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可以靠著勤勞的雙手去致富,還可以努力改變。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落後而不自知。

這裡和題主分享兩個社會心理學名詞,「烏比岡湖效應」和「杜寧-克魯格效應」。

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意思是高估自己的實際水平。

杜寧-克魯格效應,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無法認知他人真正的能力;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如果他們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一句話總結:越差越覺得自己牛,越強越謙虛。

知道了這兩個詞,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自我感覺良好的原因,例如接近90%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處於平均水準以上。原因在於我們無法感知整個世界,只能通過感知自己的周遭來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平均水準以上,我們所能夠感知的周遭是非常局限的,遠非全部的,例如一個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裡確實處於平均水準之上,又有何意義呢?只是落後而不自知罷了。

上學之時,及格線基本上定格在60分;上班之後,安規考試及格線定格在80分;前不久一次調考,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100分。這時反觀上學時的60分及格線,感覺老師是如此寬容,另一方面也營造了一個看似不需那麼努力的虛假世界,不知不覺之間便降低了標準,意味著可以存在瑕疵,無需那麼完美,差不多即可,於是教育體系生產出來的產品存在次品,許多畢業生進入社會之後並不能做到學以致用。

我們也如此,心目中的平均水準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對自己要求高一些,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被落下的幾率才會大一些。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里缺的是選擇,骨子裡缺的是勇氣,肚子里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懶!
是想像,因為限制了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沒有希望。

參見楊改蘭。


生為貧家女,嫁作窮人妻。三餐無以繼,終歲辛勞矣。


我覺得是自卑

因為貧窮你可以去改變

自卑,你即使富有了,還是會顯現出來,類似於炫富的土豪,其實骨子裡也是自卑的,因為自卑,所以渴求用炫富的方式來自我滿足


比窮更可怕的是無能為力。


比貧窮更可怕的就是甘於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的,坐井觀天,沒有比這更糟的了


我經常會在各大網站看到這樣的話:

25歲了,身無分文;

30歲了,我卻一事無成;

40了,整天奔波忙於生計;

……

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儘管要少一些:

20歲,我如何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在25歲賺了100萬;

30歲,我開了公司,自己做CEO;

……

每個人的運氣,能力,選擇,努力的不同,導致每個人事業的高低不同,金錢的擁有數目不同。不管在網上看到多少好的壞的,一個事實就是大部分人都不會滿意自己的生活狀態,都覺得自己不夠有錢。即使已有了一定的身價,但現金流可能仍是緊缺的。

當然,我一直覺得大富看命,小富靠運。我們只能努力改變自己能改變的。

所以我時不時的會想,既然大多數人都不是那麼有錢,那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們可以如何改變?畢竟這是比窮更可怕的地方。這可能會影響人是窮一輩子還是一陣子。

我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勤勞,勤勞致富。一個人即使有賺錢的天賦,但是什麼都不幹, 那他能富?即便他是富二代, 也會有被他敗光的一天。所以勤勞是讓人擺脫貧窮的第一要義,儘管人人都知道勤勞致富,但是有些人卻想不到勤勞也是分等級,有不同的。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事實:勞心者永遠比勞力者賺的多。所以勤最好勤在腦袋上,這是真正的勤。有很多人天天為賺錢累的不行,但是卻不會為自己騰出一些時間思考錢該怎麼賺,這是可悲的。

我想到的第二點是:格局。很多時候也可以叫選擇。即使同樣在勞心,那也是有區別的:你的勞心和馬雲,許家印就肯定不一樣。人可以沒錢,但不能鼠目寸光,沒有格局。人有了格局,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怎樣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格局?那就是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在是非面前拿的起放的下,有自己的原則。

第三點是勇氣。勇氣當然要建立在格局的基礎上,但是又是獨立出來的。我私以為聰明智慧的人多,但有真正勇氣的人少。不然為什麼真正非常有錢的人就那麼幾個?這個世界總是會給有勇氣的人福利,因為勇氣是要我們拋棄一些安全感,並且有風險的。但很多時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四點:知進退存亡之理。說白了,就是把握好一個度。這可能是幾點中最難的一點吧。因為這一般是在已經有了錢後才真正考驗人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在安處思危是很難的,因為這個階段人都有些飄了。一不留神,度上沒把握好,就有可能從頭再來。

我的最後一個觀點是,總是想著賺錢的人很有可能賺不到錢,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總是想著怎麼為社會,為別人創造更多價值的人,反而可能賺到錢。這是很玄的吧。

以上是我的觀點。 我同時也拜讀了吳軍老師(計算機學家,作家,投資人)的文章《比窮更可怕的是什麼?》。他也說,窮本身不可怕。但是一個人如果有了這三點是比窮更可怕的:

1.沒有見識

2.缺乏愛

3.沒有規矩

沒有見識,其實就是沒有遠見,或者說沒有格局,這一點和我之前說的一樣。

沒有規矩,就是沒有原則,不明事理,延伸一下,也是沒有度,我的看法和吳老師也一樣。

但他說的沒有愛,我沒寫到,也值得思考一下。沒有愛的人本身小家子氣,這樣的人也很難有格局。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講究溝通合作,不懂愛別人,一味自私自利的人,走到哪裡在哪裡碰壁,畢竟有一個好人緣也是成功的前提。

好好思索窮的原因,遠離貧窮的坑。

就寫到這裡,祝大家暴富。

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泰林故事匯


是缺乏見識 缺乏愛 缺乏規矩


蘇家的男人們 ?


自卑啊,根本不敢去想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死亡。好死不如賴活著,人活著就有希望呀~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貧窮和富有……


這要擱個幾年前,答案多得是,現在那就沒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