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聽了三個視頻 感覺是懵的 雖然說有首頁的體系圖 但是講的內容和口訣感覺就好像是死記硬背的那種 而且直接上物權和債權的分類 感覺也不好接受 還有支配權乾脆沒講 很多人說適合零基礎 感覺並沒有啊


首先說結論,不建議沒有民法基礎的同學跟孟獻貴,否則完全聽不懂。如果你是本科沒好好學法學或者跨專業、上班族參加法考的,在民法這個科目中,除了孟獻貴,選誰都行。如果你是法本學生,已經接受了4年法學教育,並且還沒有忘掉所學知識,那可能比較適合選擇孟獻貴。

老孟講課有個特點,每五分鐘就要說一下自己是如何有體系,總結的如何好等等,一節課五十分鐘,有十五分鐘在誇自己,有十分鐘在分析大部分考生心理狀態如何,還有五分鐘在說其他老師。

他可能總結的確實很好,但是他缺乏一些通俗易懂的,典型的,讓非法學人,初學者,上班族能明白的事例來讓大家明白法條的意思。他舉得例子大多感覺有點違和,不那麼順滑。

如果沒有基礎,你聽他的課的感覺就是,他把法條按一二三四五給你寫到了一個表格里,然後告訴你,這是他的獨家圖表法,形式上確實是圖表總結,但是內容,你還是看不懂。

他說他把每個知識點都濃縮成5句話,起初我以為是他用自己的語言轉化成了好記憶的五句話,後來發現他還是把法條按12345刪減幾個字,或者把幾個名詞的第一個字抽出來,組成一個新片語來當做濃縮知識點。

但是對新手來說,老孟的這些工作,無法讓新手對民法有理解或者方便記憶。

綜上,不建議小白或者法學基礎不紮實的同學聽,別的老師可能課聽著熱鬧做題不會,而老孟能讓你課都聽著不熱鬧,懵懵逼逼的,感覺學了什麼,又感覺沒學什麼的過完了一天。

最後說兩個適合小白的老師:本人選擇了張翔,一聽就立馬來勁了,豁然開朗了。老鍾也很強,但是想聽老鍾最好早點開始複習,老鐘的信息量很大。


我是非法本,鍾秀勇和孟獻貴我都聽了,民法剛開始聽會有點蒙,後面會突然覺得都通了。相比而言,我覺得孟獻貴的更易懂一點


我聽過韓祥波,孟獻貴,鍾秀勇。沒有基礎的那肯定是選孟獻貴老師了,最適合入門了,不啰嗦,沒廢話,鍾老師講得透,掌握民法基本脈絡之後再看老鍾。


個人偏向孟獻貴。鍾和孟的課都聽過,個人感覺孟講得更加簡單清楚。


適合


這要看你聽視頻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學法學,那麼不推薦你聽他的課,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法考,那麼他就很合適。

不要覺得懵逼,為了考試,這些東西都是要全文背誦並默寫的,必須滾瓜爛熟才可以。為了考試,忘了之前自己學過的東西,從頭開始好好背書。

通過考試之後,想跟誰學跟誰學,王軼老師講的簡直不要太好。


個人感覺老孟真的不太適合入門的朋友聽。

老孟上課習慣把知識點放在題目中講,當講述新的考點時,他會首先講解例子,在例子下面設置幾個問題,再把知識點放進去講。這個講課方式挺適合提高答題技巧的,但是對於初學者,明顯弊大於利。

我覺得學習新的知識一般上應該是先了解概念,然後再通過例子鞏固理解的吧,但是老孟的授課方式正好反過來了,過分強調這個例子怎麼答,而不重視基礎概念的講解。小白對專有名詞本來就沒什麼概念,你一上來就做例子,然後一通各種專有名詞,聽起來更懵,像在聽天書,學習效果肯定不好。最後導致題目讀不懂,不知道考什麼知識點,概念也不清楚。你得自己再看書重新學習一遍。

我個人覺得老孟更適合對民法有了一定了解後,在構建體系,提高做題技巧的時候看。他的表格和導圖總結地很好。


我比較喜歡老孟的課,我也是在職純法盲基礎。我覺得聽不懂不是老師的問題,是民法這個學科的特性決定的,第一遍確實沒有刑法容易懂,也沒刑法聽著有意思。(當然學久了你就會發現,都好難,半懂不懂得時候是最自信的時候)多聽幾遍,甚至你覺得死記硬背的部分,聽不懂就硬記下來,幾遍下來總會懂的。老孟的課就是實用性比較強,適合法考,而且我好喜歡普通話相對標準的老師……


我倒是比較推薦王立爭老師,低調奢華有內涵。知識點一針見血,框架體系也很明朗。


我跟的他,覺得挺好,尤其是他的體系總結


純聽課聽不懂的話可以結合著他的書一起看。與其說他的課適合小白,不如說他的課適合應試。當然要真正學懂還是要看鐘秀勇或者李建偉之類的。


其實我感覺孟老師更適合法本...尤其是一開始串講,法本表示聽的很舒服....非法本剛接觸可能有點懵


我一直用的孟老師,講的不錯。我是法本學生,覺得孟講的已經算是這些民法輔導老師裡面非常簡約的了。聽起來很順耳,尤其是他前面的那個表格,我覺得他還闊以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