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我以十法得證菩提。云何為十。

一者 能施所愛之物

二者 能施所愛之妻

三者 能施所愛之子

四者 能施所愛之頭

五者 能施所愛之眼

六者 能施所愛王位

七者 能施所愛珍寶

八者 能施所愛血肉

九者 能施所愛骨髓

十者 能施所愛支分

是名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

觀內受 外受 內外受

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

起慈悲心觀諸眾生。

若受樂時 生於貪心

若受苦時 生於嗔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 生於癡心

作是思惟。有受皆苦。

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

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

受樂受時。遠離染心 生於慈心

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嗔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舍心

一切受無常 苦 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如瘡

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

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

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

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通靈體質的人,念啥經都容易快速感應,但通靈體質的人同時也最容易著魔,所以不要追求感應最好最安全


修行是向自己內心去尋找,而不是向身外之物去尋找。

不是什麼經書能讓你快速感應,而是你的心清凈,你就能快速感應。當然前提是正經而不能是假經。


至誠可以感通,在心不在經文。


欲速則不達,誠心念誦心經即可,簡短而意深。


是否快速感應,不取決於經文,而在於你的心。

至心信樂,至誠恭敬地去唸,哪一部經文都能快速感應。

另,建議題主改個名,你這個名太負面了,須知名如其人,你和它呆的時間長了,它就能真的把你帶入其境,如此的話,你念經文又有何用?


我給你發個紅包

一般施者受者都會有感應

你說這不是經文,那是你境界不夠,再體會一下


沉溺於殺盜淫的人念四種清凈明誨能迅速離殺盜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