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晚,華為舉行了中國區春季新品線上發布會,華為智慧屏旗艦機新品 X65 正式亮相,售價 24999 元。這也是之前餘承東在發布會預熱階段曝光的「大招」,被稱為華為史上最貴的終端產品。

華為智慧屏 X65 的實際體驗如何?24999 元的價格你覺得值嗎?


華為智慧屏偏向虎山行!是自信還是自負?

華為這個品牌彷彿永遠不缺話題。可以這麼說,無論是在哪個平臺,一旦華為發布了新款產品,必將引起萬千網友來一場激烈的討論。而就在昨天晚上,華為發布的最新一代華為智慧屏X65,這無異於在網路中投放了一顆原子彈,給各位「網路辯手」出了一道最佳辯題。

讓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華為智慧屏X65的配置,65英寸4K OLED 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內置自研鴻鵠898旗艦處理器,搭載2400萬像素的超廣角AI慧眼,外觀方面採用無邊框設計,機身最厚處為24.9毫米,售價24999元。

如果我們結合去年九月華為發布的第一代智慧屏V75來看,會發現在這些參數裏,拋開各種硬體的升級和數據更新以外,最另人震驚的是電視顯示技術由QLED向OLED的轉變,畢竟這兩種技術自誕生以來就是水火不容,且各有一批忠實的粉絲。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兩種技術的優缺點,以及華為本次轉變為什麼讓人如此震驚。

QLED技術的核心主要是將一層肉眼看不見的量子點膜置於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當中,再通過光、電的刺激改變顏色,從而達到提高色域和背光利用率等優點,比如一些廠商致力於研發的QD-LCD技術就是由QLED技術衍生而來,可以看做對傳統液晶電視升級,使其完全具有QLED的高色域,高亮度等優點,但是由於結構和原理所限,漏光和對比度低等問題依舊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真正的QLED結構的顯示技術一直在研發當中,相信會在未來的幾年成功應用於各種顯示產品當中,帶來更好的體驗。

OLED指的是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種通電時即可自發光的有機材料。基於這種特性,OLED屏幕不需要背光模組,所以不存在漏光問題,在厚度上也要比其他類型的電視要薄,並且可以直接對特定像素斷電,呈現完美黑色,提高對比度。但是OLED技術依然有很多困難急需克服。比如有機材料的使用壽命偏短容易燒屏,亮度較低,且造價高昂,勢必很難走進普通消費者的家中。

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無論是QLED還是OLED技術,只不過代表著未來顯示技術的一種方向,華為這次改變策略並不是因為OLED技術要比QLED強。

既然我們搞清了兩種技術的區別,再來說說為什麼華為的這波操作令人震驚。我們以大眾熟知的一些電視廠商為例。三星電視全球出貨量第一,並且在早期就掌握了OLED技術,然而卻堅信QLED技術纔是未來的正確方向,自始至終只生產QLED電視。同樣,在OLED的戰隊裏,索尼和LG是忠誠的守護者,他們也只生產OLED電視。

這其實不難理解,顯示技術的研究遠比我們想像中投入的要多,所以在QLED和OLED兩種技術當中,電視廠商不得不做出一個二選一的艱難決定,甚至在一些公開場合互相揭短。反觀華為這個初入電視領域的新手,竟然在短短一年之內做出了兩臺技術迥然不同的電視,這種操作給人的感覺就像看到一個素食主義者捧著一隻燒雞喫的不亦樂乎。

從原則上來講,華為要想在電視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兩種技術都嘗試一下確實是一個靈活的策略。並且在發布會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表露出了極大的野心和對於科研實力的自信。

很多網友通過數據的比對推理出了發布會中出現的對標「S」產品,索尼A9G。索尼作為OLED電視中的老大哥,其產品質量一直是標杆的存在,被拿來對比已經是常事。但是從國外知名電視分析網站RTINGS上公佈的測試方法解析中可以看到,華為對兩臺電視採用了不同的測試方法,所以得出的數據並不嚴謹。華為甚至在峯值亮度一項顯示為950尼特,這是什麼概念呢?

前邊已經說過,OLED電視的短板就是亮度,根據圖中可以看出,市場上大多數OLED電視亮度不超過800尼特。其中包括LG旗下的多款OLED電視,而本次華為智慧屏X65的面板供應商就是LGD,也就是說華為和LG電視使用的是同款面板,卻出現了相差這麼大的數據結果,也許對於一個電視領域的新人來說,關於檢測的專業性仍需提高。

從華為的發展歷程來看,華為的資源整合能力很強,同時作為專利數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品牌,其科研力量也是毋庸置疑,所以QLED和OLED技術雙線並進不是不可能,但是這也意味著華為需要在顯示技術上付出友商雙倍的努力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到底是華為的自信還是自負?我們期待著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


