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我就是那個窮人家得孩子。懂得節約,早熟,甚至沒有撒過嬌,要過一樣自己心裡特別喜歡的東西。

羨慕那些家庭富裕甚至一家三口幸福的家庭,在我眼裡,那些孩子都活的快樂又無憂無慮,童心比我持續的時間長,他們在起跑線上就已經勝過了你,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需要考慮。


很悲哀,大學畢業後才發現,自己就是個公主身邊的小丑,可悲的是別人都知道,只有我自己沒感覺。

大學時很要好的朋友,一起花癡,一起犯二,一起幻想,一起說著小祕密,以為那是最單純美好的時光了。

然後她默默的努力成為優秀學生幹部,拿到了獎學金,而我默默的犯傻,執著著沒有前途的小社團,申請到了貧困生助學金。

清楚的記著畢業前舍友問我:她那麼優秀,你和她在一起不會覺得自卑嗎?我很傻很理直氣壯的說:不會啊,我們是好朋友。

後來我才知道,她是某局長家的孩子,她可以輕鬆的告訴我她爸帶她和某個省領導一起喫飯,她爸為她預留公務員職位。而我,卻因為媽媽身體不好,著急找工作掙錢而上當受騙,工作三個月只掙了八百塊錢,耽誤了職稱考試,耽誤了寫論文被老師批評,最後因為著急工作,畢業典禮沒有參加,畢業證也是代領的。

後來找到一份工作,我告訴她我工資只有一千四,她說,沒關係,沒錢了可以找我借。好像很仗義的一句話,但她說出來卻把我深深刺傷了。

想起過去的幾年,她總是那麼優秀,唯一一次社團的比賽,我成績比她好,在我很開心的時候,她甩開我的手很不開心的走了。

想起我和她說,初中的時候英語老師推薦我們買復讀機,三十幾塊錢,可是家裡條件不好沒捨不得買。她則是自豪的告訴我,因為學校的一個比賽,她得到了一個復讀機作為獎品。

想起我高中好朋友和我在大學又相遇,她問我:你這個同學的男朋友是我們那某某局的局長吧?我說,我不知道啊!我只是很驚訝,我的同學的朋友的背景她也那麼瞭解。

想起她給別人介紹男朋友,優秀的同學總是會介紹給家庭條件好的朋友,而我,她只是開玩笑的說,要把追求她的她又不喜歡的眾多人中一個介紹給我。其實想想也是,像我這種平庸到一無所有的,怎麼配得上她和她的朋友。

工作久了,回想起過去的自己,越來越覺得自己好傻,傻的以為個性會被人喜歡,傻的以為友誼能突破貴賤,傻的以為努力就會有結果。然而自己努力了半天,只是為了達到別人的起跑線。

想到畢業時問我是不是自卑的同學,也許在她眼裡我是應該自卑的。其實現在我才覺得,很多時候我都是在自取其辱。


本人90後,上小學的時候,一年級下學期班裡轉來一個女孩子,一般剛轉來的學生比較怕生初期是沒有朋友的,碰巧她坐在了我的前面。就和我成了朋友。我倆總在一起玩兒開始感覺她也沒怎麼太特別,就是膽子比較小。後來她邀請我去她家玩兒的時候,我驚呆了

她家是3室的房子,她有自己的臥室,臥室裏有那種很專業的能架起來的電子琴,而且她臥室的一面牆都是打的那種書架書桌。客廳裏有電腦,沙發,地毯還有大液晶電視。他父母的臥室裏居然也有電視!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牀的對面可以安裝電視啊,可以躺著看電視。而且他家有兩個大陽臺!

我真的不知道,原來我們小區還有像她家那麼大戶型的房子。我倆雖然是一個小區的,但是我家只有1室,只有20幾平米,甚至沒有客廳,陽臺也只是小小的一個,裡面放滿了雜物。

我從小就沒有自己的房間,我家的電視還是那種大頭的電視,快二十年了,沒有連接有線只能收到三四個臺而已。我有一個電子琴,那就是一個玩具。可能也就只有30公分長,我估計當時的價位也就30塊錢左右而已吧,不能再多了。我真的很喜歡我的電子琴,那時候的「讀者」雜誌和《青年文摘》的最後一頁都有當時的流行歌曲的曲子,我都能嘗試著用我的小玩具電子琴彈下來一部分,我感覺特別高興。直到看到了她的那臺電子琴,我才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琴,原來琴是可以兩隻手一起彈的。

