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適合精神分析療法,什麼情況適合認知行為療法?打算做長程的心理諮詢


什麼是短程/長程?

首先要澄清一個重要的誤區:長程與短程的區別,並不僅僅時間的長短,而在於諮詢師的意圖,這個意圖指的是:

  1. 計劃性:短程的諮詢是有計劃的策略
  2. 效率:短程的目標是時效性的,例如20次人格障礙的治療比10次的適應障礙更具有時效性
  3. 聚焦:短程的諮詢關注短時間內特定的改變,而長程諮詢關注廣泛的人格改變
  4. 病人(來訪者)的選擇:由於短程諮詢(治療)的特點,它需要篩選來訪者,不同的短程方法,對來訪者的要求也不同。

什麼是精神分析諮詢(治療)?

再次澄清幾個詞語:

  • 精神分析諮詢(治療):最古老的方法,每週3-4次高頻率會談,使用躺椅,以自由聯想、分析移情阻抗為主。
  • 精神分析取向諮詢(治療):借用了精神分析治療的理論和元素,衍生出的諮詢(治療)方法。
  • 心理動力學諮詢(治療):不僅包含經典精神分析,還包含後代的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學派、自體心理學派等視角的諮詢(治療),頻率降低至每週2次左右,不使用躺椅,而是對面而坐或90°角坐
  • 心理動力學取向諮詢(治療):借用了心理動力學理論和元素,衍生出的諮詢(治療)方法。
  • 精神動力學(取向)諮詢(治療):把上面的所有內容加在一起,相信潛意識,並使用它開展工作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

不過在大陸地區,由於翻譯和習慣問題,人們容易混用上面的詞語,尤其容易將「精神分析」=「精神動力學取向」,這就導致很多人產生誤解。

關於精神動力學和認知行為取向的選擇問題

隨著心理諮詢和和治療的發展,兩大理論取向,以及人本主義取向、生物學取向,都開始相互借鑒融合,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講述同一個故事的不同側面,或者用不同的語言,講述同一篇故事。

在如何選擇上,我個人更傾向於來訪者先對自己的問題開展一些思考和理解,而這種理解方式,往往會帶有來訪者的人性觀和特質:比如,來訪者如果對自己的狀況,習慣於用思辨的方式,關注其主觀性的意義,那麼精神動力學取向自然是好的選擇;而來訪者如果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導致了情緒反應,那麼也許可以考慮生物學、癥狀取向的治療模式;如果來訪者對自己的信念系統、想法、觀念更敏感,那麼認知取向的工作顯然非常合適。

所以在理論取向的選擇上,排除掉價格、資歷等客觀因素外,來訪者可以更主觀一些,看自己對哪部分更敏感。不過基於我們精神動力學派更具有文藝氣息(小說、電影、傳奇故事),所以人們在思考問題時,的確會更加「精分」一些。

理論框架的區別

認知行為取向的工作,基礎理論可以理解為2個:

  • 行為主義:相信人是由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所訓練出來的,給予/消除不同的刺激物,人就會習得不同的反應模式。比如你每次沒考好就會捱打,這次你又沒考好,你就感覺到緊張害怕。
  • 認知系統:相信人會加工外界環境帶來的刺激,然後才產生情緒反應。比如你從20名進步到第11名,你可能會開心與自己的進步,也可能沮喪於你沒進前10。

精神動力學取向的工作,也可以關注2個基礎模型:

  • 固著:你當前人格的短板,是因為早年心理需求未被滿足或過分滿足,導致你的某些人格特質停留在那一階段。比如人格中強迫的部分來源於肛欲期的固著。
  • 防禦:你的行為風格、性格,也許是在協助你防禦心理衝突,因此導致你產生了某些行為。例如母親不能承受孩子與自己分離,於是批評孩子:「你自己為什麼不獨立一些?」

當然,兩個理論取向的理論框架不僅於此,在此僅挑選最基礎的部分簡單描述,例如關於正念、客體關係等理論方法就沒有涉及。

為何選擇長程?

如果選擇了長程,必然就選擇了一種不聚焦在癥狀表現的工作方法,工作重心就會轉移至人格層面。這裡並不存在所謂「治標治本」的區別,因為不同的理論取向,對「標」和「本」的定義也不同,雖然精神動力學有著對人格深刻的描述,但認知行為取向的工作,也會涉及到人格層面的幹預。

長程工作,就意味著我們有機會把一個人的人格做出儘可能全面的理解,尤其是經典的精神分析諮詢(治療),所謂「半年一個解讀」,也許正是這種工作的寫照。也正因如此,來訪者通常如果有亟待解決的困難或焦慮,這種方法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當你選擇長程的諮詢/分析時,要準備好充足的時間、金錢、心態,不要把它當做一種「治療」去解決什麼問題,最好將其當做一種「藝術」,去賞析自己的人格。把自己想像成清乾隆官窯大瓶之類的東西,拿著放大鏡,好好的欣賞。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提高對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掌控能力,並以此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


本回答內容,由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閆煜蕾老師提供。內容較長,句句乾貨,建議收藏後閱讀。

有不少來訪者在挑諮詢師時挑花了眼,治療師中有很多是心理動力學治療師,也有很多是認知行為治療師。這些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啊?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哪個好?哪個不好呢?

