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譚詠麟,70歲能拿出這麼好的形象和聲音狀態,而且非常有梗(比如說宅男穿睡衣哈哈哈哈)。有生之年他居然上內地綜藝了,有生之年有人給他買熱搜了。太讓人感動了。

感謝節目組完全沒有聊那些不相關的人和事,聊的都是譚詠麟喜歡的,運動、樂隊、唱歌。最讓人感動的是這個節目組終於沒有拿譚詠麟五六十歲的照片當作他年輕的時候的照片黑他的顏值。

倫迷心滿意足。

後期肯定會改賽制,我倫應該不會參加排名,不然其他歌手玩什麼。就像1987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時一樣,如果他還角逐獎項,其他歌手玩什麼。

有一點點期待,第一期唱陳百強+許冠傑的歌,立意非常好,一生何求呢?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是我偶像的人生態度。他從零到紅到現在70歲,從來沒改變過他的性格。做音樂的熱忱和四十多年前的新人沒有差別。但是陳百強和許冠傑的歌對倫倫來說太簡單了。希望以後的節目里多唱些自己的有難度的歌,多唱些他擅長的英文歌和搖滾,拿出絕美和音出來。可能路人都知道譚詠麟是一個很牛逼很牛逼的遠古天尊級大神,但是很少人知道他到底有多牛逼。

追更追更。。。。。。。。。。。。。。。。。。

想到一個小彩蛋,譚詠麟給自己取名金牌銷售,因為他當年真的是金牌銷售。他真25歲的時候在香港銷售打字機,別的同事拿出七張訂單,他能拿出70張。這就是真正的他,一般的歌手發三十張五十張專輯就相當優秀了,他目前已經發了超過一百五十張專輯。一般的歌手開一百場兩百場演唱會已經相當了不起,他已經開了九百多場。

他是新生歌手,真的不是倚老賣老,他甚至不懷舊不搞情懷,就是不斷前進不斷創新。甚至節目里李健老師提到的他的經典老歌,他都要想一下才能想起來。他在節目里說他每十年就重新出道一次,也是真的。70年代溫拿樂隊。80年代他個人出道和平均年齡比他小十歲的陳百強張國榮梅艷芳呂方陳慧嫻同期做小鮮肉,卻遙遙領先。90年代,他和平均年齡比他小十五歲的四大天王同時代,依舊是演唱會號召力最強的那個。新世紀,他和比他小十七歲的李克勤組左麟右李,和比他小二三十歲的陳奕迅謝霆鋒他們同時代,依然能拿銷量冠軍,依然成為紅館開的最頻繁的人。在國內,他那首披著羊皮的狼和新時代網路歌手競爭,還能當彩鈴榜首。新世紀10年代,他還搞了samtam到處巡演。

看到彈幕說,譚詠麟出道的時間比容祖兒年紀都大,何止,比李健年紀都大,差不多是張信哲的年紀。他比新生歌手差不多大半個世紀。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健哥的接梗速度,絕了。譚詠麟說他和李健是新的「左麟右李」,健哥一向謙遜,覺得把自己和校長列為左右,平起平坐,有些不妥。但是在舞台上直接拒絕這個新名字也不合適,畢竟校長已經說出來了。且看健哥怎麼接- 左麟=校長,右李=李健=校長助。簡直是天衣無縫,絕了。


1

作為一個譚詠麟粉絲,待過一段時間港樂圈,基本上猜到李健的粵語會被挑刺,但《一生何求》表演那麼出色,應該很少人會去挑了吧,畢竟歌曲演繹實在是太出色了。結果啊,還是有很多人挑。

怎麼說呢,譚詠麟國語還不如李健的粵語呢。23333

下次要是唱國語《水中傳奇》,我都要為譚詠麟捏把汗。

而且,我也沒聽出李健的粵語有多差。23333

說一下心路:譚詠麟曾在97年的一張翻唱專輯中翻唱過《一生何求》,那個版本,比較輕快,好聽是好聽,總不是那個感覺,直到聽到現在的版本,真是圓夢了。

另外:《浪子心聲》是許冠傑的歌曲,許冠傑也是譚詠麟的偶像。

2

鍾鎮濤的聲音還是牛逼。為愛痴狂不適合搞太多花樣的技巧,真誠就對了。鍾鎮濤的層層推進,聽著可是太動人。

3

只有我一個人感覺容祖兒和太一的聲音很搭么,可惜沒有牽手成功。

4

張信哲還是那個情歌王子,唱情歌真是天生的能力,一張口,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以上,全部都是實紅過,超高國民度。陣容太牛了。

——————

我知道現在很多歌手很不屑於情歌演繹,但是擊穿人心,大多數都是被人看不上的情歌…………特別希望年輕歌手追求個性化的時候,也能稍微學學情感表達和釋放。

愛情的,友情的,親情的

毫無感情猶如唱歌機器真的很…不太好聽


youtube上只傳了前半部分,歌的部分只有李健+校長的合唱。暫時未能看出爆款潛質。

(發現已經有網站有了,不過大概率是盜版,感覺笑點還不錯,但舞台沒有很impressive。)

