伯伯雖然年紀大,思想卻不守舊。在那個年代,換一個人很大概率會給我推薦尼康FM2之類的「經典相機」,他給我推薦的卻是一個塑料機身的普及級單反——尼康F80,鏡頭是24-85D。這個啟蒙相機,冥冥中給我開啟了一個很好的器材選擇方向,就是實用第一,逼格第二。

相機買回來,真的戰戰兢兢。不怕你們笑話,相機放在盒子裏放了一星期,看說明書看了一星期,然後纔敢開機,去按按鈕,生怕錯誤操作把相機電路燒壞了之類的。不懂啊,真的什麼都不懂。什麼叫光圈什麼叫快門,什麼叫ISO100,什麼叫焦距24,完全兩眼一抹黑。

前邊說了,我們這個專業是山東省第一批,那麼師資力量哪裡來呢?就是在學校的老師裏找了幾個攝影愛好者,組成了攝影教師的團隊,這裡面只有一個老師是在北影進修過,正經學過攝影的。我們經常吐槽,另外幾個老師講攝影課,講了三句就轉到平面設計什麼的去了。學校的圖書館呢,攝影相關的書籍倒是有,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在這種情況下,自學就成了最重要的方式

怎麼學?就是燒錢啊。比如弄不明白相機上的曝光補償按鈕到底是怎麼用的,怎麼辦呢,就只能裝一卷最便宜的樂凱黑白,P檔正常拍一張,+3拍一張,-3拍一張,然後轉到M檔,正常拍一張,+3拍一張,-3拍一張…… 以此類推,把相機曝光模式挨個試一遍。然後坐公交車跑幾十里路去洗,過幾天再去拿回來,幾個人圍在一起看效果,互相討論。

然後就是去地攤買過期的攝影雜誌。為什麼買過期的呢?因為新的買不起,過期的便宜。基本都是過期半年以上的,信息不會太落後。買回來怎麼看?拿雜誌當教材,用兩種顏色的筆,劃三種線,標出12345,然後歸納出精華,記到筆記本上。

我這個人有個優點,遇到喜歡的東西,會特別下心思地去學習,像海綿一樣迅速吸收。別的同學去打遊戲,我就趴在宿舍的牀上狂做筆記,並且看著雜誌封三各種牌子的相機廣告流口水。

2,器材黨的誕生:

很快地,雖然攝影水平不咋滴,我的相機知識卻開始迅速增長。班裡同學用的相機,當時有三個流派,一是尼康,二是佳能,三是各種理光鳳凰之類的雜牌。而用尼康的,除了一個同學用FM2,其他所有人買的全都是F80,自然全都是來自於我的推薦。有熟悉我的人知道,現在我有一個買買買羣,這種喜歡給別人推薦東西的習慣,就是大學時養成的。

很快,學校上網也方便了,我開始上論壇,跟遠方影友交流。其中一個網站叫色影無忌,當年上面還有很多大神,每天我最喜歡的就是看人吹牛逼,在各個帖子下蓋樓,發照片,求點評。其實現在回看,那也就是一幫水平稍微高一點點的攝影愛好者們,但那時候已經足夠讓我膜拜了。總覺得人家用過的相機多,就是比我拍的好。

慢慢的,開始覺得手頭的相機不夠用了,於是開始器材升級。我們雖然是學校第一批攝影科班生,但學校原本是有攝影協會的,其他專業的學生裏攝影愛好者是很多的,但沒有一個人有我燒的這麼來勁。我校學生歷史上第一個70-200F2.8,第一個120相機,第一個旁軸相機,第一個康泰時,第一個超廣角,第一個數碼單反,第一個膠片掃描儀,第一個曼富圖三腳架,第一個大光圈超廣角,全都是我創的記錄。我也是學生裏第一個用反轉片的,第一個用柯達T-MAX的,第一個用伊爾福的。

每個假期結束,回到學校,同學們肯定先過來扒我的攝影包,看我又換了什麼新器材。

作為一個器材黨,當然很顯擺了,比如去小山村裡採風,狹小的環境,肯定要用廣角,但為了讓人知道我有個大炮,一定要把70-200當掛機頭,掛在脖子裏走來走去,需要用廣角時再換下來~

跟心愛的大炮的自拍

不過話說回來,對器材有興趣,代表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是一種好事。我的同班同學,有的都大四了,還分不清哪個是負片哪個是反轉片,還不明白相機上邊寫的28-105mm是什麼意思…… 這樣的我覺得真是浪費了大學這四年啊。

3,混出點名堂:

雖然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真的沒學到什麼攝影技術,都是玩器材。但我貌似在這上邊還有點天分(沒天分真的幹不了這行),又喜歡拍,大量地拍,慢慢地在濟南這個小地方,我也開始有了一點小名氣。又因為喜歡上論壇交流,也結識了很多全國各地的影友。大四時去平遙國際攝影節,我幾個老師也去了,結果到了會場好多人跟我打招呼,包括新華社旗下某攝影雜誌的編輯,把我老師給驚呆了。畢業後到北京工作,我的同事居然也聽說過我。做一行,最怕的就是怕錢扔水裡了都沒聽個響,那就沒有動力了。有人誇有人贊,那就是動力,是讓你繼續保持興趣做下去的最大動力。