我個人有著心理動力學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CBT)的雙重受訓背景,也用這兩種方法治療過大量的臨牀案例,我覺得這兩個治療流派各有優勢和侷限性,但是不能去平行比較——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像是比較雞和鴨一樣——它們都是家禽,喫起來味道不一樣,但有的人愛喫雞,有的人愛喫鴨,把它們做得好喫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法比較,你只能接受它們各自的優勢和侷限性。

認知行為治療(CBT)與心理動力學治療相比,有以下差異(當然,不侷限於這兩點差異):

1.治療目標不同

在CBT治療中來訪者和治療師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著癥狀減輕和社會功能的恢復,當癥狀能夠通過認知或行為的策略得到一定減輕時(注意!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治療也就可以結束了。

而心理動力學的治療認為癥狀是個體對核心恐懼的防禦方式。當核心恐懼能夠得以被個體理解,而它帶來的恐懼感不再那麼具有淹沒性(overwhelming)的時候,充當防禦的癥狀自然也就會隨之消失了。

我們用下面的一個例子去說明上邊的這段「行話」。

比如:一個有強迫症的來訪者,他的強迫癥狀是強迫清洗和強迫檢查。他強迫清洗的原因是害怕如果接觸到了一些髒的或代表倒黴的物體而不去洗手的話,他就會倒黴。而他強迫檢查的原因是,他需要反覆檢查附近有沒有髒的物體,來避免自己接觸到某些髒的或者代表倒黴的物體,進一步來避免倒黴。

CBT和心理動力學治療會分別怎麼對他進行治療呢?

CBT會把治療目標聚焦在他癥狀的緩解和社會功能的恢復上。

CBT治療師不會非常關注他癥狀背後的原因(可以瞭解,但那不是治療的重點),而是關心他的癥狀怎麼維持下來的——他不斷地去迴避任何象徵黴運的事物(黑色、藍色、廁所……),使他的生活圈變得越來越狹窄(因為外界充滿了這些他迴避的事物),甚至發展到了越來越難以出門的地步,工作和人際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去上班的路上要花好幾倍的時間避開這些象徵黴運的事物,回到家要做很長時間的清潔工作,妻子和孩子對他越來越不滿,家裡的人際環境變得越來越緊張)。而這些所有的不幸,是因為他對倒黴太害怕了,而採取了大量的迴避行為和儀式化行為。而實際上,他對倒黴的事情的發生的預測是不準確的。其他人並沒有採取這些迴避行為和儀式化行為,但他們的生活並沒有被倒黴的事情毀掉,相反,他這麼害怕倒黴,他做的這些迴避和儀式化行為纔是在毀掉他的生活。

因此,CBT治療師會把他癥狀維持的原理講給來訪者聽,當他真的理解他必須要停止迴避行為和儀式化行為後,治療師會採用ERP(暴露與反應阻止法)幫助他逐步對他害怕的情境進行暴露,比如,在接觸了髒的東西之後不洗手,暴露在他感覺到的極度焦慮中(他仍在焦慮自己會因此倒黴),足夠長的時間之後,他的焦慮感受會因為習慣化的原理而降低,同時,他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並沒有什麼特別倒黴和不幸的事情發生),他原先對倒黴的害怕就會降低一些。在大量的暴露練習後,來訪者就不再有那麼多迴避和儀式化行為了,因此,他不再需要花太長時間去上班,他在工作中的反覆檢查也變輕,不再影響他的工作,他在家裡也不再要求家人必須要完成清潔儀式,家裡的人際氣氛也變得比以前輕鬆了。

總之,來訪者的整個生活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雖然還會時不時地對倒黴有所擔心,但是這個焦慮不再毀掉他的生活了(社會功能的恢復)。這樣,CBT的治療就可以在20-30次之後結束了(注意:這個治療時長的估值是一個理想情況下的估值,意味著來訪者的自知力很好、認知能力很好、對暴露練習的依從性很高,如果沒有這些條件的存在的話,治療則需要更長時間甚至可能會失敗。現實的情況是,大概只有50%的來訪者對ERP的依從性較好,而另外50%的來訪者會拒絕ERP治療或從治療中脫落。脫落意味著,治療還沒產生效果,來訪者就沒有耐心繼續下去了)。

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則採取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策略。

