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反對高贊回答 @八月的風

捏造事實黑麥迪,這裡是知乎,要黑可以,請拿出真憑實據來!

姚明NBA生涯一共就兩場40+,數據很好找,當年的新聞還搜得到,稍微動動手指查證一下不難。

除了生涯最高那場41分之外,姚麥合作第一年主場打猛龍,姚明40分10籃板。

以下截取當年的戰報原文:


  最後幾分鐘成為姚明的表演時間。從比賽結束前4分07秒開始,他包辦了火箭隊的全部10分。終場前1分37秒,姚明連續兩次得手,火箭以109-97擴大優勢。

  姚明在終場前1分10秒扣籃拿下第40分,他還有突破職業生涯最高的41分的機會,不過最後時刻兩隊都放棄了進攻,姚明因此與自己「一定要破41分」的誓言擦肩而過。火箭最終114-102大勝猛龍。


原文鏈接:

姚明狂取本季最高40分 姚麥雙星閃耀火箭屠殺猛龍?

www.cnr.cn圖標

請問你哪隻眼睛看到麥迪最後故意不傳球給姚明瞭?


最近寫了不少傷兵,也看了很多資料。

偶然間發現了一個被自己遺忘掉的舊聞——麥迪在被火箭拋棄時,才剛滿30周歲。

對於這樣一名曾經發出過那般耀眼光芒的球員來講,麥迪的隕落快的讓人惋惜,甚至有點猝不及防。在提及麥迪這名球員時,你是有可能聽到截然不同的風評的。喜歡他的人認為他很強,球風飄逸瀟灑,不僅突破犀利,幹拔跳投也是極具威脅,始終無法在戰績上完成突破的原因,更多的還得歸結到傷病跟隊友身上。而反對這種過分吹捧的人,理由則更加簡單粗暴一些——沒有戰績做背書的數據是毫無意義的,21勝的得分王,難逃數據刷的嫌疑。所以,真相究竟是什麼?先說我認為的觀點好了:巔峯麥迪,是真的強。

2002年,麥迪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6個賽季,時年23歲的他,交出了場均32.1分6.5板5.5助1.7次搶斷的數據,且三項命中率分別高達45.7%/38.6%/79.3%,真實命中率56.4%。如果你用現在數據爆炸的眼光去看待他當時的表現,或許還會覺得有些平平無奇。畢竟這是一個真實命中率爬不上58%,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頂級輸出能力的時代。

而在當時,hand-check規則還沒有取消,防守人還被允許在高位防守區使用手而非軀幹去幹擾進攻球員,整體的三分牽制力還沒開,陣地空間遠不像現在這般充裕。而麥迪本人,還是一個偏愛在長兩分區域採用幹拔跳投去結束進攻的球員。在這種環境下,他的這個進攻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爆炸了。做個簡單的對比,能夠顯得更直觀一些。

麥迪在打出當時聯盟第一回合佔有率的同時,也刷出了外圍攻擊手中最頂級的產出效率。強如巔峯科比、艾弗森,要在當時的麥迪面前比進攻,也有著明顯的狀態差距。而且麥迪作為一名頂級得分手,還有著非常漂亮的控傳數據,場均5.5次的助攻看似一般,但在30%助攻率下,8.4%失誤率屬實低的驚人。結合著這些,你再來看麥迪在2002-03賽季的表現:

他在禁區的出手佔比為25.9%,雖然命中率58.6%不算變態,但聯盟第2的9.7次罰球出手,足以可見其在進攻端的侵略性;

他有33%的出手是在長兩分區域完成的,命中率43.1%,沒到KD那般爆炸驚人,但考慮到麥迪時常不加顧慮的強行幹拔,如此硬解防守的表現,也絕對夠看;作為一名核心持球攻擊手,麥迪場均要在三分線外試投6次,排聯盟第3,且命中率高達38.6%,這個產出效率在當時甚至蓋過了佩賈-斯托亞科維奇這樣的選手。突破有威脅,中投能硬解,三分還奇準無比,當一名年僅23歲的球員能夠做到這些時,除了天才,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他。當然,我知道一定還會有人對季後賽首輪這件事抱有疑慮。但在你提出疑問之前,你得先知道那年的魔術,遭遇到了什麼。

