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一下,倚天四美的出場時都有無忌在現場,也即是通過與主人公無忌的相遇而出場的。而倚天四美的出場順序是周芷若-殷離-小昭-趙敏。

其實,四個姑娘對應了無忌人生的四個階段。

遇到周芷若時,無忌大概十來歲,身中玄冥神掌,性命危在旦夕,父母雙亡,身世十分可憐。太師父張三豐帶著他四處求醫,在漢水邊救下了被蒙古兵追殺的常遇春和周芷若(後來忌若大婚,女方證婚人是常遇春,便是因這層際遇)。此時的無忌是有些生無可戀的,一是玄冥神掌的痛苦難當,二是遽然失去父母的打擊,再堅強的人怕都難以接受,何況一個十來歲的孩童呢。人難受的時候往往喫不下飯,無忌也胃口很差。這時候周芷若的喂飯,或者讓小無忌感受到了溫暖,覺得世上竟還有人這樣關懷愛護自己,或者讓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當年冰火島上生病時,母親可能也時常這樣喂他。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周芷若的喂飯竟讓無忌來了胃口,也增強了求生的慾望。所以,喂飯之恩對於健康活潑的小朋友或許稀鬆平常,但對於垂垂將死的小無忌實是救命之恩。所以,後來張無忌回答敏敏自己與芷若的關係時說「當年漢水喂飯之恩,永不敢忘」,當時雖有掩飾自己對芷若的愛慕之意,但也未必不是實情。所以,周芷若對應的是青梅竹馬,但又不是一般的青梅竹馬。

第二個遇到的女孩子是殷離。初遇是蝴蝶谷,殷離是這裡愛上的小無忌,被無忌咬了一口,這一口印在手上,更是深深的印在心裡。但後來無忌和殷離的故事,基本都是以曾阿牛的身份。這時無忌剛學會九陽神功,在江湖上還是籍籍無名的小輩,可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阿牛嘛!書裏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這時候殷離因練功毀了容貌,奇醜無比,而殷離也叫曾阿牛醜八怪。主要是無忌當時在懸崖低沒條件刮鬍子洗臉剃頭髮,所以看起來好像很醜陋。這個階段大概對應的是人生困頓卑微的時期,有點像讀大學窮學生,雖然很優秀,但看起來灰頭土面的像個鄉巴佬。這個時候有個女人願意陪伴你關心你愛護你,還是很讓人感動的。所以,無忌對於殷離的感情更多的是感動感激,多了一層患難之交的意味。

第三位就是我們可愛的小昭姑娘了。我本人是很喜歡小昭的,無忌也是很喜歡小昭的,就連趙敏其實都不怎麼喫小昭的醋的(因為小昭把自己的地位擺的很明,無論芷若還是敏敏誰做了張夫人都無所謂,她就只想一輩子跟著張公子做一個小丫頭,其實也就是願居妾室)。無忌遇到小昭是光明頂前夜,追成昆和小昭一起進了明教的山洞,隨後因緣際會學成了乾坤大挪移。我們知道後來的故事所以覺得山洞裡那段情節很輕鬆。但其實那段也是人生的絕境。試想,如果不是無忌天賦異稟,外加九陽神功的buff,如果推不開石門,兩個人就只能死在裡面了。而正是在這絕境中無忌對小昭的關懷維護照顧,使得這個小姑娘從此傾心於他,願意一輩子做他的小丫頭。小昭是一個從小很缺愛的姑娘,從小黛綺絲為躲避總教的追捕除了捨棄自己天下第一的容貌易容成一個醜八怪之外,還把小昭寄養到了別人家裡,幾年纔去探望一次。後來派小昭去偷乾坤大挪移,逼小昭做總教教主,真的感受不到這個母親對女兒的愛。所以,我一直覺得小昭很可憐,很缺愛。也因此,遇到了張無忌這個大暖男後,就決心跟定了他。所以,他們兩個相遇大概處在男人人生的創業期,自己已經學得一身本領,但地位名望仍然什麼都沒有。