先是在學校慢慢有了名氣,做了校論壇攝影版的版主。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後來我都畢業好幾年了,還有學弟學妹跟老師說起我當年說過一個什麼知識點什麼的。其他專業的同學們有點什麼需要拍的,也都來找我,作業要拍照片啦,搞了個什麼演出啦,有什麼比賽啦,甚至是給女同學拍了黑白想放張大照片啦。反正我有求必應,也都是練手的機會。

因為聲譽好,老師也有找我幫忙的。系裡老師手裡有什麼好機器,我也能借過來玩玩,能刷個臉。

其實當年真的沒什麼可拍的。按說攝影專業的學生應該名山大川到處拍片,可學校領導怕學生出事,是不讓我們出去拍片的,大學四年由老師帶隊就離開過濟南兩次,一趟青島,一趟川西。其他時間除了有一次跟同學偷偷跑去濰坊山裡採風一次,其他時間就是在濟南閑溜達,拍拍花拍拍草,拍所謂的「人文」,無非就是老頭下棋,街頭商家表演之類的,集中在千佛山、植物園轉悠,十分乏味,偶爾有個展會啥的,那都是逮著拍片的機會了。

學校的薔薇

在商場掃街

川西風景

川西 上學的孩子

植物園

當年也跟人學著聊虛化、焦外

動物園

學校鍋爐房的老大爺

看展的人

當年所謂的「作品」

其實那些風光啊,「人文」啊,都是些廢片,沒有任何價值。現在讓我翻看那些照片,當年覺得特別好的,現在一看,什麼玩意啊……

真正有價值的是記錄下自己身邊的生活,這些照片比什麼作品都有意義,也永遠不會過時。多少年後,在同學羣裏,我偶爾放出一張當年的照片,總能讓沉寂了許久的羣活躍好幾十分鐘。

兩個表妹過生日

我親愛的姥姥

學校食堂的蒸汽

開學迎新

非典時期,出入登記

跟服裝系借的老師上化妝課

大三時,山東衛視總編室承接了由文化部和中國文聯一起搞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要去高密拍民俗,一位導演來我們學校要兩個學攝影的學生去幫忙,於是系主任推薦了我和另一個同學。這件事對我的攝影生涯又是一次推動。這次校外工作,讓我有了拍攝三四百卷反轉片的經歷,拍完了整個村的所有年畫雕版、成品,以及工作場景、風土人情,當時我手裡有個自動對焦的120相機富士GA645Zi,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保持了極小的失誤率。

第二次拍年畫是去楊家埠,中午一起喫過飯,利用在辦公室等車的半個小時,導演拿出索尼的數字BETA攝像機,給我們簡單講了一下基本操作,讓我們倆各試拍了一段鏡頭,然後果斷選擇了我作為攝像掌機。這次又特別湊巧,我們剛到楊家埠一天,導演被緊急召回臺裏了,於是,我,一個只學過10分鐘攝像機操作的人,被扔在村裡十來天,憑著前一次的觀摩,獨自完成了整個紀錄片素材的拍攝…… 回來之後導演對素材的評價是,「對鏡頭的掌握力很到位,遠超臺裏招的山大高材生,不愧是攝影專業的學生」。這片現在優酷還能搜到。

那次之後,我也知道了,能生產攝像機的索尼,比我一直用的尼康,要更厲害…… 所以後來很多年後索尼開始做單反,我是少有的特別支持的。

然後跟著這位導演,我又參加了很多紀錄片、形象片的拍攝,跑了很多地方,當然照片也沒少拍。

憑著這些經歷和技術,我05年大學畢業後接的第一個私活就是給一個眼鏡店拍了一個電視廣告片,掙了6000塊。配音啊、字幕啊、剪輯啊,這些資源如果不接觸這行,自己是根本不知道去哪裡找的。

當然,在大學時我就開始慢慢地接拍照的私活了(沒錯,在當年的濟南,拍成這樣就能接活了)。

並且有個隔壁系的同學,家裡有影樓,我偶爾去拍個樣片什麼的,於是我在濟南的影樓屆還慢慢有了名氣。這些經歷又讓我對影室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畢竟沒有大量的實際操作,光靠想像,是不靠譜的。

我的畢業作品也是借了人家的影棚拍的,連模特都是人家幫我找的:

4,進入社會,慘遭打擊:

這時候我狂妄地在學校論壇放下了狠話:「全校師生,綜合攝影水平,我第一!」

馬上打臉的來了。倒不是在學校,因為畢業了,找到了工作,來到了北京,進入了TOM集團旗下的《DG Best》雜誌

這是一本數碼評測月刊。當時我的抬頭是攝影編輯,工作是拍產品照。上邊還有一個臺灣來的大哥是攝影指導,不過這位大哥也是拍人文的,其實我倆都不會拍產品。然後大哥幹了一個月就走了,走之前他跟我感嘆:「攝影師就應該出去到處走,不是麼?老關在這個小辦公室裏怎麼算攝影師?」大哥走了,我在這個憋屈的小辦公室裏整整關了9年,而且後來我還讓後勤把所有的牆噴成了黑色。

開始還是我自己的相機給公司拍,過了三個月,公司終於批下錢來,新買的相機鏡頭什麼的都到了,從此我的主要器材從尼康換成了佳能。一個800萬像素的機身,5個鏡頭,夠用了,器材不是問題了。