對於這個來訪者而言,心理動力學治療的目標是:來訪者可以通過自我探索,瞭解到他的癥狀背後的心理衝突,並能夠修通這個心理衝突。

具體說來,來訪者在治療師的釋義(interpretation)中逐漸領悟到,他如此廣泛而又繁複的儀式,是為了避免他自己發生倒黴的事。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害怕自己倒黴呢?在對他童年經歷的探索中,他逐漸瞭解到自己從小就是如此害怕失敗和不幸。他小的時候被寄養在親戚家,上小學時又被送到外地讀寄宿學校,這麼多年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當童年時點點滴滴的情緒被再體驗的時候,他體會到了藏在自己心靈深處的那個孤獨的小男孩得不到任何人實質性的情感支持,永遠戰戰兢兢,一切都要靠自己。成功是他覺得自己能夠生存下來的唯一砝碼。他從小就擔心自己如果做得不好,就會被其他人厭棄,就會生存不下去。儘管他理智上非常清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是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所帶來的這種極度不安的感覺非常強勢地戰勝了理智(這就是為什麼對有些人進行基於邏輯理性分析的認知治療沒有用的原因)

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來訪者對治療師產生強烈的移情,治療師提供的容器作用,使得來訪者有機會在治療師身上修復童年時的依戀的創傷。通俗地來講,日積月累的諮詢,使得心理動力學治療師成為來訪者生命中最親密的人,一個足夠好的「父母」的替代品,而通過這個「人為的養育」而讓來訪者重新獲得生命早期本應該獲得的安全感、信任感。

當來訪者可以逐漸獲得這些安全感後,他對世界的感受不再是那麼威脅,對其他人的感受也不再是那麼苛刻涼薄,他自然不再需要去時刻防範那些莫須有的倒黴和不幸。正因為心理動力學治療如同養育一個孩子,而養育發生在經年累月的情緒溝通之中,所以它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來訪者非常強大的耐心。但是它帶來的效果也是非常徹底的,是整個人格結構上的變化。

如上面強迫症來訪者的例子,在兩年每週一次的諮詢之後,他對自己和世界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治療師的愛中,他不再覺得他那麼孤立無援,時刻會被倒黴的事情摧毀,他逐漸有了能力和其他人建立起真正的依戀關係,以及自信地對待這個世界。

如果換一個人呢?是不是需要兩年時間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呢?不一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創傷和旅程。但是,心理動力學幫助來訪者進行的自我探索,一定會讓他們有機會理解他自己的痛苦,並有機會徹底的解決,只不過,這個旅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如果在這個旅程中,來訪者因為尚沒有消失的癥狀而對治療失去信心,而從治療中脫落的話,那是來訪者和治療師共同的遺憾。

2. 治療師的角色和功能不同

CBT治療師的角色非常積極,他們充當的是教育者和教練的角色,他們的目的是要教會來訪者一些減少癥狀和應對情緒的策略(比如如何提高社交技能、如何識別和反駁認知錯誤)。

他們會進行大量的心理教育(幫助來訪者瞭解疾病的原理和治療的原理),提很多的問題來促進來訪者反駁自己原本的認知錯誤(蘇格拉底提問)。正像是你去向一個網球教練學習怎樣打網球一樣,你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學習怎樣打網球,而在CBT中,你們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於應對策略的學習和練習之上,治療師教給你如何用這些策略,同時監督你在諮詢間隔去完成對這些策略的大量練習(很多人非常不喜歡在諮詢結束後去做練習,他們會覺得這像是回到了上學時,像是被老師佈置了作業而需要去完成,但大量的練習正是CBT產生效果的重要原因。如果你根本不想在諮詢那50分鐘以外的時間做練習的話,CBT就不適合你)。CBT治療中不會有大量的沉默(因為CBT不關注潛意識內容),當你開始沉默的時候,治療師會用提問讓你去講話。

而動力學治療師的角色和功能,像我前文中提到的那樣,是一個暫時的「養育者」的替代品。「養育」與「教育」不同,不僅僅關乎「你需要知道什麼」,還關注「你是怎樣知道的」。所以動力學治療師不會給來訪者非常多的心理教育,只有在治療最開始時和必要的時候進行心理教育,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來訪者的體驗和情緒。

很多來訪者之所以走進諮詢室是因為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養育者足夠好的情緒調節,而情緒調節光靠知識的教育是不夠的,它需要經年累月的體驗中的習得。當治療師坐在治療室那個穩定的位置上,常年地提供給來訪者一種安全的、穩定的依戀關係,像一個足夠好的父母那樣去和來訪者一起面對他生活中的所有煩惱、苦痛,耐心而又平靜地幫來訪者理解自己、應對世界時,你很難說變化發生在哪一刻,但是幾年後,來訪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他們自己都會驚訝自己的改變。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幾年後學會了走路,是因為生理上的發育和成長。心理的發育和成長也是如此,當諮訪關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成長條件時,當以往阻礙心理成長的因素被逐一搬開後,個體的心理成長就會自動以它自己本來該有的節奏進行。