最後遇到的是趙敏。其實遇到趙敏和小昭的時間基本是前後腳,沒隔太久。但這時張無忌的地位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遇到小昭時,仍是創業未成,名利未就,自己還是白身。而遇到趙敏時,已經光明頂力拒六大派,拯救明教與水火,並升任明教教主。已經是名揚四海,威震華夏了。縱觀整個中原武林,此時能與無忌的名望匹敵的恐怕就只有他太師父張三豐這個老妖了。所以,這個時候忌敏相遇,趙敏更可能愛上張無忌。你想趙敏是何許人也,在遇見無忌之前,趙敏的目標可是統一中原武林,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而且還常常恨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像男兒一樣建功立業。這樣雄心壯志的人,會將誰瞧在眼裡呢?如果是光明頂之前的無忌,恐怕也不過是郡主娘娘人生中的一個路人甲罷了。但偏巧趙敏遇到的是一個名滿天下聲震九州的少年英才,又耿直的傻傻的獃獃的可愛。所以綠柳山莊鋼牢裏,一番調戲不成反被撩,從此芳心暗許,一生都走不出去了。

趙敏遇到張無忌前後是有明顯的變化的。遇到張無忌之前,想的是統一武林,剪除六大派和明教,為朝廷肅清異己,建功立業。這個時候的趙敏是英氣逼人的,心裡是有王圖霸業的。但遇到張無忌之後,便從此沉淪,心裡整天想著如何撩小哥哥,哪裡還有王圖霸業呢?

所以,很多人說張無忌為美人放棄了江山,其實是不對的。張無忌心裡是沒有江山的(有天下黎庶,但並不想坐江山),明教教主他是一直不想當的,更不用說什麼明王,什麼皇帝了。但趙敏其實之前是有江山的,是想澄清環宇,建功立業的。但是遇到張無忌後,這一切全都放棄了。

所以,趙敏遇到的張無忌,要是一個能讓她傾心愛上的張無忌。而這樣的張無忌只能是打怪升級滿級後的張無忌,只能是名滿天下聲振寰宇的張無忌。這就決定了,趙敏出場要在光明頂這個無忌一戰成名的事件之後。

而且趙敏和無忌的相遇,是很美的,可以說是兩個人都在最美好的年華遇到了最美好的彼此。


問趙敏為什麼出場那麼晚,其實就是問她能不能早於綠柳莊出場。答案是,不能。

第一,金庸不願意。

第二,金庸做不到。

先說一。要說清這個問題,應該把金庸全部的作品都考慮在內。金庸十四部長篇,刨除《白馬嘯西風》是女性視角,剩下十三部,男主遇到女主時基本都快到法定結婚年齡了。所以我十分確定金庸沒有青梅竹馬情結。

狄雲和戚芳說是從小一起長大,但兩人一出場就是少年,幼時如何相處幾乎沒寫。令狐沖給小師妹捉過螢火蟲,但這個情節太過浪漫精緻,更像是拍腦門想出來的,引人嚮往,卻不太能引起共鳴。而且令狐沖比小師妹足足大了十歲,嚴格來說都不能算青梅竹馬。

金庸連楊龍這種「母子」模式的都寫過,卻不太願意寫青梅竹馬的小美好,所以女主最早也就只能出場在男主青衫磊落的少年時代。然而,金庸女主常常比這還要晚,常常是男主已經在江湖上摸爬滾打好久了,女主纔出現。為什麼?

網易雲音樂有句很著名的評論:我在最沒有能力的年紀,遇到了最想照顧一生的人。

這麼悲催的事情,不適合發生在武俠這個童話世界裡。所以,遇到真愛之前,總得先把武功練個差不多。所以,即使是神鵰俠侶那樣的奇葩模式,金庸也得強行給楊過一個遲來的成長時間——十六年後,練成了黯然銷魂掌的楊過給小龍女的感覺是:我的過兒長大了!

學會兩套掌法就可以行走江湖了,就像大學畢業走向社會——能力是有了,可是挫敗感也來了。於是,女主可以出場了。金庸女主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她們都是「姐姐」。比起被罩,她們更擅長罩人,這就是金庸的個人趣味了。他的男主罩人的比例好像比被罩要少一點。

像女孩總是需要一個駕著五彩祥雲來拯救她的英雄一樣,男孩也需要這麼一個人來帶他遠離這苦逼世界的一地雞毛。遠走高飛,結廬名山,只羨鴛鴦不羨仙。或者說,帶他回到他無憂無慮、不用操心的童年時代。只不過女人的世界比較小,有愛情就夠了,而男人還有家國天下呢,所以得先滅匈奴,然後再成家。