再加上雜誌本身就是做這個行業的,我開始接觸到超級多的相機,那幾年所有在大陸賣的相機基本都玩了個遍,各廠商也都接觸,沒有了神祕感和距離感。所以慢慢地,我反而對相機沒什麼大的興趣了,慢慢跳出了器材黨的層次。

那麼我前邊說的打擊是什麼呢?是我拍的不行。

雜誌的社長、總編、美術主編,都是臺灣來的,是有很多年的從業經驗的。當年的臺灣雜誌學日本,在各方面都領先大陸很多。而我呢,其實根本沒拍過產品,對用光完全不懂,開始拍的片子肯定是不咋地的。這麼一對比,我拍的片子總是被各種懟

能怎麼辦?自己拍的確實不行啊,下苦功唄。當年也根本不認識拍產品的攝影師,也沒有教材,都是自己琢磨。有時候對著一張官方廣告圖能看好幾天,直勾勾地看,腦海里思緒萬千。

就說拍出漂亮的鏡頭鍍膜這一手功夫吧,當年我真是嘗試了各種辦法,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終於慢慢明白了,豁然開朗,原來拍產品用柔光箱是不行的,原來同樣放在那個位置,不同的燈光質感可以不同的。打光的目的不是為了照明,而是為了塑造結構和質感。重要的不是你打出去的光什麼樣,而是返回來的光什麼樣。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慢慢明白了打光的本質,拍出來的照片立馬上了一個臺階。在這一點上,也有很多北京的同行請教我,我也樂得傳授,但,終歸學而知之和生而知之是不同的,自己獨立想明白的道理,肯定是最透徹的。

06年1月拍的還是這樣的,除了鏡頭鍍膜,再注意鍍鉻條的高光

同06年1月拍的

07年7月已經想明白了

注意金屬本色部分的高光漸變

同07年7月,已經知道增黑就是增白了

07年8月

07年8月

07年12月,都是原片

是不是有點臟,摳了圖再調調色就好看多了:

不好意思圖放得多了點,找圖的時候看著這些老產品還是有些唏噓的……

但是這畢竟是雜誌,是月刊,工作量特別大,時間特別緊,所以只能求快沒法拍得很細緻,不能像拍廣告那樣一張圖拍兩個小時,後期再慢慢修三個小時。20D的第一年快門就達到了16萬次,直接報廢。現在什麼996,在我們當年這幫DG出來的編輯看來都是小菜。

只有偶爾接個私活時,才會拍的細緻一點:

本來此處放的是兩張性感美女,一張是化妝品廣告,一張是媒體用的汽車美女圖片,放了半個月,昨晚被被高貴的貴乎管理員給摺疊了,警告我違反了貴乎法律。而且經過我鍥而不捨地問了20個小時之後終於給了我回復。領過了國家機關層層審核正常發布的廣告照片和媒體用圖,在全中國都可以正常發表,到了貴乎就得依照某些管理員的個人喜好自我閹割,貴乎的法律遠遠凌駕於國家法律之上,貴乎真棒呢。

還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接私活,在這樣一個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的臺企,我可能就成了藥渣。接私活讓我的拍攝領域大大增加了,經驗總是相互印證、觸類旁通的,這對我是一種完善

不過呢,這麼多年下來,總體說乾的基本都是糙活,攝影技術上的第二次突破就遲遲沒有到來。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肯定不會在一個公司一干就是9年,太傻了。

5,生而有涯,學而無涯:

就這麼混到了2016年,有天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有個商業汽車攝影講座。我倆一起去聽了,完了我就掏了6萬4千塊,去上了一個補習班

組織者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廣告製作公司之一,授課老師是德國一線汽車攝影師,同學連我一共就五個人。老師很專業,講得很細緻,但是其實想想也知道,20多天,是不可能讓你的技術突飛猛進的。而且看起來組織者對這次課程的效果也很不滿意,後來這個班就不了了之了。

但我個人覺得這個課程我買的非常值,因為我是去印證的,通過這個課,解決了我技術上的很多疑惑。就像張君寶按野路子練了很多年,然後有一天遇到了五絕——「哦,原來他們也是這麼練的,原來我練的沒有錯」。

單技術不是重點,高地大師班帶給我的更有價值的,是展示給我了國際正規的廣告拍攝製作流程。怎麼跟客戶接觸,怎麼瞭解客戶的需求,怎麼提交方案。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經驗,讓我明確了很多概念。廣告製作不僅僅是攝影師一個人的活,不僅僅是拍攝,不僅僅是攝影技術,這是我之前在雜誌做攝影師所學不到的知識。學而知之不如自己悟得好,但自己一直悟不出來,就要花錢去學習啊。

經過幾年磨練,現在我的技術又進一步提高了,我變強了,但是頭也禿了。

而且在「從商」這個事上,我還是沒有那種天分,說到底還是個技術員思維的人,愛跟較真,不願意忽悠客戶,不願意降低自己的標準,更傾向於慢工出細活,不會圓滑,不會利益至上,而是會明顯地表現出好惡。我可能有點落後於這個快餐年代了。這也是性格決定命運吧。

先說到這,有機會再更。


附一些其他回答,以供參考:

