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真無線耳機越來越火爆,打算做一期關於真無線耳機的對比橫評。

不過在此之前(由於我家境貧寒的原因),還是先給大家帶來一期小米藍牙耳機Air和華為FreeBuds悅享版真無線耳機的對比測評。因為畢竟索尼、BO之類的真無線耳機價格高高在上,而小米和華為的這兩款耳機則相對親民得多。

再次聲明,本次測評的兩款耳機君為我個人自費購買。


客觀測試環節

頻響曲線如下圖所示,其中紅色曲線為華為FreeBuds悅享版,藍色曲線為小米藍牙耳機Air,測試設備G.R.A.S RA0045。

。。。。。。

先說小米吧。首先是2k~4kHz嚴重不足,可以預見到清晰度一定不足。100Hz~1kHz單調下降,波谷出現在1k而不是500或者哈曼曲線的200左右,可以預見到人聲一定特別厚,模糊。

應該說100Hz~1kHz的問題和前一段時間測評過的飛傲FA7應該是如出一轍的。

再說華為,華為的100Hz~1kHz表現類似,1k~5kHz這一段表現不錯,10kHz有個波峯,100Hz一下太多太多。

總之,但從頻響曲線上來看,兩者都非常不正常。


主觀評價部分

小米藍牙耳機Air的三頻分佈還算是正常,雖然說高頻整體還是稍微少了一些,但是三頻分佈已經算是小米這款耳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而對於音質音色,首先就是人聲非常非常非常的厚,非常非常非常的模糊,非常非常非常的不清晰,清晰度嚴重不足,並且音質較差。。。低頻的音質更差,尤其是100Hz左右的表現,應該是我測評過的所有耳機中最差的之一了。。。我真的是一秒鐘都不想再聽。高音的音質雖然也不太好,但是相比於中頻和低頻的表現已經算好的了。。。不是作為一款真無線耳機,不是作為一款售價300多元的耳機,而是作為一款耳機,我不推薦。實際上我感覺小米這款售價300多元的真無線耳機即便和我之前測評過的那款99元的Redmi真無線耳機相比差距也很大。。。

而對於華為。我只能說這款可能是設計存在缺陷的耳套救了華為。

其實從前文的客觀數據測試部分我們不難發現,華為的低頻特別特別多。但實際上主觀聽起來低頻並不多,甚至相比於哈曼曲線的聽感會更少一些,更接近於真實。我個人推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耳機默認的這個耳套的高度比較矮,雖然用人工耳測試是不會存在明顯泄露,但在實際佩戴過程中會導致比較嚴重的泄露,進而導致整個中低頻部分的實際聽感會比人工耳的測試頻響少很多。人聲甚至有些偏薄,這說明200~300Hz實際上已經接近或者比1kHz還要少。而人聲的高音調,中高頻的樂器的量感整體略微偏多。高頻打擊樂器有些突出,這點應該喝10kHz左右的峯值有關。而對於音質而言,華為這款耳機可以說在任何頻段都完勝小米,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並且即便和有線耳機相比,人聲部分也很難聽到明顯的失真,這一點好評。不過,對於人工耳和主觀聽感的巨大區別,我不妄加揣測,也許這樣的耳套是故意設計的?


最後說下這兩款耳機的其他方面。

首先我一定要吐槽的是,這兩款耳機我在剛開箱時都是沒有電的,我要等著充電一段時間纔可以使用,希望廠商出場時可以充一些電。

其次是關於佩戴。對於我個人而言,小米藍牙耳機Air這款耳機的佩戴要明顯優於華為FreeBuds悅享版。雖然小米這款耳機下端的體積比華為的要大,但是實際佩戴沒有任何的不適,也不會有任何要掉下來的感覺。

