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機械錶,頭像就是我第一隻買的天梭力洛克。

我喜歡這個表的原因有三樣:

  1. 盤面,柳葉針的設計,力洛克紋路,羅馬數字,還有普通行針的動感。
  2. 機芯,剛買的時候,經常喜歡摘下來,透過鏤空底蓋觀察機芯各個零件的運作。
  3. 聲音,放到耳邊能聽到擺輪發出輕微的滴答聲。

這些,就是機械腕錶給我的享受。

我覺得智能手錶不能給我這樣的感覺,液晶盤面顯得是如此的廉價,厚大的錶殼沒有美感,機芯也只是各種電路板,各種功能如同雞肋,無論是瑞士大牌出的,還是國產手機品牌出的,都給我一樣的感覺,像個玩具,可能我也會買,也會戴,但是,它們永遠不能替代機械錶在我心裡的位置。


那算是智能可穿戴設備,不是手錶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


不知道逼乎為什麼推這種無聊的問題給我,都不是一個東西放一起比?喜歡穿正裝的怎麼看待休閑服,喜歡足球的怎麼看待籃球,喜歡汽車的怎麼看待摩托車。。。這種問題我能問24小時不重樣的


難道就不能同時喜歡智能表和機械錶嗎?


挺好的啊。豪雅也出了智能手錶麼。現在機械錶的裝飾功能超過實際功能太多了。智能手錶實際功能強大太多了。就是現在智能手錶不是特別好用。看場合吧。


哈哈,看到樓上吵起來了。作為一個機械錶愛好者我也來說說。

先上圖

左邊是我的指揮官,右邊是給客戶帶的。自己對比了一下鋼帶和皮帶

因為工作原因,經常碰到腕錶。

浪琴。

這塊幾十mm的圓盤,承載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一個機械夢。當你忙碌完一天的工作,拖著一身疲憊,坐在車裡,陪著你的不僅僅是孤獨,還有齒輪互相的碾壓聲。他精密,但他也會有誤差。像你的人生,有平靜,也有坎坷。他簡單,但他更複雜。時分秒背後是成千上萬的小零件。

如果這輩子只能擁有一塊手錶,你會選擇什麼?

我個人覺得這個就像是正餐文化與快餐文化,文藝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區別吧!在我看來,手錶現如今並不單單是一種功能性產品,很多人都是把這當做一種自我表現的手飾,尤其對於男性來說,更是如此。戴iwatch,那就更能體現這個人很潮,很極客;戴機械錶,可能會有各種體現吧,比如潛水錶,運動表,航空表等,各種品牌有各自的文化特點,我個人比較喜歡RADO的陶瓷表,尤其是鑽霸,因為很大,很高調個性,同時又很斯文,很能體現我內心的追求,而且還很耐磨,歷久彌新,堅毅持久。其實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看你想表現什麼。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喜歡機械錶,覺得機械錶顯得更加成熟一點,iwatch顯得年輕時尚化一點吧。


據我觀察,這並不是百分百具有相關性。

誠然,大多數喜歡機械錶地並不喜歡,他們覺得智能手錶就是以前的電子錶,輕飄飄,很廉價很low,他們對花哨的所謂智能功能並不感冒。

但是,也有一些喜歡機械錶地人積極擁抱智能手錶。


追隨我五年的神表鎮樓

機械錶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計時工具,它現在存在的價值屬性是裝飾品——炫耀機械技藝,體現人類的工匠精神。

現在,把這個結論代入到題目中去,就會有答案了——根本就是兩種不同屬性的東西,放一起比,就好比說出行是飛機方便,還是汽車方便一樣,兩者定位不一樣,沒法比。

結論:機械錶/電子錶,都是一條錶帶固定一個錶盤,貌似差不多,實際上卻是兩種屬性的商品,一個賣裝飾屬性,一個賣使用屬性。就像沒有人傻到用有著三問+陀飛輪+萬年曆,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機械錶和石英錶的石英壓電效應比精確性,和電子錶裡面帶指令的電路板比功能性,不是麼?


就像很早以前聽留聲機的,慢慢開始聽CD,然後mp3,到現在一個手機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有情懷的人還是會花很多錢去買個留聲機配黑膠,時代在發展,人類科技也在進步,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歡古典,現在科技時代太浮躁,有時候來點舊的,更有樂趣。機械錶,看著秒針緩慢平滑的轉動,感受時間的流逝,或許別有一番滋味。


挺好啊 難道你指望他們能打起來嗎?


兩個不同的人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