動力學治療師更加節制,節制的原因是治療師需要去分析和判斷每一個時刻的動力和意義。哪怕是長時間的沉默,也是有意義的。這個沉默是因為來訪者正在思考治療師剛剛的釋義(interpretation),還是因為來訪者因為所談的內容讓自己格外焦慮而頭腦一片空白,還是因為來訪者對治療師的移情導致對治療師的憤怒而拒絕說話?只有耐心地分析這一個又一個時刻的動力和意義,治療師才能準確地理解來訪者的人格,才能明白該怎樣幫助來訪者修復他的創傷。並且這個理解的過程,來訪者也在進行著自我理解,這個體驗本身也是有療愈功能的。

所以,你可以預期到,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有時會出現大段的沉默,治療師似乎什麼都沒做。但事實並非如此。不僅是在治療的50分鐘內,哪怕是在治療時間之外,這個諮訪關係依然存在,依然在發展,依然在對諮訪雙方造成持續的影響。

3.CBT和心理動力學治療的侷限性:

遺憾的是,單純的CBT治療很難去解決不同人格類型的患者對治療產生的各種阻抗,而由於治療不依從性帶來高的脫落率,也幾乎是不爭的事實。應對來訪者在治療中的阻抗,幾乎是CBT中最困難的部分,而採用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教育和動機訪談。但人並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在臨牀實踐中,有一些來訪者會非常明白理智上他應該怎麼想,但是他依然會保持過去的感覺,並且無法做出理智的行為。CBT會將這些來訪者解釋為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或自知力,而認為他們可能不適合CBT。

而心理動力學治療將這些阻抗看作是來訪者防禦體系的呈現,它是來訪者人格的一部分的體現,而不是他對治療的不依從。治療師通過對防禦的潛意識動機的分析,使來訪者獲得更多的自我覺察。我個人認為這是應對所謂「阻抗」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比如有的來訪者每次談到現實的焦慮都會自動跳開,去做一些與之無關的動作(去玩沙發上的靠墊),或者開始避重就輕談一些讓他更輕鬆的事情,然而他意識中卻並沒有覺察到這種迴避的模式。

當然,單純的心理動力學治療對於某些心理障礙(如焦慮障礙、心境障礙)的脫落率也是很高的,脫落的原因如前所述,很多來訪者急著盼望癥狀趕快消除,而沒有對諮詢師產生足夠的信任和移情,也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自我成長產生明顯的效果,——當然,很多脫落不僅僅只是來訪者不耐心的緣故,也有諮訪關係不匹配的原因(譬如從一開始做諮詢,來訪者就不喜歡自己的諮詢師),或者是諮詢師沒有能夠幫助來訪者修通對諮詢師的負性移情(負性移情必然產生,修通這個移情關係,來訪者的依戀關係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因此,我個人覺得,如果能把CBT和心理動力學結合起來,對於提高某些心理障礙(如焦慮障礙)的療效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4.CBT 和心理動力結合

很多來找我做治療的來訪者都會談到自己在上個動力學治療師那裡覺得什麼用都沒有,因此脫落了上個治療。他們中有的人經歷了僅僅幾次治療,有的人已經挺長,比如2年,但都覺得一無所獲。聽他們講以前治療的經歷,我並不覺得他們是一無所獲,實際上治療時間長的患者在個人覺察上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還未帶來癥狀上的緩解,他們就徹底失去了耐心。這是個非常遺憾的事實。大多數來訪者都會非常焦慮地期望癥狀緩解,所以當他們癥狀久久未發生緩解的時候,他們對治療失去信心,哪怕他們得到的是恰當的治療。

但是就算治療再好,如果來訪者從治療中脫落了,他就停止了獲得幫助,能夠擺脫痛苦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這是我們治療師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很多關鍵的治療都圍繞著怎麼消除阻抗,怎樣解決負性的移情。在我看來,CBT的策略如果用得恰當的話,可以幫助預防負性的移情,而使來訪者能夠在癥狀緩解後,將注意力轉移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來,那就是看到癥狀是如何由人格結構的防禦方式所構成,以及它要防禦的核心恐懼究竟是什麼。當核心恐懼能夠通過持久的心理治療得以解決的時候,充當防禦的癥狀自然也就會徹底消失了。以前我的關於CBT和心理動力學治療的科普文章發布之後,在評論區有的人會問:你難道在說,CBT只是在治標不治本,所以其實更好的是心理動力學治療嗎?我要嚴肅地聲明:我從來沒有說過心理動力學治療是更好的治療。正如我前邊的比喻,雞和鴨哪個是更好的呢?因人而異。治標也很重要啊,因為這些「癥狀」的標正在使來訪者的生活變得更糟糕。如果能夠有機會先把「標」緩解了,讓來訪者的社會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再看來訪者是否有意願真正去關心內心的衝突,去改變自己的人格結構,不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嗎?

