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放學後,某班霸指著四年級學生跟我說說:大雄,上去跟他干!

見我原地不動他以未蛻童稚的聲音怒吼:架都不敢打!真不是個男人!

於是我從幼時開始便被定義為:非男。

初中二年級,那時流行特布,阿滴達斯,新白輪等雜七雜八的名牌。

我作為轉學生報道,來校第一天到講台上自我介紹的時候,我注意到許多目光對著我全身上下審視般的打量。我感到無所適從,一邊低頭看看自己身上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之後的一段時間很少有人跟我說話,我以為是自己身上有什麼原因導致我遲遲不能被接納。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僅僅穿著這一點就足夠生成他們滿眼的不屑。他們一開始用鄉里別(鄉下人)背地稱呼我,後來在我面前說出這個辭彙時毫不避諱。

我沒能統一,所以我「低人一等」。

高中正是wzry興起的時代。

不過我對這個遊戲無感,我比較偏愛RPG遊戲。(劇情線佔比較重的遊戲)

某一天我用手機模擬器玩GBA上的《口袋妖怪》,一個差不多二十年前的老遊戲。

同學a湊過來看了看我的遊戲畫面,用詫異的聲音說「不會吧,不會吧。都2016年了還有人在玩這種糊成屎的遊戲吧。」

「像素是糊了點,畢竟是以前GBA上的老遊戲了,不過仍然值得一玩。」我解釋說。

「這個是皮卡丘吧……哇你都多大了還玩神奇寶貝,就是那種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遊戲?那你還不如去玩洛克王國巴拉巴拉……」

不舉例了,以上的案例有蠻多虛構成分但都是根據真實情況來的。

我們一生中總是被許多人下定義,說我們帥也好醜也好,潮也好土鱉也好。那都只是參考項,自己是個什麼樣子最清楚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我們用被人給我們的標準活那該多累,你看我從小學就不是男人,那為了成為男人我就要去干一場?中學我是土鱉,為了跟上時代我一定要身披數名牌?我像素糊成渣就是爛遊戲,什麼時候畫質行為評判遊戲的標準了?

所以題主你瞧瞧,烏合之眾的觀念總是這麼簡潔有力,求同不存異。他們依靠簡單的物慾來尋求所謂「志同道合」的人,但人以類聚。

如果要得到一個集體的認可必須要我做出諸多不必要的犧牲,要我磨平自己的特性,那你們去嗨你們的,我繼續做土鱉。

最後感謝收看這篇答案的各位。

我是區區大雄。


不用在意

去夜店並不是潮流的方式

說這話的人可能需要一種認同感吧

更多的是因為他受限的知識面告訴ta只有去夜店才算潮流,那就比較有意思了。


有錢買皮膚不香嗎?買幾節軟體課不香嗎?買雙籃球鞋不香嗎?買塊表不香嗎?給女朋友買花買衣服買口紅blablabla……不香嗎?為何要把錢花在酒吧里,當然如果覺得自己是富二代那就無所謂了。個人覺得酒吧雖然能消費的起,但是不值得,除非有喜歡的樂隊過去那就挺值得。


隨意以自己的生活標準衡量他人並且給他人下定義的人才是土鱉

關於他怎麼想的,誰能知道呢,土鱉的思維我們不懂


瀉藥

不去挺好的

省的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了

作為一個土味dj可以說:「不去賺錢情況下去夜店就是閑著無聊到透的人才去。」這句話單指商業club。

有這時間不如搞搞搖滾、玩玩爵士、聽點古典不是更好么?特別是後面兩個,玩的可以的話你還可以很裝13的說:「我才不去那種庸俗的地方,並不是我不潮,而是你們太庸俗,貝多芬的宏大你們理解么?卡農知道是什麼么?巴赫對於現代音樂影響有多重要知道么?」。

然後瀟洒離去,裝完13就跑真tm刺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