所以李白說「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龔自珍說「設想英雄垂暮日,溫柔不住住何鄉」。總之是先建功業後隱居,功業證明我能行,隱居因為我也累。所以最好的模式就是范蠡那樣,功成名就後帶著西施泛舟而去。很有意思,金庸唯一的短篇越女劍,寫的就是這個故事。

縱橫江湖殺人多,行俠仗義且高歌,金庸筆下,殺人救人都幹夠了,最後不是帶著紅顏知己退隱江湖的,就只有北俠郭靖。(蕭峯是心有餘力不足,段譽自己就是主,不能再「報主」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愧是郭大俠,拿諸葛亮做偶像的郭大俠。

可是郭大俠也是需要蓉兒的,黃蓉已經不僅僅是來拯救郭靖的了,她幾乎就是郭靖的碩士生導師,連大俠看家的本事「降龍十八掌」都是蓉兒拿「二十四橋明月夜」從洪七公那裡換來的。

郭靖在金書中以勤奮著稱,跟張無忌、令狐沖那種開掛學武功的沒法比。但郭靖的勤奮是要打引號的,他很像一個中學生,老師講課我就聽,讓我做題我就做,他也能取得好成績,考個不錯的大學。但進了大學校門,他就該露餡了。因為再沒人像個媽一樣跟在後頭告訴他:今天該背單詞,先把四級過了,明天再學學專業課,還得考研呢……所以,黃蓉就在這個時候,在郭靖第一次獨身闖江湖的時候出現了。

大俠也是需要偷懶的,金大俠想讓郭大俠偷懶,所以給了他一個姐姐。別看蓉兒一口一個靖哥哥叫得歡,其實心理上,蓉兒纔是更成熟的那個。趙敏之於張無忌,任盈盈之於令狐沖,程靈素之於胡斐,也是一樣。楊過小龍女就更不用說了。

甚至到了雪山飛狐裏,胡斐還是那個胡斐,女主換成了嬌滴滴的千金小姐苗若蘭,隨媽,半點武功也不會,可苗若蘭第一次見到胡斐這個一臉絡腮鬍子的大英雄,說的是什麼?說要保護他,讓他再也不必受人欺侮!

蕭峯也沒好到哪兒去,「從今而後,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蔑鄙視的胡虜賤種……」,這都是因為阿朱的存在。

在戀人面前會變成一個需要照顧的小男孩,這是所有男人的共性。但大部分男人,是偶爾需要,金庸和他的男主們,是隨時都需要。

他們絕不喜歡傻白甜,他們喜歡比自己聰明的,比自己強大的,能全方位罩住自己的。他們走江湖,哪怕混到天下第一的位置,還是有點像紅樓夢裡的晴雯——使力不使心。不操心不動腦,通通交給女朋友。而且要求還特多,都不用舉張無忌的例子,看看他爹張翠山。

張翠山一家三口從冰火島剛回中原,船都沒下就被賀老三搶走了張無忌,要威脅他們說出謝遜的所在。張翠山一身義氣,當然不肯說,還不讓老婆說——「你把我兒子擄去便是,大丈夫豈能出賣朋友」——只負責大話說得震天響,兒子還是要老婆想辦法救回來。

類似的情節在張無忌和令狐沖、郭靖、蕭峯、胡斐身上發生過多少次我都懶得數。從這裡我們其實還可以看出為什麼金庸熱衷寫妖女。沒辦法,男主已經高大上得一塌糊塗,再加上個高大上的名門閨秀,這故事就沒法講了。

寫人物還是要出點格,古人有言:美人要是不淫,便是個泥美人;英雄倘若不邪,那是個死英雄。所以金庸後來也學乖了嘛,令狐沖就已經學會輕浮好酒,到了韋小寶徹底功成,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不過這就扯遠了。

說回來。金庸總是先讓他的俠客們自己在江湖上遛遛,溜累了再找個姐姐來拯救他們。也許只有令狐沖是個例外,我只能猜金庸大概是太喜歡夏夢了,只有在小師妹這裡,金庸男主的保護欲才爆了一回棚——只想付出,絲毫沒有索取的意識。也只有小師妹,成為了金庸筆下唯一一個名副其實的「妹妹」。