不過如前所述,並不是所有的來訪者都能夠在CBT中迅速地治標,這與他們的人格結構有關,這些來訪者對CBT的反應性不好,還是更適用於心理動力學治療。

我有個強迫症(OCD)的來訪者,來做治療時主動談想要CBT治療,因為她見了一個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兩次,但遺憾的是,她非常不相信潛意識和動力學治療的理論假設,因此她見了對方兩次之後就不再去了。於是,我與她的治療之旅是從CBT開始的,我們用的是治療強迫症最被科研結果支持和推薦的ERP(暴露與反應阻止法)。她在暴露治療過程中,暴露在曾經焦慮的情境中,體驗了非常多的痛苦。忍受這些痛苦是CBT治療中必然的過程,因為來訪者需要硬著頭皮去體驗她所害怕的東西,第一她會習慣化這種焦慮的感覺,第二,她會有機會發現她所害怕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忍受暴露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對於很多來訪都是特別恐懼的事情,所以ERP的脫落率很高。因此,CBT治療師會不斷地鼓勵來訪者,反覆進行暴露的治療原理的心理教育,讓她再勇敢一些去堅持暴露。但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很多的行為是受到無意識動機驅動的。反覆的心理教育如果對來訪者不起作用的話,很多來訪者就會在這個過程中脫落。在我與她的治療中也是如此,她的阻抗逐漸全面地顯示出來,而且變得越來越強烈。她教育水平很高,非常理解暴露治療對她會有怎樣的好處,但是她就是沒辦法每天堅持去進行暴露練習。她盡量減少了一些儀式化和迴避的行為,但是每一次當她需要與她做儀式化行為的衝動做抵抗的時候,她都能體會到非常強烈的衝突,這搞得她精疲力竭。她開始無意識地迴避在治療中談暴露練習,而總想要更多地談她的情緒體驗和自由聯想,她用這種方式向我表達:她有非常多的情緒體驗希望得到治療師的關心和深刻理解。我聽到她說,她覺得非常困難去執行暴露的練習,她對此非常沮喪,對自己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得非常不好,諮詢師一定生她的氣了。如果是CBT的治療師會怎麼做呢?共情她的情緒,識別和矯正她的失望和擔心背後的認知錯誤——對自己的歪曲信念:「我一定做不好任何事」,以及對其他人的歪曲認知:「如果我沒有做得非常好,其他人會對我不高興,他們可能會拋棄我」。這些認知重建的工作,對於有的人來說非常有用,他們改變了認知,然後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去做暴露練習了。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幾乎沒有效果的。比如我有的來訪者就會說:「我知道這些認知重建的原理,我自己可以找到無數對歪曲認知的反駁,我也知道我自己非黑即白(一種歪曲認知的風格),可是我就是不相信這些反駁,我就還是會像從前那樣感覺很自責、對自己失望」。用認知重建的方法去理性思考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值得一試,但如果並不能見效的話,那就要考慮來訪者更深層次的人格結構和潛意識內容了。所謂阻抗,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來訪者的人格的體現。我的來訪者在類似的很多事情上都會表現出相似的「自我對抗」。她平時給自己做了很多計劃,但是她也同樣感覺到難以實施,所以在治療中的阻抗不過是同一種動力的體現。儘管她理智上知道,無論是平時給自己做計劃,還是在治療過程中執行暴露練習的計劃,都是她自己的決定,而且都是對她的現實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但她的潛意識中的抵抗就是會阻止她自己那麼做。她不能去執行任務的原因是內心中對「嚴苛的超我」的抵抗,在她的感覺世界中,「計劃」、「任務」都是一種「要求」,來自於一個形象模糊但是非常具有懲罰性的超我(有的來訪者能夠找到這個超我與自己母親或者父親的對應關係,有的則不能),她覺得做這些「任務」「計劃」,就像是在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一樣。她恨這種被強迫的感覺,哪怕實際上並沒有誰強迫她。

我與我的來訪者的CBT之旅在她強烈的阻抗之後停了下來,我們充分分析和討論了她的阻抗、她阻抗背後的無意識動機,以及她的童年經歷對這個無意識動機的貢獻。當然,是用心理動力學的技術和概念化方法。我瞭解到她過往的經歷中,每當她感覺到被期望時,她會很快從關係中逃開了(一個無意識的行為模式)。可以預料,如果不去處理這些無意識的移情和阻抗,如果繼續堅持純粹的CBT治療的話,這個來訪者很快就該脫落了。所幸我們把方向一轉,開始了心理動力學的治療。在我們充分討論了她的阻抗之後,她意外地發現自己並不厭噁心理動力學治療,相反,她驚異於自己的行為是如何顯著地受到潛意識而不是理性的影響。

