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寫的有點多,一稿成。)

謝邀,如果讀書都是忘,最好的建議一定是:不要讀書(消遣除外)。

何必浪費時間呢,你能看到的書別人也能看到,你能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別人也能得到,何況你還忘呢。所以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定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成就感和實際的益處。如果你看得是比較晦澀的書籍,原本晴朗的人生可能因此而變得黑暗,甚至懷疑生活的好。

人生獲得經驗和道理的方法不止讀書一種方法,生活中朝聖的道路很多,沒有必要和自己的弱處死磕。「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已經很難了,又何必自討苦吃。

但是,我還是想正面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即如何讀書。大道理就不講了,古往今來講得好的人數不勝數,我就說說自己對讀書的理解。

讀書是自用,不要太過考慮作者想表達什麼,不要太在意評論家又說了什麼,你需要知道你看這本書的直接需求是什麼,你想獲得什麼。我不覺得一個人輕易會忘記自己的心愿,一個人的滿足感是值得回憶的。

讀書不是用來吹的,如果要吹水,就看本大百科。讀書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用的,既可以提升個人修養,又可以提升實踐能力。

不要篤書,不要信書,更不要崇拜著書人。要有質疑一切的心氣,要有審視所有的目光。無論閱讀什麼樣的書籍,都不要全盤接受。你要明白,時代是漸進的,你要比著書的人更強才對。一個人在具有動態的心思來閱讀書的人,總比拎本書翻翻頁更容易記住知識點。

不是看什麼書都叫做讀書,不是看著書就是讀書。以我個人來說,我所需求的真正書籍,大約也就100本,足矣。我說的不是此時的需求,而是以一生為標準的。那些年閱300+書籍的人我不知道他們看得什麼書,但我覺得你也不必要如此(話說18歲以後吹牛就不按本吹了)。你可以試著寫一份屬於自己的人生百大書單,看過得沒看過的都行,但必須是你覺得最好的。然後把書單的書當書看,反覆地看,其他的書籍就當浮雲吧。若不然累死也看不完世間的好書,人生來只做好自己,可不是做別人的書蟲。

要學會讀書的時候做筆記,這一點真得很重要。人年輕的時候沒什麼,但是人越長記憶力越消退,費了心力的事如果還忘記了,真想……(省略十萬言)。筆記的初級形式有兩種:一種是你如實記錄作者的觀點和警句;另一種是你用格言式語錄體概括你看到的一切和思維發散出的結果。如果欲求不滿,那就合上書,逆推整本書的脈絡體系。書籍想讀通,最好練一練文筆,寫一寫日記、文章啥的,把得到的東西熔鑄自己的骨子裡。人最怕的就是有了好的想法而敝帚自珍,繼而不思上進。把自己的私貨不時地抖露出來,自然要獲取新的知識。於情理地鍛煉,也會愈發暢順。

我覺得不應該這樣問,應該問讀書總是忘記,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記憶大師,只有那些記憶大師才會過目不忘,既然我們沒有這樣的記憶,我們就要多看幾遍才可以記住。

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慢看或者快看,我們面對合適的書的時候要有合適的方法。

如果只是覺得因為看了會忘記,然後就快看,那麼看完了你還是記不住什麼內容,為什麼當初還要選擇去看書呢?

我們何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說到看書,怎樣有效的看書,這才是我們所要解決的事情。

這裡我想推薦一本我這幾天剛看的一本《如何有效的閱讀一本書》,裡面講的方法很有用。下面是我看完這一本書所做的總結,發出來如果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

讀書是一門藝術。首先,對於從事文字工作的人,讀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也是提高個人素養的最便捷最有效的一個方式。

讀了那麼多書,但是卻看不到效果,難道是我們不會讀書嗎?還是我們選不對好的書籍。

至今為止,你讀過多少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如果有人問你,你最喜歡哪一本?你或許可以說出書名,但是具體內容卻不知道了,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去改變呢?

來自日本語言大師的顛覆性閱讀理念《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可以給你你想要的答案。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一本關於超實用筆記的讀書方法,書中從如何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如何有效的閱讀一本書。

如果你想讀書,首先你就應該要選擇一本對你有用的書。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選擇書呢?

首先,我們可以製作一個購書清單,清單的內容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和備註,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書,可以把它填在購書清單里,

當我們製作了購書清單以後,去買書的時候就不會漫無目的的去尋找,浪費時間還浪費精力。

製作購書清單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我們帶著目的去讀書的目的意識,然後他還能幫我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讀的書。

找到我們想要讀的書以後,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讀書了。

你有聽說過讀書筆記嗎?你可能會覺得做這種事情有什麼意義呢?這也太費事了吧?

但是讀書筆記,讓我們的讀書成果一目了然,並且它的用處還有很多,比如他可以為我們收集素材,等你以後想要用的時候打開讀書筆記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素材。

以前我們總是漫無目的的讀書,過程很單調,就像在完成任務一樣,讀完後很難再重新回去讀,在記憶中也沒有留下痕迹,當我們想要獲取信息的時候,完全想不起它在哪裡?

