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幫我拿一下快遞」就比「你幫我去拿一下快遞」語氣更緩和,可否用社會語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祈使句都是省略主語的呀,英語也一樣


只有兩個人對話,沒有「你」不會引起混淆,但多人對話則必須有「你」,以便明確行為施動對象。明確施動對象本身就是強調「行為責任「,多用於上級指派、談判定責等場景。


因為用「你」表示你太直白了,中文和日語有太多方式繞過你這個字來表示你這個人了。日語最簡單的表示你的方式就是用敬語,要幫忙提行李嗎,這都知道是對你說。直接說你出來就真的太直白了,就像喊你不喊綽號,直接叫名字,都是很生分的。什麼叫親近,就是外人沒反應過來是叫你的時候,你已經回應ta了喲。


瀉藥

語言小白強答一波

首先從語感上來講,

在和對方說話的時候,只有「你」 和 「我」,所以這不需要強調到底是誰,一般對話者都可以從語境分析清楚。而額外加了指向性明確的「你」或「我」,會把對方和自己分得很開,會變成額外的「強調」,給人一種不太禮貌的感覺。(其實在中文對話中還是經常會出現「你」和「我」的。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有時不加總會覺得表意不明。但是當我學了日語後,當聽到生硬的區分「你」和「我」,總是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強調在句子中是很重要的,例如:

1. 他去羽毛球館

2. 他去了羽毛球館

3. 他去羽毛球館了

4. 他去了羽毛球館了

5. 他,去羽毛球館

從這五句話中都能比較容易的看出被強調的對象。

然而看上面的第2,3,4句,第2句強調「去了」,3 強調「羽毛球館」,而 4 有兩處強調的地方,過多強調,反而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個人感覺有點類似於抱怨/責怪/委屈...)同理,在1對1交談的時候,在不必要明確的主語的時候,加入「你」或「我」會使句子隱約地強調多餘,導致「聽起來感覺怪怪的」

第二點,從社會方面來講.

在亞洲,很多國家都是「集體主義」,中國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全班同學的利益是集合在一起的,例如當某同學上課說話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說:

「你知道你說一分鐘話,耽誤了全班同學多少時間嗎?全班有40個人,你說1分鐘,就耽誤了別人40分鐘。每個人說一分鐘話,這節課就不要上了」

我相信大多數同學都有遇到過類似經歷。這正是表明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為集體利益主義,個人每做的一件事都有關乎整個集體的利益和榮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喜歡更希望聽到的是「我們」,而不是「你」和「我」。因為「你」或「我」,在1v1對話中把自己和對方割裂,增加了距離感。

再舉一個例子,

有一道托福口語考試題,題目大概是「為什麼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你認為好處是什麼?」 這題亞洲人普遍得分較低。

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解題思路:穿校服 - 國內學生從小就被教育穿校服是為了消除衣著上的貧富差距;更容易辨認是本校學生;穿著一樣也許會使學生們更有凝聚力;一眼望去非常整齊......

所以當我們一看到「穿校服」、「好處」的時候,神經已經敏感的回憶到了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要穿校服的理由。

然而,老師告訴我們要穿校服,是為集體利益而考慮的。但是題目里,赫然寫的是「你認為」,而不是「學校認為」、「老師認為」。

那麼應該答什麼呢?

答你自己的感受啊!

「穿校服的好處在於,每天早上起來不用糾結於穿什麼衣服,有利於節省我的時間」

「穿了萬年不變的校服,就不用花多餘的錢買其他的衣服了,更省錢」(並不覺得)

總而言之,在大多數歐美國家,更多的人是「利己主義者」,這不代表他們自私,而是很多事情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需求。可能這也是一個原因,歐美語言里語法複雜多變,該加「你」或「我」的地方不加就是錯吧。

作者小白,本文里也許有某些學術性錯誤、認知型錯誤,還求各位大佬輕噴,並歡迎指正!


日語中、並不是不用你…只是覺得叫名字來的指向性更明確。在只有倆個人的對話中可以做到完全不用「你」。


增加了「你」感覺更有指向性吧。除卻在一群人中使用你為了區別,其他地方的使用「你」有這個命令語氣的成分在。


祈使句本來就不需要「你」。印歐語普遍也不用。面對面說話,都知道叫聽者做。

一種語言有敬語的話,「你」不是敬語,所以聽起來不那麼客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