儘管她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的CBT治療,但我並不覺得這意味著那段旅程對於她而言沒有意義,相反,CBT的治療幫助她更好地意識到了自己的無意識動力。她不會像是其他沒有經歷過CBT治療的來訪者那樣,憤懣地認為治療師收著治療費用卻「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她終於明白,心理動力學治療室中發生的一切,哪怕沉默,都是有意義的。現在她已經進行了一年半的心理治療。我相信我們還會一起有很長的旅程。我欣慰地看到她對自己的人格有了越來越多的覺察,欣慰地聽到她說,她有時甚至感謝癥狀,因為如果不是有這些嚴重的癥狀,她不會想到向心理諮詢師求助,她就永遠都不可能看到自己內心深處蟄伏著如此大的傷痛。~~~~~~~~~~~~~~~我經常笑稱心理動力學治療師是「背鍋俠」,來訪者常把癥狀沒有緩解的焦慮、對照顧者無能為力的憤怒,以及他們自身的無助等一切他們所不希望有的情緒投射到治療師的身上,他們抱怨治療師無所作為,看著他們受苦,盼望著有神奇的解藥或者某種策略,可以一用就靈驗,從此痛苦完全消失。所有的這些,心理動力學治療師都瞭解,而且深刻地理解。「背鍋」,用專業的術語說,是創建一個「包容性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是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來訪者沒有足夠的耐心留在治療中,那這口鍋就背得沒有意義了。當使用CBT的框架和概念化的方法去對來訪者進行充分的心理教育後,來訪者的耐心和對治療師的信任會大大提高。

以上,希望對你的選擇有所幫助吧~

首發自微信公眾號「普賽克之眼」,由簡單心理Uni獲得作者授權後轉載。

本文作者:閆煜蕾,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諮詢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高級組 督導組。瞭解作者更多信息,詳戳↓↓

閆煜蕾 北京市 青少年諮詢 成年人諮詢 老年人諮詢 留學生諮詢 性少數人羣諮詢 在線心理諮詢?

www.jiandanxinli.com圖標

最後,動動手指點個讚唄,一門學了就能用的心理諮詢實操應用課程免費贈送給你~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uni(ID:jdxl-uni),回復「365」即可獲得《每天學點心理諮詢》課程。

課程學習你將收穫:

掌握理解情緒,識別自我情緒、正確對待情緒甚至「雙向情感障礙」的方法

瞭解人格障礙、抑鬱症、進食障礙等常見心理疾病的識別與治療

學習團體諮詢、藝術治療、曼陀羅彩繪心理治療等心理技術的實操和應用

懂得像諮詢師一樣建立關係、理解情緒、打開胸懷接納更美好的世界

……

尋求心理幫助請直接添加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微信:jdxlzxzl,給你最溫暖的心理支持。


A拉肚子,去醫院看醫生。檢查後對症下藥開了三天量,喫了好了。

B也拉肚子,在隔壁診室看醫生。建議從嬰幼兒時期母乳成分查起,一直到日常飲食結構都要分析。

半年後,A又拉肚子去醫院,遇到B。

「巧了,你也又來看腸胃科?」

「我還在治上次的。我的主治醫生堅信這樣做纔不會複發。」

這個小笑話,是某來訪者所理解的:

「認知治標不治本噢!」

(感謝建議,有小修改)


謝邀,這是一個非常好,且非常難回答,且不一定有定論的問題。

關於什麼問題情況適合精神分析,什麼情況適合認知行為,問得人很多。

一次某網路諮詢平檯面試,一個面試官問過我這個問題。

先交代下背景,我是心理諮詢從業者,並且主要方向是認知行為。

在關注長程諮詢的選擇上,我比較贊同岑CHEN老師的回答。

選擇長程是有根據的,題主對於選擇長程諮詢的根據來源於何處

這個地方給大家做一個擴展,希望能夠給大家在選著諮詢師上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先從流派本身開始說起

在不同的諮詢哲學下,對於同一個體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障礙的假設是不同的。

這就是諮詢的個案概念化——更直白一點,就是大家對於怎樣造成當下問題的解釋不同。

不恰當的類比,爆炸的現象,

物理學家關注物體運動形式,而化學學家眼裡更關注化學反應。

諮詢假設上的差異

精神分析關注的東西很多,例如早年經歷(養育,創傷等),依戀類型,重要客體關係(照顧者,

替代的照顧者,親密關係中另一半等),主要防禦方式,自我感知,自尊水平,人格發展水平等。

認知行為更關注就是個體認知,情緒,行為模式。當然有人誤解認知行為流派只關注於個體當下問題解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當諮詢師和來訪者就一個模式形成進行深入的討論,一定會涉及到價值觀規條方面,這就與早年的影響形成了鏈接。

問題來了,是否所有人都有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訴求?