先看有意做一期索尼A9G和華為X65的頂級旗艦評測

非常期待結果,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道理,哈哈


體驗確實不錯,

單純的當電視已經是不錯的視聽享受了,

況且它還有太多的其他功能,

可以這麼說,

它有點類似於一個放大的平板電腦,

價格屬於合理區間,

如果你僅僅把它買回去當電視,

那確實SONY更適合,

智慧屏是華為深耕萬物互聯的關鍵一步,

是未來智能家居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定位本就不是普通家庭,

所以也沒必要費口舌爭什麼。

這一次推出X65,

其實更多的是為工作場景準備的,

疫情讓雲辦公成為未來的發展潛力行業,

除了一大波軟體迅速崛起,

硬體也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華為的這一部署正是在抓住未來的機會,

華為這幾年一直在深耕生態,

音響、耳機、智慧屏、電腦、平板、眼鏡、檯燈等,

一旦形成完整生態,

將會形成巨大的市場價值,

蘋果產品,買過三件以後,基本就會形成消費的持續,比如在買了iPhone,iPad,airpods之後,那買電腦基本會首選mac,

同理,華為也是如此。

這是一種間接強迫的購買方式,它與憑藉直接的喜歡去購買不同。

就像當你買了iPhone以後,買耳機首選airpods,即使你不喜歡它,更喜歡freebuds。

這是一種恐怖的商業模式,

因為它讓你無法輕易擺脫一件商品,

也許今年你買了魅族,明年你會買小米,

可以輕易去更換,

但如果你有了華為或者蘋果全家桶,更換其中一件設備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值得又不值得,既然定價這個級別,就要用旗艦機的要求來要求X65

如果你是個純看電視不用電視玩遊戲,也不用網飛的,同時願意為國產付出溢價,那值;如果要外接遊戲機、電腦、用網飛,建議再觀察下。

先說說確定的優點

1.X65的面板亮度比索尼和lg的oled這一代電視高+華為的出廠調色,既然敢放ppt吹那就放心好了,如果真能到華為自己說的級別甚至可以部分代替監視器,但是國內沒有具體的實測,推薦華為送測rtings,雖說不一定絕對和實際使用對的上,但是好歹統一標準

2.喇叭,喇叭這玩意不講玄學,體積越大音腔越大越好,你索尼lg再怎麼折騰也不如直接堆料

3.系統絕對比索尼lg好,索尼那系統你要用的舒服彷彿用起了安卓4.0前的機子,要各種自己折騰,還有詭異的卡頓,這方面小米都吊打索尼

4.作為巨型平板或者和別的設備聯動的能力華為比傳統廠商好,不如說別的廠就沒考慮這方面,偶爾用來視頻聊天或者會議啥的也許有點用,雖然反正我用不上。

再說說不確定的地方或者說大概率是缺點的

1.高端電視主力消費者的除了土豪就是遊戲玩家和影音用戶,對遊戲玩家來說你的輸入延遲是個不定因素,目前已經上市的智慧屏輸入延遲都不咋地,至少不能和索尼lg三星高端比,同理還是建議送測rtings,統一標準測試最重要,不過如果和別的智慧屏一個水平我死活不買。

2.影音用戶有流媒體和外接藍光機兩類用戶,外接的無所謂,流媒體的話華為支不支持網飛其實是個很重要的點,目前來看是不行的,別說外接盒子啥的,華為外接盒子畫質優化能啟用到什麼程度還是個問題

3.畫質晶元,這玩意說白了還是技術積累和調教經驗,現在幾個實測和畫面對比來說至少華為還是不能和索尼比,雖然lg三星也比不過索尼(利益相關就是我是lg用戶)

4.介面以及解析度、刷新率優化,介面其實就是hdmi2.1,索尼詭異的支持序列先不提,lg新一代大多換裝了2.1;解析度優化的話1080/120hz,2k/120hz,vrr,freesync這些支不支持?4k @ 60 Hz + 10 bit HDR /4k @ 60 Hz @ 4:4:4支不支持?

5.價格,lg的C9和索尼A9G大多能淘寶兩萬內拿到,哪怕天貓京東也就兩萬出頭一丁點,華為是明顯比這兩個貴的,不過如果華為能畫質優化、延遲、解析度達到索尼lg水平,再換個hdmi2.1,我想我是願意為華為多花點錢支持下的。(問題是c9現在才1w6-1w7,華為真的貴太多


值得的。

同樣是65英寸OLED索尼也要賣到兩萬,但從系統到晶元,索尼比起華為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安卓8.0對比鴻蒙,個人認為應該是鴻蒙更勝一籌的。

晶元的話這一代的索尼XI晶元用的是mtk5891負責系統運行,個人查許多參數,認為是不如華為的鴻鵠898的,不過下一代的索尼電視用的mtk5893就比較難講。

下面是晶元參數對比

華為鴻鵠898宣傳

華為鴻鵠898具體參數

索尼的X1主要用的晶元是mtk5891負責運行系統,能查到的規格是3+16GB運存存儲組合,4核1.5Ghz。而索尼的下一代產品G系列用的是mtk5893能查到的規格是採用ARM Cortex-A73 CPU與Mali G52 GPU, 支持8K視頻解碼與HDR10+標準。在I/O端,S900晶元支持HDMI2.1A介面,頻寬提升至48Gbps,支持HDR10+、4K 120Hz及8K 60Hz的視頻輸出。

所以這一代的產品X1晶元採用的mtk5891我認為是不夠鴻鵠898打的,因為畢竟下一代也就是今年會上的新產品從規格上看也就比鴻鵠898好上一點。

那麼華為智慧屏比起索尼電視又多了些什麼亮點呢?