我的器材選擇觀:

感覺35mm焦段很難拍,大家在這個焦段一般拍什麼?怎麼拍??

www.zhihu.com圖標膠捲會永遠停產嗎??

www.zhihu.com圖標買了索尼a6400,套頭,新手不知道還要買些啥,大家可以推薦下嗎??

www.zhihu.com圖標日系車動力比其他品牌差還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www.zhihu.com圖標想入手一支騰龍28-300有大神能給點建議嗎??

www.zhihu.com圖標2020年理光gr一代,黑卡3,富士x100s那個更值得買??

www.zhihu.com圖標華為P40 Pro Plus拍照畫質相比售價¥8699的索尼黑卡RX100M7有何優劣??

www.zhihu.com圖標商業攝影領域目前選擇單反好還是微單好??

www.zhihu.com圖標全畫幅機身搭配殘幅鏡頭,成像怎麼樣??

www.zhihu.com圖標產品攝影相機如何挑選??

www.zhihu.com圖標只有用單反拍照才叫攝影嗎??

www.zhihu.com圖標相機一定要入全畫幅嗎??

www.zhihu.com圖標2019 年,M 4/3 相機還有什麼優勢??

www.zhihu.com圖標攝影器材真的會限制一個人的攝影能力嗎??

www.zhihu.com圖標求打醒,按我現在的手機攝影水平,有必要買臺全幅相機嗎??

www.zhihu.com圖標大學專業是攝影,現在大一準備買第一臺相機,預算一萬左右,最高一萬五怎麼樣買相機比較好??

www.zhihu.com圖標2019年1月了,請問現在入手索尼黑卡3代還值嗎??

www.zhihu.com圖標求3000以內的單反穩定器推薦??

www.zhihu.com圖標想問一下,現在拍攝堅果和食品價格的廣告片,商業攝影,預算8萬左右配什麼照相機和鏡頭,求推薦??

www.zhihu.com圖標如果你約拍一個攝影師,那個攝影師用微單或卡片機,你會不會覺得low??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蘋果廣告《三分鐘》被許多公眾號吐槽「iPhone X是最不重要的」等現象??

www.zhihu.com圖標手機攝影可以媲美單反了嗎??

www.zhihu.com圖標有沒有5000以內 畫質好的微單??

www.zhihu.com圖標

關於「學攝影」:

為什麼《權力的遊戲》很多場景都過暗導致看不清細節??

www.zhihu.com圖標攝影真的不是窮人學的東西嗎??

www.zhihu.com圖標想問下各位攝影前輩,是如何進步的,可以講下自己的成長曆程麼??

www.zhihu.com圖標父母不支持高中學傳媒攝影,認為未來就業路太窄,我改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有請ps高人,如何進行翻拍紙質材料的後期處理??

www.zhihu.com圖標產品拍攝能用萊卡Q 嗎??

www.zhihu.com圖標如果讓很多知名影評人來參與電影拍攝,是否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國內電影水平??

www.zhihu.com圖標求大神看看我的產品圖拍的有什麼問題??

www.zhihu.com圖標公司要求設計一天出 150 張海報,該如何解決??

www.zhihu.com圖標你拍過哪些漂亮的夕陽風景??

www.zhihu.com圖標想學好攝影該先學藝術還是先學技術??

www.zhihu.com圖標你最便宜的攝影裝備是什麼?用它拍出過哪些照片??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職業攝影師工作外的時間都不願意拍照,別說器材了,相機都不願意帶??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部分攝影器材黨總看不起愛好者?(尤其看不起女愛好者)??

www.zhihu.com圖標性格內向當攝影師能做得長久嗎??

www.zhihu.com圖標商業攝影布光及器材選擇??

www.zhihu.com圖標如何拍出高質量的寵物棚拍攝影照片??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用單反拍出高端的商品圖??

www.zhihu.com圖標攝影專業選擇什麼大學??

www.zhihu.com圖標在Sony微單上使用【自動鏡頭】長時間拍固定的物體有辦法將【焦點固定住】嗎??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國外攝影師被尊稱「攝影大師」而中國通常被調侃為「老法師」??

www.zhihu.com圖標部分女生為什麼會答應男攝拍私房??

www.zhihu.com圖標高級商業精修師修圖職業普遍存在嗎??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用單反把家用車拍出高逼格??

www.zhihu.com圖標進入一個瓶頸,感覺拍出的照片構圖後期等都不是很滿意,大家幫忙指導指導??

www.zhihu.com圖標選擇藝術還是商業攝影??

www.zhihu.com圖標

我的器材知識討論:

有沒有長焦、微距、超高速拍攝都具備的數碼相機??

www.zhihu.com圖標既然無反相機原理和普通數碼相機類似,只是可換鏡頭,為什麼最近幾年纔有所發展??

www.zhihu.com圖標對於相機來說什麼是超採樣?怎麼才能實現??

www.zhihu.com圖標一顆鏡頭真的可以用十餘年嗎??

www.zhihu.com圖標手機搭載超廣角鏡頭的風潮是華為帶起來的嗎??

www.zhihu.com圖標照相機對三腳架有沒有要求??

www.zhihu.com圖標作為攝影師你有哪些裝備推薦??