對的,金庸男主普遍不如女主聰明,他們連調情都調不過女朋友,個個被擺布得像傻子一樣。這裡面最可憐就是胡斐,被袁紫衣虐得團團轉,最後還啥也沒撈著。

其次是蕭峯,阿朱屬於玩脫了的那種,易容術在手,到處給蕭峯招災,最後乾脆把自己都玩進去了,可謂是拿繩命在跟蕭峯搞情調。

再次就是張無忌了,他所有的女朋友都騙過他,完美地證明瞭殷素素的論斷:越是漂亮的女孩子越會騙人。最可怕的,楊逍和紀曉芙這種段位差著十萬八千里的都不能倖免,紀曉芙最後還是擺了楊逍一道。我其實很納悶,這種言情小說裏早已爛大街的狗血橋段怎麼到這裡就變得清新脫俗感人肺腑了?

所以儀琳做不了女主,小昭也不行,雙兒也不行,程英阿碧都不行,再招人喜歡都沒用,因為只有單純是不夠的,她們不夠「狡詐」,不能成為男主身邊那個「施暴者」加引路人加參謀長。

楊過也不會愛上郭襄的,因為郭襄在他面前太百依百順了,郭襄從來不會折磨楊過,要說愛,我老感覺楊過愛上郭芙的可能性都比愛郭襄大。而郭襄自有人愛,那是後來名滿天下的太極宗師張三豐。

在張三豐眼裡,只怕郭襄到死也還是那個說話又快又脆的小姐姐,在華山要幫他打尹克西、替他包紮傷口的小姐姐;在嵩山贈他鐵羅漢金絲鐲、跟他一起藏在覺遠大師的鐵桶裏逃出少林寺的小姐姐。

好了,說完大前提,現在可以說趙敏了。

趙敏為什麼晚出場?因為趙敏要等到張無忌最倒黴的時候纔出場來救他。

張無忌倒黴嗎?武當傳人,明教教主,他怎麼能算倒黴?

當然倒黴。爹死了,媽也死了,做領袖之前,好歹還有個外公和舅舅,還有個他很信賴的楊左使,而一朝做了領袖,高處不勝寒,連這幾個人都不能說說心裡話了。

你說金庸男主都天生的克父母,全是孤兒嗎?可張無忌可憐在連個紅顏知己都沒有啊。小昭前面說過了,她不行;殷離攤上個毀容的設定,程靈素只是長得不那麼漂亮,都不成,毀容就更不成了。

周芷若麼,屠龍刀在她手裡,倚天劍在趙敏手裡,倚天屠龍記其實就是二女爭夫記,可惜周芷若也是天生不行的設定。

為什麼,就因為她刺了張無忌一倚天劍!

就算張無忌這個沒有土性的泥人肯原諒,金庸也不肯原諒;就算金庸肯原諒,讀者也不原諒。別忘了還有個紀曉芙呢,金庸寫紀曉芙,我覺得就是為了跟周芷若對照:同樣被滅絕師太逼迫,紀曉芙寧死也不肯傷害楊逍,周芷若可是抬手就給了張無忌一劍。這樣的人能嫁給張無忌?堂堂教主夫人不如座下左使夫人?(我是說周芷若不適合做張夫人,並不是說她不好,也不是說她不愛張無忌,或者張無忌不愛她。)非要這麼寫當然也不犯法,不過那就成了現實主義,不是武俠小說了。

所以,周芷若長大後再次出場時,她就已經失去了做張夫人的資格。也可以說,倚天大結局,周芷若給張無忌出的那道題,說是四選一,其實是一選一,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張無忌就剩趙敏了。

所以趙敏來救他了。

張無忌曾經多次感嘆:明教教主的重任,推不掉甩不脫,我今生註定磨難煩惱,沒完沒了,若能不做教主,該有多好!

好了,現在他可以推掉了,都交給趙敏了。可以說,倚天的設定,張無忌是來救武林救天下的,趙敏是來救張無忌的。

萬安寺一戰,六大派與明教化敵為友,同心抗元,這都是因為趙敏給了張無忌一個施恩於六派的機會。萬安寺是倚天一大轉折,萬安寺以前,主線是明教和名門正派的對立。光明頂一戰,雙方只是暫且休兵,根本矛盾並未解決,而萬安寺張無忌施展乾坤大挪移從趙敏手裡救了各派掌門人,兩下才真正算是握手言和。兄弟鬩牆,外禦其侮,直到這時,主線纔算歸到抗元大業上來。