一方面對後面的也不太期待,另一方面這部分的效果對我來說也夠了。

回想一下第一季里,導師挨個進門之後的寒暄還蠻有意思的,一牆的唱片封面也很有心(知道這一期歌手之後我真的超級期待這個環節的),新生歌手挨個進房間之後也有一些笑點,這一期節目結構上不知為何就沒了這些組成,不知道是不是油管有刪減。總之就是效果上差了一些。而且校長作為新生歌手這一點其實肯定可以搞得更有趣更精彩的,總感覺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噱頭。

感覺上不夠搞笑不知道是不是後期的鍋,好的後期真的能加分很多。

但是李健真的太優秀了,綜藝效果就很好,而且跟譚校長在一起的表現跟平時風格就很有反差萌。我心滿意足,願意為此刷完全集。

導師部分我覺得步子太大了,一期里三個香港人,其中校長國語相當吃力,祖兒國語一般,我覺得香港文化、語言、習慣上都跟大陸差異太大,最好不要扎堆出現,否則效果可能會跑偏。當然這可能是我的偏見,搞不好能調節得不錯。第一季A組裡羅琦我不了解,但另外三個人都很有梗,李克勤國語其實非常限制綜藝效果但好在話多愛講,周深又很好地彌補了普通話的問題,跟周深搭檔之後除了周深自身有梗之外李克勤的笑點也比較能被get了。小哥跟許魏洲之間其實我覺得不是很放得開,但總體還行,而且小哥自帶笑點。而任賢齊就相當靠譜了,反應快、能接梗、語言好,絕對的優質嘉賓。這一季開頭的話暫時還沒有感受到這種氛圍。

真正的新生歌手三個人我都沒聽說過……對不起……但是看發布會的時候感覺太一的存在感太弱了,站的時候都隔得有點遠,還好是分組,所以後續肯定會有存在感,其實呆萌宅男啥的也很容易有萌點,說到底還是看節目的把控吧,

很多人期待李克勤,我也期待。發布會裡林海說可能會出現,有的人覺得cue了就是可能性大,我倒覺得正相反。肯定各方面都是樂意促成這個合作的,沒來只能是因為疫情問題。如果確定了要來,消息發出來對於收視率啊贊助商啊又沒啥壞處,只能是因為問題還沒解決了。

然後就是希望網傳某明星會返場不要是真的吧。我覺得第一季最可貴的就是平和的合家歡氛圍了,在第一季的氛圍之中我覺得網紅還行流量OK假唱也不追究,(導致後來衝浪看到部分人的黑料之後也只覺得不想再看而已),但如果某明星露面的話平和就沒有了。林海對此明星印象挺好我能理解,他也許覺得網友是烏合之眾我也能理解,但是一個合家歡的節目如果製作者態度過於傲慢,恐怕很難做好。

最後還是要說回譚詠麟李健。我從小學聽水木年華的時候開始第一次聽李健,到後來聽他個人的歌,到《傳奇》和《風吹麥浪》被人熟知,《我是歌手》的大火,一直都在聽。但很奇怪的是,對於他雖然我一直都喜歡,但卻不太會去看他的節目、訪談,也不太會去關注他的現狀,很早就知道他的成長過程、和妻子的故事、喜歡譚詠麟(並且很早就看過他們一起吃過飯之後的那篇博文),但是也一直就只知道這些。而對於譚詠麟我的喜歡一直比較割裂,看他年輕時期的舞台就會覺得「我的天好帥好帥好帥」「感染力絕了」「歌太好聽了」,看現狀又是另一種喜歡。

總之,能看到他們一起唱歌真是太幸福了。而且我一直都覺得譚詠麟的性格和心態與他的音樂風格有種內在的自洽,非常迷人,但很少見到對於此的表述。老實說,對於譚詠麟的訪談經常做得很無趣,因為譚詠麟本來就國語不好,然後訪談有時候也太正經,失去了魅力。現在他和李健這樣一個知道如何欣賞他的人一起合作,同時李健的表達能力也是一流的,同時我還喜歡李健!不知道怎麼形容,但是真的太期待了。

想聽《一首歌一個故事》。

冷靜了一下還是想再加幾句,其實譚詠麟肯定對李健是不太了解的,有些東西本身以校長老香港人的文化背景也確實很陌生,未必能有共鳴,何況還有語言差異。希望通過這個節目阿倫能更多了解李健,我太期待他們產生真正的碰撞了。

《一生何求》是好聽的,編配也是十分用心的,是優秀的作品。但第一季中,勤深深有幾首歌給我的感覺是震撼,雖然有的歌編配上倒沒有很好。這可能是因為男聲女聲的差異更抓耳,也可能是因為《一生何求》相對有點平。

這兩個人合唱一定都會唱得很好,但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實在太多又太好了,我期待的是更勝於此的東西。究竟如何配合才能1+1&>2呢,這是很挑戰想像力的事情。且盲目相信他們能探索出來吧。

又:譚詠麟學學李健穿衣服!學不來的話讓他陪你回憶一下你穿啥好看也行!

