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你幫考生選學校,知乎給你送飯票」中。

活動時間:2019/6/6 - 6/20

活動規則:內容切題、無事實錯誤且同等條件下創作時間在前的回答將被優先採納,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知乎鹽選會員 7 天體驗卡並分享 100000 元獎金

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期待你的分享~


講一下本人在東大學習的體驗(2012級軟體工程專業本科)。

祭出鎮樓圖:(攝於東南大學梅園附近,2016)

一、東大軟院初體驗

1 分數線與轉專業

在東大,軟體工程專業的分數線相對較低,跟建築、信息、吳健雄學院啥的沒法比。相當一部分同學是調劑過來的。

可能是虛榮心作祟,很多同學一進來,就想著轉專業(我也想過)。有一小部分轉成功的,去了其他專業。(要是他們知道,軟體工程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全校最高,會不會後悔呢?)

2 學費

軟體學院的學費超級高,大三、大四,加上住宿雜費接近 2w(大四一年的實習能把學費賺回來)。全國軟體學院都是統一的,也沒啥可說,做好心理準備就是。

3 學習環境

大一到大三,都在九龍湖校區。大四去企業實習。

軟院有自己的獨立機房,刷卡免費上網,比學校公共機房的電腦好多了。

4 英文班與普通班

大一的時候,會分一個「全英文班」出來,需要成績較好,自己去申請。我們那一級有四個班,每個班都有一些人分到「全英文班」。雖然是英文班的成員,但從「行政上」看,還是屬於原來的班級,只是課程內容有差別。

英文班基本上都是英文授課,教材也是全英文的。中文班的主要課程是中文授課,教材有的是英文,有的是中文。

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班需要修的學分相對較少,大三比較輕鬆。我大三的時候上課累成狗,同宿舍的英文班室友天天宅著打遊戲。(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要申請去英文班……)

還有一點,相比普通班,英文班的同學比較方便吹牛逼。乍一聽,別人就以為你是學院的「尖子班」。

英文班這麼好,我為啥要選普通班呢?

  1. 懶得折騰;
  2. 缺少信心,怕全英文授課跟不上節奏;
  3. 普通班中文授課,應該能學得更深入、更紮實一些;
  4. 普通班的課程更多,能滿足我的求知慾。

5 短學期

東大有短學期的說法,暑假裡面撥出3-4周的時間,從事特別的教學活動(每個學院不同)。

短學期,也是最能體現軟院特色(校企合作,注重實踐)的地方。軟院有三個重要的培養點:技能、業務、工作實踐。都是通過短學期來做的。

  • 第一個短學期,軍訓,所有人都一樣;
  • 第二個短學期,項目實訓(技能),做一個基於 MFC/Linux 的項目,二選一。是東軟的工程師過來培訓的。我當時選擇了 MFC,做了一個貪喫蛇遊戲;
  • 第三個短學期,項目實訓(業務),也有好多項目可選,是 Oracle 的工程師培訓的。我當時組隊做了一個 Android 電商應用(不含後端);
  • 第四年沒有短學期,直接就是企業實習(工作實踐)。大四實習必須滿 9 個月(讀研、出國的除外)。可以去自己找的知名大公司,當然,大部分同學還是去的與學院合作的企業,很多人一畢業就留下了。

6 與其他專業的區別

這應該是很多同學關心的點。

(1)軟體工程專業與計算機專業的區別

計算機會多學一些硬體相關的知識,理論性更強一些。軟體工程這邊,實戰性更強,積累實踐經驗的機會也比較多。

軟體學院出來的學生,實戰能力普遍較強,這是很多帶研究生的老師的評價。

(2)軟體工程專業與數學、物理、電子等專業的區別

其他專業也學編程,也會寫代碼,軟體工程專業有啥特殊的?

  1. 高質量代碼。軟院學生寫的代碼,就是比別人的漂亮。我看過其他專業同學寫的代碼,連縮進都不統一,tab、空格混用,命名混亂,根本沒法看。
  2. 深入、系統。上到 XML,下到彙編語言,都在學習範圍內。濃縮起來三個字——「夠專業」。我聽兩個老師吹過牛。老師a:「有次改bug,看了三天三夜,最終定位到一行彙編代碼出了問題,然後修復了」;老師b:「有個老師寫了一段代碼,總是時不時出錯,他找我看原因。我一看那個代碼,就說,你是不是忘了加鎖?那個老師說:『加鎖是啥?』」
  3. 軟體產品。別人寫代碼,主要是給自己用的,輔助科研啥的。我們寫代碼,是寫給別人用的,是開發軟體產品的,注重設計、開發效率、可維護性,而且常常是團隊作戰。

