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作為自認為很「資深」的 Vans 愛好者,心情是很複雜的。

先說簡單的答案:

肯定有。相對而言,Pro Skate 專業滑板支線的鞋款因為有耐磨橡膠 Duracap 加固,基本該不會開膠。

另外,一些採用了 UltraCush Lite 或者 Wafflecup 鞋底的鞋子,這類鞋子一般被稱之為超輕 or 輕量系列,因為以現代的冷粘工藝代替了傳統硫化技術,所以也不會開膠。

並且,如果幾雙鞋子換著穿,確實能減輕開膠的概率。

再說複雜的原因:

雖然很多商家和愛好者都口口聲聲:「無 Vans 不開膠」,甚至開膠與否一直都是 Vans 檢驗是否是真鞋的心酸調侃。但是,開膠真的是質量問題,作為顧客,一雙鞋子的質量好壞,就是由它是否經久耐用決定的。

Vans 難道沒有去解決麼?其實是有去處理的,但是沒辦法徹底解決(其他硫化鞋品牌也一樣)。記得當時大學時候,一雙鞋子很嚴重開膠,以至於整個鞋底脫落,現在這些年開膠情況減少也是有目共睹的。曾經 Vans 還因為質量原因取消了某個代工廠的代加工資格。

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的問題在於:國家標準對硫化鞋的膠水進行了限制規定,這一方面是為了環境保護控制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生產工人和穿著者的健康考慮,所以採用較少污染較為環保膠水之後,粘合力也較小,所以容易開膠。很多人都知道某個東莞工廠的質量較好、開膠較少,但是實際上和 Vans 公司內部人士交流說到,其實這家工廠這方面不合格也最多。

很多人都知道,明明更加節省人工、效率更高、費用更低的機器生產是必然趨勢,但 Vans 一直保持著手工生產,實際上,並不是 Vans 不想用機器代替手工,而是硫化鞋本身工藝很難做到。按照偉大的德國製造理念,有手工生產的地方就有誤差存在,誰也沒法保證流水線上的工人在刷膠粘合時候完全按照標準、絲毫無誤。

為什麼開膠問題最近總被反覆提起?

一個東西,只在它核心受眾羣體中傳播,口碑自然是極好的,但是如果傳播到了不屬於它的受眾範圍,口碑就會各異了。這「理論」也適用於 Vans 開膠的狀況。

開膠這個問題很多核心 Vans 愛好者心知肚明,但是 Vans 品牌這些年越來越火,在嘗試拓展自己市場的同時,自然也讓一部分不屬於原本品牌受眾範圍的人接觸到了它,其中不乏一些跟風者。

很多人看現在街頭這麼多人穿 Vans、很多明星也上腳,便讓我推薦介紹過,一旦我跟他們說你做好開膠的心理準備時,他們往往就望而卻步了,原因正是如此。所以我常說「Vans 不是適合勞動人民穿著的鞋款」。

但是當我問到在專櫃工作的朋友:有沒有人跟他們投訴開膠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讓我震驚了:這麼便宜的鞋子,誰還在乎它開不開膠。是啊,相較當下運動鞋動輒 1000+ 的價格,Vans 真的是夠便宜了。


莆田吧 正品都開膠

硫化底vans都這樣

習慣就好

想要質量好的

上帶粗線加固的大底板鞋沒粗線的大底板鞋也行比如說

vans的


有啊,而且很便宜比如莆田
有沒有喫一頓永遠不餓的食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