又:有沒有人能告訴我李健《音樂傲骨》的名字到底跟譚詠麟有關係沒,我知道有點牽強了,畢竟是常用詞,只是好奇而已。

又:校長本人出過集郵專輯《欣賞》,健哥本人有足夠強的合作意願又是我超愛超愛的唱作人,開頭還cue了這一點,所以說……健哥努把力搞個原創曲出來啊!校長大膽開口約歌啊!

《一生何求》反覆循環,真太好聽了。不禁開始反思我期待所謂的更為震撼是否只是被飯圈風氣感染從而對喜歡的歌手產生的虛榮心。

第二喜歡張信哲那一組的合唱,聲音蠻好聽的,和聲也不錯,只有有些時候覺得妹子的斷句我不太喜歡,也可能是我的問題。不過最後倆人又沒配對,所以也說不好了。

又,《一生何求》循環之後又想起我最喜歡的之一《誰可改變》,真是太想聽他倆一起唱了,唯一的問題是感覺在比賽or節目中唱有點可惜,所以說還是一起辦演唱會吧。

看到有回答說《RB all night》又沒版權,這還只是作者維權的,其它歌有沒有買版權也難講,這破節目這一點啥時候能改。第一季黃凱芹跟李紫婷唱歌都很好聽,結果節目蹭熱度選了《芒種》,蹭就蹭,還不買版權,後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新一季怎麼還這樣。

看第一季的時候覺得節目組本身優點很明顯,不拉踩不引戰足以蓋過所有(拉踩芒果),部分選曲很好,但愛蹭熱度選曲也是真的。幸好我最喜歡的是譚詠麟跟李健,一個咖夠大,一個比較自我,節目禍禍不著。


第一期總體上不功不過,看觀眾是以什麼要求來看節目了,如果說希望他一上來就是爆款,恐怕第一期還是沒那個效果,但若是放鬆點看,第一期的整體進程其實完整度和有趣度都算是挺不錯的,幾個表演雖然可能都有進步的空間,但水準也都過得去。

其實這個節目能請到這批嘉賓也不容易,尤其李健和譚詠麟一上來就在健身房演了一段中二無比的無間道,這兩人這麼玩得開倒還真是少見,而兩人的合作也是情懷拉滿,表演水準很高。看得出李健真的是譚詠麟鐵粉,難得見他話那麼多自己cue自己的連主持人都沒插話空間,難怪願意在節目開頭配合尬演那一段健身房無間道哈哈。

第二個表演時馮提莫和鍾鎮濤,我個人認為是一組反差相當大的表演,也正是由於反差大,所以有些人覺得不合適,覺得兩個人都在自己的風格內發揮得很好,只是有些不搭。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放鬆聽歌的,在我看來這場合作挺不錯的,一加一雖然沒大於二但也不至於說變成負數,是一個合格以上的表演。很多人都對於馮提莫網路歌手的出身有些抵觸,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大可不必揪著別人的藝術源頭不放,馮提莫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為各類節目座上賓的,就這首歌來說,已經唱得挺好的了,而且他們最後也是完成配對,慢慢磨合唄。

第三場表演是太一和容祖兒,我個人是覺得這首歌選得有些不適合他們,容祖兒可能是想求變,但太一這場卻不夠怪,要知道怪才是太一的特色,這一場個人感覺是兩人都沒有在特色區里,又有點都不在自己舒適區的感覺,就是說突破算不上,說保守又不至於的感覺。當然整個表演的完成度還是有的,剛來嘛大家都要找找感覺。

第四場希林娜依高和張信哲的表演其實和前面的一樣,也存在一些進步空間,這裡的問題主要還是希林太年輕了,畢竟是A組忙內,一個大學在讀生對於歌曲的理解還是有些局限,在儘力理解的情況下還是會存在一部分的共情精準度的問題,表現出來的大概也就是她這個年紀的閱歷的人所理解的一種狀態,所以能get到的和get不到的都大有人在。同時由於希林的背景,人們對她的判斷標準也比較複雜,所以會影響一些人對這首歌里她表演的看法,作為一個實際主攻創作結果以唱功出名並且在女團出道的人來說,難免不知道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價她合適,僅就這一場和張信哲的合作來說,若是按照秀人的標準看,她完成得是相當不錯,但的確沒有達到她所能達到的上限,這隻能靠她自己慢慢找感覺或者找理解了,這場表演的可聽性還是有的,至於有多喜愛就是個人口味問題了。

總體來說,第一期的表演水準都是在線的,大家也都是互相試探,我個人是覺得相當不錯,因為我一直心態比較平和,所以對於所有人的表現我都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都感覺有進步的空間但也不強求,不會強求節目組場場出爆款,聽歌嘛,開心就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