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回答只是無營養的搬運課文或他人觀點的內容,如果你實在對答主個人的思考感興趣,那不妨看看評論區。

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漳河邊上的鄴。西門豹到了那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爺來,問他是怎麼回事。

  老大爺說:「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何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要不給他送去,漳河就要發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門豹問:「這話是誰說的?」

  老大爺說:「巫婆說的。地方上的官紳每年出面給河伯辦喜事,硬逼著老百姓出錢。每鬧一次,他們要收幾百萬錢;辦喜事只花二三十萬,多下來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門豹問:「新娘是哪兒來的?」

  老大爺說:「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子,巫婆就帶著人到哪家去選。有錢的人家花點兒錢就過去了,沒錢的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女孩兒被他們拉走。到了河伯娶媳婦那天,他們在漳河邊上放一條葦席,把女孩兒打扮好了,讓她坐在葦席上,順著水漂去。葦席先還是浮著的,到了河中心就連女孩兒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兒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來越少,這地方也越來越窮。」

  西門豹問:「那麼漳河發過大水沒有呢?」

  老大爺說:「沒有發過。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

  西門豹說:「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西門豹帶著衛士,真的來了。巫婆和官紳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經七十多歲了,背後跟著十來個穿著綢褂的女徒弟。

  西門豹說:「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個打扮好的姑娘領了來。西門豹一看,女孩兒滿臉淚水。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說完,他叫衛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巫婆在河裡撲騰了幾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姿(更正是巫婆,絕對沒有暗示巫姿不行的意思)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說完,又叫衛士把官紳的頭子投進了漳河。

  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紳都提心弔膽,連氣也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著又要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

  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從此,誰也不敢再提給河伯娶熄婦,漳河也沒有發大水。

  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裡。莊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成。

備註:本文出自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2020/08/24更新

我實在是忍不住想想問,大家都是接受社會主義教育成長起來的人,為什麼你們(有人)會覺得當有用時獻祭活人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哪怕這個有用不是永恆的之後還得接著獻祭其他人。不是說反對活人祭的人有多高尚,而是人類無法開上帝視角確認活人祭的有效性,這與人類在歷史中的犧牲行為有極大不同。戰爭中,小股部隊的堅守陣地能確實保障大部隊的撤退,抗洪裏,戰士們的奮鬥能確實緩解洪水對城市的衝擊,這些犧牲當然是偉大的而且是落在實地的,單單把一條人命交出去的獻祭怎麼想都是一件很扯且無謂的犧牲。希望反對我觀點能用更充足的理由砸到我臉上,而不僅僅是隻要獻祭有用,獻祭活人就可以被接受這樣單薄的觀點。


2020/09/16更新

沒錯,還是那個只會引用他人理論的答主又來更新了,這一次我將引用羅翔老師的話終結這篇無營養的回答。

截圖來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y4y1C7Je

(答主的碎碎念時間,我將不再對評論區中的支持獻祭論者進行回復,當然你們可以繼續評論,除非有不友善的言辭(包括但不限於辱罵髒話等)外我不會摺疊大家的評論,也不會屏蔽大家,如果沒回復只是單純的不想跟你聊了,我是不會接受反對意見的,以上。感謝諸位的贊同和評論)


二更一下,關於其他回答裏提到的一些誤解

1,東京一直下雨不是因為陽菜穿過鳥居變成晴女後才開始的。而是原本就一直下雨,所以陽菜才會希望天晴能和病重的母親去散步。甚至於穿過鳥居這件事!都是被上天誘惑的!

看到了吧,那個時候已經是陰雨不斷了,陽菜是作為祈願穿過的鳥居,並無意成為晴女。然而上天設了這個陷阱等著她來跳

看見了嗎!這是赤裸裸的誘拐啊,陽菜只是簡單的希望天晴一會兒,並無意操控天氣,結果就被上天選中要求獻祭,這還有王法?當真無法無天了!

