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S90:高速上新車斷梁 「受風寒」售後推諉?

v.ixigua.com

在我的印象中沃爾沃就代表了安全,結果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想問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後到底怎麼了?

沃爾沃曾經發明瞭安全帶,還被稱為世界最安全的汽車之一。

為啥現在變成了這樣,我有種很難過的感覺。到底是中國不行,還是沃爾沃不行?真的挺難受的。本來還打算以後掙錢了就買個沃爾沃的現在在我心中最安全的沃爾沃都這樣了,那我以後還能不能買汽車?到底應該怎麼做?到底買什麼汽車才安全?別跟我說碰碰車實驗,那只是一部分,現實情況要比那個複雜千萬倍。所以有此一問,目的是以後到底買什麼車安全?

PS幾百萬的車就算了,這輩子都買不起。


當看到這個玻纖複合材料梁的製造視頻時,其中主要設備供應商是Krauss Maffei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個問題我可以參與一下。

首先要感謝 @Chemiker 在其回答中提供的大量視頻,從而讓我可以分析一些斷梁的原因。

在分析前,要說明一下,沃爾沃選擇玻纖(而非碳纖)作為替代金屬葉片彈簧(low一點的名字就叫板簧)實際上確實是有性能上的考慮的。(改個名字主要是怕被黑減配)

首先在抗缺口衝擊強度時,複合材料的強度因為內部有纖維支撐,外部聚氨酯樹脂也是韌性材質,即便是在底盤上有一些磕碰也不會因為疲勞應力而導致斷裂。(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板車懸掛,高速斷裂)

其次從視頻的最後列出了所有複合材料板簧的優點(對比金屬板簧),其中輕量化,空間,和成本優化,是主要原因。

你說這個工藝有多麼高大上吧,其實也沒有,說句實話、國內完全有能力生產,下面大致講解下視頻工藝幾個關鍵點。

Kruss Maffei複合材料板簧工藝

這個工藝的核心和國內玻纖材料注塑並沒有差別,如果有就是一個玻纖被混在注塑粒子中,一個是以玻纖布鋪設在中間後注塑。

說下視頻的工藝特點,首先視頻36秒時,真空盤機械夾具帶著預成型的玻纖布放入注塑機的下胎膜,下胎膜在視頻54秒時候與上胎膜一同完成合模,內部中間是玻纖布。期間胎膜上下將高溫熔融的聚氨酯樹脂高壓注塑到模腔內(此前腔內抽真空),1分06秒,保壓完成、聚氨酯樹脂已經冷卻,開模機械臂去件。

在這道工序中、核心就是合模後和開模前的,真空和注塑過程。

看下此次事故的一些信息

第一,車主反映車輛在行駛中、突然發出一聲巨大的聲響,形容「比爆胎的聲音還大」——因此,比起因反覆按壓導致的疲勞應力引起的斷裂,改事故更像是複合材料的瞬間應力釋放。

第二,仔細觀察斷裂口我們會發現幾個有價值的信息,藍色箭頭所指的斷裂兩側的側面看,材料似乎是以玻纖布為分界,形成了一個階梯狀的上下錯位的斷口。而在紅色箭頭所指的部位,可以看到幾乎筆直的斷裂邊緣以及翻白部分,即玻纖布已經在局部區域完整的和包裹其的聚氨酯發生了「分層」。綠色箭頭就是撕裂的玻纖布,由於玻纖布本身是交織的,不僅毛糙,而且排布方向垂直於聚氨酯的斷口。

根據以上現象,猜測兩種原因導致的問題

1)板簧在真空注塑過程中,材料溫度過低,比如玻纖布溫度過低,導致熔融的PU無法很好的將其滲透包裹,因為料流在經過時就被降低了溫度,從而粘度上升,這類情況可能在冬季尤為容易發生。

2)玻纖布在成型過程中,模腔間隙控制不好壓力過大,導致玻纖纖維過於密實,在注塑過程中沒有足夠的PU熔融進入內部,且由於這個原因,導致材料的內部被相對分成了三個不同材料組成的部分,這會導致一個十分大的問題——材料在注塑冷卻後,因為熱膨脹係數不同,且不同層間因為沒有很充分的混合均勻,因此雖然模腔的形狀使得冷卻後的外部輪廓在變形公差範圍內,但其內部不同材料的界面層上儲存著很大的內應力……只等待一個外部缺口來釋放。

實際上我不僅懷疑1和2的情況都存在,而且另一個特質加劇了這方面的可能性

在去料邊的CNC加工視頻中、很明顯複合板簧的厚度要比視頻板簧要薄很多,我覺得從設計角度來說,如果這兩塊複合板簧最後膠和在一起形成沃爾沃上後懸掛梁的話那是合理完美的方案、但如果實際是玻纖布厚度不便、視頻是老的狀態,現款是加厚了兩側PU樹脂的話……我只能說,這雖然能節省成本(尤其膠合兩片的工序和材料),但在這個三層結構中,你因為加厚了上下兩層PU,導致這兩層強度大大上升,而玻纖布層本來強度就很高、強強相剋、只會導致更大的內應力……