當時在魔術隊內得分排第2的是邁克-米勒,只打了49場就賽季報銷。格蘭特-希爾在之前兩個賽季一共只打了18場比賽,這年他打了29場,又再次因傷提早結束了賽季,場均只能貢獻14.5分。

到了季後賽,魔術全隊除麥迪能砍下31.7分之外,只有當時的二年級生,該賽季常規賽只打了19場的德魯-古登得分上雙。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魔術仍然拿到了42勝40負的戰績,以東部第八的身份挺進了季後賽,並且與活塞鏖戰了7場才敗下陣來。其間,魔術甚至一度手握3比1的巨大優勢,險些完成「黑八奇蹟」。可就在我們覺得這一切的美妙才剛剛開始時,那一季卻成了麥迪職業生涯裏最耀眼的時光。他再也沒有回到過那個位置。2003-04賽季,雖然麥迪仍舊拿下了得分王的桂冠,但魔術已經徹底跌入了深淵,全年僅獲21勝;

2004-05賽季,麥迪被球隊打包送到了休斯頓火箭,與姚明聯手組成了「姚麥組合」,季後賽與小牛大戰7場,遺憾出局;2005-06賽季,姚麥先後受傷,球隊僅僅斬獲34勝,無緣季後賽;

2006-07賽季,健康的火箭以西部第四的身份重返季後賽,卻在首輪7場大戰中不敵爵士,再次遺憾落敗;

2007-08賽季,雖然火箭打出了令人讚歎的22連勝,但姚明的賽季報銷,還是讓他們丟掉了晉級的希望,麥迪帶傷打封閉,與爵士血拚6場,狂砍40分也無力挽救球隊於水火。然後,那個曾經無所不能的麥迪,便消失了…就在火箭得到阿泰斯特,重組球隊陣容,想要大幹一番之時,麥迪徹底被傷病擊垮了。那一年,他的場均得分下滑到了15.6分,命中率僅為38.8%。而他與管理層、制服組的交惡,也註定了最終的悲劇收尾。

等到麥迪重新回到場上時,他已不再是那個英雄般的「航天城1號」。球隊對其實施了「7分鐘限令」,即無論表現如何,都將只有7分鐘的上場時間。6場球,場均3.2分0.8板1助,他在休城的時光便草草終結了。那一年,麥迪才剛滿30周歲,距離曾經的意氣風發,也只過去了短短的6年。之後,他輾轉紐約、底特律、亞特蘭大和聖安東尼奧數地,可終究還是沒能找回曾經的那個自己。

在那段離開奧蘭多的日子裡,他經歷了無數次的傷病折磨,從背傷,到膝傷,再到腳踝,接連不斷的傷病,最終還是無情地撕碎了那個眾人眼中的天才少年。

歡迎關注公眾號:9527的籃球夢

http://weixin.qq.com/r/nkixqe3Eb7AQranK9x2M (二維碼自動識別)