www.zhihu.com圖標中國在攝影設備方面有突出的產品嗎?有哪些??

www.zhihu.com圖標有沒有直接拍出復古風格的相機。??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手機攝像頭越來越多,但是這麼多依然比不了單反??

www.zhihu.com圖標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中出現的三臺相機分別是什麼品牌型號?什麼價位?畫質和操控對比如何??

www.zhihu.com圖標有沒有大神看得出來圖片上是什麼相機??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米家全景相機??

www.zhihu.com圖標頂級的膠片相機,都憑藉哪些獨特功能,令其成為頂級??

www.zhihu.com圖標有哪些「智商稅」??

www.zhihu.com圖標戶外徒步旅行,單反相機怎麼放??

www.zhihu.com圖標

謝邀,人在派出所(附近),相機剛被偷(兩個月前)

只是接觸攝影十三年,算不上前輩,拍的也不算好,但有一些經歷和學習方法可以拿來與大家分享。非攝影專業出身,大學時期開始接觸攝影,創建了學校的攝影協會,後來做過攝影領隊和培訓師,一直到現在也被動接活兒拍點東西,但自大學畢業後就不再以攝影為主要收入。

每個攝影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際遇,但如果想在某個領域要有所有鑽研,我們必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時間代價、經濟代價、甚至是與學業和工作的衝突。

我的學生時代,因為家庭不富裕也不完整,而且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要買一部相機並不是很輕鬆。而且我是學設計類專業的,平時學業開銷就相對要大一些。但當我在打工為買相機攢錢的時候,就已經通過上網查資料自學,把我要買的那部相機和鏡頭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曝光基礎都熟爛於心。以至於到了買相機的時候,銷售完全看不出我是第一次使用單反。

在我的整個大學後三年裏,可能除了去打球和冬天去澡堂洗澡,相機基本都是隨身攜帶。那時候,我熱衷於拍下一切能打動我的畫面,那是我最享受於拍照的一段時光。那時候沒有朋友圈,拍的照片也很少拿出去分享,但很多照片都記錄下很動人的瞬間。

那時候,我曾經為了能快點攢到錢買一顆新鏡頭,幹出過連續半個月每天只花1塊錢買4個饅頭喫的事情。這事兒被讓我給她們拍過照的女同學們知道後,她們提出每人每天請我喫一天飯,被我友好的謝絕了。

學生時期,因為受到了當時學校專職攝影老師的悉心指導,可以說他是我的啟蒙老師,他給的一些學習方法至今我都非常受用。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我們口中的老法師,很多教條化的思維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成長和進步,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時,我已經接觸攝影得有七八年了。所以,在學習攝影的初級階段,當我們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攝影認知和表現風格時,我們應當多無上限的接觸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不要盲目追崇。往往我們認為眼前的就是最好的,只是因為我們見識淺薄,不知道還有更好的而已。

參加工作後,工作非常繁忙,而且期間有一年多的時間,我被外派至一個禁止攜帶焦距大於100mm的攝影器材入境的國家工作,當時我僅有的一顆鏡頭是24-105,所以在那段時間裡,我只能用手機拍攝,包括工作中的現場取證的拍攝也都是用手機完成(此處感謝小米2)。

正是這一年的經歷,讓我相對於自己而言,在攝影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畫質低劣(8年前的便宜手機)、固定焦距(等效27mm)、沒有手動功能,極大的限制了發揮。但正因為這些限制,讓我不得不在拍攝前做更多的構思,讓我養成了一個持續到現在的好習慣:即便手裡沒有拍攝器材或器材沒有開機,我就已經在對眼前的畫面開始構思該如何取景、構圖、曝光、如何敘事、如何對立衝突、如何平和溫婉……

所以,現在很多讓我推薦買相機的新人,我多數情況下會推薦他們買一部可更換鏡頭的相機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搭配一顆定焦鏡頭。任何焦距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在使用固定焦距鏡頭時,我們需要思考在現有的焦距先如何去表達,而不只是去擰一下變焦環而已。在一段時間內只使用定焦鏡頭拍攝,這不是學習的唯一方法,但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辭職開始旅行之前,我為自己置辦了一套自認為全能的裝備,高端全畫幅機身+1635 2.8+50 1.4+70-200 2.8,我也的確用它們拍下了很多很美的照片,但拍攝的樂趣卻一點點在消退。後來的這幾年,我陸續的買了10多臺相機和50多顆鏡頭來體驗、工作和把玩之後,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攝影器材?

結論是:

工作需求:我需一部高效且全能的機身,配合一顆標準變焦鏡頭和一顆大光圈定焦,也許它幹什麼都乾的不太好,但它什麼都能幹,比如兩個月之前在家中被盜的A7M3和兩顆鏡頭。所以我現在在等佳能R5。

個人拍攝需求:我只是需要一部能便於隨身攜帶、輕便小巧、畫質過得去、操作簡潔高效、等效35mm焦距的相機,比如富士x100系列。

為了隨身攜帶x100系列,我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穿衣風格,工裝成了日常,因為大口袋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夏天時,我為自己買了一個非常便於從包裏拿出相機的小包,比如拉鏈的開合方式、順滑程度、附件倉的打開方式等,這都有講究。為此我還定做了一個內膽,並不是為了保護相機,而是為了相機放在包裏時能一直固定在一個最容易被拿出來的姿勢。