而華為這款耳機總有一種要掉下來的感覺,並且耳機下端的那個圓柱總是打到耳朵,很難受。

最後就是無線配對的按鍵。小米的比較大並且手感很好,華為的這個按鍵很小,很不好按,而且手感很差,按鍵沒有段落感也沒有回彈的感覺,所以長按配對的時候我經常無法確認自己到底按沒按下去,並且一不注意就鬆開了。

小米的介面是Type-C,華為的介面是Micro USB。9012年了。


總結一下。

如果你想只花三百多買個真無線耳機聽歌,華為FreeBuds悅享版是很不錯的選擇,不過,一定要注意最好用原裝默認的耳套耳不要換成特別貼合的耳套,否則那個低頻,你懂的。而如果你真的想聽歌的話,千萬別買小米的這款,如果你是米粉,我建議你買99元的那款。

如果你只是想買個真無線耳機隨便用用,打電話之類的。顯然小米藍牙耳機Air是更好的選擇。

好的,這就是本期測評的全部內容。如果想看視頻版測評,可以點擊下方的鏈接~

a?

www.bilibili.com


來吧,開8一下這個耳機和airdots的關係,想到哪寫到哪

利益相關:Realtek員工,對我司BT產品線比較關注

首先講講airdots,這個耳機是QCY做的,用了我司RTL8763BFR方案,e也是QCY T1同款。出貨量很大,QCY是我司耳機IC最大客戶,還供應不上小米的需求。

再講講air,看包裝盒後面的標籤,生產廠家是耳一號聲學,天眼查上去就可以發現,這家公司是one more 100%持股的。那麼我猜測這個耳機使用了恆玄或者絡達的方案吧,從4.2可以看出應該是比較老的方案了。最起碼現在的主流都是5.0

所以,airdots和air在我看來就是競品,小米對於這兩個產品及背後的生產廠商來說只是個賣貨的平臺。只是不知道one more哪裡沒做好,成本飆上去了,終端售價直接double了。。。

再說明一下,對於耳機來說,5.0和4.2沒區別,連接是否穩定跟RF performance有關。受益於我司RF功底深厚,我們藍牙的RF性能普遍很好,最起碼是要好於CSR和絡達的

相比較來說,我司方案的優點在於,ROM版方案完善,耗電低,RF性能好

恆玄的優點在於,flash版方案更為成熟,有數家量產經驗(比如華為)

CSR的優點在於,老牌BT音頻大廠,業界無可爭議的No.1,跟高通手機前端進行連接還有加成

至於絡達,看不出他們以後拿什麼去打,要不然就是降價走超低端

****************************************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起來air,他說應該是恆玄的方案。倒不是說國產的IC不好,只是無法理解用恆玄的老方案,誰給了萬魔勇氣讓他賣399的?


小米周邊買了一大堆,之前用mix尊貴版,花了3999 ,飽受發燒煎熬,打開微信,支付寶,淘寶都費勁的日子近兩年後,仍然沒有對小米死心,購買了小米9(這次真香)發現沒有耳機插孔。

就開始考慮購買藍牙耳機。

312十點開搶。

在青春199和air399抉擇了半天,畢竟200塊錢差價,後來想也不是用幾天,長期用還是買個好點的。

順利搶到,312上午拍,

下午到貨。晚上到家嘗試連接。

首先沒有真香的感覺,造型,盒子不是喜歡的那種類型。

但這不重要,我是自我安慰,適應體質。(為了遷就mix發燒卡頓問題,王者榮耀都卸載了 )

體驗:

音質反正比我之前幾十塊錢有線耳機強一些。

但物有所值,沒有感覺到。

雙耳佩戴,雙擊右鍵暫停。

雙擊左鍵,喚醒智能助手。(點歌,和小愛溝通都可以)ps:第一批小米9真香用戶。

3.15退貨事件 (自我安慰,貴200塊 又不是用幾天時間的:打臉事件)

正和客戶溝通事情,耳機突然刺拉的聲音,只有刺拉聲,沒有任何正常通話聲音。

且一直次啦。半米外同事都能說聽到。

放在盒子裏依然次啦響,關閉打開兩次纔不響。

聯繫小米客服,說明情況。

客服還是可以的,說檢測,或者退換貨,態度誠懇。

思來想去,再試試吧。電子產品,萬一呢?