說真的,之前我一直以為我的同學們跟我家的家庭條件都差不多。甚至連房子大小都差不多。知道我和她成為了朋友,才瞭解原來。她可以像小公主那樣的生活。

還記得有一次我又去她家玩兒,她拿出來冰箱裏的蛋糕。原來是她昨天過生日,蛋糕沒有喫完,邀請我來一起喫蛋糕。那個蛋糕足足有12寸,甚至14寸那麼大!上面的奶油好厚啊!我知道蛋糕是比較貴的甜品,我都有點兒不太好意思喫。可是在她眼裡一點兒事兒關係都沒有,她十分慷慨,我和她一起把那個蛋糕快喫完了,那一刻我超滿足。而我自己的生日要麼就是直接不買生日蛋糕,要麼就買那種只有四寸大的兒童蛋糕,幾塊錢吧,我感覺根本就不夠解饞。在她家的那一次,是我唯一一次特別開心的喫了那麼多蛋糕。

經過蛋糕事件,我就明顯感覺到在大方的她的面前我顯得特別小氣,敏感,自私。我想像不到我的蛋糕,甚至可以分享給同學喫。即使長大後的我也不曾大方起來,即使有時候表現的夠大方,也是我裝出來的,其實內心心疼的不行。


最近越來越覺得壓抑,就拿這個來說說吧

這個假期。

本人在滬讀大二,家在某農村,班裡家境最不好的那個。

有些同學和父母相處像好朋友一樣,而我與我的父母卻不想交流。

同學家會討論今天的形勢,關於政治新聞等等,我家只會各種八卦

同學在商場裏購物玩耍的時,我只會躲在家裡,省錢。

同學家有瓷磚地板或木板地板,我家只有坑坑窪窪的水泥地。

同學在家曬各種喫食,而我家(四個人),今中午喫一盤豆角,昨中午喫一盆豆芽炒豬肉,前中午喫一盆土豆,前前中午喫一盆冬瓜……

最讓我覺得差距最大的是 同學與父母的關係。


坐標帝都 家裡三代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大二上體育選修課時候遇到了一個女孩

她人胖胖的 長相一般 很普通的一個姑娘

但上了一學期的體育課 我發現她就換過一次衣服

後來體育分組把我跟她分成了一組

課間休息的時候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上了幾句

那時正值國慶放假 她問我有什麼打算

我說我訂了機票去澳門找朋友玩 然後我問她 你呢

她說她要回老家

她說她買了往返的火車站票 要站四五個小時

累了就把行李放在過道里坐一會兒 餓了就啃點麵包

她說她家在鄉村 下了火車還要換乘地鐵

之後坐長途大巴車 到家時天都黑透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貧富差距

我家庭條件不錯 從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養大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們努力帶給我最好的生活條件

我媽是獨生女 從小被我外婆嬌生慣養大的

說來慚愧 我21歲才喫到我媽做的飯 因為她之前不會做(現在會炒素菜了 表揚)

小時候爸媽工作忙 我是被保姆和外公外婆帶大的

他們買菜只去超市買有機蔬菜(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 我知道後趕緊制止了)

高三時一小時八百的名師課程上了好幾個月(現在想想我都心疼 可那時我媽跟我說一小時一百)

高考完爸爸更是帶我環遊了歐洲八國

後來我想 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好的生活環境

那些家庭條件不是那麼好的女孩 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於我而言 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的生活了

以後 我絕對不亂買東西了 嗯 一定


坐標某沿海二三線城市,在高一軍訓的宿舍裏。

我從小隨父母去務工地上學,小學初中一直在郊區沒多大感覺(郊區外地人很多),後來高中考入了市區。

我的舍友很多都有弟弟妹妹,他們的弟弟妹妹都是保姆照料的。一個女生說她的煩惱是從小都是阿姨接送她上下學。還有一個女生說如果她學得不好就出國。一個女生說要學西班牙語然後去西班牙留學。還有女生說大學要考到上海,那裡有人照顧她(她上海有房)

