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愛紛奢和人亦念其家二者有什麼共同點嗎?放在一起是否邏輯?和上一句有什麼關係?


作者為姜洪根的一篇新解論文認為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心和千萬人的心是一樣的,都有享樂之心,都有追求財寶的慾望,所以阿房宮引得天下人垂涎,最終招來禍患引得秦朝滅亡。

但這樣理解的話,下一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又不連貫了,而且這樣理解的話,杜牧的立意就比較器小了。


阿房宮賦的原句是: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大致意思就是說:唉!將心比心,一個人的想法,其實和千萬人的想法是一樣的(都想過好日子啊)。秦國政府喜愛豪華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業。為什麼搜刮老百姓的財物時,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起來,卻像對待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

以上句子是一種對比,把秦朝統治者和百姓做比較。錢搜刮時比喻成錙銖,揮霍時比喻成泥沙。表達了作者對秦朝統治者的不滿與憤恨。


上一句是「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這個心是什麼?所以下面一句點明,是愛紛奢,是念其家(我認為這裡愛紛奢和念其家是使用了互文的修辭,不能分開來看)。所有人都喜歡奢侈的生活,都顧念自己的家庭。但是秦國人在不遺餘力的掠奪別人的家庭(取之盡錙銖)來充實自己的家庭,毫無顧忌的揮霍獲得的財富(用之如泥沙)來滿足自己的奢侈之心的時候,沒有想到六國之人也是和自己一樣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把臣服自己的六國百姓當做予取予求的魚肉而不是平等公民,最後必然導致「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先聯繫上下文,前一句是「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意思是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然後看這一句。古文有時候會省略一些上下句之間的連接詞,尤其是當表示轉折的連接詞被省略之後,會對理解造成一些影響。比如這一句,如果加上一個現代漢語的連接詞表示轉折,改成「秦愛紛奢,可是人亦念其家。」意思就是,秦國這樣大肆掠奪六國的財產(為了增加自己的財產),可是六國的人都愛惜自己國家的財產啊,秦人怎麼能這樣奢侈地揮霍呢?

再聯繫後面一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所以這樣是可以解釋通的。這是我的理解。


跟上下文對應啊。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人和其他六國人都顧念自己的家業,希望自己的家能富麗堂皇。置辦家業是所有人共同的選擇。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秦人從六國手裡收取財富,但是卻大肆揮霍,絲毫不顧念六國人的死活。


原文: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比較廣泛接受的翻譯:

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自己的家。

但是與原文其後的「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邏輯上不連貫。所以我認為這段話的意思應該是:

「秦王一個人的意願,也成了千萬百姓的意願。秦王喜歡繁華奢侈,人們也會念及秦王的家,(所以予以認可和支持)。奈何(秦國)錙銖必取,又如泥沙一樣耗費。」


秦人大手大腳花錢,花的是收來的大家的錢,大家也顧自己的家阿,交上去的錢就這樣被你浪沒了,扯犢子呢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