聊一聊麥蒂。

麥蒂的優勢是巔峯期他可以完全靠身體天賦本能打球,傲視羣雄。

那這裡就要看看麥蒂的天賦到底有多好了。

身高203cm,巔峯期有數據達到206cm

40碼衝刺跑低於4.4秒

這項測試世界紀錄是4.22秒

助跑彈跳1.1米

臂展220cm

身高,臂展,跑跳,爆發皆是側翼頂級。光這個身體模板,麥蒂足以傲世這個位置了。更何況他還有頂級身體柔韌性跟協調性。

而天賦除了身體天賦其實還有技術天賦。

麥蒂的球性球感在nba歷史上都是少有。麥蒂的控運球感nba歷史上2米以上球員中可以排進前五。

且麥蒂還有著極為出色的視野,他的傳球策動組織在2米以上非控球球員中怕是也僅僅次於詹姆斯等寥寥一兩人

好了說完麥蒂天賦,我們先給麥蒂下個定義吧。

最巔峯時期0203賽季的麥蒂是一個大量出手在中距離的策應單打高手,但是同時卻非常犀利的突破手。這也許看起來有點矛盾,但是麥蒂確實兼具這兩點特點。

而且同時麥蒂可以在喫下35.2%的usg同時,以56.4%的ts%拿到高產高效。這個Ts%在當時已經最起碼是中高效了。在這個前提下,麥蒂還能交出30%助攻率,8.4%失誤率的極為優秀的傳控數據。

可以說這個賽季的他撐起來了魔術的進攻體系,又在個人進攻的同時帶動起來了隊友,來組織策動。而又很好的控制了失誤。給球隊帶來了巨大正面貢獻。這個數據放在任何時代都是讓人非常驚嘆的。

而他是怎麼做到的?

來看看麥蒂怎麼打球的,麥蒂的控運球水準極高,重心下的很低,他的crossover變向幅度大,極為舒展

但是這個賽季的麥蒂突破時候最擅長的還是他的第一步。那個當年最快第一步

拿球三威脅試探步一個假動作虛晃隨即就是一閃而過。我最喜歡他03年季後賽面對克利福德羅賓遜一步過然後隔扣奧庫的這球(圖1)

而這球幾分鐘前那個試探步一步過防陣級別普林斯,然後拉桿的球同樣完美的詮釋。圖2

假動作虛晃防守人然後直接第一步喫身位,大步幅殺入禁區。

我剛剛就對麥蒂有過評論極為犀利的突破手。

而且麥蒂的第一步並不是純靠爆發力,而是有挺多的肩部晃動的假動作迷惑防守者或者伴隨著大量大幅度運球,麥蒂的球性極佳。且變動幅度大,可以隨著防守者重心變化時刻準備啟動。

圖3

而麥蒂突破時候也有著一個明顯的突破順步的動作,以便起速。圖4

而麥蒂還是左右手最均衡的球員之一,他殺入內線後的空中換手美輪美奐。而這個左手拉桿更加能夠詮釋他足夠出眾的左手能力。圖5

當然防守者如果能夠跟上麥蒂的步伐的話。那麼他恐怕就要展現他的投籃功底了。

麥蒂的跳投大致有兩種模式,第一種利用出色擺脫能力完成擺脫後的急停。

麥蒂的運球晃動銜接投籃的感覺很好。而且幾乎很難被幹擾。圖6

當然麥蒂跳投方面最具特色的還是他的幹拔,麥蒂的幹拔瀟灑,放肆,有一種無視防守人的肆意和灑脫。當然他的身高彈跳臂展給他這個資本。進不進完全看他自己。

如圖7,科比以及反應完全到位了,但是幹擾不到

不過麥蒂的背身相比較面框其實差了一些,他的背身更多是一種護球的手段。隨後更多是直接轉面框強拔,或者配合運球轉身投籃。以及一些轉身突破。但是也是優秀的級別,很會利用他的身高臂展抓住時機。

而麥蒂有什麼缺陷呢?確實有我前幾天發了個微博說過麥蒂優勢是可以用天賦完全強喫,但是劣勢他也依賴天賦。

麥蒂的假動作很逼真,他的球性球感很好。但是麥蒂的腳步並不精細。或者說他不喜歡在身體對抗中運用步伐喫進更深的位置。

麥蒂的模式其實挺簡單,晃一下突破,或者有了空間急停,被跟上強拔。但是這種模式進攻難度太大。而且麥蒂雖然有了不少空切跟cs。但是他並不喜歡在單打中去選位。他不愛對抗。更喜歡利用速度爆發力,運球能力,假動作擺脫或者晃出身位。打的飄且打的進入禁區內他不喜身體對抗找一個好的出手角度。不喜歡頓挫,更愛一氣呵成的流暢。

