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來講:國外的鋼琴對國內的揚琴,豎琴對古箏,單簧管對笙,小提琴對二胡,吉他類對琵琶,等等....甚至中國還有一個嗩吶,國外根本沒對口的。可是目前西洋樂如此盛行,到底比國粹強在哪裡?(盛行=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強」?)


還是謝邀,雖然很不想回答。因為看到問題的名字就懶得回答這種問題。

我要說一下這個回答我完全是站在民樂的角度去給大家講解一下民樂,並不否定西洋樂的好和樂器的合理性或者悠久的發展歷史等等。我是一個職業音樂人,我對於不同音樂風格的接納度非常的強,所以我愛音樂,不僅僅愛民樂。但對於貶低民樂的人,我還是要護個犢子。

我自己是樂團的演奏員,你要我承認我們自己的樂團比西洋樂差,你覺得可能嗎?沒錯,我就是帶有情緒的,「護犢子」

太專業性的東西咱就不講了,什麼民族管弦樂團是仿西方交響樂團,什麼樂器對應什麼樂器之類的bulabula的百度都能搜到的廢話。

我直接從大家能聽懂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音樂直擊中國人自己的內心。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從作曲方式的不同來說,西方音樂家注重和聲,豎線條的東西,音樂肢體聽上去更加豐富飽滿,層層疊加。而中國的音樂,除了一些經典的民間流傳,這幾十年來也出了一些為民族管弦樂譜曲的優秀作曲家。中國的作曲家其實更注重橫線條旋律性的東西,更注重內心情感的抨擊,你聽中國的管弦樂作品,大多都是畫面感極強的,直擊人心。雖然大家很多人並不喜歡嗩吶的聲音,覺得刺耳,可是嗩吶在表達西域風格和西北風格的曲目里是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的,而且缺了嗩吶不成樂。就拿譚盾的《西北組曲》來說,西洋樂是演奏不出西北的豪情和黃土高坡的壯麗,必須嗩吶一吹,你雞皮疙瘩都會掉一地。你說土嗎?西北組曲一點兒都不土,寫得很有意思並且很好聽,我個人也很喜歡。中國的曲名跟每個樂章都的音樂融合得特別好,其實有時候你看看曲目名字再聽音樂就能很好的去理解這畫面感極強的音樂了,《西北組曲》第一樂章《老天爺下甘雨》看名字根據中國的地域情況也知道,西北乾旱,以前經常旱災,求雨難,樂曲最一開始用了很多人聲以及不協和音來描述那種乾旱大地龜裂以及人們祭祀求雨的景象,之後旋律段一出來的時候,正是老天也被感動得終於下了雨呀,而觀眾也會被這種旋律直擊人心,雞皮疙瘩掉一地,甚至眼淚也會留下來。這麼樣一種音樂,是西洋樂無法做到的,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自己的音樂,無法代替的。《西北組曲》只是其中一種。很多優秀的好作品,只能中國的民族樂器來演奏,可以把你感動得一塌糊塗,而西洋樂不行。為什麼老一輩的人更熱愛民樂?首先,我們老一輩的人可以說比我們年輕人更有文化底蘊,他們的經歷,成長,紮根在中國,中國各個地域最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經歷過來,而我們早就經歷不到了,有時候音樂就是帶人們返祖,而這些音樂老一輩的人們聽來更感動,這跟他們生活的地域以及經歷息息相關。當然年輕人也一樣,如果你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愛這塊富饒之地,熱愛不同的民族傳統,那麼你聽民族音樂就會有不同的見解。當然老一輩的人也不太能聽懂西洋樂,別說他們了,如今又有幾個年輕人能聽懂西洋樂?音樂外行的人聽西洋樂很多都是湊熱鬧,聽不懂也要裝懂叫好,當然我不否認也有真正能聽懂西洋樂的外行,我身邊就有幾個發燒友,不僅能聽懂,而且西方音樂史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這裡我並不是去抬高民樂貶低西洋樂,想表達的是樂器結構的不同,必定跟發展有關係,音樂無國界,好的音樂大家都應該去推崇,而真正的傳統文化,大家不應該丟失。


