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是外部世界富有,內心世界貧窮;

有的人是外部世界貧窮,內心世界富有;

有的人是外部世界富有,內心世界也富有;

有的人是外部世界貧窮,內心世界也貧窮;

不知道你說的貧窮是指的哪一種?


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機會是有的,要有信心。都說寒門難能出貴子,農村的孩子即使努力上了大學,畢業出來真正能改變命運的也還是少數,大部分還是普通人,為了柴米油鹽奮鬥著。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很難翻身。

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很難翻身?

1、生活壓力特別大。

窮人家的孩子本來擁有的不多,很多時候掙錢還要寄回家裡,要養父母還有弟弟妹妹上學等等。遠的不說,就說房子吧,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在城市生活,房子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很多人為了一套房子,年紀輕輕就成了「房奴」。生活中只有努力工作掙錢還貸款,哪裡還有時間精力去做其他的。很多時候基本也就是為了溫飽而努力,大部分時間也是做著廉價的工作。

2、機會相對比較少。

很多人可能會說,可以創業,可以做生意啊。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創業、做生意都需要本錢,窮人家的孩子手裡根本沒什麼錢,好不容易存了一點點哪裡敢亂花錢。而且一旦失敗了就很難再爬起來,機會比別人少太多太多了。

3、輸在起跑線上。

窮人家的孩子,要想改變命運,唯一希望就是高考。通過高考順利考上大學纔有更大機會改變。可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教育環境就相對差些,資源就比較缺少,考上大學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上了普通大學,出來工作也是一般般,要真正翻身挺難的,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光努力不一定就有更多回報。

4、價值觀不同

窮人的孩子讀書只是為了能夠不種地,不僅父母這麼說,學校的老師教育孩子都會說好好學習,不然以後就得和父輩一樣種地了。很多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要念書,只知道努力念書考上大學纔有機會改變命運。

但有錢人的孩子則是為了興趣愛好而學習,對他們來說讀書只是學習的一部分,他們課後學習的知識會更多。為了自己定下的夢想而努力,最後成就肯定也多。

5、環境不同,思維行為也不一樣

從小生活在貧窮的環境是不可能有富有的思維的,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智商沒有問題,但是情商普遍都有所欠缺,待人接物方面不如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大方自信,現在社會更多靠的是團隊的力量,一你沒有資源,二你不善於溝通也很難獲取他人的支持,不能勝出也就不難理解了!

6、貧窮限制了你的眼界,看不到那麼遠,失去了許多的機會!

選擇大於努力,正是因為貧窮,我們的眼界不如條件好家庭孩子開闊,當你進入大學還不清楚電腦該怎麼開機時,與你的城裡同學在初中時就已經自己開發出了一段小程序,因為他站的更高,所以也能看得更遠,我們因為窮所以把太多的資源投入到了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卻忽視了未來的發展問題。

7、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主要是父輩的支持不同,有錢人可以接受最好最優質的教育,可以上好的學校,可以學習自己興趣的東西,而窮人家的孩子很多基本父輩很難支持,很多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就出去打工,因為家裡困難需要有人掙錢養家,所以很多窮人家孩子的學歷都不高,而且很多父母也認為讀書浪費錢,不如出去打工實在,就算上學了又能怎麼樣呢?


不清楚題主的機會是指什麼?

如果只是世俗的眼光來看,那幾率是極低的。


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關鍵是窮。窮的意思是匱乏,是有限的資源,是對物質的掌控能力缺乏,是沒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思考學習閱讀本來都是耗費能量的事情。古代的程門立雪的故事,站在雪中一定是喫得飽飽的才能呆這麼長的時間。窮孩子首先還是要解決喫飯的問題。

機會本身無處不在,但是你在機會旁邊嗎?有很多的人因為離機會近纔有把握機會的機會。窮孩子怎麼辦?

第一、喫得飽飽的 窮人家的孩子首先要把自己餵飽,喫飽了才能撐著,喫飽了撐的纔能有新的想法,才能天不怕地不怕。餓著的時候只會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喫。

第二、大量的閱讀 窮孩子沒有機會體驗,但是可以學習間接的經驗,比如冰激凌是什麼樣的味道,雖然喫不了但是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得感受的信息,同樣的,大量的閱讀彌補了自己的粗陋。

第三、信息的剪刀差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信息化世界,所有的信息都是有通道的,都是可以突破通道的,也就是說可以掌握的。好在現在還沒有登陸火星,地球的知識是有限的。窮孩子就需要儘可能的掌握信息,分析信息,形成新的結論和認識。

第四、制定方案迅速執行 這個世界是人人的世界,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擴展我們的人際,面對我們的人有三種,三分之一恨我們,三分之一對我們不管不問,三分之一會莫名其妙的成為我們的粉絲。窮孩子要敢於跟恨我們的人較真,爭取不管不問的,找到我們的粉絲。快速行動,快速迭代,才能走出窮家富路。


有!

先說說本人的經歷,在深圳的培訓機構工作了一年半,然後回到老公的家鄉(偏遠的鄉鎮)的小學做老師。這個鄉鎮不算特別貧窮,但肯定不富裕,第一個學期上課的時候,有一題要求寫出爸爸媽媽生日的題目,當時四十四個學生,有19個學生舉手,說沒有爸爸或媽媽的。當時震驚了我,回頭跟同事說起,大家都說正常,基本每個班都有十個左右的單親家庭,百分之九十五的留守兒童。當時我被這事震驚了好久都沒能回神。

有一個男孩,父親精神病,母親跑了,跟著奶奶生活,每個月靠低保,上學靠建檔立卡,衣服都是穿這奶奶的衣服,上衣長長的,蓋過膝蓋,又黑又有破洞那種。但孩子特別爭氣,每次考試都是全鎮排名前十,老師交給他的每件事都能完成得很好,他的班主任每次換季都給他找親戚朋友孩子的衣服贈他(買新的怕他不好意思)聯繫了退休校長,拜託校長資助這個孩子。由來這個男孩去了當地最好的初中,初中畢業後去了市裡最好的高中,成績排名都是靠前的。

你說他,成績保持前幾,沒有刻苦用功,沒有努力我是不信的。不敢說他以後大學畢業有多麼爭氣,多麼成功,但他考學習,知識確實改變了命運。如果沒有每次重要考試都排名前幾,靠他精神病的父親,年邁的奶奶,他很難邁出這個村子。九年義務教育期間他也是痛苦的,沒有老師,退休校長的資助,苦日子要喫得夠夠的。

所以,再窮苦的孩子,努力真的有用。

越努力越幸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