二、印象深刻的課程

1 專業課

(1)C++ 與 Java

語言是這兩個,兩門課程的名稱,都叫「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用的是國外的英文版教材。沒辦法,逼格就是高。

Java 是一個將近 20 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來教的,風趣幽默,技術實力過硬。

(2)軟體工程導論、面向對象技術與 UML

UML 好像是東大特色。工作多年之後,才知道這些課程的好處。

(3)未來網導論

比較輕鬆,有意思,老師是伊利諾伊大學的終身教授,專程飛回來上課。

(4)圖形學、信息檢索、數據挖掘、數字圖像處理

都是涉及機器學習的課程。因為難度陡增,我沒學進去,水過去了,後悔呀。

(5)專業英語素質與技能

這是一門容易被低估的課。每週專題學習,做 PPT,然後去講臺上用英文講解。現在想想,當時應該是我口語的巔峯。

(6)組織行為學

應該是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的課程。現在還記得溝通六字箴言:主動、及時、鼓勵。我工作後發現很好用。

2 非專業課

(1)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

我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就選修了這門課。學校幾乎每週都會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來辦講座,刷夠卡,並提交論文,就算結束了。

我聽過清華大學彭林教授的講座,也欣賞了幾次崑曲。也經常能聽教授們談論儒釋道之類的東西。

(2)創造學與創造力開發訓練

我覺得超有用。自己去看過幾本相關的書,影響深遠。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上課我坐第一排,擺一本《資治通鑒》,課間還跟老師吹牛逼,還有誰?

(4)大學語文

良心課。重新理解了詩詞,理解了生活。

(5)健身街舞

體育課搶到的,想體驗一把。這可能是我參加過的妹子最多的課了。當時就該主動一點,迅速找美女同學組隊的……最後也不差,和幾個其他學院的小夥伴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學期。

3 我的課程表參考

太長了,見文末。

三、課外專業提升與交流

1 學院技術俱樂部

軟體學院有幾個俱樂部:

  1. CR(Computer Rescue),免費給學校的老師、同學們修電腦的;
  2. I++,編程大牛的養成地,做各種項目,商業項目還能賺到錢。I++ 的同學經常能看見晚上 12 點的寢室大門;
  3. ACM 俱樂部,不是很瞭解;
  4. Linux 俱樂部,有點水;
  5. 軟院科協,經常舉辦一些培訓活動。

2 校內技術俱樂部及團體

  1. 校科協;
  2. 微軟俱樂部;
  3. 蘋果俱樂部;
  4. 機器人俱樂部;
  5. 先聲網;
  6. 虎踞龍盤BBS;
  7. ……

我們院有個同學,一直在微軟俱樂部混,大四去微軟實習,畢業之後就留在微軟了。

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去鍛煉一下。

3 跟老師蹭項目

找一個你覺得不錯的老師,跟他說你想去他的實驗室幫忙,一般都會同意。可能會辛苦一些,但是你能收穫到Paper、技術、人脈、豐富的經歷,很划算的。

我一個室友去了某老師實驗室,他們實驗室的幾個同一屆的同學,畢業後幾乎都是去 CMU、育碧、摩根斯坦利這樣的地方。

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曾嘗試。多少有些後悔。

4 SRTP

又叫課外研學,必修 2 個學分。可以通過聽講座、做項目獲得。軟院的同學一般都會去做項目。有的大牛能拿到十幾二十個 SRTP 學分。(進老師實驗室,是一個獲取學分的捷徑)