但是現在我們有了寫讀書筆記這個前提為目的,當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可以自由的調節讀書的節奏,可以一邊確認重點一邊讀書,書中的內容就可以清晰地留在我們的記憶和筆記本中了。

當你決定以寫讀書筆記為前提去讀書的時候,對讀書的認識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讀書筆記呢?是一邊讀一邊寫筆記還是讀完了再寫筆記呢?

為了寫出精鍊而深刻的筆記,文中給我們介紹到我們應該讀完一本書以後認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頁哪一行,思考怎麼撰寫讀書筆記,然後嚴格的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盡量提煉自己的感想,爭取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

為了更有效地寫讀書筆記,作者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建議?

我們實施如下的篩選程序,第一通讀,第二重讀,第三標記。

通讀是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頁折角。重讀是讀完以後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覺得有價值的話可以把另一角也折起來。標記是把重讀的那幾頁再一次重讀,如果還是覺得有價值的話,那就做上標記。

然後我們還可以準備三枚書籤這三枚書籤是通讀書籤,重讀書籤和標記書籤,在一邊讀書的時候把標籤夾好。

然後我們可以用不同的線段來對內容進行劃分,比如普通直線,我們可以用於重要,客觀上很重要,暫時先畫出來的情況。波浪線,我們可以用於非常重要,主觀覺得值得重視,想記住這裡以後加以運用的情況。圓圈是用來圈出重要的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詞。

在讀完一本書後,你已經為寫讀書筆記而做好準備了,那麼我們要怎麼寫讀書筆記呢?

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一個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首先,我們要寫上我們做讀書筆記的日期,然後還有書名和作者名,可以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內容,然後在內容後面評論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

在摘抄的內容前,加上圓圈,而在自己的評論上前面加上星號,這樣的一篇讀書筆記就可以完成了。

那麼我們又該摘抄哪些內容呢?我們只要記住把重心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上就可以了。

上面作者給我們介紹的是一種書寫的讀書筆記,還有一種讀書筆記叫做剪報式讀書筆記。

我們可以把書腰和信息卡片,書籤等其他東西把它剪下來,粘貼在讀書筆記裡面這樣就又構成了一個讀書筆記。

通過選書,購書,讀書,寫讀書筆記,就完成了我們讀一本書所用的所有工序,然而,我們寫完讀書筆記以後不是把它放在書架上讓它保存起來的。

我們應該時不時的把它拿出來重新讀,要養成重讀的習慣,因為在重讀過程中,我們會有所收穫,通過重讀,可以為我們的思想增色。

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很難做不下去,但是只有我們堅持才會有成功,才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美好。

我一直很喜歡蔡康永的一句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是會英語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們一定要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真理。


你的每一次點贊和轉發我都會用小本本記住了哦


吃過飯,我們依然會餓

我們在吃過飯之後,幾個小時後我們依然會感覺餓。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不再進食。

因為不斷的進食是我們人體必須的行為,就如讀書一樣,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在閱讀之後一段時間忘記書里所講的內容,即使是讀完一本書之後,馬上回憶也只能回憶起,你所理解的70%左右,更何況書籍中還有一些我們並不理解的內容。

不過,即使是這70%的內容,我們也會受益匪淺(在保證書籍內容質量的前題下)。

正如我們所了解到的,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也並不是會被我們100%的吸收,必然會有一些廢物被我們所排出。

我們進食是為了獲取能量。我們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或者其它目的),無論你可以記憶住書籍內容的多少,你不可否認,你已經不是閱讀前的你了,很多的情況已經由於這本書的內容在你的身體里發生了變化。

正如樹上春村所說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讀完並不是真的讀完了一本書

很多讀書的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當我們讀完書之後,就真的是「讀完了」。會將書束置高閣,但這樣做是不對的。

我們合上一本書之後,還需要做的幾件事是:筆記整理、應用、定期複習。

對於一本你所認為的「好書」,畢竟會有你所認為精典的金句,或者應用方法等。請將這些內容整理出來,並形成筆記。

讀完一本書之後,最好可以馬上制定一個應用的計劃,將書中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否則再好的書如果沒有辦法去應用,那麼是否還是一本「好書」呢?

定期複習是防止遺忘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我們需要對讀書的內容做定期的複習。這時,我前面所說的筆記就派上用場了。我們不可能再重新閱讀一遍書籍,只需要對自己所整理的筆記進行重新的複習即可。這樣就可以打破你的遺忘。

為了可以更方便高效的複習筆記,可以利用一些語音朗讀軟體,使用一些碎片時間進行複習。


其實讀書特別是自己喜歡的書,我覺得如果你覺得它對於你很重要的話,就仔細讀不論能否記住,只要認真的讀過一遍,幾乎可以記住大部分關鍵內容。對於能否記住這種問題,我覺得你也不必太在乎這種事情。而且,看書的話,我覺得你覺得重要的部分詳讀,其他的可以一眼掃過。一本你真正喜歡的書,不需要強求,你自己就可以記住。這是重點要考。


一是看心情,二是看時間唄

心情好,書也不錯合你意就悠哉的看

二呢你覺得有必要讀又沒耐煩和時間

就大致找需要的看看,好書看過指定受益

管它忘沒忘,記不記住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