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裡閑逛,或者拿到一本新書,大致看哪些方面,就能判斷這本書有沒有讀的價值。


先看裝幀,再看出版社,然後再看序言、簡介一類。當然了,內容最重要,現在很多小出版社出版的古籍裝幀很差,但是因為內容顯然有價值,也不妨看看啊。
每本書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還是要看過 才知道吧


首先,任何書本,都是有相對應的價值的。所謂對自己有沒有價值。我理解完全就是個人好惡問題了。說我自己吧

先看書名(廢話)再看目錄

有句話不是說:「提綱挈領」麼目錄通常就能告訴你全書的各個「點」了感覺能理解行文走勢的話,我就看看了如果這本書有序和跋,那更好

稍加思索,就知道合不合胃口了。


隨意翻到一頁讀10分鐘,如果它能吸引你就有讀得價值。(專業書籍不包括在內)
我有一個經驗。這本書是《潛水鐘與蝴蝶》。可能大家也知道,這個作者本身經歷太驚人,我也是因為被這個吸引,而且是陳綺貞推薦→_→。所以書的內容,我有得到一定要珍惜生命啊!的啟發。但文筆和故事情節啥的就是弱了很多。所以經驗是,宣傳語什麼的都沒在說作者寫作水平或書中內容的話,很可能就是這兩樣都不怎麼樣。

還有出版社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但出版社辣麼多,也太會碰到根本沒聽過的了。

我覺得,買經典名著是沒錯的,而且便宜。經典那麼多,已經夠我們一生鑽研了,一本紅樓都要看起碼五遍才能懂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封面的作者是「著」還是「編著」。我通常只買「著」的書,那些抄來的或者攢來的書是不能寫「著」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