她們提起她們的朋友都是歐洲環遊,全世界各國旅遊。她們討論的話題是在哪國哪裡的奢侈品最划算。她們可以隨時點外賣,外賣次次過百,她們要用錢時可以直接隨時跟父母要。她們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工程師。她們討論海底撈什麼最好喫。

我從小到大沒有零花錢,只有每月回老家爺爺奶奶會給200塊錢。我喜歡喝奶茶,每次出去玩都要喝奶茶,因為這個被媽媽罵了很久,媽媽總是跟我說錢要花在刀刃上,要省錢。

我出去玩媽媽只會給我20用來喫午飯,其餘一分錢都不會給我。媽媽總是說我奢侈,消費觀不正。我真的很少出去玩。

我真的真的好羨慕隨時都能要到錢的同學,隨時可以點外賣的同學,出國留學旅遊看演唱會的同學。

我其實真的想喝奶茶。


還記得我剛踏入大學宿舍的第一天,我旁邊住了一位待人友善的同學。平時和他交談的時候總覺得他可能家境一般,直到發生了兩件事我才發現他平時是有多麼低調。

當時是夏天,由於北方雨季的到來,他便決定在某寶上買一把傘。在他選好之後詢問我意見時,我隨便看了一眼,是一把純黑色極為樸素的雨傘。為了照顧他選了半天的心情,我便應付般的回復他還可以,隨口問了句多少錢,他回我道:「也不貴,3000多吧。」一句話,差點驚掉我下巴,畢竟我一個月所有花銷也就一千足矣。

他自16年開學一直用的蘋果6sPlus,從他口中得知這部手機是他利用暑假工買的。有次晚上他一個不小心手機從上鋪掉下來了,不出大家意外,外屏碎了,但不影響使用。我建議他花個七八百換個外屏就好了,他說不用,太麻煩了,最近蘋果7系出來了,果斷在某寶又下了一部蘋果7Plus。

自此以後我再也不敢覺得他家境大概一般了,最後,在一位和他關係特別好的同學那裡得知,原來他的父親竟是

重慶市某位正廳級局長。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音樂課,老師也說我的樂感比較好,對音準什麼的比較敏感。

後來老師讓我去學琵琶,我對琵琶發出的聲音也特別著迷,但學琵琶需要自備樂器。

當時琵琶是四百五一把,我是八六年的,當年我三年級。

我媽媽無論我怎麼哀求都不答應,叫我學豎笛吹吹算了,這也是樂器也能發出聲音。

最後除了我沒有學,其他被老師建議的孩子都學了。

我也很少邀請小朋友來我家裡玩,因為我們家沒有彩色電視,也沒有人打我電話問作業,因為我家沒有拉電話線。

我的家是個四十平米一層的自建樓,我們住三樓和四樓,一到雨天,樓梯裏常常出現很大的蜘蛛。這種情況在我的同學那裡不多見。

我的同學們討論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時候,我也在心裡幻想過漢堡的味道,五年級的時候終於去杭州喫了一個漢堡。

當然啦,我現在過得很不錯,我長大後在四大行工作,認識了我老公,而我老公對我非常好。我們財務有點小自由,所以現在我女兒活得比我當年開心肆意多了。


有朋友花10萬塊給他的狗狗做了個手術

我卻在為幾百塊的生活費憂愁


人比人 比死人

有時候,家庭間的貧富差距往往不僅僅體現在物質

我會發覺自己的精神層次和審美標準和別人是有多麼大的差距,我認為這是貧富差距的一種殘忍的體現。

舉個例子 身邊同學每天都在用著最新款的手機,限量的球鞋/首飾/手錶,這時候的你可能還可以自我安慰一下:不過是金錢 不過是父母輩的溺愛或者供養罷了,你長大後也能買,你會努力拚搏實現夢想

但是你發現這些人散發的氣質是那麼的不同:明明是同樣的首飾,在他們的身上顯得無比自然,而你就像個偷拿家裡錢的小孩子

你發現你最喜歡的流行歌曲不過是陳腔濫調的套路作品,你試著聽些古典/爵士樂,卻發現對於你來說,你根本欣賞不了

你發現人家每天思考的是怎麼讓自己變得更美,更優秀,而你還在糾結王者要不要買哪個皮膚,下一頓外賣要喫20元檔還是30元檔

你發現他們穿著的衣服也不貴,你也能夠負擔的起,但是他們對於穿搭和時尚,有著超越你一萬年的理解。

他們說他們不總看手機,也不總打遊戲/刷短視頻,你覺得匪夷所思,認為這不可能實現

所以這些人跟你,除了一個00後的標籤,跟你的生活可以說是毫不相干

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那麼的繽紛多彩,而你只能窩在手機屏幕背後,看著他們光鮮亮麗的朋友圈,前衛穿著的男/女朋友