5 學長學姐交流會

有時會請大四的,已經找到好歸宿的學長學姐來辦交流會。也是一個學習提升的機會吧。

四、社團活動等

是學校的社團,與專業關係不大了。

我主要活躍在「梅花樁武術協會」(當過會長),偶爾去「桐心琴社」玩一玩,都比較小眾。

東大的社團活動非常多,每年招新都是「百團大戰」,很好玩的。極坐標話劇社經常發放免費票,值得一看,重點推薦一下。

五、其他

1 同學們畢業後的去向

  1. 最強的一波,是去美國留學,CMU,紐約大學,南加州大學這樣的;
  2. 經濟實力差點的學霸,保研國內頂尖高校,如清華、浙大等;
  3. 有去日本早稻田讀研的(學校的交流項目,也有法國的項目,我不知道是否有同學去);
  4. 有去香港大學的;
  5. 有保研本校的;
  6. 有暫時沒找到好去處,堅持考研的;
  7. 找工作,有去 BAT 的,阿里最多了,可能因為離得近;
  8. 有去育碧、摩根斯坦利、畢馬威的,更多的同學去了 SAP(因為有合作);
  9. 有直接留在學院合作企業的(如華為、途牛、開鑫金服、育兒網、渡維科技、金智教育等);
  10. 有去國企的;
  11. 有直接回家玩玩玩的(家裡有礦型);
  12. 有技術能力差一些,自己沒找到工作,最後學院推薦入職的;
  13. 而我,去了帆軟,只是想在南京多待兩年。

2 一些吐槽

  1. 過於實際。學院的培養計劃叫「卓越工程師計劃」。從踏進校門開始,就是奔著成為「軟體工程師」去的。格局上,比南大小了。
  2. 時間太緊,節奏太快。只有大一末、大二末的兩個暑假,之後就沒有暑假了,直到走上工作崗位。在上海實習那段時間,我都快被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逼哭了,特別想念學校。
  3. 馬太效應,兩極分化。資源都集中到那羣積極主動的同學那裡了。對於相對弱勢的學生,學院應該可以引導得更好些。到了社會上,更是如此。
  4. 高數的掛科率指標能不能低一點?

附錄:我的課程表

大一

  1. 軍訓
  2. 幾何與代數
  3. 大學英語
  4. 程序設計基礎及語言(C++)
  5. 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
  6. 新生研討課(01揹包問題,旅行商問題,遺傳演算法)
  7. 軍事理論
  8. 體育1(太極拳)
  9. 高等數學
  1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11. 工業系統認識
  12. 創造學與創造力開發訓練
  13. 離散數學
  14. 物理實驗
  1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1(C++)
  16.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17. 體育2(籃球1)
  18. 專業英語素質與技能
  19. 大學物理

大二

  1. 項目實訓(MFC 貪喫蛇)(遊戲編程)
  2. 經濟管理基礎
  3. 大學語文
  4.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2(Java)
  6. 軟體工程導論
  7.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8. 體育3(健身街舞)
  9. 計算機系統組成
  10. 軟體系統設計與體系結構
  11. 體育4(籃球2)
  12.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3. 計算機輸入輸出系統
  14. 面向對象技術與 UML
  15. 操作系統原理及應用
  16. 計算機網路及應用
  17.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大三

  1. 軟體項目實訓2(芒果網 Android 客戶端)
  2. 編譯原理
  3.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4. 軟體測試及應用
  5. 組織行為學
  6. 計算機圖形學
  7. 形勢與政策
  8. 道家思想論
  9. 信息檢索
  10. 數字圖像處理
  11. 多媒體技術
  12. 計算機應用系統課程設計
  13. 就業導論
  14. 未來網導論
  15. IT 新技術講座
  16.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17. 使用資料庫系統實踐(Oracle)
  18. 軟體項目管理與實踐
  19. 感測器技術
  20. 網路編程
  21. 通信原理

大四

  1. 畢業實習
  2. 文化素質教育實踐
  3. 社會實踐
  4. 畢業設計
  5. 課外研學


# 2019/6/22 更新於回家的地鐵上

瀉藥

老師缺點:

好的老師有嗎?有的。多嗎?不多的。哪些老師教的好?部分教硬體的。哪些老師教的不好?打開seu cose的官網,看到他的主頁,如果和人工智慧相關,那麼他基本不靈的。

很多老師掏不出東西,但又都在往AI上發展。代碼水平不夠、數學基礎不好,那你就好好把基礎課研究透了,來教學生。但這樣的老師基本不在索引範圍內。

上大學前以為「大學靠自學」是指:學生上課不想學

上了以後才發現:老師唔哩嘛哩自己也不會。

比如**林(滑稽)教的計算機組成原理,整個學期含糊其辭,唯獨到了2進位10進位轉換的時候,洋洋得意的說出自己的口訣,我估摸著他心裡還想「咋樣,俺教的好不?」

老師優點:

當然學院的老師也是有優點的。雖然學術水平一般,但是對我們這些學生,確實是很上心的。

你要是需要老師指導你的科研實踐、需要做你的指導老師、推薦人、加入他的實驗室等等一般都是可以的。當然你要是生活、學業上有所迷茫,他們也會耐心指導你。

只要你用心、肯學,在東大的計軟這個平臺下,想做點東西來,機會從來不會缺席。

學生缺點:

不管這個學生有沒有天賦,都認為老師教的沒用,教的不軟不硬。習慣性不聽課,經常性不上課。缺乏求知慾、懶。應付考試。

很多學生到了大三,問問他一些基本的os問題,基本就能把他問倒。專業水平缺乏,因為幾年時間都沒有用來學,也不想學。

當然,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各個「一流大學」的「一流學院」中。

東大的計軟錄取分總體不高,因而學生水平也不算優異。然而cs這種風口上的專業,總讓在裡面的人有一種墜入安全網的錯覺,似乎本科不學習,畢業也可以BAT、TMD,起薪打底20萬。所以東大計軟學風差也就更為嚴重。

學生優點:

學生間關係很友善,大家互幫互助,能力強弱永遠不是我們交友的屏障。

我認為計軟的歸屬感是全校數一數二的。不管我們好與壞,我們都很熱愛這幾棟南門前的「小破樓」。

很多學長學姐畢業了多年,仍然在我們學生間活躍,給我們指(往年)導(試卷)。往我們自己開發的論壇上post等等。

這種前輩對後輩的無私關愛與奉獻,不僅存在於老師對學生,也存在於學長學姐對我們這些學弟學妹。這種代代相傳的精神我覺得尤為難得,是其他學院沒有的。

日常生活:

軟體往往1、2節沒有課~所以一般可以睡到自然醒,except你還是要跑操的弟弟(微笑)。

09:00起來洗漱,去梅園喫一頓早飯。

09:40到教室上一結編譯原理或者資料庫。

09:50-11:00刷手機、小睡一會,聽老師念念經,拿起apple pencil在notability上塗塗畫畫,消磨時間

11:00-11:25中午喫啥呢?

11:30-12:25恰飯時間

12:30-13:35午睡時間

14:00-unknown專業選修課時間

16:35-17:15 回宿舍完成今日作業

17:30-18:00dinner time

18:00-unknown 體驗大型軟體steam的運行性能,與舍友交流用戶體驗,使用搜索引擎Baidu測試各種測試用例,使用騰訊軟體完成項目跟蹤與記錄,深入體驗iOS、Android等移動端的響應差異,學習各個軟體的機器學習與推薦演算法。

1:00try to sleep


謝邀,東大軟院2014級畢業生。

軟體工程專業,偏工科。是計算機學科體系下偏於實際的一門專業。在本科期間,主要學習一些基礎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加工程實踐

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軟工和計科學習的科目是差不多的。有工科通用的高數和線性代數,也有大學物理等。另外參雜著計算機科學中的計算機網路,以及編程所需的幾門語言。在東大軟院,學習的是面向對象編程語言,比如說C佳佳和JAVA。

大三的時候,在學習完理論基礎之後,會伴隨著有一些軟體工程方面的培訓。比如說實際的軟體工程課程,軟體體系化課程等。學院方面 也會配合著和企業合作來引導校內學生組成團隊做一些小的項目。這些都會潛在地培養學生軟工的思想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在大四的時候,軟工和計科的分別就更大了。一般情況下,學校會和外面的企業合作,一起培養學生,直接讓學生到企業當中實習,作為一名實習生加入企業。真正地做到快速體驗企業開發的流程和規範。而一般情況下 ,畢業設計的內容也與企業實際工作有關。所以,這一年的學費很高,但是長遠來看,價值還是很可觀的。同等情況下,軟工的學生校招的時候,有了一份寶貴的實習經歷,這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總體來說,軟體工程這門專業是偏工科,偏實際的一門專業。當然了,對於禿頂碼農們來說,實際操作,還是最重要的。


學院行政有點混亂,政策變來變去,培養計劃亂亂糟糟,學費貴。最好的應該是大四的實習了。


瀉藥

9102年了還在用著2000年的培養方案

軟又不軟,硬又瞎硬(?比如強行必修通信電子線路、感測器等專業「選修課」

政策感人,比如對於保研的加分,英語競賽國三加的分比acm金牌要多(淦

四年最寶貴的大概就是第四年實習,因為不在學校(霧

雖說不管什麼學校什麼學院都有厲害的人,但是評價整個專業還是要看平均水平。私以為計軟各方面畢業質量都低於全國分數線水平相當的某科,生源水平相近的情況下,似乎很難再論及個人了吧。報考還是要慎重。


從3系轉專業到軟體學院一年,遇到了幾位非常好的老師,尤其是教c++的劉波老師。軟院的氛圍也更加有活力,期待未來的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