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應用了密碼學技術的、多方參與、共同維護、持續增長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稱為分散式共享賬本。共享賬本中的每一個賬頁就是一個區塊,每一個區塊寫滿了交易記錄,區塊首尾銜接,緊密相連,形成鏈狀結構。區塊鏈技術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特點,讓其備受企業的青睞,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嘗試。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項目有408項,下半年全球項目有437項。區塊鏈在金融、政務方面所佔比重也是最大的,高達整個行業的50%

由以上數據可見,區塊鏈產業發展較快,但落地項目和產品少,普適性的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的項目和產品更少!

既然區塊鏈的研發尚處於萌芽階段,應用也相對侷限,那區塊鏈技術目前有什麼落地的實際應用和產品呢?

有,比如區塊鏈合同

可能大家聽說過電子合同,也有些平臺打出了區塊鏈電子合同的旗號。但是,他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合同,深層次的技術或商業模式原因且不深究,僅一條就驗證了:密碼是否能找回?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如果密碼(也就是身份驗證)能找回,說明密碼(身份)是存儲於該平臺這個「中心」的。同時,平臺對用戶身份安全、隱私保護的承諾也僅能憑藉其信用,並不能從根本(技術層面)杜絕身份盜冒和信息泄露!

霸王條款:某傳統的第三方電子合同SaaS平臺數據存證服務的用協議截圖

真正的區塊鏈產品,用戶密碼是無法找回的,只能通過最初的64位哈希值私鑰登錄和修改密碼。

由上海黔易數據科技歷時三年自主研發的首個區塊鏈合同「草田簽」就是這樣一個非中心化的區塊鏈落地產品。為何說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合同呢?先來看個對比:

實際使用草田簽的過程中,客戶一開始會有些不習慣。因為不能按照傳統的系統一樣使用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而是需要使用私鑰和地址。使用私鑰和地址和使用用戶名登錄方式,是真正的區塊鏈系統和傳統中心化系統的一個根本區別!!

草田簽區塊鏈合同手機頁面

私鑰本質上是一個包含64位的無規律的隨機數

比如:6KYZdSDo39z3GDrtuX2QcowWTBHK45gd7yfr2SC1j239sBCnWjee。

在你使用「草田簽」開始,系統就不停提示你,請一定要保管好您的私鑰。

是的,私鑰是一串64位的隨機號碼,沒有規律可言,需要你手動抄寫下來,或者你需要自行複製好,保存在電腦本地,下次使用時進行複製黏貼。

私鑰不可以給其他人,這有點像你的銀行賬戶+銀行密碼,你所有的數據全在鏈上,你的私鑰是唯一開啟你鏈上數據的唯一鑰匙,這把鑰匙要非常的繁瑣且重要,需要客戶自行保管好。

同樣的地址也是一串沒有規律的隨機碼。如果把區塊鏈系統比作一個公有存在的星球,那麼你的地址就是那個經度+緯度的定位。有了地址就準確知道你在哪裡。換算成區塊鏈系統的話,有了地址就能給你轉錢了,授權給你看相關數據了。

使用私鑰+地址,是用一點點不方便來換取絕對隱私保護!

換句話說,使用非中心化區塊鏈「草田簽」,你必須使用私鑰和地址,因為區塊鏈系統採用的非中心化存儲。無法實現傳統的賬戶名登錄方式。也就是用麻煩一點的方式換取你的數據不被泄露,不被篡改,不被破解。用一點點的不方便換來你的隱私絕對有保障,商業機密0泄露!

現在一般的B2C平臺,對於同用戶的合同之保密性要求並沒有那麼高,所以選擇傳統的電子合同即能解決其基本的降本增效問題。但是對於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工單位這樣一些高保密性的單位而言,草田簽區塊鏈合同當是不二之選吧!