但是這種打法就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低效,以及太喫手感。

麥蒂生涯籃下命中率從來沒有超過65%最高的為0102賽季,62.4%。其他大量出場的時候均在60%以下。籃下出手6次左右。以他的突破能力跟身體條件,其實有些低了。

而麥蒂的近距離兩分跟中距兩分也並非極為擅長。生涯場均都沒有超過40%。最巔峯的0203賽季也只是39.8%跟42.3%。出手基本也在2次以下。說明這個比較容易產生對抗需要一些步伐頓挫獲得更多出手空間的位置。他並不喜歡,且更喜歡強行投籃獲得出手空間,如圖8

而麥蒂最愛出手的區域是最不經濟划算的長兩分區域。而03-07年的他在這個位置只有一個賽季沒有8次以上的出手。而哪怕熱愛長兩分強投的科比,生涯也僅有三個賽季這個位置出手超過7次。

說明麥蒂對於這種強拔長兩分的熱愛。所以說麥蒂

雖然極為天賦異稟,但是生涯也僅僅只有03這一個賽季打出來了高效率。且過於喫手感跟天賦的打法存在著不穩定性。比如03年季後賽後三場確實有大本犯規的因素。但是連續三場,20中8,28中11,24中7。且過了巔峯期之後存在明顯的下滑。當他的身體不再能夠經受住如此打法之後。

但是麥蒂這正是這種瀟灑肆意狂傲的打法纔能夠讓我們愛的這麼死去活來。而青春不就是如此麼?

轉自微博—奈史密斯輪盤下的七色傳說。


有些事我們很少提及 卻又不願忘記

那段曾以為會觸摸巔峯的 最終卻成為悲情傳奇

只是當他們似煙花般於夜幕消散

落幕的鐘聲亦在你我的青春響起

就像不得不面對平庸的那一刻

你我都已不再年輕

致麥迪

1997年的阿迪達斯籃球訓練營,一個弗洛裏達17歲的孩子在比賽中用一記摺疊大風車震驚了所有人,他被霍普金斯教練帶進了籃球高中名校——北卡州達勒姆市錫安山基督學院,短短八個月後,他成為了全美第一高中生,這個孩子叫做麥迪。

1997年NBA選秀,喬丹用退役做威脅阻止了公牛隊一場勢在必行的交易。那個交易的主角一個是皮蓬,另一個是本次選秀的首輪四號簽,公牛本想用換來這個簽位選麥迪。

1997年NBA選秀,喬丹用退役做威脅阻止了公牛隊一場勢在必行的交易。那個交易的主角一個是皮蓬,另一個是本次選秀的首輪四號簽,公牛本想用換來這個簽位選麥迪。

最終,伊賽亞託馬斯替猛龍在第九順位選中了這個四肢修長的孩子。他對麥迪說「來吧,孩子,這裡有你的未來,多倫多需要你。」

在歡送麥迪啟程多倫多的家庭聚會上,一個老人告訴麥迪,她也有一個叫卡特的孩子在北卡大學打籃球。對卡特這個在北卡如雷貫耳的名字,麥迪並不陌生.只是未想到的是,一年後,卡特竟也會來到猛龍,並和麥迪成為最好的兄弟。

在麥迪到達猛龍後幾天裏充滿了戲劇,選中他的託馬斯走了,這讓17歲的麥迪很是傷心。伴隨著託馬斯的離開,一筆交易也跟隨著流產,猛龍本來是要拿麥迪+暴眼瓊斯打包換斯塔克豪斯和威瑟斯龐。

這就是猛龍的需要和說好的未來?這句話跟隨著託馬斯一起消失在大西洋的風裡。而就在麥迪正恍惚回味著NBA的殘酷時,沃克教練的一句「你不出三年就會滾出NBA」就將他吼回現實。