2,關於說東京淹沒後,生活悲慘……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好吧,淹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發現不行了就開始逐漸轉移,修築新的設施不就行了嗎,現代社會都還有遷都的呢。事實上東京人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生活因為淹水發生了改變,但是人民也在逐漸適應新的生活

河堤加高,隔離了淹水的區域,右邊明顯也是低地但是沒有淹水,說明排水更好,目前是可以居住的。這不是上天把200年前的地盤收回去而已嗎?

3,關於陽菜的所謂使命

陽菜的使命在我看來只有這個

一個15歲的小女生沒了父親,為了想給病重的母親一個晴天被上蒼引誘成了晴女,後來父母雙亡,為了不和弟弟分開,謊報年齡想方設法打工賺錢。她明明在這個年紀也該有人呵護,也有權利過上自己的生活啊!所以這一次,她就是該為自己許個願了!

脖子上的項鏈斷開了,不正是象徵著這個少女的束縛被解開了嗎。

4,我們為什麼不支持陽菜獻祭,心疼陽菜

因為從頭到尾東京被淹都不關陽菜的事啊!

你看看,人家一老奶奶自己家被淹了,還不是一樣很平靜公正的看待這件事情。那些說淹水死人 家破人亡的,人家老奶奶說啥了嗎?

用鋼鐵俠舉例說陽菜有義務的,確定不是搞笑?滅霸一響指,半個宇宙的生命要消失,這其中就包含鋼鐵俠和他的朋友,這叫死一羣是死,死一個還是死,橫豎都是死。嚴格來說不能完全算是死一個救全部啊!

如果因為上天選中了一個孩子,就必須要她去獻祭。那我覺得西遊記裡面要喫小孩的妖怪也沒什麼錯,你打不過妖怪,那就犧牲小孩保平安咯,人家妖怪也是信守諾言的啊。你們就是壞!看到陽菜應該獻祭的言論,我的心情和帆高是一樣的

她只是一個15歲的孩子,結尾也才18歲,她該有自己的生活,她該對自己負責,對弟弟負責,唯獨不需要的就是為東京淹水負責!幹不過天就欺負小女孩,本當に大丈夫?(此處鳴謝 @一覺未滿 指正語法問題)

當然如果你懷疑我希望陽菜活著的動機是我也想回答這個問題……那我也認!我就是饞她的身子!我下賤!

以下為原回答:


當時工作忙,女朋友也在忙她的事情。沒去影院看。剛剛在家裡看完

首先天氣巫女只是和天氣有微妙的聯繫,可以傳達意願去改變天氣,所以之前強行放晴有損害是很正常的,因為那是不自然的行為

再就是,雖然犧牲陽菜可以放晴,但是沒有任何理由為了東京不淹沒就犧牲陽菜。東京淹沒是很可惜,但這就要去犧牲一個少女的一生,犧牲「前輩」的姐姐,犧牲帆高的摯愛?東京有給過她們什麼嗎?她們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這個城市討生活,現在因為有了價值就可以為了這座冰冷的城市做出犧牲嗎?這未免太殘忍了

而且片中淹沒是因為下了3年的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基本上不可能淹死人,除非你是鐵了心想當海王

所以我認為結局是正確的,我們看慣了太多因為有用而自我犧牲去拯救世界的結局,但這樣就正確嗎?一個人首先擁有自己的人格,才能從整個社會羣體裡面被獨立區分出來,然後再有自己的生活,情感,寄託才能實現自我的圓滿

帆高對陽菜的愛已經強大到他可以不顧警察追捕,不顧鐵絲網的傷痛,不顧帶電鐵軌的危險,不顧危房的隱患。甚至煎熬的度過高中畢業前的時光,這一切對於這兩個相愛中的人來說,難道不比這座繁華但冰冷的東京更有意義?!如果生活中東京的每個人都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愛和寄託,那這座城市不就是一座機器嗎?阿圭對女兒的愛,宮水三葉和立花瀧的愛,宮水奶奶對丈夫的思念,晴女服務裏各種各樣的希望天晴的理由,這纔是人該有的生活,是那種無論如何為了自己,為了所愛的人都要去達到的倔強和瘋狂。這一點電影結尾一直在提到啊