我也很喜歡x100系列的操作方式,光圈、快門都可以整檔調節,沒有三分之一檔,這極大的增加的操作速度和盲操的準確性,非常適合我喜歡拍攝的那些稍縱即逝的場景。

最重要的在於等效35mm的鏡頭,相比於28mm不至於太廣,相比於50mm又更容易交代環境。

對於攝影器材廠商來講,最好的器材可能是硬體技術、是設計水平、是加工工藝、是用戶體驗、是畫質是速度;但對於用戶來講,最好的器材,是能滿足你真正的使用需求,並且不會給你造成負擔的器材。

直到兩年前,我才逐漸意識到,讓我失去拍攝樂趣和拍攝積極性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曾經以為的自己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而感到失落。只是因為我為了靠近業界主流的最高水準,而忘記了自己拍攝的初衷,如學生時代那般,記錄下能打動自己的瞬間。這些年我的確拍出了很多很美的畫面,深受我的粉絲、客戶、學生、朋友們的喜愛,但唯獨我自己並不那麼喜歡。

現在把思路捋順了,也就又重新開始享受了。為客戶拍照,就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客戶滿意了,我也增加了一份收入,雙贏取代了窮酸講究;為自己拍照,就去追尋自己的內心感受,模仿出來的東西,其實並不屬於自己。

--------------------

手機碼字,錯別字請見諒

天快亮了,未完待續,後續可能會講一講做攝影領隊和培訓師時的經歷以及趣事


Mark一下,今晚回答

攝影成長曆程

作為一個從業6年,而且現在還活躍在前線的攝影師,對於攝影如何進步以及成長曆程,是有很多東西可以說的。雖然現在還在持續的學習與進步,像某自媒體颶風大V說的:永遠是學生,但是也希望分享自己的想法,讓看到這篇文章的,對攝影感興趣的學生,能夠有所啟發少走彎路。

首先我覺得學習攝影會經歷三個過程:

第一階段、小白階段,什麼都不懂(包括機器選擇)

這個階段是最開始每個人都有的,我從高中開始就萌發了對攝影的興趣。高中的時候從雜誌裡面看到各種機器參數,測評文章裡面寫著各種「光圈」、「快門速度」等等辭彙,根本就不懂什麼意思,只能囫圇吞棗的看。測評機構今天說佳能好,我就覺得佳能色彩天下無敵,明天說尼康強,就覺得尼康銳度刀銳奶化。平時再黑一下賓得是國際一流油漆大廠,哈哈,高中和朋友的談資也就僅現於此了。

在北京上了大學以後,我們的攝影老師是郭老師和燈光於老師(可能會碰到校友),我還記得他們說過,在自己現有的經濟條件下,買最好的機器,然後先別拍,去看說明書。於是我翻查資料,熬夜看論壇,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臺相機,佳能5D3,配上掛機套頭24-105。

在美國舊金山的遊客照,手上拿的就是5D

伊拉克成色5D,下圖是大學的時候,給朋友改裝店拍小片。

這個階段新手最應該做的就是多看論壇,積累一些機器的基本知識,比如機器怎麼操作,CMOS是幹啥用的,什麼是快門光圈ISO等等。學習完以後,看看別人對於現在的機器,佳能R5 尼康Z7 索尼A7 A9的一些評價,綜合考慮機身於鏡頭的預算以後,購買一臺屬於自己的機器。在知乎可以學習與借鑒的人有很多,此處 @平老虎 @龍丘野Nero ,他們都是非常好的,有著學習大綱邏輯的知識分享者。

第二階段、一知半解,能夠通過看很多教程,開始迅速提升自己的水平。

機器上手以後,很多人可能說明書都不看,直接拿起來就咔咔拍了。然後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圖片曝光不對,顏色不好,焦對不上,構圖只會拍集體人像大全景。這個時候就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的知識惡補階段。

前期:學習控制曝光,設置參數,調整燈光,構圖,學習怎麼自定義和控制自己的機器。

後期:學習軟體使用,調色與配色審美,各種後期技法,Lr Ps通通裝上學一輪。

等這個階段進行了有一兩年以後,就能拍出這樣

這樣

這樣的照片。等到這個階段,就已經不是萌新小白了,但是容易進入一個浮躁的調整期。因為拍攝多了,會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特別希望自己人文比肩馬格南,風光堪比亞當斯。

其實剔除浮躁很簡單,多沉澱知識(不花時間在網上和別人打嘴炮,討論機器鏡頭強弱,爭執品牌)和帶著欣賞的眼光看作品(看別人的作品同時思考自己的不足與長處,分析別人的技法),這一兩年會讓自己更加充實。因為機器鏡頭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我用過上百萬的電影鏡頭,在知乎不能說最強,用的設備已經比很多人要好了。但是實質上,其實很多時候,能用好身邊設備的攝影,纔是好攝影,一味追求設備並不是什麼好事(當然要很瞭解設備才能做到控制自己購買的慾望)。

這裡再說說我在這個階段,就是前兩年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對設備的理解越深入,反而會遇到一些誤區。打個比方購買照相機,那個時候我覺得,買機器其實只是買它的Sensor,只要感測器好了,其他都無所謂(索尼黨勝利),然後我把陪伴了4年的5D3滅門了,15-30,百微,24-105,通通賣掉。打個車,去北京五棵松十分鐘脫手,一氣呵成不拖泥帶水。