精神分析分支也有很多。通過討論早年的經歷,瞭解來訪者常用的防禦方式,討論與親密他人間的

關係模式,討論移情反移情等,促進來訪提高自我認知,瞭解需要,改善關係模式,獲得自我成長

(學了皮毛,希望有精神分析流派大拿擴展)。

認知行為流派中,認知的部分就是指通過糾正偏差的認知,來調整個體情緒的體驗,從而達到現實

情況與個體反應的協調。舉個例子,早上出門踩了狗屎。有些人會認為今天真背,也許他會更留意

今天出差錯的情況,影響顯而易見。有些人解讀為狗屎運,也許會更關注一天內的獲得。

這個地方多說一句,認知的調整有時顯得很炫酷,但其實在實際中時很困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行

為的部分。直白的說,行為的調整是非常具有衝擊性的,因為看得見摸得著,自然就會引起認知的

改變。對於焦慮,恐懼的暴露就是最好的例子(題外話,至今沒有看到國內有講行為很棒的老師,求推薦)。

當然任何流派都有其獨到之處,同時也都具有共性的治療因子。讀書的時候看過一篇研究,對比了

四種療法,分別是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人本,家庭。得到的結論是諮訪關係最重要。從精神分析

的角度去看,討論移情反移情,來訪與諮詢師的互動本就非常有意義。這是一段真誠,沒有評判,

真的人際關係,其中的體驗能夠很好的替代過去的體驗,起到養育效果

關於認知行為的誤區?

1.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是否是一種癥狀替代另一種癥狀?

認知行為是一種講究技能學習的流派,來訪者通過掌握相應的技術幫助自己適應生活。

這種學習並非單純模式上的替代,必然有大量心理教育的成分,

同時行為上的變化能夠帶動情緒,認知上的改變。

2.認知行為只關注於認知,行為上的修正?

認知行為流派確實對實效性有很高的掌控。諮詢的宗旨就是幫助來訪適應生活。早期的流派發展,

更關注認知,行為上的糾正。隨著不斷更新,一些新興的分支,逐步在進行擴展。例如ACT,

DBT,關注於接納當下實施,而非修正。

3.認知行為只做短程?

認知行為確實是一種高效性的治療手段,因為其宗旨在於教會當事人一套方法,在生活中不斷

實踐,幫助自己適應生活。所以在國外的情況通常是短程諮詢模式(也與國外保險模式有關)。

但如果說認知行為只做短程諮詢,這個說法一定是錯誤的。以抑鬱為例,不同程度抑鬱的諮詢模型

是完全不同的,花費的時長是不同的。

面對人格問題,例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有大量的研究證明DBT對於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恢復與治

療效果是可觀的。而認知行為流派對於人格障礙的治療週期,通常在1-1.5年。

最後再說一句,從事諮詢工作以來,也接觸了很多諮詢師,除了流派的差別以外,人和人的差別

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提供精神分析或認知行為的諮詢師,因個人特質不同,所呈現出諮詢是完全不

同的。所以除了在專業勝任力,流派的考慮以外,就只有多嘗試了(南瓜白菜各有所愛)。


這個問題的大前提是「打算做長程的心理諮詢」,首先,我想對這個大前提表示質疑:

第一,來訪者是因為怎樣的臨牀癥狀來尋求心理治療?

第二,如果來訪者有顯著的臨牀癥狀,該來訪者有沒有被診斷?診斷的結果是怎樣的?

第三,如果來訪者是針對某一個已經被診斷的心理疾病來接受心理治療,誰建議去做「長程的心理諮詢」?該人士有怎樣的資質?

第四,接受「長程的心理諮詢」背後的臨牀依據在哪裡?

第五,不論是誰建議「長程的心理諮詢」,為什麼此人不根據診斷結果、不依照臨牀實證和最佳實踐的原則,去推薦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而不是治療的時間長短?

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另外一個回答:

長程心理諮詢後期都會聊什麼呢??

www.zhihu.com圖標

這裡我想要給出三個非常簡短的回答,可能會引發很多爭議,也會讓很多人不舒服,但是我感覺必須要說,因為不說我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自己的心理學家牌照。

  1. 除非是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嚴重的心理疾病(比如飲食障礙症、人格障礙症等等),很少的心理疾病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對於常見的抑鬱症和焦慮症,臨牀上都是建議短期的心理治療,如果短期沒有臨牀效果,長期也一般不會有更好的效果。
  2. 從臨牀數據的角度來說,精神分析療法(包括Psychoanalysis和Psychodynamic)的臨牀實證非常少,也就是說關於精神分析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是嚴重缺乏的;而認知行為療法的臨牀實證則非常豐富,關於認知行為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大量存在。我永遠推薦有臨牀實證的療法,所謂Evidence-based Treatment,所以我推薦認知行為療法。
  3. 認知行為療法的範圍是相當之廣的,而針對不同病症,業界也研發出了更細分的認知行為療法,都是有廣泛的臨牀數據所支持的。認知行為療法系統包括了:正念療法(MBCT/MBSR)、辯證行為療法(DBT)、情緒焦點療法(EFT)、接納承諾療法(ACT)等等。在這一點上,精神分析療法沒有辦法和認知行為療法競爭,精神分析療法缺乏臨牀上的針對性和多樣性,所以我再次推薦認知行為療法。

這裡要澄清一點,我對心理治療的具體方向並沒有消極偏見,雖然說我的臨牀訓練主要是認知行為療法,但是我有接受人際關係療法(IPT)的督導和訓練,而IPT是目前精神分析療法中最有臨牀實證的一個療法,特別在治療抑鬱症方向。

