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一般載體跟片段的摩爾比1:3到1:10之間,但是有些也不能這麼算,片段太短的話,片段可以多加一些。有些實驗室連接喜歡載體加的少,有些實驗室喜歡加 的多....這個都是老闆傳下來的。
還是計算一下為好。最簡單樸實的辦法是run DNA膠,用marker亮度對應著估算樣品的濃度。缺點是不太準確。有條件用機器測一下濃度再連接。

酶的量根據說明書的活性效率去計算也還比較方便。

不過實際操作中可能由於載體由於比較珍貴,又沒有機器可以測濃度,所以濃度不清楚的話設梯度就好了。酶切產物:載體=3:1~9:1。但是酶的用量還是好說的,因為就算酶也不夠,就給反應時間設置長點,好解決。一般大家本著深怕切不幹凈的原則加的酶量,3小時就可以了。不過更謹慎的時候要注意一下甲基化問題。
你購買的連接酶,內切酶等都是有說明書的,或者你上購買廠家的官網下載使用說明,上面都有非常規範的使用方法。這個東西沒有那麼嚴格,用的多點少點,並不會對實驗成功與否產生重大的影響。
真的感覺沒太大關係,現在輪轉的實驗室師姐做實驗粗獷得很,壓根不算比例,只算體積,比如每次都是載體半微升片段4微升,都不管濃度,每次都好好的都能長出菌落╮(╯_╰)╭


看文獻啊……

用什麼酶就看什麼說明書。我告訴你我怎麼做的,你不用我的體系也是白瞎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