你嘗試過融入他們,但是你除了散發尷尬和當做陪襯,似乎什麼也不能做

最可怕的是,這些人為人處事還如此從容,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把你忽悠的明明白白,你知道你與他們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你好奇:為什麼他們總有那麼多談資?為什麼他們的生活裏總有那些奇聞樂事?為什麼他們明明那麼有錢了,還處處比你優秀?

後來你明白了:這就是眼界,這就是格局,這就是層次

那麼如何得來呢?哪有那麼多草根思想家,平民教育家?你生在什麼樣的層次,你的家教,師教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什麼層次(當然不是絕對)

說白了,就是你家沒錢,他們家有。

你們家操心溫飽的時候,人家在想著怎麼享樂

而且

往往這種精神層次上的差距,和物質上的差距來比,要難受得多得多

因為你很無力。嗯。無力


同學們經常帶奶茶到學校,一杯大概二十塊吧

我什麼也沒有,偶爾帶一瓶可樂

他們問我,為什麼我不帶奶茶

我說,因為奶茶太甜了,容易發胖。最重要的,是比起奶茶我更偏愛可樂、雪碧這樣的碳酸飲料,喝著爽

但是,這些都是扯淡。我愛奶茶,我喜歡珍珠和紅豆(當然,我也喜歡碳酸飲料)

只不過,呵,買不起罷了

看著他們的奶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想著

「我偏愛碳酸飲料,我不喜歡奶茶」

僅此而已


先匿為敬。

樓主是獨生子女,從小在某人均gdp一般的省會城市長大。家裡有三套房兩輛車,在這個城市處於中等水平,和身邊的同齡人(一直就讀於公立學校)比覺得還行,就是普通家庭的水準。

後來考上了某一線城市985,認識了一個本地的同學,我們聊得很來,成了很好的朋友。可是後來無意中聽說ta家住的是黃金地段上千萬的豪宅,我瞬間傻了,第一次離有錢人這麼近。

其實ta是很低調的那種人,除了全套最新的蘋果以外完全看不出ta家很有錢。ta和普通同學一樣大多數時候都在喫食堂,也會喫學校門口10塊錢一頓的小攤,日常出行就是共享單車+地鐵。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金錢完全沒感覺,可以不卑不亢地面對有錢人。結果發現身邊很好的朋友跟自己存在巨大的階級差距後我非常自卑,這件事現在心裡還是很膈應吧。


哎不請自來……

我上鋪,放假的時候我們倆都說想買ipad,結果她剛和她家人說立馬就ipad和apple pencil都安排上了,然後我現在也沒買,我想換手機iphone12 了,跟她說了一嘴,剛回家她就換上了,我現在平板手機都沒買~她第一個學期是一部六千多的三星,第二個學期是p30pro,第三個學期是iphone12……


前提

前陣子回去隔離,想和同學一起回去廣州, 但是負擔隔離酒店的費用太貴,家裡人和我說去鄉下隔離,價錢會便宜些

於是乎和同學一起聊回去的事,我問他「你怎麼回去」,他說「我爸會辦我搞定」,頓時 心裡差距就瞬間溢出來了,當我和家人還在為隔離費用而煩惱時,他可以脫口而出 毫無顧慮做出第一選擇,挺羨慕的


在室友跟我說她彩禮至少要八十萬實在不行也必須五十萬的時候...


我同學,在班算裏窮的

結果她家開公司的。

emmm

上過央視好像,註冊花了五百+

不是說她家多富有

而是明明我家特別窮,家人還偏偏要把我往有名的學校送。

害,確實,那種十八線小城市的學校有點孬。

但好的正規的挺少的。


當她隨手就買了一件699元的設計款半身裙的時候 我還在為花了718元的藥費懊惱了好幾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