沒有誰天生就該拯救全世界,這個責任太大了,結尾BGM裏也說了,我們都只是「小小的肩膀」怎麼可以輕易扛起這麼重大的責任?每一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或事,去努力,去堅持,去瘋狂。

最後,隨著帆高和陽菜破鏡重圓,相信隨著生活的改善,也許陽菜美好的生活和心情能夠使天氣重新放晴呢。即便不會,那又怎樣。東京200多年前就是海,下一個200年東京又能變回來,但是那對於這兩個相愛的人來說,太長了!不關她們的事!這輩子,她們註定要相愛!


我一直覺得「同意獻祭少女給天,而不是與天抗爭到底」,作為一個中國人能有這種思想,是十分羞愧的,丟咱們老祖宗的臉,愧對於中國從古至今逆天改命,跟天神鬥爭到底的文化精神。

要知道,人家老外可是十分欣賞咱們這種敢於反抗的精神,認為咱們太屌了

你現在跟我說,天給你下大雨,你不尋思怎麼修水壩,怎麼改善生活方式過得更好,不想想怎麼治治這個天,不拿出加特林對著天一頓突突突,而是要拿咱們自己人去獻祭,求天寬恕幾年

太丟老祖宗的臉了

這種言論最不該是咱們中國人說出口的

建議多看看《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的故事,你看看咱們古時候人寫的東西表達什麼樣的精神

敢殺老孃?我變成鳥也早晚把你填平

——精衛填海

今兒就看你這山就不順眼了,搬走是不可能搬走的,一輩子不可能搬走的,立在我家門前就是你的不幸,給我等著,我這輩子移不動你,我還有兒子孫子,早晚給你挖穿

——愚公移山

這太陽下山了,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禍害人了,你們等著,我夸父這就給你們把太陽抓回來養著

——夸父逐日

十個太陽太熱了,曬死爹了,射了射了,留一個正好

——后羿射日

說實話看完天氣之子,我以為知乎會有一些問題討論

「如果真的出現天氣之子電影裏天降大雨下不停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防範?」

「天氣之子的天降大雨是否能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什麼條件具備?」

「天氣之子的天降大雨是否不夠嚴謹,用地理相關知識分析有沒有可能出現在日本或者亞洲?」

「天氣之子的自然災害該如何治理?」

然後知乎真正討論的是

女主做法是否自私?

作者是否三觀不正?

大禹聽完氣的想掀開棺材板給你們一杵子

這幫後人太不爭氣了!

太失望了!

—————————分割線————————

沒想到自己的回答這麼多人看(不是jojo的回答有點失落)

Ps:求求你們不要再說河神了,河神有人答了,是完整的課文,我就沒尋思再寫河神了,不是我沒想過河神,你們要是想看河神就點開問題在下面找。

在這裡補充一下評論區一些看法

有些人認為我說的太過激進,提出「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說法。

表示上了年紀後就越來越明白順應天道的道理了

我覺得這些說法都挺好的,但是放在這個題上稍微有點不對路

這個問題明顯是一個順天者亡的問題。

正因為你無論怎麼做 天都不滿意,就是要下大雨,所以你才更應該拋去僥倖心理好好修你的水壩 改善生活。

其實電影裏也說了,那塊本來就是海,借給你們人類住幾百年,現在該收回來了,那人類怎麼辦啊?那麼多人口往哪塞?全國移民計劃搞起來?流浪日本計劃搞起來?

難不成住那的人跟天說:誒,好嘞爺,我們這就去死,把海還給您。

不還是得活著嗎?

所以我認為電影的結局也是某種意義上表達著:人類順應天道,不犧牲同伴,並在逆境中建設出人類的一片未來。

最後不也過上好日子了嗎?這有什麼不好的?有什麼可吐槽的?這很沒骨氣嗎?

是,我也覺得災難中死掉的那些人很慘。

人類的發展,無論哪個時代,不是經歷了戰爭與革命?人類的幸福哪一樣離得開「犧牲」兩個字?