新驚喜,暫時沒有次啦聲。但雙擊左耳觸摸鍵喚醒智能助手 ~不~能~用~啦!

馬上登錄小米官網,退貨!對,我願意支付運費,就是要火速退貨!不需要檢測質量問題,報銷15元運費。不需要!

詳情除了問題備註,加了一句:

很失望,對這個產品不信任了。

無愛,

再說一個在忍受邊緣的事情,

每次鏈接耳機的時候,聲音不會記錄你設置的聲音 或者維持當前音量也好。 自動調至百分之80左右的音量。

耳朵暴擊,一開始還有心情喚醒語音助手,調至音量到百分之三十,第二天後沒有心情語音調了。

第三天,想語音調也調不了了。

小米藍牙耳機air丶告辭。

明天等快遞來接你走噢。

小米要加油噢。


首發搶到的小米藍牙耳機AIR。今天剛剛送到,來一個新鮮的評測。

我經常健身跑步。之前一直用的蘋果原裝的耳機,皮實耐用,放兜裏洗了好幾次也不壞,其實還是帶著不錯的。但是有線耳機在跑步健身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礙事的,所以一直有買一個藍牙耳機的打算。一直關注蘋果的airpods,但是1000多的價格,實在是有些肉疼(畢竟不是知乎人人收入百萬,而且前一段時間京東淘寶普遍1000以下的時候沒捨得入手,現在竟然又漲價到1200+了)。

自己算是鐵杆米粉,小米1首批搶購用戶,家裡也基本是小米全家桶。所以一直也關注小米出的藍牙耳機。但是小米之前出的藍牙耳機,說實話都不盡如人意。前一段時間出的airdots也感覺也達不到airpods的感覺(其實是沒搶到)。這次藍牙耳機AIR出來,感覺會彌補之前藍牙耳機的問題,價格也還能試錯,就搶了首發。

首先開盒。說實話,這個盒子的配色和設計,我覺得不是太好,不是很符合之前小米的一貫的設計風格,感覺有些Low。打開之後,就是一個盒子,兩個耳機,充電線,說明書,還有兩個不同尺寸的耳塞。盒子旁邊有一個按鍵,將耳機放入盒子,按2秒按鍵就可以連接耳機了。

然後說一個耳機本身。說實話我第一眼看到之後就是覺得有點大。可以對比一下蘋果原裝耳機,好像airpods和蘋果原裝耳機差不多。對比之下可以看出這個耳機柄比蘋果的要粗壯很多,耳塞部分也比蘋果的要大很多。耳機是入耳式的,不知道是不是我耳道的問題還是耳機的本身設計的問題,我戴上知道,兩個耳機柄翹著,感覺和我的頭兩邊各一個天線似的,沒有蘋果耳機那麼貼合,加上粗壯的耳機柄,導致我自己感覺形象挺滑稽的。

音質方面感覺沒什麼特別的,和蘋果的調教不是一個味道,說不上多好的音質,平平淡淡的水平。畢竟是藍牙耳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本身是藍牙4.2的,但是連接穩定性沒什麼問題,沒有遇到斷流的問題。基本盒子裡面拿出來戴上就連接上手機了,速度比較快。之前沒有用過降噪耳機,這個長按右耳5秒可以打開關閉降噪。打開降噪功能後,感覺外界噪音大概能下降五成左右吧,沒用過其他的降噪耳機,不知道這算是個什麼水平。不過在健身房裡,感覺比蘋果原裝隔音效果好太多了,至少不至於被健身房的背景音影響。聲音延遲方面,我看了一部電影試了一下,感覺沒什麼延遲的感覺,我也不用手機玩遊戲,不知道玩遊戲會不會有延遲影響發揮。