第一,作為某民樂團的成員,其實民樂不差的。。。

第二,客觀每個東西來講的話:

1、民樂發展規模不夠,很多樂器都沒有發展的渠道。當然這個事情並不僅僅是民樂在國內發展的短板,西洋樂也是。去琴行,學古箏的一大堆,學鋼琴的一大堆,其他的呢?像我們這種18線小城市,學冷門樂器根本找不到老師。我同學想學琵琶問我達州有沒有琵琶老師,我也不清楚,她說問了很久都沒問到。我學笛子,但我所知道的笛子老師也真的很少。嗩吶、笙、阮這種東西在大學前都沒見過,大家都沒有聽過,有怎麼能傳承呢?

上述樂器也可以對應黑管、薩克斯等等,普及度不夠高,大家說學音樂就是聲樂鋼琴之類,是個很煩人的成見。

2、西洋音樂很洋氣與西洋地位有關——

你周圍有幾個人學過印度笛子?

3、民樂風格難以統一。

這一條既是優點也是缺點。西洋樂團的聲音很容易產生和諧音色,而對民樂不一樣。嗩吶音色獨特,同樣的,京胡也是這樣。但京胡很少用於管弦樂,所以一般嗩吶會首當其衝成為一個樂團難以彌補的短板——吹好不長臉,吹差怪丟人的這種情況。你想想二胡和笛子合奏聲音還好,古箏和嗩吶合奏呢?

之前的民樂合奏,都不怎麼帶嗩吶玩的。民樂合奏在近代主要有江南絲竹之類——這些合奏基本也是小合奏,要和後來的管弦樂比較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民族管弦樂也是近幾十年慢慢出現的,之前誰也沒想過能用我國民族樂器來代替西方樂器吧。

(劃重點)

古典民樂的產生大部分是為了獨奏,所以缺少伴奏的厚重感,這也是為什麼各大民樂團都強調低音聲部的重要性。

如果比低音聲部,我們確實缺少類似的樂器。阮在民樂團裡面已經夠憋屈了,我們還卑微的去招大提琴。。。

4、民樂還在發展、還會改進。用發展幾十年的民樂和幾百年的工業化西洋樂比對,在工業上肯定吃虧。

民樂不只是為了傳承,我們也不是僅僅為了還原那種古風而學習。笛子最開始也不是兩節式的。嗩吶現在有了郭雅志發明的12平均律嗩吶,真的普及了也很有意思。葫蘆絲在郭雅志的改進下,音域也不止是原來的半殘廢,只是這個發明也還沒大規模運用。哨笛這東西,原來可也是沒有的。。。(原諒我只知道吹奏方面的)

但是比獨特性:

例如:

中國笛子是全世界唯一有笛膜的,清脆的聲音,真的是管樂的一股清流。

5、我們!可以!同化!他們的!樂器!

嗩吶傳自波斯,來源也是絲綢之路。而現在它也成為我們民族的一個靈魂了……


也算是名字沒起好導致第一印象吃虧。其實原本定義是『民族管弦樂團』,應當叫National Orchestra的,然而。。。『民樂團』這麼個簡稱,直接把人們的印象帶到Folk Band上了,就搞得情況很尷尬。還是香港台灣聰明,當初起名字叫『香港中樂團』、『新竹青年國樂團』。