戰爭找上門的時候,是中國人的團結與犧牲奪回了土地和尊嚴,換來的和平,而不是獻女人獻寶物獻土地。你現在站在先烈用鮮血爭奪回的土地上,來跟我說:要不我們獻祭點人,求好日子吧?

你就說這想法丟不丟人吧

日本最後建立了水上都市,這在我看來就是他們經歷了上天的磨鍊戰勝了困境,這是一種人類進步的體現,體現了人類頑強的意志。

啊,就苟著,就在那苟著,想靠獻祭進步啊?

關鍵又不是你獻祭了少女天就永遠晴了,不還是給你擺個臭臉?

既然左右都是下雨,獻祭自己的同伴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圖個解氣,誰讓她能成為主角,我卻不能,可氣死我了,趕緊給她獻祭了,那麼好的能力不為我服務,可氣死我了!

還是說她死了,三年不下雨,你抓緊時間打工,然後攢夠錢帶著老婆孩子跑路移民?

把她獻祭了,好了,下一個輪到你了

就問你怕不怕就完事了。

你要說換個其他事你跟我講順應天道,我覺得還有討論的價值,但是答題就要看題目,至少在這個問題上,除了下雨沒別的選擇,直到陸地淪為海洋。

好了,問題來了

順天者亡,你是順天還是逆天?


村子裡有一羣土匪,整天欺負村民,還要村民把年輕姑娘送給他們當壓寨夫人。本來選好了姑娘,都準備送過去了,誰知道這姑娘有個相好的對象,帶著姑娘逃跑了。土匪一怒之下把整個村子翻了個底朝天,能搶走的都搶走了。村民覺得都是那個逃走的姑娘害了他們,決定派出十個青壯年追殺那個出逃的姑娘和帶她走的小夥兒。。。欲知後事如何,敬請期待由廣大鍵盤俠導演的《天氣之子2》

村民幹不過土匪,只能把氣撒在逃跑的姑娘身上。神同樣不是普通市民能抗衡的,所以也就把氣撒在女主身上,沒什麼毛病嘛,畢竟欺軟怕硬也算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對了,電影中男主16,女主15都還是未成年,根據日本少年法的規定,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給予刑事處分喲。

添加:

剛看完一部老日漫《多羅羅》,就又想到了這個問題。劇中領主為了救民眾於戰爭和災害選擇了信仰魔神,將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獻祭給了魔神。結果菩薩替孩子擋了一災,孩子僥倖存活,從而走上復仇道路的故事。相信有不少人看過,沒看過的也可以去看看,評分也還不錯。結尾也給出了答案,靠別人施捨得來的平安是脆弱不堪的,想要長期活的安穩就要靠自己的雙手,自己強大才是根本,不管是內心直面恐懼的決心,還是經濟基礎的支持。這些,纔是最重要的。這讓我想起了中國近代史,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民眾渾渾噩噩。列強入侵今天割香港,明天讓臺灣,,,為了一時的安穩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成為了列強的「提款機」。還好,有志之士認清了現實,推翻了沒落王朝,建立起新的國度。新中國成立從在夾縫中生存到現在的敢於和美帝叫板也是因為腰桿子硬。無他,唯自強爾。


說實話,《天氣之子》在國內引發的爭論,真的是令我噁心到了想把腸子吐出來的地步。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在《天氣之子》劇中,新海誠所表達的態度是反對活人獻祭。

活人祭祀,世界十大恐怖習俗之一。古人相信宇宙的一切都由神來掌控。因此人們通過祭神的活動來祈求神靈賜福。每當祭神的時候,人們拿出貴重物品作為貢物,有的地方甚至用人的生命做貢品,以表示虔誠。

毫不遮掩的說,我個人是堅決反對活人獻祭的。然後,這個活人獻祭在日本動漫中,可以說是經常性的出現。但絕大多數作者都是站反對派的視角。在《虛構推理》劇中,雨神大蛇說:"古代時,人們為了求雨是要把活人(最好是年輕女子)扔到沼澤中給大蛇喫的。" 祈晴與求雨,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天災下雨不停,城市淹了,大家沒地方住了,獻活人給神明,雨就停了。過去是天災乾旱不下雨,農作物都旱死了,大家沒有糧食喫,獻活人給神明,下雨了,全村樂開懷。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把誰家的孩子扔給大蛇喫呢?