在新零售時代,就需要藉助智能信息化市場的變化,根據消費者需求升級,滿足消費者信息獲取慵懶化,給商家帶來更多切入市場的機會。

區塊鏈、大數據等作為當下的先進信息技術,為智能化的零售系統提供了支持。基於區塊鏈營造的信息公開的環境,各企業可以減少戒備,增加彼此合作的可能,用戶享受消費同時提供消費數據,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根據用戶反饋的數據進行商品的優化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系統。

大數據時代為新零售提供了發展平臺,想要改變傳統的零售方式,那麼線上線下打通是必經之路,未來零售以大數據為根基,以消費者為服務對象,是消費升級和技術下的必然趨勢。

區塊鏈新零售新模式也已經產生,安貓科技運用區塊鏈這一新興技術,打造出區塊鏈銷售解決方案,開啟"貼碼防偽直銷、掃碼溯源直購、持碼推廣返傭"的區塊鏈新零售模式,為傳統企業構建線上銷售新場景,實現消費者與企業的精準鏈接,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度,幫助企業智能化運營。

可以預見的是,銷售和購物模式會像支付結算一樣,步入"貼碼直銷,掃碼直購"的區塊鏈新零售新時代,無論人們走到哪裡,看到自己喜歡的產品,就可以馬上掃描產品質安碼購買,不僅僅侷限於線上或者線下的單一場景,讓人們的購物體驗再次升級。還能看到產品的溯源信息,對於每個企業來講,也必須為產品增加掃碼直購的功能,讓產品放在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被銷售出去的可能。


想要初步瞭解區塊鏈技術到底如何落實到現實應用上,先來簡單看看幾個國內區塊鏈落地實際應用成功案例:

1、微眾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貸款清算

2016年9月,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投入試運行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用於優化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和清算。引入這個區塊鏈系統,所有的信息都記錄在區塊鏈網路上,無法篡改,交易過程中同時清算,實現實時清算,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2、中國銀聯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跨行積分兌換

2016年9月,中國銀聯與IBM試行區塊鏈技術的共享積分系統。運用此區塊鏈系統允許用戶跨行、跨平臺兌換獎勵積分,也就是說,用戶在一家銀行的積分可以兌換其他銀行的積分獎勵,甚至兌換多個航空公司里程和超市獎勵。大幅度提高了銀行積分的使用效率。

3、豐田汽車運用區塊鏈技術追蹤汽車零部件

2016年10月,豐田汽車加入R3聯盟,通過區塊鏈技術,將每個零件的生產加工使用情況都存儲到區塊鏈中,這樣,在汽車零件出現問題後,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到零件的出處。

4、央行區塊鏈數字票據交易平臺

2017年1月,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引入數字貨幣進行結算,可以實現數字票據交易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同步轉移,從而實現DVP票款對付結算。同時,區塊鏈數字身份方案解決了不同金融機構間對用戶重複KYC認證的問題等。既解決了數字票據交易金額對交易無關方的信息保密,又保證了票交所等監管方在必要時擁有看穿機制。

5、螞蟻金服區塊鏈應用

2017年8月,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試水保險,助力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上線國內保險業首個愛心救助賬戶,區塊鏈技術讓每筆資金流向都公開透明,每筆資金流轉數據都不可篡改,每筆資金的去處和用途都有跡可查。同年11月,螞蟻區塊鏈用在了食品安全溯源和商品正品溯源上,目前,產自澳洲紐西蘭的奶粉和中國的茅臺,用戶只要用支付寶掃一掃,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正品。

還有其他很多國內外案例,這些成功案例無不標誌著區塊鏈技術應用正在逐步落地推廣,為各行業所爭寵青睞。伴隨而來的是眾多區塊鏈技術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都想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然而,在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的禁令出來後,隨著註冊難度的增加,更多的是中介產業鏈式的空殼公司,有實際應用的公司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關於區塊鏈的安全技術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和爭議。區塊鏈現如今主要面臨5大安全問題:底層代碼的安全性、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共識機制的安全性、智能合約的安全性和數字錢包的安全性。

5月29日,360對外宣佈公司Vulcan(伏爾甘)團隊發現了區塊鏈平臺EOS的一系列高危安全漏洞,是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安全風險,這類型的安全問題不僅影響EOS,也可能影響其他類型的區塊鏈平臺和虛擬貨幣應用。360表示,希望通過這一漏洞的發現和披露,引起區塊鏈業界和安全同行在這類問題上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共同增強區塊鏈網路的安全。

總之,從用戶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越安全,使用起來才會越放心;從企業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安全是保障自身應用系統安全、用戶數據資產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從政府管理層面來說,保護公民合法數字資產安全,監督企業安全運營是基本職責。

可見,區塊鏈技術應用目前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但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加快實施,相信未來我國區塊鏈產業會逐步培育成長。


比特幣 挖礦

目前落地的溯源,合同公章什麼的,大多數都是傳統互聯網本身能做的沒什麼創新


金融領域較多,大多數是商業銀行在嘗試。推薦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零基礎學區塊鏈一書,寫的不錯。