我個人的原則是這樣的,我相信經過專業系統訓練的臨牀工作者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

*有臨牀實證的治療纔是應該被採用的治療

*採取沒有臨牀實證的治療是違背職業操守的行為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因為生理疾病去醫院接受治療,你是希望你的主治醫生這麼說呢:「我建議選擇這個治療方案,因為大量的臨牀數據證明這個治療方案行之有效」

還是這麼說呢:「我建議選擇這個治療方案,因為我感覺這個方案比較好,別人都說這麼做比較好「

你會選擇哪一個?對於心理治療,也是一樣的道理。


下面我就來詳細地回顧一下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的臨牀數據,來做個公平、公正、科學的比較,咱們用事實說話。

首先,我們來看這樣的一篇文章,他們參考了28個隨機對照試驗,把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進行了直接的對比。文章的鏈接在這裡:

Is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 therap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www.sciencedirect.com圖標

他們的結論是這樣的:

第一,認知行為療法比精神分析療法有顯著優勢,但是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關係療法(IPT)效果是一樣的。

第二,即使控制了作者個人的臨牀偏見,試驗的數據依然支持認知行為療法。

第三,與精神分析療法相比,認知行為療法的絕對優勢只體現在抑鬱症和焦慮症上,對於人格障礙症來說,兩者的臨牀效果沒有顯著差別。


那精神分析療法到底對怎樣的心理疾病有效呢?下面, 我們來看另一篇文章: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516/RFEE-LKPN-B7TF-KPDU?

onlinelibrary.wiley.com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精神分析療法到底有沒有效,或者效果到底明不明顯,我只是想用數據來說明一下,關於精神分析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數量少的可憐,雖然說精神分析療法的確不好做臨牀試驗:

抑鬱症:4個試驗

焦慮症:1個試驗

創傷後應激障礙症:1個試驗

軀體障礙症:4個試驗

暴食症:3個試驗

厭食症:2個試驗

邊緣性人格障礙症:2個試驗

C羣人格障礙症:1個試驗

毒品上癮:4個試驗

你可能覺得,這裡不是挺多數據來支持精神分析療法的嗎?不如我這裡給出一個對照,針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的最佳治療目前是辯證行為療法(DBT),是認知行為療法中的一種,那麼關於DBT的隨機對照試驗目前有多少個呢?

38個!

38個臨牀試驗 Vs. 2個臨牀試驗,你又會相信哪種治療方法呢?

注釋:關於38個這個數字的來源,請看這裡:

https://behavioraltech.org/wp-content/uploads/2018/04/RCT4ModesResearchDatatoDate2016.06.28-new-logo.pdf?

behavioraltech.org

https://behavioraltech.org/wp-content/uploads/2018/04/RCTSkills-onlyResearchtoDate2016.06.28-new-logo.pdf?

behavioraltech.org


既然最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析療法對於抑鬱症有顯著療效,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看針對抑鬱症的臨牀數據。

我們會重點回顧以下兩篇文章: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2735899000574?

www.sciencedirect.com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2016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ection 2.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www.ncbi.nlm.nih.gov圖標

第一篇文章選取並分析了來自60個不同研究項目的數據,將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對比,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1. 不論是抑鬱症病症,還是社會功能,短期的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並沒有顯著差別。

2. 短期的精神分析療法,在這篇文章中大概是20節左右。

第二篇文章篩選並分析了在2009年到2015年間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對抑鬱症的常見療法進行了總結:

1.對於抑鬱症的優先治療方案包括: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係療法(精神類分析療法中的一種),還有行為激活療法(Behavioural Activation)。

2.對於持續的抑鬱症,優先治療方案包括:正念療法(MBCT)和認知行為療法。


既然我是做飲食障礙症的,不如我這裡再介紹一篇文章,他們把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進行了對比,看哪一個對於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更有效。文章在這裡:

A Multicenter Comparis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Bulimia Nervosa?

jamanetwork.com圖標

文章的作者們給220名患有暴食症的病人提供了19節人際關係療法或者認知行為療法,然後跟蹤了這些病人長達一年,結果如下:

1.認知行為療法比人際關係療法有效的多。治療結束時,前者有29%安全康復,後者只有6%。

2.在完成治療的病人中,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的45%得到康復,相比之下,接受人際關係療法的只有8%得到康復。


講了這麼多,數據是更有說服力的:

第一,心理治療不一定需要長期,大多數情況下短期可能是足夠的。

第二,認知行為療法的臨牀實證,比精神分析療法要多得多。

第三,即使是被臨牀研究所支持的精神分析療法,比如人際關係療法,也不是長期的。更不要說,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國內諮詢師是有資質來提供人際關係療法的。。。


如果是第一次去心理治療/諮詢,有問題的話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回答:

第一次去心理諮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