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顧劍棠這麼一個有名的將軍,為何會看上那麼樣一個個混混袁庭山呢?而且把自己兩個兒子打的那麼慘,還要將女兒嫁給他?難道說顧劍棠本就和袁庭山是一路人?看不明白,也可能是我現在才看第三部吧。


功利主義者相吸


瀉藥~

題主慢慢看 才第三部 別著急 ~

雪中的江湖和廟堂你才看了堪堪一半不到~

等題主你讀到最後一章結局的時候就會發現,

顧劍棠從頭至尾和袁庭山就不是一路人。

你覺得在麾下坐擁數十萬鐵騎情況下而按兵不動數十載的將軍什麼時候會和江湖人稱瘋狗一般的人是一路人呢?

烽火有時的劇情需要,挖下的坑,沒法過度解讀啊~XD

end


我覺得原因有二吧

一來袁庭山身具氣運,曾提到過袁庭山命格奇差,卻偏偏極硬,貧寒出身的泥腿子能先後得遇徽山一干人等,修隱孤的陸地神仙趙黃巢,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到了顧劍棠這個境界的宗師對於未來的走勢大多都有一個自己的把握了,就像徐鳳年能感受到餘地龍將會是下一個時代的天下第一人,也會有一個用刀的人和呂雲長爭奪天下第三,顧劍棠以刀入聖,藏拙多年,應該能看出袁庭山身上的氣運

再者,應該是袁庭山個人的心性以及所走的道路,袁庭山心性堅毅,做事狠辣,謹小慎微,不是一個好人,但絕非一個庸人,畢竟不是誰都能在柿子殿下的扈從和鐵騎圍追堵截下還能逃出生天,可見袁庭山的戰略意識和戰術思想都相當拔尖,顧劍棠從軍多年,在離陽王朝里用兵大概只遜色北涼王徐驍和白衣兵聖陳芝豹兩人,他選擇袁庭山也是帶著一絲欣賞在裡面的。袁庭山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無論是坐鎮薊州還是後來加入南疆北上的大軍,都有不錯的表現,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和齊神策是被陳芝豹和燕剌王分別選中的人。而且站在上帝視角,袁庭山和一個人的發家之路十分相似,徐驍早年也是那般低三下四,四處低頭,顧劍棠可能也是想在袁庭山身上看到一絲徐驍的身影,至於為什麼,誰也說不清,畢竟這可是手握二十萬大軍瞪眼了三十年的顧劍棠

一時之下只想出這麼多,等想出來新的再補充吧


雪中里有這麼一段 :

老一輩的春秋四大名將,大楚葉白夔用兵最正,一生大小戰事七十餘場,無一敗績,可惜最後只輸了一場西壘壁就全盤皆輸。東越駙馬爺王遂最具春秋風神,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善用奇兵,每每總能出人意料,能贏不能贏的仗,但也能輸不能輸的仗,而且輸得讓對手都感到莫名其妙,所以才華最盛,反而成就最低。徐驍個人韜略最為遜色,但勝在堅忍不拔,韌性最強,屢敗屢戰,不論如何兵敗,總能死灰復燃,哪怕人死氣猶在,所以徐家軍心始終凝聚不散,這才笑到了最後。顧劍棠奇正分別不如葉王兩人,但勝在用兵從無短板缺陷,故而此生在沙場上獲得戰果輝煌的同時,敗仗只有小輸從無大敗,比之很早就八百老卒出遼東的徐驍,顧劍棠進入春秋稍晚,一步遲步步遲,最終只有兩國之功,而徐驍則有六國之功在手。離陽朝廷大多數的兵家史家縱橫家,都不以為顧劍棠調兵遣將不如徐驍,而是輸在了「徐早顧晚,顧不逢時」。再加上曹長卿的那句評語:徐驍是出林虎,葉白夔是江畔蛟,王遂是澗頭蟒,顧劍棠是洞口蛇,前三人都是可以不計個人生死榮辱的雄傑,唯獨顧劍棠心思最為陰沉難測。所以我覺得顧劍棠對待袁庭山,其實不算是有多厚愛,只是不打壓,畢竟這種人對自己的兒子女兒也不可能太看重,另一方面可能有些嫉妒徐曉,再就是對他待價而沽了。
好用的物件很多,好用的人很少。
顧劍棠和袁庭山寫崩了 是這部小說的敗筆之一。

這個就是 總管沒有寫回來的地方 。瘋狗是作為斬斷大姐氣運 噁心鳳年 而出現的,與趙家老道相識,然後 就沒了 對 就沒了,開始我還以為要成為夙願之敵 把他的命寫的那麼硬 然後和老顧去看春秋大戲了


其一 野狗足夠頑強,也足夠瘋狂;其二 顧劍棠是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梟雄,但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顧劍棠看好他的氣運 覺得他可成大事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