確實,麥迪那會太瘦了,而且在當時的NBA,高中生新秀遠沒大學生成熟球員來的有即戰力,這就是為什麼北卡之星卡特一來就穩首發,高中天才麥迪來了得去乖乖混兩年替補的原因。

彼時的麥迪遠未到達進攻萬花筒的能力,運球略顯蹩腳,沒有三分能力,無論你信與不信,但拼搶積極防守難纏確實是那會麥迪在猛龍的立足之本。

而隨後麥迪的運勢開始好轉,全明星賽前,執教猛龍戰績為41勝90負法雷爾沃克下課,接任他的是卡特教練,也就是麥迪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巴奇叔叔」,他為麥迪塑造了良好的打球習慣,並且帶著麥迪開展了「專項特訓」。

1998年夏天,猛龍用選中的賈米森+25萬美元換來了北卡的天選之子卡特,他迅速的融入並扛起球隊,並和麥迪成為了最好的兄弟。

他們迅速用天賦填滿了猛龍這隻曾在聯盟中最不起眼的球隊,一時間,兩個紫色的身影驚艷聯盟,幾乎所有人都愛看他們在場上恣意奔跑,飛天遁地。

而此時的麥迪則顯示出了自己驚人的全面身手,場均1.6帽成為的隊內蓋帽王,2000年3月更是在猛龍對陣火箭的比賽中,單人16投8中砍下16分、7個籃板、4次助攻,並拿到7次封蓋,刷新個人職業生涯單場封蓋紀錄,這麼說吧,那時候的麥迪願意幹場上的任何事。

1999-00賽季,麥克格雷迪代表猛龍出場79場比賽,場均出場時間31.2分鐘,得到15.4分、6.3個籃板和3.3次助攻;該賽季,麥克格雷迪得到了生涯單季最高的151次封蓋,成為加·赫德、特里·泰勒、波·奧特洛、埃爾頓·布蘭德以及丹·羅德菲爾德之後的賽季封蓋數量第六人。

1999—2000賽季的季後賽猛龍對陣尼克斯,麥迪終於成為了球隊的首發,在季後賽首站,麥迪就砍下25分10籃板,猛龍4分惜敗。而反觀卡特卻在范甘迪率領的尼克斯防守鐵軍面前發揮欠佳,在被尼克斯橫掃後,麥迪選擇了離開。

據說,在被尼克斯橫掃的賽後,麥迪說出了那句使兩人決裂一年多的話:「我不介意成為一回個皮蓬似的助手,但關鍵是卡特能不能成為喬丹」

關於麥迪離開卡特的原因眾說紛紜,「他要離開卡特的陰影,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者「魔術在佛羅裏達州,麥迪只是想回家鄉」,或者「麥迪的經紀人和阿迪公司都希望他去美國本土打球」等等。

在我來看,那會的麥迪是個天賦肉眼可見的好球員,結束了新秀合同的他在猛龍確實缺少相應的球權和地位,因為這些資源猛龍都已傾斜給了卡特,實在給不了。

與公牛的喬丹老大帶皮蓬成長不同,雖然猛龍是卡特的球隊,但麥迪畢竟先卡特一年進NBA,再加上魔術給出的7萬9288美元的合同,以及攜手全能鋒線格拉特希爾以及奧蘭多大球市的誘惑,麥迪很難不動心。

「我不要成為那種好球員,但沒贏得冠軍的球員,我想獲得總冠軍」——麥迪

眾所周知,麥迪巔峯期很短,僅限00-01、01-02、02-03、03-04、04-05這五個賽季。而麥蒂身體狀況最巔峯時期,必是在魔術無疑。好吧,江湖中傳說中的四大無敵之巔峯麥要出場了。