看到趙敏的作用了嗎?趙敏不辭辛苦把六大派這些人一個個捉來關在萬安寺,主觀上不去說它,客觀上,這一戰的結果就是成全了張無忌啊。張無忌唯一沒有救出來的人還正好是他那個死活看不上他的丈母孃,丈母孃一死,周芷若就解放了,立刻歡天喜地奔向張無忌的懷抱。這叫啥?篡改一句古典法語,這叫罪惡罪惡,多少真愛假汝之名;借用一句現代漢語,這叫一黑頂十粉。

再往下。

俞岱巖殷梨亭的殘疾是趙敏治好的,殺害莫聲谷的真兇是趙敏找到的,謝遜是趙敏領著張無忌去救的……趙敏幾乎幫過張無忌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前女友。這是什麼樣的精神?這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更何況,如果沒有趙敏,搞不好張無忌和中原武林都等不到黃衫女來的那一天就都掛在他同樣強大的前女友手裡了。

以上說的是金庸不想,下面說他為什麼不能。

就算不寫青梅竹馬,那趙敏能不能像周芷若、殷離、楊不悔一樣,小時候先見張無忌一面,混個臉熟呢?

不能。

趙敏是蒙古郡主,在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正邪不兩立之後,不能緊跟著寫張趙的華夷不兩立,除非金庸有曹雪芹連寫四個生日每個生日都不一樣的本領。或者像施耐庵那樣,寫完武松打虎,再寫李逵打虎,再寫解珍解寶打虎,寫一回換一個打法,這叫「特犯不犯」。金庸功夫不到,強拗造型會經脈錯亂。

那趙敏能不能出現在張無忌上朱九齡的當、從懸崖上跌到農家柴草堆,也就是殷離第二次遇見張無忌那裡呢?那時他摔斷了腿,也很需要人來拯救。

還是同樣的道理,也不能。

金庸安排趙敏出場是下了功夫的。靈芙醉客綠柳莊,趙敏英姿颯爽、富貴逼人。綠柳莊在玉門關外的大漠中,但莊內花園是「古樸醜拙,溪池清澈」,招待客人是西湖龍井、紹興女貞,牆上的畫是趙孟頫「八駿圖」。字更講究,金庸不惜篡改元稹的說劍:白蛇座上飛,青蛇匣中吼,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就只為捧出手執倚天劍的趙敏。

可是這些鋪張的描寫都是多麼熟悉,張無忌在男女情事上的啟蒙老師朱九真就是這樣的啊!朱家莊也是大漠裏的綠洲,家裡用的那些東西,什麼湖筆徽墨、碑帖書籍,都跟綠柳莊一樣。身著狐裘手拿長鞭訓犬的朱九真,不就是個小趙敏嗎?

所以我說,趙敏是高配版的朱九真,所以綠柳莊就不可以緊挨著朱家莊出現,否則的話,張無忌豈不是才離一個脂粉地獄,又進一個脂粉地獄,連個過渡都沒有?

最後,趙敏能不能在「六大派圍剿光明頂」到「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之間這幾回裏,找個地方出場呢?

也不行。

張無忌墮崖之後,殷離、周芷若、小昭次第出場。倚天前兩部半,不考慮郭襄那個楔子,女性角色只有殷素素、紀曉芙和朱九真。而從墮崖開始,這部書一路就奔著談戀愛去了。如果不把朱九真這個炮灰排除在外,其實從朱家莊就已經開始了;再如果把楊不悔和殷梨亭算進去,更是英雄氣少,兒女情多,要向瓊瑤女士致敬了。

武俠能不能致敬言情?當然是可以的,天下沒有不能寫的東西,端看你怎麼寫。可是這麼一來,就難了。

古今中外的作家寫感情戲,常常出場就是一男一女,謝絕參觀、摒除幹擾纔好寫。要添人,只能添一個,要麼是二男一女或二女一男雙龍戲珠式,要麼添個丑角插科打諢式,再想添?對不起,添不了。

不止感情戲,所有的戲,場景中一旦超過三個人,大多數人就會變成NPC。拿金庸自己舉例子,一到英雄大會之類的場景,「羣豪」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就會急劇上升——在場不管有幾千人,永遠可以分成幾派,負責在不同的火候先後提出不同的提議以推動劇情發展。