民族交響樂團的編製,乃至多聲部和聲、配器法在當初都是借用的西洋管弦樂團的思路,而傳統的中國樂器很多更傾向於獨奏或小規模合奏(文人自娛的琴曲、勾欄瓦肆類似於當今流行音樂的曲子,戲劇伴奏的各種套曲,以及慶典祭祀的宮廷樂,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也不怎麼剩了),西洋交響樂大多數來源於歌劇伴奏或者宮廷宴會,二者來源有所重疊卻又有所不同,大概也是很多問題根源所在。把自己的傢伙式安排到別人的規則體系下,肯定要經歷很長一段時期來打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西兩種交響樂團的編製並不是一一對應,而是一組組對應:弦樂部分用高胡、二胡、中胡共同分擔小提、中提,至於低音部分用大提貝斯還是用革胡低革已經存在很多爭論,但那是另一個問題了;彈撥因為西洋編製沒有,需要考慮怎麼安排;管樂部分比較微妙,笛子在西方是採用加鍵系統解決十二平均律的問題,中國用全套各調式並區分曲笛梆笛、新笛來共同覆蓋長笛、短笛的作用。笙選擇了加鍵,高中低全音區和聲覆蓋,堪稱全場最佳輔助,卻很難說它對應西洋編製的哪種,非要說的話,中、低音笙可以擔當大號的部分,而中、高音笙又可以擔當圓號(圓號在樂團里通過分四個聲部演奏和弦、節奏型,偶爾有solo,大概和笙地位相似)。而嗩吶則種類比較多,傳統嗩吶和加鍵高音嗩吶相當於小號,加鍵次中音嗩吶相當於長號,而中音、低音兩種加鍵嗩吶對應雙簧管和巴松。另外和嗩吶種類相似卻分工比較單一的,還有個『管子』這種炒雞冷門樂器。高音管子像竹笛一樣分調式,不過由於太放浪不羈,只有在某些時候才會出現並且大多是一段solo,不屬於常規編製。相比之下中音、低音、倍低音加鍵管子則相當於單簧管(加上擴展形——低音單簧管)。可以說兩邊除了笛子能對應起來之外,中樂的笙管嗩吶直接覆蓋了西洋樂其他三種木管四種銅管,出於這一原因也會出現很多差異。

能把自己家的東西融合到別人家的體系之下,也是不容易了,這些年國樂一直在慢慢發展,終究是日趨成熟。不過拋開這些純技術上的因素,還不得不考慮背後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要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根本上還是先需要國富民強這一前提,之後才能自然而然地獲得文化認同。


首先我不是音樂學院的學生,也沒有系統的學過樂理知識,只是憑著興趣愛好對這方面略知一二,平時也和音樂素養高的學長有討論,才疏學淺,在此僅表達個人觀點。

我的觀點是西洋樂很美,表現力很強,但是替代不了民樂,因為它有其自身的無可替代的獨特魅力。我也不認為民樂生命力比西洋樂弱。

改革開放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是沒有文化自信心的,當所有人開始熱衷於別人的一套時,同時一定是在捨棄自己原來的東西,他們看到了小提琴鋼琴長笛,覺得如聽仙樂耳暫明,覺得自己的二胡竹笛琵琶好土。原因很多,一是從來沒聽說過,新鮮的事物總是容易引起好奇;二是經濟政治原因在文化層面的滲透影響,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更圓,外國的樂器也更美;三才是真正的樂器本身的原因,這裡重點論述一下第三點。

我系統的學過二胡這件樂器,發聲原理和提琴一樣,都是馬尾弓上的無數微小倒刺以極高的頻率勾擊金屬弦絲而發出的人耳所能聽到的悅耳的擦弦聲。但是兩者音色確實不一樣,二胡音色更像小孩兒在啼哭,小提琴更像是來自天上的音樂,是天使在吟唱,所以從這點上,小提琴更容易給人高雅的感覺,而二胡更接地氣。再加上小提琴的音域比二胡寬,所以在表現力範圍和某些作品的表現上,小提琴確實比二胡更有優勢。所以很多作品,小提琴演奏很好聽,但是二胡演奏起來感覺很奇怪,而二胡能演奏的曲目,小提琴大多都能演奏,雖然不一定保證比二胡好聽,而但基本上聽起來不會覺得很奇怪。這就是西洋樂之於民族樂的優勢,你不得不承認,現在有多少世界級音樂作品是用民族樂器演奏出來的?幾乎都是西洋樂,你用民樂演奏根本表現不出你想表達的東西。我這個學民樂的,去劇院聽交響樂也大多聽的是西洋樂。但是,這並不能否定民樂的獨特魅力。