(PS:想好好寫個麥迪的長文,先去喫飯,下午在線更...另外我的知乎小專欄【籃探老司機】,喜歡的各位歡迎關注一波,奧利給)

籃探老司機?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要覺得麥迪對姚明是真的好,說幾個小事吧。

姚明職業生涯最高41分,是某年打老鷹通過加時賽拿到的,第二年有一場比賽姚明常規時間得到了40分,在比賽的最後兩分鐘,勝負已無多大懸念,而姚明手感正熱,只需要再進一球就可以刷新個人單場得分紀錄,但是麥迪這個時候壟斷了球權,不給姚明傳球,使得姚明的個人得分紀錄就停留在40分。

去年還是前年,ESPN進行了一個模擬選秀,主持人是那位叫做Rachael的美女,請的嘉賓是皮爾斯和麥迪,節目組把2006年全明星賽的11名球員挑出來,讓兩位嘉賓模擬現在的全明星賽組隊那樣挑選自己的隊伍,挑到最後,輪到麥迪挑球員,只剩下姚明和另外一個球員沒人選,Rachael這時還專門提醒麥迪,說了一句類似「姚明是你的兄弟」的話,結果麥迪毫不猶豫的選了另外一個球員,剩下姚明沒人選!這個視頻在油管上可以看到,大家自己去搜。

另外,麥迪當年在魔術隊的最後一個賽季,他公開說自己的目標就是再刷兩個得分王,搞個大合同,魔術那個賽季開局19連敗,創下恥辱記錄,麥迪的態度讓整個奧蘭多都討厭他,做人能做到這樣,也真是很不容易的。


好幾位網友說到姚明得41分的時候,麥迪還在魔術,可能是我沒表達清楚吧,我說的是姚明後面一個賽季,麥迪已經來到火箭,姚明有一場得了40分,本來最後還有機會刷新個人得分紀錄,但是麥迪最後不給球了,導致姚明未能創造單場新高。

對比姚明新秀賽季的時候,弗朗西斯本來是有名的獨狼,可在姚明需要球權的時候,他們從不會吝惜傳球,第一次對戰奧尼爾,弗朗西斯開場前面幾次進攻全部給到姚明手裡,讓他跟奧尼爾硬剛,在防守端,也是拼了命的幫姚明補防;姚明第一次全明星賽,唯一的得到的兩分來自弗朗西斯給的空接助攻;姚明第二次全明星賽,堪稱姚明整個職業生涯打得最出彩的一次全明星賽,很大功勞來自於和弗朗西斯的配合;弗朗西斯被交易到魔術隊,再次對上火箭,姚明在罰籃的時候,已經不是隊友的弗朗西斯竟然不由自主上前要和姚明擊掌;姚明07年重傷賽季報銷,手術完進行康復性訓練的時候,弗朗西斯專門看望姚明,有照片為證,反問麥迪那個時候有出現過嗎?

弗朗西斯纔算是姚明的兄弟吧?姚明也多次在採訪中表示,會一輩子稱呼弗朗西斯為「弗老大」。

2006年的休斯頓全明星賽,姚明和麥迪作為東道主,理應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可是大家去看看麥迪從頭到尾有給姚明傳過球嗎?作為傳統型中鋒,後衛不給球,在場上就只能做折返跑。那年賽後的記者會上,麥迪還公開說出了「全明星賽這種時候把球給到大個子手裡實在沒什麼意思」,鄧肯聽到這句話後直接表達了抗議(好像是直接離開了新聞發布會現場,不過年代久遠,具體鄧肯怎麼表達了抗議為記不太清楚了)。此外,麥迪還發表過有名的「都怪我」講話,有興趣的自己去網上搜,真是一點擔當都沒有。

評論區有人提到了如果姚明當時去了湖人搭配科比後面會如何,歷史沒有「如果」,但是我個人覺得姚明當年若能聯手科比,肯定會擁有更加輝煌的職業生涯,畢竟科比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個偉大的個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