首先肯定要說的是120HZ刷新率的屏幕,這在我看來就是非常符合華為用造手機的思路去造電視的特點。

其次硬體方面還有升降的2400廣角攝像頭,配備6個麥克風雙NPU晶元,這個大家可以上B站鍾文澤那看看他拍的效果。

軟體方面則是支持WELINK多方通話,AI健身等...


綜上所述我認為華為這個價格是值得買的,OLED屏幕+120HZ的刷新率+14個喇叭+2400萬像素的攝像頭+鴻鵠898晶元+各類軟體功能,賣24999我覺得不過分。

中間的晶元數據來源:索尼電視吧

下一代索尼電視的晶元平臺目前有消息了--MTK S900?

tieba.baidu.com

WP7吧

鴻鵠898?有人知道規格嗎?8+128組合的內存【wp7吧】_百度貼吧?

tieba.baidu.com圖標

最後補充一下夏普的80A9BW電視,京東69888元,用的也是華為海思的晶元哦!

夏普80A9BW電視京東詳情圖

2020年4月8日,華為春季新品線上發布會正式舉行,繼華為智慧屏 V65之後推出了全新一代革命性大屏新品——華為智慧屏X65。

一、華為智慧屏X65配置亮點:

  1、2400萬超廣角攝像頭

  2、5632*4224有效像素

  3、水平可視角度可達95度,垂直可視角度為78度

  4、搭載了海思Hi3559C攝像頭晶元

  5、雙核NNIE@840MHz神經網路加速引擎(雙NPU),能夠支持兩個視覺演算法並發執行。

  6、採用OLED面板,1000nit HDR峯值亮度,覆蓋了DCI-P3 98%色域

  7、刷新率為120Hz,響應時間為1ms

  8、存儲方面,搭配6G RAM+128G ROM

  9、晶元方面,採用華為海思全新自研的鴻鵠旗艦晶元

  10、支持MEMC運動畫面補償、HDR技術、SR超解析度技術、NR降噪技術、Local DCI局部動態對比度增強、CGM色彩管理系統以及CAA防燒屏技術等。

  11、在音質方面,採用全屏發聲陣列設計,有14喇叭,如全屏音箱6個,每個全屏音箱下有1個3w的球頂高音揚聲器和1個10w的條形全頻揚聲器,重低音音箱有2個,每個重低音音箱有1個3.5英寸20W重低音揚聲器;總輸出功率75W。

華為電視智慧屏X65 65英寸4K超高清OLED智能電視機PLAT京東¥ 18999.00去購買?

長青:電視機選購攻略【主要參數】大全,你想要的全都有!?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此次旗艦級別華為智慧屏X65在畫質和AI智能上都進行了提升,在即將到來的5G智慧家庭時代,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華為最高端的終端設備, 如果不差錢, 注重品質,可以考慮.

華為在這個產品上, 打造的是極致的硬體, 從屏幕 到 攝像頭,到 遠場語音MIC 都是頂級的.

而且配合華為深度打造的系統, 以及華為強大的生態 和 AI 技術實力. 肯定會給你帶來驚喜.

雙十二,先領紅包在買東西,不花冤枉錢

雙 12 · 淘寶超級紅包12.05 - 12.12?

已失效

華為智慧屏 , 走高端品位路線.

傳統的智能電視, 很多都是一個普通的系統,加上幾個App , 然後能看視頻網站就差不多了.就相當於一個功能減少的手機.

但是智慧屏不同之處在於, 通過自己開發的系統, 定製的硬體, 深度融合了人工智慧, 通過攝像頭和麥克風, 可以良好的與人進行交互. 這纔是智慧屏 最大的價值.

視頻, 當你想起來和家人聯繫的時候 ,打開智慧屏進行視頻, 智慧屏會自動跟蹤, 始終以你為畫面中心, 只是普通智能電視做不到了, 因為這裡要通過演算法實時計算人的位置等.

AI 健身, 通過智慧屏, 攝像頭可以通過AI演算法 識別身體姿勢, 並進行打分, 這些都需要AI 的介入.

618 榮耀智慧屏是唯一入選百億補貼的電視

榮耀智慧屏X1 55英寸LOK-350 2G+16G 8K解碼開關機無廣京東¥ 2299.00去購買?


實際體驗不知道,以為沒用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給普通家庭使用的。


看了厲害的視頻X65還是很厲害的。


貴的是晶元屏幕嗎?不,貴的是搭載了傳說中的鴻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