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印度對中國最有利。


肯定是四分五裂的印度最有利


就和現在這樣,以十數倍的人力和數十倍的面積和巴基斯坦A的風生水起推得有來有回的,最好。


地峽以東沒有,東部海岸分出來幾個有錢的邦,西邊分出來錫克教邦,就夠了。

不能太碎,不然小巴不聽話。


說到印度,一是迷之自信文化基因還有核武器且不斷挑釁,其野心與馬爾薩斯危機使得中印矛盾幾乎無解,二來印度也有一定抵禦東西兩方某教的邊際作用。

那最簡單的,沉入海底的印度是好印度。


現實點,華夏最大的任務還是攀科技樹和入關。因為尚未入關,現在對印度開戰以及戰後的治理成本太高,代價也大。

但入關後,治理印度成本的絕對值不變,但中國的經濟與綜合實力卻增加了數倍,這樣治理印度的成本消耗對整體的影響,就會縮小。

到時候(入關後)治理印度,南亞宗教地緣格局大不了自己塑造。前面說過,不能讓某教做大。巴基斯坦不能一家獨大,最多收回印控克什米爾。然後中北部組建一個印地語的印度教中等國家,與巴基斯坦人口不顯示巨大差別,真正做到印巴未來潛力與實力長期制衡。南部達羅毗荼地區宣傳北印度人對他們的壓迫,改印度教為儒教或天主教,開啟現代化歷程。東北部阿薩姆和錫金要獨立,拉達克藏南波林三多回歸中國,喜馬偕爾與北阿坎德邦回歸尼泊爾,讓中印不再是鄰國,讓邊防子弟不再有煩擾之虞。最後最重要的,南亞解除核武。同時南亞中部繼續擁有對兩邊某教的隔絕作用,並成為中國一個乖乖聽話的薅羊毛基地。


大而不強,統一完整的消費市場,毫無進取心的國家統治階級。


現在這樣就可以。

看起來挺活躍,時不時在邊境鬧騰一下,可心裏面很清楚哪條底線不能越,和中國心照不宣地演雙簧換點西方援助,卻又不會真正惹怒自己的鄰居招致歷史重演。經濟發展看起來不錯,可以大致保持國內穩定,可以吸引西方眼球,使之認為是可以牽制中國的棋子,實際上國內問題重重,遠遠不能真正構成威脅……如果沒有印度,西方大可以扶植周邊的其他國家如越南甚至巴鐵來圍堵中國,相比之下,一個看似龐大卻早已被我們熟知底細,且本身存在諸多弱點,又被我們具有心理優勢的印度,無疑更符合目前的戰略要求。再加上大多數民眾的自我感覺良好,可以給我們足夠的笑點,這樣的印度,算不上最好,至少也可以說一句不壞。


每年「重陽節來華朝貢」的印度是最有利的,就像當年一樣

為什麼我國古代強盛時期也沒有主動侵略周邊小國?因為我們傳承悠久,無數的例子表明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還不是同族,中央政權實際上很難控制

但是又不能放任宵小擾民,只能派兵鎮壓,完了讓他們皇帝來請罪臣服,歲歲朝貢做個附屬國,

這樣他們既能保持敬畏,也不需要我朝費力統治管理他們

62年印度犯邊深入我國國土,打到他崩潰,你看這幾十年多麼老實安穩,如果62年的事放到2022年,那時候中國國力強盛,要是打殘了印度,那時候印度又得來談和平多麼珍貴,兩國歷史上睦鄰友好,主動簽一些「合作協議」之類的。62年的我們著實太貧弱了點,別人心裡害怕,但是給泥腿子破爛衣衫的人下跪,還是拉不下臉的


自信滿滿的印度~~


當然是他們保持現狀對中國更有利,武器一直靠買買買;工業落後一直作為中國商品的傾銷地。這樣的印度對我們最舒服了;太窮了又沒錢賣你的東西 。莫大仙有兩把刷子,以後最好不出現這種人當老大了


把印度當夥伴,共享發展收益。

要不然,你想遊過印度洋,還是想跨過青藏高原?你以為你是美國爸爸嗎


一個人什麼時候跑得最快?

當然是後面有一條狼狗最追的時候啦?


現在的印度最好,現在的印度其實也打壓了綠教的東出,而且自己還有種族問題,保持現狀挺好的!


現實一點,印度對於中國最好是

一個有一定購買力但天花板不高的大市場

一個外交中立不在海運線惹事的地區大國

一個在軍事安全上被中國不對等威懾(我能威懾你你沒法威懾我),在經濟上被中國卡著氣管的鄰居


嗯嗯,印度如果他繼續保持這樣走的話,肯定是對中國有利的,他一直對中國都是有利的,嗯,只是說嗯,中國和她再出現矛盾的時候,出現計劃的時候他才會產生不利的一面。


分裂而貧窮,無法和巴鐵對抗的印度


現在的印度分裂成互相敵視,徵戰不休的四到五個國家。

整個印度半島成為各種中國產軍備的試驗場,我們的各大軍火集團分別給不同的國家提供裝備打軍火商代理人戰爭。

我國趁勢收復藏南,並由此向南推進獲得印度洋入海口。


幹人家屁事 你家鄰居好壞 和你有什麼關係 自己家要有錢靠自己 跟你鄰居有沒錢有什麼關係


一個像美國一樣富強的印度對中國最有利。


現在這樣就不錯,落後而統一,作為地區強國能壓制極端勢力使其不能到中國作亂。最理想的是再加上吐出藏南。

把印度肢解是不合適的,除掉印度這個可以預期和戰勝的敵人,換來極端不按套路出牌的敵人非常不划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