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妹妹先天性的耳朵失聰,從小聽聲音都是要很大聲說話纔可以聽的見,導致語言說的也不是很清楚,

一直靠助聽器生活,現在家境上去了一點打算,植入個人工耳蝸,不知道去哪裡植入,坐標深圳,具體流程價位,現在有殘疾證,不知道可以報銷一點不

有沒有過來人詳解下,


1.首先要看您妹妹的年紀。如果目前是快成年了,可能補貼情況會有所不同。

2. 按照您說的很大聲說話纔可以聽到,並不屬於重度或者極重度耳聾。我們國家給予的通過人工耳蝸進行幹預的標準設定在70分貝的閾值。如果低於這個閾值,估計報銷的可能性比較低。

3. 如果是個人植入的話,先去大一些的醫院耳鼻喉科做一下聽力學檢查。包括一系列的檢查,來確認聽力水平。然後耳鼻喉科的醫生會給您一些建議。如果建議包括人工耳蝸的話,您就可以考慮了。一般來說人工耳蝸分為進口和國產兩種。國產的相對來說便宜一些,大概總體費用在10萬左右。進口的費用要相對貴一些。大致在20萬以上左右。

4. 人工耳蝸後期還有一定的維護費用,這個也需要考慮進去。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好


人工耳蝸植入有嚴格的病例選擇,以及術前評估、術前訓練、手術、術後調試及聽力語言康復等一整套工作程序。

需要由一組專業人員及患者和家屬共同配合來完成。其中專業人員主要有耳科醫生、聽力學家、心理學家等,在兒童人工耳蝸工作小組中還需包括經驗豐富的聾兒教師及言語康復治療師。這些專業人士共同對患者進行評定、輔導、手術和康復,以幫助家長和患者正確認識人工耳蝸,建立適當的期望,使人工耳蝸在患者身上發揮最大的功能。

術前評估

在下列條件符合時可以應用耳蝸植入:年齡≥18個月;雙耳極度感音神經性聾;連續應用助聽器至少6-12個月並且參與早期介入系統而沒有明顯改善;符合醫學標準。一般說來,最能直接受惠於人工電子耳裝置的,是有了口語能力後才失聰的人,而非是先天性耳聾的患者。

1、患者提出植入要求;

2、 初步醫學評估和會談;

3、 聽力學評估和會談--聽力損失程度評估、聽力損失的原因;

4、 助聽器驗配;

5、 佩戴助聽器評估--判斷助聽器對聽力的幫助程度;

6、 醫學評估和會談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以瞭解耳蝸、聽神經及中樞的情況;判斷患者是否適合全身麻醉;患者是否有其它可能限制手術的疾病;

7、 術前言語評估;

8、 心理評估;

9、 匯總談話;

10、術前討論;

11、同意植入。

會談

術前相當一段時期內,會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多次反覆會談,會談的內容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對患者病情、病因進行了解;

2、 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進行了解;

3、 向患者和家屬介紹人工耳蝸知識;

4、 幫助正確認識人工耳蝸,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樹立適宜的期望值。

手術過程

手術過程就是將人工耳蝸內部部件植入耳後皮下,並將電極組插入耳蝸內的過程。醫生會在手術前向患者仔細交待術前準備、手術注意事項及存在的風險。

手術通常需要2~3個小時,住院時間一般為7~10天。植入人工耳蝸的部位會有輕微的疤痕和少許突起,一般頭髮長出後就會被遮蓋。

手術風險

根據以往病例的手術報告顯示,其併發症與其它手術的併發症一樣,包括麻醉意外、傷口感染、流血及一些屬於耳科手術的併發症,如耳部麻痹、味覺障礙、面部肌肉無力、頭疼、眩暈、耳鳴等。

術後開機和調試

手術後一個月,手術者應回到醫院,由聽力師幫助佩戴外部裝置--言語處理器和頭件,並開啟言語處理器,設計調試言語處理程序。這一程序就是術後開機。

此後,在使用過程中,聽力師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程序的調試,以保證使用者聽到的聲音清晰舒適。

術後調試的時間間隔會逐漸延長。開機後的一個月內,每週都需要調試一次,之後也許每隔半個月調試一次,再接下來每隔一個月調試一次。以此類推到每年調試一次,調試程序的參數會隨之逐漸穩定。

術後聽力、言語康復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言語治療康復方面的專業人員和植入者、植入者家屬一起,共同制訂康復計劃,以發展患者的聽力和語言能力。

語後聾的患者一般需要數周時間進行恢復,而語前聾的患者則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進行康復。


做人工耳蝸的前提是助聽器對你來講沒有用了,醫生才建議做人工耳蝸。

是否符合人工耳蝸手術的要求,要由你的主治醫生來判斷。假如你可以做人工耳蝸,流程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主治醫生判斷-推薦人工耳蝸廠家(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三個品牌效果都差不多,要多考察他們的售後質量)-手術前檢查(純音測試,ABR測試,聲導抗)-術前準備(體檢,核磁)-手術-出院-開機。

人工耳蝸屬於自費項目,殘疾證不會報銷。


如果是個人植入的話,先去大一些的醫院耳鼻喉科做一下聽力學檢查。包括一系列的檢查,來確認聽力水平。


我做了聽力測試現在要打兩次疫苗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應該類似破傷風的,下面做什麼就不知道了,幾年前做過MRI,不清楚還要不要再做。手術時間訂在明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