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先講一個概念,感染了HIV並不代表就是艾滋病人。在免疫系統還沒有崩潰之前,TA只能被稱為是HIV感染者。HIV感染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有葯可治,有葯可控,WHO早就把HIV感染列入到慢性病行列了。

合理的抗病毒治療,能夠延遲發病期的到來。成功的抗病毒治療,甚至能做到終身攜帶HIV但不發病。持續的抗病毒治療能將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控制到檢出水平以下,體內檢測不到病毒也就意味著感染者的健康壽命和生活質量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隨著抗病毒治療的開展,感染者體內HIV病載持續降低,人體CD4水平逐漸恢復,免疫系統得到重建,體內仍含有極微量的HIV,但會一直可控。到時除了需要按時服藥,定期檢測外,和健康人是沒有區別,感染者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工作、求學、婚姻、後代、人生……

好好的一條抗病毒「陽關路」不走,幹嘛去過「無菌房」這樣的獨木橋。

實際上,不進行抗病毒治療,住進無菌房同樣不能「倖免於難」。

HIV通過攻擊人體CD4免疫細胞,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人體免疫系統有三大功能,防禦功能:抵抗體外細菌病毒等異物的侵擾,預防體外不良因素的侵害;自我穩定功能:負責處理體內衰老或死亡細胞,維護體內環境的平衡穩定;監視功能:消滅、清除突變、變異、畸形細胞,防止其形成腫瘤。進入艾滋病期,病人的免疫力逐漸喪失,最後成了「不設防」的軀殼,對外不能抵禦病毒、細菌、寄生蟲和真菌感染,對內無法維護體內環境的穩定,清除「壞掉」的自身細胞。

無菌房,外源性「異物」可以被消滅,但很多病原菌和治病因素都是內源性的。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多元微生物羣落,人體微生物羣落是由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組成。人體各種細胞加起來約有40萬億~60萬億個,而整個人體內微生物細胞數量是人體內細胞數量的10倍,這些內源微生物沒辦法完全被消滅。

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體內環境和微生物羣落都是穩定的,免疫力喪失以後,微生物和自身治病因子都開始作怪了。所以,住進無菌房同樣會發生各種「機會感染」,自身細胞「突變、變異、畸形」也會導致各種惡性腫瘤。

踏踏實實接受抗病毒治療,HIV感染是可控的。

以上~

歡迎點贊關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公號《班草不恐艾》


會好一些,接觸外界的致病菌少了。

但每個人的口腔、鼻咽部、胃腸道寄生著大量的細菌病毒,有些細菌是人一下生很快就寄生進身體的。有些細菌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稱為益生菌,可以幫助身體消化食物等。當一個人的免疫力正常時,這些細菌病毒與身體和平相處,並不致病,但當免疫力低下時,細菌病毒與身體的關係失去平衡,會大量複製繁殖,會導致身體發病,這就是艾滋病常見的機會性感染。

所以,放在無菌病房只能減少病人接觸外界致病菌的機會,但無法解決體內的細菌病毒致病問題。


人體免疫系統除了抵禦有害細菌病毒外,同時也在消滅自身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產生的變異有害細胞。當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後,這些變異有害細胞就會不受控制,從而產生癌症、腫瘤等疾病。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藥物控制病毒,使其無法破壞免疫系統,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目前調查發現,只要嚴格服藥,保持健康,大多數人還是活到老,只因衰老而死。


緩解是會的,但是病程末期體內原來的正常菌羣也會因為抵抗力喪失而變成致病菌,最後依然可以導致死亡……


還有突變的細胞啊,就是自身突變的細胞,癌症啥的,因為免疫系統不只有免疫防疫功能,還有免疫監察的功能哇


確實有人也這樣考慮過,我記得不太多,如果按照我自己想法說,可能不太正確,見諒哈。

即便把HIV病毒攜帶者,放入沒有任何細菌和病毒的這麼一個純凈的環境裏,我認為,最起碼可以減少機會性感染的可能。(當然,這個攜帶者自身也應該除了HIV沒有其他細菌或病毒攜帶)。但是,即便這樣,人,卻還是會因艾滋病毒而死。至於純粹的艾滋病會引發什麼癥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幾乎所有的因艾滋病死亡的人,都是因各種感染死亡。


不是說緩解,艾滋病會讓你喪失免疫力,感冒都好不了。


hiv病毒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只是無菌的話還不行,還要控制好溫度。萬一得感冒也沒得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