三國水滸是英雄志,人物眾多,紛繁繚亂,可那也是你方唱罷,我才登場,一個重要場景,主要人物一般不會超過三個。這點水滸最明顯,大名鼎鼎武十回,宋十回,林魯十回,前半部水滸看得讓人絕望,就完全不給後世作者留活路。可到了後面,梁山排座次,所有人物到齊,好漢們就全變NPC了。

為什麼要這麼寫?這個路數容易寫好,而且好寫,省心,省力。從史記的紀傳體開始,中國人就是這麼寫人物的。即使是紅樓夢那樣的大手筆,也是分主客場的。比如七十三回是迎春正傳,七十四回是惜春正傳,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那就是妙玉正傳,連寶釵和黛玉都得給妙玉捧哏。

到戲曲舞臺上去看,就更加明顯,除了出將入相羣魔亂舞那種,舞臺上很少超過三個人。 「西廂記」老夫人一旦出場,鶯鶯張生就抓了瞎,全指著紅娘敷衍;「白蛇傳」法海一旦出現,白蛇青蛇性格行動也都會合二為一,算上許仙,還是三家。甚至到了樣板戲,沙家浜也仍然是一旦二生。

在我看過的所有文學作品裡,寫羣戲寫得最好的,要算電影「十二公民」,本子好,演得也好,但那只是一幕戲,很單純,沒有前因後果、左情右愛,沒有前三百年後五百載,相對容易一些。

好了現在說趙敏。

舞臺已經盛不下了啊,趙敏不能再上臺了。倚天四女同場競技,只在四女同舟前後,再無二處。而四女同舟,說句挨磚的話:就很像起點文啊。

四個女人搶一個男朋友,要說不算什麼,現實中八個搶一個也不是沒有,但如果要化作文字,那實在是非常地不好寫。除了倚天屠龍記,我還真沒在別的書裏見過(段正淳不算,那叫開玩笑)。

我佩服金庸的勇氣,但不佩服他的筆力,他根本沒寫好嘛。別說四女,二女一男仨人他都寫不好,但凡趙敏周芷若同時出現在張無忌身邊,我總是很彆扭。尤其是偷聽這個橋段,張趙說情話,周芷若來冷笑三聲,張周說情話,趙敏再來冷笑三聲,我真想問問金庸:老爺子您寫到這裡真的不尷尬嗎?

還有張無忌跟周芷若說的那句:誰叫你爹孃把你生的這麼美,可害死咱們男人了。我看到這裡會臉紅,是真的臉紅啊。張無忌女朋友太多,情話不夠用了,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往外說啊。

張無忌帶著小昭去見趙敏那段,倒是寫得不錯,無他,主次分明啊。可若換了周芷若,這二位可是像釵黛一樣要雙峯對峙的,金庸保管顧不過來。

總結一下,墮崖之後,依次是殷昭週三個姑娘的主場,有限的篇幅內,塞不下趙敏了。而趙敏,是後半部書的主角,她需要一個相對寬敞的情境,要在一個相對慢下來的節奏裏,所有人物翹首以盼的邏輯關係中,濃墨重彩地出場。

所以她只能出現在綠柳莊。

趙敏的出場,是熱油鍋裏下蔥花,白菜豆腐已統統準備好,萬紫千紅安排住,只待春雷第一聲,刺拉一聲響過,接下來只管炒就是了。

夜遊記 小說?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論出場。射鵰裏,黃蓉比華箏晚;笑傲江湖裡,任盈盈比嶽靈珊,儀琳晚;神鵰裏,小龍女比郭芙,程英,陸無雙都要晚;連城訣裏,水笙出場比戚芳晚……所有金庸小說裏,女主都有一種來的早不如來的巧的美感。


我猜金庸有刻意檢驗自己筆力的想法吧,三部曲中,黃蓉,小龍女篇幅比較大,人物塑造已經較為成功,何不換個套路。

趙敏出場可以早的,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就有她的間接參與。但是沒必要出場,因為金庸自信,她不出則已,一出則驚艷全場。

結果不言而喻,人氣說明一切。


趙敏出場這麼晚,也可能有歷史原因。

在網上看過一個討論,有網友說:金庸先生當初在明報連載倚天小說時,趙敏這個女主角是後來才加上去的。而且最初連載時不叫趙敏,而叫趙明。金庸原定的女主角是小昭,但是讀者們反應不熱烈。後來把趙敏加上去,讀者們紛紛來信表示很喜歡這個角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