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最近一直有人探討手機是如何危害了當代年輕人,本人也心痒痒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寫的可能與各位有所衝突,但不喜勿噴!

手機只是這個社會的產物,作為這個社會的一種娛樂方式。在以前沒有手機的年代,這個年齡的小伙就該去逛夜店吃喝玩樂去了,不僅使孩子沾染上壞習慣,還相當費錢。科技沒有錯誤,錯誤的只是使用的人。

有篇文章不知大家看過沒有,叫《寡人之於國也》。其中有這麼一段寫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殺人,非但不考慮是自己的過錯,反而還說是兵器的過錯。不是有點令人啼笑皆非了嗎?

同樣的道理髮生在了我們自己身上為什麼有人就糊塗了呢?本人就在自己的交流群里看到了有位母親轉發了一篇文章,其內容是呼籲大家限制手機的使用。初衷很好,但效果甚微。

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相信各位沒有人可以做到一整天不碰手機吧!收支付款,乘車掃碼,網上購物,微信,QQ,朋友圈,遊戲……哪一項可以離開手機?而我們又有誰可以做到一項不沾?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青年人沉迷手機,淡化情親。可是我們身邊的人都這樣碌碌無為了嗎?這個社會不是還有相當多的青年去打拚,去創業……社會不還是在飛速的進步中嗎?

手機作為一個科技產物,它是無辜的,它甚至都沒有自己的思想。它是為人左右的,儘管有些人為它左右,就像安因斯坦不希望出現核武器一樣。我們嚴重的被手機殘害的年輕人,沒有手機他們就會年少有為了嗎?不不不,他們還會被生活中的其他誘惑所吸引,然後又會有父母寫聯合限制某東西的文章。

「非我也,兵也」這,不是很可笑嗎?對於孩子沉迷於手機的父母,真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孩子該教育教育,該打打。但如果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以上做的都會是無用功!


手機殘害了他的主要使用者???

如果只看這個題目,很容易讓我們想起一個經典的觀點:

工具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使用者。

可是跳出這個命題,手機真的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嗎?

同時,要說錯的是「衝浪選手」,可能還會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有人就會指責到:「智能手機本身就是一個誘惑的幾何體,它並不是勺子鎚子那樣的簡單工具!」

「如果不是先有手機的出現,那麼我們現在又怎麼會天天刷,夜夜刷手機呢?」

誒,這個時候怎麼變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呢?

扯回來扯回來。手機是工具,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不能把手機簡單定義為一個類似勺子的工具。

在時代的背景下有些工具,自發推動創造了一個令人不自知的互聯網環境,這個時候,捲入漩渦的使用者是不自知的。

手機並不僅僅是我們每一個個體用來輔助生活工具,在手機/移動互聯網的背後,它有著它真正的主人,這裡我們先要認識到「手機」背後的使用者到底是誰?

讓我們先把時間倒序回那個人類快速變革的時代:蒸汽時代。或許那個時候的歷史會給我們一些切入思考的角度。

時間的輪盤直接撥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人詹姆斯瓦特就已經開始不斷地在研究蒸汽機的改良工序了。

經過他反覆的設計與驗證,終於在1768年製作出了瓦特蒸汽機。這種改良蒸汽機的耗能量比之前的蒸汽機要少50%!在之後的時間中,瓦特蒸汽機逐步被改良,慢慢發展成為了人們熟知的萬能蒸汽機,給各種個樣的機器賦能。

從這個時候開始,機器真正地被廣泛運用。從1712年初代蒸汽機的投入使用 到十九世紀初,蒸汽機器的廣泛使用,時間橫跨百年。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看見的是這一次工業革命偉大而深遠的影響,但是如果把畫面切換那個十九蒸汽時代,對那一個時期的人們來說,因為蒸汽機的廣泛運用,生活模樣已經和百年前的環境大有差別了。

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影響了環境,煤炭燃燒的的廢氣和倫敦的大霧瀰漫也成了那一個時代的獨特風景。資本的原始積累也在這個時候得到加速。廣大的農民群眾破產,被迫走向新的崗位,或者抓住機會一躍翻身,或成為了廉價勞動力,成為了資本家原始積累的犧牲品。

如果當時有網站的話,那麼上面肯定會出現很多呵斥的聲音:這破機器殘害了我們的生活!害我失業,害我每天都得吸入那些廢氣。

這個時候,蒸汽機到底是誰的工具?為什麼反而害的只用機器的人們成為它的受害者?

可是,歷史也是這麼繼續前進了的。

反觀現在,目前我們還不能簡單地把手機這樣的智能產品定義成是蒸汽機這樣使人類巨變的產物。因為歷史的道來是後世的工作,定義權也往往是後世的權利。

在是在目光所及的當下和未來,對我們而言,手機這個工具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

自從喬布斯那一場驚艷的iPhone演講後,敏銳的人們就知道,這個小物件絕對不會只被握在手上。

有誰能想到十年前,這個還沒火起來的小東西。如今成為我們床頭的必備物呢?