但願不是後者,否則真的太無知了,如果你的結構核心是玻纖布,你就讓PU做薄做軟這是做碳纖維複合材料共有的嘗試,否則日後風吹日曬冬暖夏涼的,早晚是要分成開裂的。

想想大概率這類個別事件是不會得到官方在技術層面上詳細的答覆的、我只能在這裡給在技術層面上好奇心的朋友稍微解解饞。

同時也是拋磚引玉,如果有對這個複合板簧梁結構有更多瞭解的朋友,也請提供些乾貨,畢竟,這也是證明國內材料技術水平的一種方式。


You你說的這個部件是複合材料板簧(Composite leaf spring),前面有答主也講了。

前幾年,恰好研究過這種板簧。

也不算是太新的東西,1981年通用就在雪佛蘭科爾維特C4上用了基於環氧的複合材料板簧。

相比於金屬彈簧或者板簧,複合材料板簧主要的優點就是重量輕。另外,可以節省空間,耐腐蝕,並且疲勞壽命長[1]

沃爾沃用的這種板簧,是由SGL-Carbon公司生產。採用漢高(Henkel)的聚氨酯樹脂,以樹脂轉移模塑成型(RTM)工藝製造。2014年開始用在XC90上[2]。目前沃爾沃SPA平臺的車型都在使用。

複合材料板簧 by SGL Carbon

Youtube上有生產工藝的視頻:

Composite leaf spring production?

www.youtube.com

composite leaf spring production preforming?

www.youtube.com

Post treatment?

www.youtube.com

2019年7月,SGL已經向沃爾沃提供了100萬根複合材料板簧[3]

到目前,看到報道出來的板簧斷裂的情況只有零星幾例。所以發生的概率其實很低,可能在十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的水平上。

所以,目前看,這個板簧的設計本身應該沒有問題。

這次新聞報道出來的情況,具體原因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因為載人或者拉貨太重。這4S店的解決問題的態度有問題,不應該推卸責任。

複合材料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因為樹脂和玻璃纖維浸潤不好造成缺陷,從而使板簧在使用過程中失效斷裂。

按照設計,板簧斷裂之後,汽車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行駛到4S店去進行維修。

目前,很多商用車也在考慮使用複合材料板簧,但因為成本太高,推廣有困難。

參考

  1. ^Corvette leaf spr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vette_leaf_spring#cite_note-McLellan-9
  2. ^Volvo XC90 features polyurethane composite leaf spring https://www.materialstoday.com/composite-applications/news/volvo-xc90-features-polyurethane-composite-leaf/
  3. ^SGL Carbon delivers the millionth leaf spring made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to Volvo Cars https://www.sglcarbon.com/en/company/press/press-information/press-report/sgl-carbon-delivers-the-millionth-leaf-spring-made-of-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to-volvo-cars/


新車和斷梁,這兩個說法都是不準確的,標題黨挺唬人。

車已經開了三個月,如何使用的我們不知道;斷的是個板簧不是什麼梁,這車就沒有梁。也不至於扯到安全上,窩窩的安全是保人的安全,不是保證車不會故障。世界行駛里程最長的車的記錄就是沃爾沃,車主從25歲開到77歲跑了480萬公里,那也不是說這中間一個零件也不換的。

再說這個故障怎麼造成的,沒有調查誰也不知道。

這是個糾紛,這種困境現實中常見,就是涉事的各方的要求看似都很合理,都很正當,但就是談不攏。前段時間《巡迴檢查組》,裡面張友成/鄭雙雪/張一葦三個人的訴求都很合理,但一家人坐一起說不了三句話就撂了。

車主在新聞中聲稱「這車我不要了,我不能再要這輛車。」大哥,如果您這樣和4S店談退全款,人家當然不理你啊。車主把塌了的車停在4S店門口示眾到新聞採訪時已經25天了,拿走車鑰匙,強勢維權。這樣主張無果之後,又叫來不嫌事兒大的媒體加碼,恐怕車廠和4S店已經不止是不想理你了。現在不興誰鬧誰有理。

新聞中,4S店聲稱已經認定是質量問題,然而雙方還沒有有效的溝通,其中原因你細想。這板簧要是在質保內,您走質保,不在質保內,您協商。前提是您肯修車,換個零件,並不是反覆修也修不好的問題。

題主不用太難過,中國很行,沃爾沃很行,吉利也很行。要有信心,你以後還能不能買汽車,取決於有沒有錢,和沃爾沃沒啥關係。別再黑了。


目前沃爾沃SPA平臺全系後懸掛都採用了「橫置複合材料葉片彈簧」來替代傳統的螺旋彈簧

就是下圖橫著綠色的那一條

圖片來自網路

這個葉片彈簧是玻纖複合材料製成,通過左右兩個固定點固定在車架上,通過調節左右兩個固定點的間距,就可以調節彈簧的軟硬。

這種彈簧相比傳統螺旋彈簧,減輕了質量,並且在車輛行駛中出了可以承受豎向的力之外,在橫向也可以起到支撐的作用,類似增加了一條橫向穩定桿。

沃爾沃是第二個在量產車上使用這種葉片彈簧的,第一個使用這種彈簧的是科爾維特的跑車,但畢竟跑車的銷量遠遠沒有普通家用車那麼多。

其實S90並不是第一個斷這個彈簧的,在18年的時候,沃爾沃XC90羣裏就有車友說自己的葉片彈簧斷了。不過從18年到現在,包含S90這一列,也就聽到了2例斷彈簧的問題,甚至還沒有空氣懸掛電機損壞的案例多。

所以,並不能代表這種葉片彈簧不好,又或者是沃爾沃車的質量不好。


沒啥代表性的 案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