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愛之心而生念,心身合一,一身正氣與道何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對於日月的描述,是人強加的,日月本沒有所謂仁和私而言。至於為何會把日月描述為至仁無私,是在於描述者欲成為仁愛之士,但這並非無私。人類不可能無私,人類所作都是以其一己之見作一己之思,由一己之思而一家之言,由一家之言而踐行己之見思語,如此一以貫之,畢生如此就成己之道。

天下之道,據我知,有地、鬼、畜、人、阿修羅、天、神、仙,每一道有各自的見思語業命乃至精進念定。博愛正氣可以是人、天、神、仙之道可修可行之法。


砸還邀請我啊.....道禪上的悟性.....其首重個人深耕理解,長考不得其實纔是增長點,急於求成能得到的永遠是博,而非解。是寬慰,而非成長。

算了算了,丟個三省出來,愛琢磨就瞎琢磨,不喜歡直接鄙夷完事兒。

三省及省我,省物,省律。省我是懟的自己具有的個性與社會性;省物懟的是我與其它物自體的關係,以及互動方式;最後的省律,則是前面兩省的一種總結性表達,是「我」與世界的關係。也就是個體與羣體的關係,局部與總體的關係,它就是律。

從三省的角度上去分析,你這問題就是在省我和省物上連邊界都沒區分開......人的特性和日月的特性,你總結一下嘛......這答案不就一目瞭然,還需得著人來給你灌輸?......你就是把律當做是唯一標準,「我」與「物」你給它邊緣化處理了....對不對嘛.....你纔有的律及一切......纔有的理性先行。

搞清楚,律,狹義上它是我與物之間的關係.......廣義上,是物自體之間的關係......而在邏輯認知中,關係怎麼能騎到對象頭上呢?就好像1+1中,沒有1,你這個+有什麼用?!所以你在這裡糾結道......你真的有好好去認知過道這個概念嗎?

而且我明說了,三省是我現編的,借用的就是《論語》的三省框架,不過在方向上作了調整。這也就是我說的,長考纔是增長點.......還有你那個什麼魔性不魔性的.......省我,省物,這兩個階段你能跳過嗎?跳過了你想幹什麼?你想化成光嗎?你能是規律本身嗎?人能是律嗎?人能是關係本身嗎?癡兒


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而人不能以此情對待他人。即使人心自忖無愧,卻未必能理會到每一個有趣的靈魂。人心不僅需要博愛正氣,還需要多樣包容,纔不是自以為是。而且,即使人人都有包容之心,和諧之行,也代替不了多樣本身給宇宙帶來的美,所以當代越來越給個性以尊重。


人心有私也能生博愛,非道。如「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裡面就是存私的。

人心無私生愛,則與道同。

日月光華並非日月要施人,它只是完成它自己份內事。無私的人心也如此,便都是道。

父子君臣都是角色,都有份內事,該幹嘛就幹嘛,不會錯位混淆的人,就是能時刻致良知的人,正心格物的人,當然這種完美的人基本不存在。

比如這位顏真卿大人,做到確實很難。

https://mp.weixin.qq.com/s/V2aclbB6GUXIWkF88J6klg?

mp.weixin.qq.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