有很多啊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落地困難,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區塊鏈和「地」之間有著一道屏障。

區塊鏈為了安全地實現去中心化,必須設計成一個非常封閉自洽的系統,系統為了維護去中心化的前提下的一致性,並沒有給區塊鏈添加主動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換句話講,區塊鏈沒有網路調用的功能,只能依靠交易(transactions)的提交,生成新的區塊,將區塊鏈從上一個狀態,轉變為下一個狀態(a transaction-based state machine)。

這就導致了區塊鏈所能完成的功能大大受限。比特幣只能完成點對點的轉賬。以太坊往前走了一大步,設計了一個可以自動化運行的腳本--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可以完成一些邏輯運算,但是依然沒有網路調用的功能。智能合約最常見的功能也只能是發行代幣。

所謂的應用」落地「,就是將區塊鏈的一些技術優勢,比如可追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自動執行等,與一些其他行業的信息系統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已有系統提高運行效率,創造新的應用場景,解決一些用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區塊鏈本身的封閉性,讓這個融合過程變得非常困難。

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嗎?當然不是。既然區塊鏈可以也只能接受交易的提交,那麼我們就將外部數據作為交易的載荷引入。完成這項工作的裝置我們成為預言機(Oracle),它是一個位於區塊鏈與外部世界之間的中間件,是連通區塊鏈與外部信息的橋樑。有了預言機,區塊鏈就具備了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也就有更多的區塊鏈應用可以落地開花。

使用Chainlink增強智能合約的44種方法?

blog.chain.link

上面這篇博文中介紹了很多區塊鏈通過預言機來與其他行業結合落地的例子,其中有些已經付諸實現。

DeFi

去中心化金融(通常也叫 DeFi)擁有去中心化的後端架構,將常見的金融工具重新改造,目前發展勢頭不容小覷。用戶無需再在中心化機構的輔助下參與金融市場,而是可以利用去中心化網路中的開源軟體獲得、交易並借貸資產。因此,現在出現了許多自治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不僅可以做到公開透明,還可以基於數據實現自動化流程。這裡的數據就是通過預言機來提供。

落地項目:

Synthetix去中心化合成資產發行協議

Aave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Ampleforth一個具有彈性供應的新型基礎貨幣

保險

保險既是創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前提條件,也是保護消費者的主要途徑。然而,保險行業自身存在信任問題,導致其無法充分發揮其經濟潛力。將分散式賬本、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預言機結合,能夠升級傳統保險行業的基礎架構,讓保險公司和保險客戶都從中受益。

落地項目:

Etherisc 去中心化保險協議

互助型DeFi保險 Nexus Mutual

公共事業

水、電力和網路是現代社會的根基。公用事業對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然而保障公用事業穩定運營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卻早已過時。智能合約可以將老舊的公用事業系統轉移到區塊鏈上,為這一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帶來現代化發展。

Dipole 分散式能源交易平臺

遊戲

區塊鏈由於其開放透明的特點,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遊戲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公平性,通過預言機將可信的隨機數帶入到智能合約中,增加了區塊鏈遊戲的趣味性。

Pooltogether無損彩票

Polyient區塊鏈遊戲

除此之外,區塊鏈通過預言機與IoT物聯網、供應鏈管理、身份識別等諸多領域都可以建立聯繫實現落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Chainlink是一個業內領先的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路,以上介紹的項目都是通過Chainlink與區塊鏈外部數據建立連接,實現業務落地。如果您也有區塊鏈+數據方面的業務需求,Chainlink一定是最佳選擇。


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可信問題,那在實際場景中存在可信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由發力點的,目前我接觸到的應用領域有以下幾個:

  1. 司法存證領域,區塊鏈發揮了存證的作用,提高了司法處置、維權的效率,解決了實際問題,是我比較看好的場景之一;
  2. 供應鏈金融方向,在票據拆分、可流轉方面,區塊鏈可以根據自身特性,發揮自身價值,如果票據拆分實現的話,還真的是很不錯的亮點;
  3. 溯源場景,溯源的目的是防偽,但是區塊鏈並不能解決防偽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方面,區塊鏈發揮的價值後糾責,即發生了問題後,可以快速定位問題的出處。我這邊接觸過很多溯源的項目,基本擺脫不了「為了做而做」的嫌疑,也是因為定位沒有找準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