同樣當天五棵松買了一臺A7m3,剛開始用真的覺得太強了,範圍寬容度和抗噪點能力都特彆強。直到2019年年末,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對買機器就是買感測器這句話開始辯證的看待。在東北拍攝的時候,同樣是零下二十度左右,佳能5D一直咔咔拍沒問題,我的索尼拍著拍著,突然顯示屏一閃,有個黑色的東西擋住了整塊屏幕,我把機器鏡頭拆下來一看,發現快門簾居然斷了,低溫導致變脆,然後拍著拍著自己就斷了,最後自己掏錢1200在哈爾濱換了快門總成才得以繼續拍攝。

差點影響工作我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在購買機器的時候,也要綜合考慮使用環境,如果是很極端的環境,得選用佳能尼康的旗艦和索尼A9級別的機器纔行。

第三階段、陷入瓶頸,發現技術提升到一定程度,開始螺旋上升了。

在看教程和實踐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在拍照與後期形成肌肉記憶了。這個肌肉記憶就是指,我一說拍人的構圖,你的腦子裡就會形成一個固定構圖思路。一說後期調色,如果是風光調色,就是高光拉最低,陰影提高,增加對比,加強自然飽和降低飽和。恭喜你,已經開始有思維定勢了。這個有好也有不好,好的是肌肉記憶能幫助你在拍攝同類型題材的時候,會非常快就能處理出來。壞處就是容易固化思維,停滯不前。

所以很多人會困在這個階段,就是拍的還不賴,但是就是能感覺到自己的瓶頸,想再上一步特別難。如何突破呢?2020年疫情我進行了思考和閱讀了大量關於鑒賞,美學的書籍。持續的學習讓我感到好像找到方向了,其實就是去觀摩更好的作品,去提升自己的審美,去研究美術。對的去研究美術,其實很多我們在拍攝的時候,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室內打光,其實油畫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像現在很流行的魔幻風光,Max 這種的作品,其實你會發現以前的哈德遜河流派,就是這麼畫的。看到電影《雪利現實的願景》其實就是垃圾桶流派的風格,在拍攝人文的時候,就能夠借鑒。所以不斷的學習,沉澱,再學習。是攝影路上螺旋上升的必由之路,共勉。

喜歡我可以關注一下 @Lee Zingdak ,我會時不時分享一些乾貨。

2021-1-1

最後更新一個,其實我是一個熱愛風光攝影的TVC攝影師 ,平面只是拍著玩的。


借這個回答發點當年拍的照片。

我拍風景的進步主要來源於兩個配件:

三腳架

濾鏡

當年我買了相機是為了漫展拍美女,後來發現想多了,那有什麼小姐姐讓我拍(現在也沒有),於是我決定去拍風景。

對於一個初學者,大多都是生活在城市裡,如果想拍風景,那麼肯定是城市建築為主。畢竟遠遊去風景區拍照挺麻煩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拍一些城市地標建築,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一下:

1、時間規劃,最好是日落前後半小時,這個時間段天空是藍色的,地面燈光也亮起來了,光比不太大,拍出來效果好。

2、一定要用三腳架,因為日落前後的環境亮度比較暗。

選擇一個能拍攝倒影的地方,拍出對稱的結構,你看我拍攝的時間選擇了天沒完全黑,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裏死黑比較少,效果就比較好。

30秒 f/8 ISO64 35mm

30秒 f/16 ISO64 16mm

這些都是我早期學習風光攝影的時候拍的照片,那個時候有厲害的朋友指點我,讓我知道拍城市建築的最佳時間。

我週末就出門拍風景,去各種城市地標建築前拍照,這是我能迅速提升攝影水平的原因。

除了這些地標建築,還有一個很好的拍攝機位是車流,你去那些十字路口的安全島拍照,拍公交車的尾燈軌跡,非常漂亮。

你讓我現在看這些圖,我會覺得很普通,但當年作為初學者的我,拍到了這種漂亮的車軌,還是非常開心的。

很多人喜歡在橋上拍下面的車軌,但我發現這種拍法不夠有震撼力,還是建議大家去十字路口的安全島拍車軌,效果更好。

隨著拍攝的進行,我有個很厲害的朋友,V爺勸我買濾鏡,也就是ND濾鏡,他說有這個濾鏡就能拍出不同的風景,而且也不侷限於非要日落前後半小時再拍照了。

於是我買了一套濾鏡,當然推薦大家還是隻買一片圓形ND比較好。

海大(Haida)HD2019 PROII ND1000京東¥ 370.00去購買?