續航方面,我帶著耳機,打開降噪的前提下,聽音樂一個小時,大概能用掉30-40%的電,能夠滿足我每次健身兩小時左右的續航要求,我覺得夠用了。放進盒子大概十幾分鐘,就能充滿這30-40%電量,充電速度我覺得也夠快。耳機本身加盒子一共能用多長時間我沒有測試,不過參數說盒子和耳機都支持快充,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大。對了,盒子是用type-c介面的充電口,跟上了時代。

最後總結一下,除了耳機本身比較大,造型感覺不是那麼精細之外,對於我自己的要求來看,我覺得這個耳機還是不錯的。對比一下1200+的airpods,我覺得這個價位,這個功能性,還是很有性價比的,畢竟還是我窮不是,不能要求它盡善盡美。我覺得小米藍牙耳機AIR還是符合小米一貫的「一半的價格,百分之80性能」的價值觀的。


今天在商場這種信號複雜,噪音複雜的地方試了下,很容易出現斷聯和沿遲,看來通病,和oppo對比效果半斤八兩。

--------分割線---------

已搶到,現手上有oppo的O-free,因為耳朵比較油,戴不住,處於半退役狀態,小米的到手後開箱再對比評測,根據已有信息雲評測,音效應該不差,續航存疑,希望開降噪後別崩。

-----------分割線-----------

特別提示,到手後,一要給充電盒和耳機充電,二要仔細閱讀說明書,由於沒有激活耳機和充電,導致聯不上手機的我一度認為買到了次器,先上開箱全家福

第一印象,包裝太敷衍了,不是小米傳統風格,就像一山塞品加了個小米logo,配件也擺放的很隨機。好在東西挺精緻。一個充電盒,三套耳塞,兩隻耳機,一個充電線,typ-c口好評,再次強調因為很多操作和普通藍牙耳機不同,請仔細閱讀說明書。

先說說充電盒,造型很小米,正面一個指示燈,側面一個按鈕,正下方一個充電口,充電一小時,播放十小時,整體感覺尚可,但從操作角度,似乎按鈕設計在充電盒內部能更好的防誤觸,充電口放在後面充電時更好看。

盒蓋是磁吸的,這個要好評,手感合適,特別是關上盒蓋那啪嗒一聲,容易引起急度舒適,攜帶也算放便。

然後說說正主,耳機,做工如圖,對比蘋果的airpot(價格1299,見過沒用過)和o-free(價格699,用了三個月)上手還是有一些廉價感,主要緣於啞光的外表和相對生硬且塑料感較強的耳塞,事實上耳塞配戴起來也略硬。好在外緣拋光的裝飾略微搬回一程,不過可以斷定,這種外關能有效抵抗劃痕,事實上我的o-free細看已經布滿了細小的劃痕且因為耳朵油很容易滑落。

操作方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個是摘下(單耳)可以暫停播放,並且摘下的耳機可以當話筒用來接電話。一個是雙擊單側耳機,雙擊左側是喚醒語音助手,雙擊右側是暫停。一個是長按,按3s開關降噪。操作比較便利,可惜閹割了上一曲下一曲。相對而言o-free通過左右耳的三擊實現上下曲的切換更加方便,不知到小米能不能通過軟體更新加上。

音效方面,和有線的比就是自取其辱,可以直白的說,比不上我129的小米耳塞,和o-free比也差點意思。總的說,高音上不去,低音有點悶,中音中規中矩,入耳式有底噪,嵌入式會露音,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客觀點說,對藍牙耳機而言這效果過的去。

降噪方面,在上海地鐵試驗一小時,效果是有的,能明顯感覺地鐵的轟轟聲過濾掉不少,相當於小米降噪耳機70%的效果吧,在家中能比較好的過濾空調的風聲。

最後是電量,充滿之後,60%音量放了大約3小時14分鐘,開降噪後大約2小時23分鐘。

總的來說性價比依然是小米的王牌,如對意質無太高,值的購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