馮鞏說:我兒子可是親生的,那我哪捨得呀!

牛羣說:我這也不是後的啊!某人靈機一動說:咱不如把天野家的小陽菜獻給神,她爹死的早,天野媽重病也時日不多了,她一個小女孩領著年幼的弟弟日子也不好過,不如讓她幫咱們村子造造福,還能行善積德。明年咱們再把她弟弟也獻給神,讓天野一家人在西天團聚暢享天倫之樂,這不是雙贏嗎!何樂不為啊?

鄙人不才,但可以代替新海誠吐你一臉口水。

活人祭祀象徵著人類的愚昧,所有支持贊成活人祭祀的人,都是殺人犯。不管是誰策劃的,不管是誰動手殺的,不管是為了什麼而殺的,只要你支持贊成,你就是絕對的加害者,這是絕對不變的事實。所以,當你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一定會有人在臺下拍手叫好,閘刀落地時必然大快人心。下雨是天災,那不是你可以逼良為娼,殺人放火的理由。

怎麼看待《天氣之子》中為了救一個人淹了一座城的結局?

《天氣之子》天氣巫女

我真不知道是誰告訴的你們,陽菜一條命可以換東京三年晴。

劇中,陽菜每次祈晴,都是小範圍短時間,也就幾個小時,所以要趕到現場去祈晴。看似賺了錢,三個人的交通費不知道要花多少。陽菜神隱之後,確實晴天了,但上天可沒說給你晴幾天!會是一年,還是半載,那都是未知數。已知結局時,東京大雨下了兩年半。東京是塊地皮,不動產,約2193平方千米。劇中說東京原本是海域,操縱氣象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用人肉填海是大工程,你要做長期打算。每年要填多少條人命進去?要填多少年?才能確保東京不被水沒呢。

日網考察:

東京部分地區是填海而來的人造陸地,→八重洲。劇中,氣象神社的原型是"高円寺冰川神社",是日本唯一的氣象神社。巫女是神道教中奉仕神明的女性,將神意傳達給人,將人的願望傳遞給上天。巫女≠人柱人柱是建造大壩、城牆、港灣或面臨災害時,被當做祭品獻給神明,祈求平安的活人。

新海誠三觀不正?不要嚇我,你們不會真的以為靠活人祭祀能治理自然災害吧??

劇中,神社的老爺子說原本世界各地都有天氣巫女,負責將人的願望傳遞給上天,祈晴或求雨。後來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放棄了神學,選擇了科學。當天災降臨的時候,人類已經幾乎徹底的失去本應有的祈晴的人力與信仰力,落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這是忘本逐末的結果!

就如同人類在近代大肆破壞自然壞境與生態系統,等大自然的報復降臨,人類接受審判的時刻到來之際,你覺得活埋幾個少女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災害問題了嗎!?

總結。

1、被救的女主角不是加害者,東京水沒並不是她造成的。

2、去救人的男主角也不是加害者。雖然他為了救人逃出警署、持槍、襲警,但並未造成傷亡。並且在被捕後,男主角也受到了法律的寬容。

3、東京水沒是自然災害,是歷史的必然。

這樣,我們假設你穿越回到了2019年,在你面前的這個人是新冠病毒的最初感染者。很巧,你手上有一把匕首,只要你殺了他,你就可以拯救未來幾個月內會陸陸續續死於非命的幾十萬人類同胞。

請問,你會動手嗎?你真的認為這是大善嗎?如此殘忍的行為真的能冠以正義之名嗎?

那麼,又要怎樣看待某人為了救一個人而害死了幾十萬人的結果呢?

動不動就想著用別人的生命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就是典型的殺人狂思維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