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足夠多的時間,拋開一切幹擾的因素,你會怎樣去深入優化你的設計(視覺設計)?或者怎麼做,才達到你真正覺得滿意的效果?大概說一下過程吧!


真正能幫助優化你設計的,往往都不在此次設計中。


先把你的設計做厚,把你想到的每一個點都表達出來,再把你的設計做薄,把你表達的每一個點都結合起來!


以前畫產品外觀,就是多思考 多畫草圖 多借鑒有點相類似的產品形態(去設計師網站找)然後沒別的竅門,就是多花功夫 ,然後選出自己滿意的效果,然後找其他設計師看看····幫忙提供下建議等等···


設計不是一味的做加法,有時候減法比加法效果更好。
開展同行測試,推出更多測試版,閉門造車是不可能有好的結果的
1,好的產品,應該具有生命力。或者至少在較大範圍和時間維度上具有生命力。而生命力來源於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給用戶創造了更多價值,來源於產品本身的功能屬性,即:有沒有解決所謂痛點?所以功能非常重要,前提是必須有廣泛的需求,活著給用戶創造了一個需求,那麼,產品就具有了價值,也給用戶帶去價值。

2,像喬布斯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常常不能做到創造性地顛覆設計。所以,一方面要試一試目前設計的產品可不可以和常見的一些事物結合起來,說不定就能有所創新;另一方面,觀察類似產品的設計特點,看看有沒有沒被完善的功能,並且這個功能具有上面所說的生命力。


不停地推翻重來
不斷的瞭解競品 不斷的瞭解行業趨勢與需求 深入用戶行為 嘗試反思用戶更深的使用場景 以主要且核心用戶不斷優化產品 (額 很簡單的)

從APP設計的角度嘗試回答下:

這個想法一直都有,就是沒有時間,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無法確定的問題,最終會選擇一個保守可預期的設計方案,而更多的時候,產品決策者的主觀判斷決定的,雖然有疑問,但是在沒有足夠理據支撐的前提下,只能暫時妥協。在回顧階段,就可以根據上線後的數據、反饋驗證之前的問題,這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重新思考設計方案並迭代優化,不過這種理想情況少之又少,因為可能又有新的需求要跟了,誰叫現在的競爭這麼激烈呢?

我設想過,如果拋開所有幹擾因素,會以兩個緯度去重新設計,但是底線是設計方案可落地,而不是天馬行空,不然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也讓設計失去方向,所以在設計之前,要想清楚兩個問題:為什麼這樣設計?這樣設計能達到怎樣的目的?

第一個緯度:未來風格探索,嘗試當前最新的設計風格,比如最近的極簡風,看看是否和自己的產品、用戶融合。

第二個緯度:以自己對產品、用戶的理解重新設計,這個理解需要基於數據、反饋的整理,從框架、導航、內容佈局到視覺、動效等範圍進行設計,把之前的疑問、思考都體現在設計中。

最後通過工具輸出DEMO,找身邊的人測試驗證,收集反饋,形成文檔,即使可能還是飛機稿,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會得到許多,只是一切都還是設想,還沒機會實現。
首先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其次有時候就算你有足夠的時間,但是囿於你的眼光學識設計水平,你不能很好的優化,你可能有時間修改,但修改可不算優化。設計最重要的是積累,需要時間和歷練,從一個項目能學到東西就ok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