我很贊同民樂大師方錦龍先生的話,西洋樂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民族樂器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各有各的美。西方講究的是嚴謹仔細,對每個細節都有充滿理性主義的一絲不苟,一是一二是二,所以交響樂就會給人這種感覺,每個聲部每件樂器每個音符長短強弱出現的位置都不能有一丁點錯誤,就跟看電影一樣,你放一萬遍,電影還是這部電影,每一幀都是一樣的。中國的傳統哲學不是這樣的,隨性,自然,留白,無聲,中國人想畫一萬匹馬怎麼畫?畫一座高山,前面畫一匹,後面畫一匹,至於山後面擋住了多少匹自己猜去吧,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阿炳說他拉了那麼多次二泉映月,每一次都不一樣,因為內心的心境和感情不一樣,表現出來的藝術作品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作為外國人,不理解中國人的哲學,不去學習中國傳統的繪畫書法詩詞典賦,就不會明白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和審美基點在哪,也就很難去欣賞國樂,但是問題是,現在中國人都已經開始不理解自己的音樂了。讓你聽一下二胡的《賽馬》,琵琶的《十面埋伏》,你覺得還不錯,挺熱鬧挺有意思的,換成《春江花月夜》你覺得稍微有點摸不著頭腦了,給你聽將近二十分鐘的《梁祝》你覺得就開頭結尾那段最經典的旋律好聽,中間不知道在幹嘛。要是給你聽一下古代漢唐時期的祭祀禮樂,那絕大部分人估計都可以聽睡著。所以這種環境下,我們怎麼可能會認為,西洋樂好,但我民樂也很好呢?毫無疑問,透過音樂本身,我們其實正在經歷一股史無前例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流失。

方錦龍先生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批國家公派的海外學習音樂的青年,他也曾經歷一場審美周期的轉變,年輕人看到了西方的一片新世紀,原來還有弗拉明戈吉他這種樂器,原來民謠還可以這麼彈,原來外國的音樂這麼好玩。玩兒久了,突然覺得審美疲勞了,乏了累了,來自古老東方的穿越千年的琴聲再一次撫慰了他的心靈,不禁感慨還是自己民族的音樂厲害啊 。儘管西洋樂這好那也好,也演繹不出一曲古琴一眼千年的呼喚,有些東西,我們真的要承認,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美學哲學,還得由我們自己去書寫和傳承。

我本以為改革開放後經歷過審美周期後,國人能將眼光重新放回自己的音樂,然而娛樂文化的侵襲又讓人猝不及防,大家更願意去看春節檔電影和演唱會,再次也可以去聽聽相聲(個人認為現在的相聲也開始低俗化了),或者刷個抖音啥的,大腦的興奮閾值越來越高,接受美的能力自然也就下降了。去聽交響樂的都不多了,更別說聽民樂團的演奏了,大家想要的不過是廉價的純快感,藝術這種東西太費腦子了,太慢了,入不了大家的法眼了。

現在,不管是西洋樂也好,民樂也好,都需要文化復興,不然在娛樂主義下,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會被埋沒的。就民樂來說,方先生提出了兩隻腳走路的理論,一個是高精尖,一個是下基層。高精尖指的是在最高演奏水平和最高藝術水平上要繼承和發揚民樂,培養更多的熱愛民樂的高素養人才,創作更多的優質作品;下基層指的是在民樂普及上要下更多的功夫,讓普通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認識和喜歡上自己國家的民族樂器。我覺得現在下基層比高精尖更重要,迫在眉睫,沒有群眾基礎的陽春白雪是沒有未來的,寧願先下里巴人一點吧。。。《閃光少女》這部電影是個不錯的嘗試,結合了二次元風、古風和動感的流行元素,很好的傳播了一次民樂(可惜上映票房血虧,前期宣傳啊....)可以看的喜歡古風歌曲和漢服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雖然古風歌曲本質上只是披著中國傳統美學思維羊皮的流行音樂,離真正的國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對於大眾普及著實功不可沒,《國樂大典》這樣的良心綜藝也足以讓人老淚縱橫了,不管怎麼說,文化復興仍任重道遠,但前景可期。