為什麼要玩ND呢,就是在光線比較好的時候可以曝光很長時間。

你看我上面的那幾張圖,都是曝光30秒的,如果白天拍照,就很難曝光30秒。

有了ND濾鏡,我就能在這種光線比較好的時候拍風景了,還能拍出雲彩流動的效果。

這站是大白天拍的照片,因為我用了ND1000,所以我可以做到15秒左右的曝光,如果風比較大, 那麼15秒足夠拍出動感的雲彩了。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確有其事,我發現有的時候不用ND拍出來的照片就不夠柔和,用了ND拍出來的照片就特別舒服。

這張圖是我在大太陽地下拍的,如果你拍過類似照片肯定知道正午拍風景,拍出來照片很刺眼,但我用了ND1000後拍出來的卻比較柔和。

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你想拍風景,可以從城市地標建築開始,選擇日落前後30分鐘的藍調時間段拍攝。

你需要一個三腳架,需要足夠的毅力和耐心,可能還要體力,堅持拍攝。

如果你還想繼續進步,可以考慮買一片ND濾鏡,配合你的腳架在光線良好的時候拍出非常不錯的長曝光作品。

這是我早期拍的照片,給大家看看我當年是怎麼學習攝影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也不是啥前輩,也拍的很一般,被邀請了就說幾句:

首先要捨得下本錢,世界上任何一個工作、愛好,都不可能不費什麼精力,沒花錢,就天賦超羣,一飛衝天。

我記得有個文章說,當同樣掙到錢以後,董方卓買了跑車,梅西請了私教。

我提高最快的階段,是2007-2008參加高函老師的數碼暗房訓練營,高老師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指引教導,加上同學裡有幾位攝影前輩提攜幫助,我花了3600元,花了80個小時參加八次週日課程,提高很快。有一次課程我是自己買了飛機票來回聽的課。

跟對老師很重要!

我每天早晨6點半起來出去拍照,半年拍廢了EOS 40D的快門。

後來我花錢買了全幅相機EOS 5D Mark II套機,花錢去了西藏、東南亞,美麗的景色刺激我拍攝慾望大增,在這些風景地拍攝,一定比在家每週去拍公園好的多。

在2007年到2017年,我在攝影和旅行上花了幾十萬吧。這個前提是我本職工作做的兢兢業業,收入算是不錯。

最艱苦的時候,我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喫的豬食一樣的工作餐,騎著自行車在烈日下奔走於各個工作現場,雖然已經是總經理,在人員不足時候,我處理好8小時內的工作,戴上手套和工人一起乾重活。在工地和黑社會打手對峙。被黑社會串通的jc恐嚇,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正直和職業道德。同時在工作之餘,我會掏出我的G系列卡片機,拍下美好的一切。

我又比較願意分享,於是慢慢就通過一些網路的分享帖,一些免費的分享課,整理課件、資料時候,反過來要求自己更加較真。

我很喜歡讀書學習,這是我2016年拍攝的我和書籍的合影

水平的提高也是朋友們不留情面的批判,網路上視我如眼中釘的諍友們的挑刺,自己的瘋狂拍攝和總結,慢慢提高的。

我能在手術後還沒有拆線,被攝影包壓得傷口血滲出衣服情況下,堅持拍攝。這是真正的喜歡,不是口頭的愛好!

照相,就是我的生命。

當然,在知乎很多藝術家眼裡,我是一個土鱉的快門工。在知乎,我因為照相水平低、使用了他們不喜歡的佳能相機還能掙到錢等等原因,也曾經、以後也會被個別人/組團辱罵和奚落。但是,我的學生、我的甲方認可我,我就能生存。學攝影時間不如我十分之一的鍵盤攝影家們的指點我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等他們學攝影、堅持攝影三十年以後,再來看看二十多年前井底之蛙、張狂任性的自己,我相信他們也會和今天的我一樣對年輕人的輕狂淡然處之。

從善如流是對的,但是有些網路噴子,他們就是看不得別人比他好,哪怕是你的贊同超過他,都會刺激得他罵你,有人罵,尤其是有匿名罵你的,就說明:

你,成功了!

很欣慰,作為父母在外地並且毫無後門關係,現在青島地鐵、青島機場,包括2018上合峯會為各國首腦準備的青島風景的畫冊,都有我和夫人拍攝的照片。

在知乎我的攝影回答獲得贊同已經超過100K。我的攝影有關回答很多都是收藏遠遠超過贊同,這都說明瞭我這幾年在知乎做了什麼。我的照相水平怎麼樣。

我的講座有這麼多人來聽:

現在靠教授攝影課程、賣照片、給企事業單位授課,能養活我和夫人,算是沒有拖累社會。

最近有個回答可以參考:

如何拍出高大上的鏡頭?有什麼好上手的實用技巧??

www.zhihu.com圖標

雖然我水平很差,連圖蟲的簽約攝影師都不是,但是我是 @星球研究所 簽約攝影師,我還花錢辦理了佳能CPS會員,這是我穿著星球研究所的「制服」,用借來的EOS-1DX Mark III+EF 300mm f/2.8L IS II USM在拍攝。

當你付出很多,努力很多,並不斷動腦筋鑽研業務,老天爺不會虧待你的!

我還能回憶起,1990年,在哈爾濱松花江邊,面對夕陽,那個拿著只裝了18張福達彩卷、鏡頭不能對焦到無限遠的蘇聯澤特相機無可奈何的133斤年輕人,他飯都喫不飽,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有朝一日能摸到頂級的器材,他期待過拍出自己喜歡,大家喜愛的照片,過上以「愛好」養活自己的自由生活。

現在,他做到了。而且體重升高到了210斤。

衷心祝願喜歡我的、痛恨我的知友都能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愛好付出,並春華秋實、收穫成果!心想事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