鬧鐘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那討厭的手機鬧鈴聲。起床出門,手機掃碼買早餐,掃碼乘車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了。

但是回想十年前生活的樣子,別說是十年前了,甚至是五年前,我們的操作能這麼順滑嗎?一切來的太快了。

小小的一部手機,代表了移動端的現代互聯網通信技術。這種技術的廣泛使用會給生活帶來很多變化,首先從我們最近的生活說起,是當代人常見低頭看手機的情況,是深夜熬夜上網衝浪,是在網路鍵盤俠的大量湧現,但是同時也促使了無數個嶄新崗位的出現和生活便利程度的提高。因為手機和移動端互聯網的普及,很多產業出現了嶄新的產業業態,就比如說淘寶購物,直播帶貨,網路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文字博主,視頻博主等等。

所以從整體上來說,工具是時代的產物,無論是工業革命時期。還是現在的互聯網時代。

工具的產生和工具的廣泛應用,不自覺地塑造甚至是創造一個新的時代環境。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毛病層出不窮,但是,誰無法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

後來通過歷史的記載才發現,誒呀 二十一世紀那個時候的人們原來是這樣被手機影響的。一個兩個三個,大家都聚焦在面前那一個8寸屏幕上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手機的使用者。

而真正的使用者也正是無數個個體彙集成的那一個時代:手機作為工具,是時代的工具。

手機/移動互聯網是這個時代最耀眼的孩子,這也把它和其他工具區分開了。不是高鐵,飛機等工具,正是這個互聯網的媒介。

同時,手機等互聯網移動端的應用也逐漸有著許多對於未來展望:便攜屏幕越變越小,屏幕逐漸開始轉移到眼鏡手錶上面。

而《頭號玩家》這部電影似乎也從影視的角度給人們展現了一部分的未來,在電影裡面,手機變VR。工具的載體不斷在變化,不變的是工具本身。在電影裡面,每一個人起床後,就可以進入vr世界,甚至可以在vr世界裡面呆上數日,聊天,掙錢,上天下海,談戀愛都不成問題,儼然人造新世界。

在電影裡面的那個時代,我們可能會回望過去,感慨那個時候只有手機這個可人為控制的智能媒介的時代是多麼純粹的一個黃金時代,就好像現在我們追憶上世紀80 90年代的淳樸黃金年代一樣。

所以,回到開始的那一個問題:「手機」背後的使用者到底是誰?

是時代自己。

手機作為時代下誕生的特殊工具,並不存在使用者用錯的問題,因為,這個工具本身就是為時代和歷史所用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有著不同的形式和載體,或猛烈如蒸汽機,或安靜如手機,但無論是哪一種形式,我們認識它的角度可不能僅限於是我們手上的一個小工具呢。

最後,

我是@北辰青年,關注我,分享更多青年人的成長經歷,讓世界聽到青年人的聲音。

推薦閱讀:

全球招募 | 尋找70個最不安分的人,拒絕人生一眼望到底 - 北辰青年的文章 - 知乎


我想這個問題所說的手機殘害了當代年輕人,應該指的是智能手機吧,不是當年那些個只能打電話發簡訊玩玩貪吃蛇的上一代手機。

如果這一點看的人都能達成共識,也就是手機,特指智能手機殘害了當代年輕人的話。

那麼其實就不關手機的事了。而是借著手機傳播開來的各種渠道的大量的無窮的信息殘害了當代年輕人。

也就是,互聯網的便攜化。

年輕人太容易獲得大量的信息了,有用的、無用的、有益的、有害的、喜歡的、厭惡的。

年輕人確實是存在自我判斷力的,不僅僅是年輕人,所有成年人也一樣,他可以認為自己對這些大量的信息進行了去蕪存菁,但這種認定本身,也是在接受了大量信息之後才產生的認知。也就是所謂的無論你怎麼看待一件事物,互聯網總能給你找出和你一樣看法的人。

擱以前,好歹還得找個網吧搞台電腦找個QQ群或者論壇,碼些字,才能找到志同道合有認同感的群體。現在,有了智能手機。從此,歸屬感、滿足感、愉悅感,快樂的源泉永不枯竭。

擁有如此便捷的互聯網接入神器之後,年輕人可以很快的找到組織,一起追星參加派系戰鬥、一起王者榮耀一決高下、一起品鑒二次元、一起刷抖音、一起上b站、一起逛b呼,多麼方便快捷,智能手機堪稱快速獲取愉悅的高速通道,而且還能通過大數據給你推薦你喜歡的內容,這也太美好了吧。

然後,任何能夠讓人快速沉迷於愉悅的東西,最後多半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於是,就會得出「手機殘害了當代年輕人」這個結論。

只不過,手機前面應該加上智能手機兩個字。智能兩個字才是重點。所以,我更傾向於「攜帶型互聯網殘害了當代年輕人」,特別是「便攜」這兩個字。


手機的出現當然是利弊共存。隨著時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等電子娛樂設備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逆轉的。「手機正在殘害當代年輕人」這當然只看到的是一個弊端,我們需要從全面的角度,以宏觀的角度去審視這個問題:手機只會殘害年輕人?這句話太片面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不是殘害是殺害


你這問題問的就片面了。

難道小朋友和老年人能跑得掉嗎?

你看那小破孩兒蹲在街邊,那個王者打的都忘了回家。

還有那公園的大爺,太極不打了,尬舞不跳了,下象棋的都改成圍著看抖音里的美女跳舞了。

所以說一個都跑不掉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