總的來說,西洋樂很牛,民樂也還是很cool的,生命力這種感性上的概念,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我們中國人的心裡,民樂的生命力不應該弱於西洋樂,否則實屬民族之哀了。希望有機會看到民樂復興的一天。


預警:我是來吐槽幾句的,不愛看請直接返回或是下一個。


我個人為這是大眾的錯覺。

我曾經寫過一個回答,討論的是西樂是不是真的看不起民樂。雖然我覺得專業人士確實沒有看不起的現象,比如我遇到的都彼此友好,互相尊敬;但遺憾的是,現實就是怎麼殘酷,大眾的認知就是如此排名:西樂第一,民樂第二。

比如,大部分綜合琴行里都有教鋼琴的,但不一定有教古箏的。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我就是如此闡述事實——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給我的評論是:

這就我看不懂了,不過用來回答題主的疑問倒是不錯。

原回答及問題:現實中有類似《閃光少女》中西洋樂歧視民樂的事情嗎?

怎麼說呢?題主問出這個問題來,就已經說明在你心裡有這樣的排名了。隨便舉個例子來說,就比如我吧。在我心裡,大家都是樂器,沒什麼高下之分。

有一說一,你都別說西樂和民樂對標呢。那些古琴學了半吊子的人,不要來歧視我們學古箏的孩子,我就已經很感謝了。

甚至嚴重點說,各種民樂樂器都比我們古箏難——上手不如古箏容易,否則也不會有什麼千日琵琶百日箏之類的說法。

你以為古箏真那麼流行啊?都是一些人以訛傳訛,說什麼5分鐘學會《滄海一聲笑》——人家兩分鐘還能讓你學會在鋼琴上彈《瑪麗有隻小羔羊》呢!

覺得古箏簡單,吵著鬧著要學。結果呢,一堆半吊子都來嘲笑我們古箏簡單。

你看,民樂內部還有這樣令人噁心的鄙視鏈呢,你還要討論「民樂比西樂差在哪裡?」

我在知乎上寫回答,都做不到讓一堆智熄的用戶都接受這個觀點:「所有民樂都是平等的,大家練琴都是有困難的地方,我們古箏也一樣!」

偶爾寫一個吐槽古琴的回答,還要被一群人在評論追著罵,覺得我冷嘲熱諷太過分。

可是,要是去問問那些真正學古箏專業的孩子呢?因為日常被各種外行的古琴人士嘲諷,他們是真的有苦說不出。

之所以會有題主這樣的憤慨。

首先呢,確實因為民樂起步晚、發展慢。相比人家發展了上千年的體系,我們確實沒法打。

其次呢,也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宣傳、推廣。大家回憶回憶自己小學時候的音樂,哪有老師彈著琵琶帶你們唱歌的?不都是彈鋼琴的么?

再次呢,是我覺得精神文明確實要比物質文明發展的慢一些。得有錢,才能搞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我有時候看到一些老師代言這個品牌、代理那個品牌的,我也不好說什麼,希望他們掙上錢了以後,好好教孩子彈琴。

我當然清楚題主的憤慨——泱泱大國,憑什麼在音樂藝術上,比不過人家外來的西樂?

可是呢,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得有大量的民樂琴童學琴、練琴,考級、比賽、報考音樂專業,才能從中找到好苗子走上 專業 道路,為民樂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不是一個擅長演奏的人,我只是稍微會彈點古箏,知道怎麼哄孩子練琴而已。

即使我的學生將來沒有一個人走上專業道路,但起碼他們不會被市場上一些奇怪的觀點和現象所影響,他們的下一代,也能生活在更好的民樂環境中,不會看到西樂而妄自菲薄。

所以,這就是我能為古箏,做的一些小小貢獻——如果非要拔高的話,也可以說,是為了民樂的基層發展,做了一些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