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知道什麼的一陣風 炒鞋突然就熱了起來。也越來越多的人去投入金錢。越來越貴的潮牌衣服而且未必有設計感。越來越貴的「醜」鞋。這些到底是資本的運作還是對設計的認可? 各位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以及如何看待話費昂貴的金額去購買一些被炒起來的鞋 衣服呢


一個字,錢。

一個關鍵詞,商業價值。

不能理解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最頂端,所有自認為「不合理」的現象,都是有背後一長串的生態鏈。而你能看到的,也代表你是這條鏈中的一環,僅此而已。

舉個例子,首先立場是Peace。

當年陳冠希創立Clot,就說了「因為粉絲穿不起正貨,所以讓他有一個想法,做一個便宜的好看的潮牌,也讓更多人可以買的起。」

Clot已經過去了17個年頭,你再看看市面上的那些CLOT,雖然比起其他潮牌要便宜一些,但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想要原價購入產品(除了中籤以外),那是不可能,所以呢,你覺得是因為什麼呢?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商業市場操縱後的現象,想加入這個遊戲規則就去花錢去「遵守」。不然就自己拼本事(資本、資源、渠道匯成商業市場)創建一個屬於自己遊戲規則的圈。

然而,年輕人有多少是可以有這個「本事」的,他們這個年紀只能是順從遊戲規則,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這個產業鏈的一員,所以誘惑機會如此多,能抵擋住誘惑,然後又有自己想法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人生價值觀?也許年輕的他們還沒有活到那個需要「認清現實」的境地。活在當下,享受即刻,也許是更多人的不止是年輕人的人生價值觀。


而在所有潮流中,最無用的之一便是標籤化。一部分人把物品作為觀察自己和他人的標杆,無論是對限量AJ如數家珍,還是知道每一季大牌包包的新款,如果不是鞋販或者代購,除了給自己找尋虛假的存在感,並無什麼意義。日本老頭老太四十年前玩剩下的消費主義,在東京中古店裡滿是留下的一地雞毛。更何況,人家至少還是真的紙醉金迷過,日本社畜揮舞十萬日元銀座打車的年代,用的可是真金白銀,而不是花唄白條。


我有時候蹲著看 有時候坐著看

有時候在手機裏看

巧不巧

我現在在知乎裡面看


活出了自己不想要活出的樣子,

變成了別人心中最羨慕的樣子。


剛纔看了一個新聞

95後靠賣椰子掙了7000萬

首先潮牌是一種生活態度 而且年輕一代的父母也都經濟條件差不多 潮牌的衣服跟特步安踏相比價格都差不多

但是設計風格很招00後的人喜歡 與國際接軌

但要說什麼價值觀 人家有錢的 就是普通衣服

沒錢的 還買 裝逼唄


認可啥呀

一部分覺得好看才穿 一部分人跟風 一部分人裝逼

正常的衣服演變為亞文化 僅此而已


只是個人喜好

不牽扯價值觀

喜歡就買不喜歡不買就這麼簡單

要非得扯價值觀,那就是中國人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大部分的中國人價值觀離不開這些

我見過60多歲還穿supreme的

熱愛就是潮流潮鞋的本質


大多數人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消費主義」的韭菜,需要用外在包裝來體現的價值,本質上沒有價值……


核桃、蘭花、字畫、珠寶玉器都屬於柴米油鹽醬醋茶外的東西,非生活必需品,喜歡即是價值,是商家的一種包裝宣傳。


因為有二級市場和鞋販子,我才能撿漏倒閉款。最快樂的是一雙af1解構吧,發售價一千五吧,剛發售的時候買1600的也有,過了一年再看500塊。直接就買了。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