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案例都是內切的,有沒有外切的呢?外切和內切有什麼區別?

因為我鼻子很高, 正面也比較高,但是同時鼻子正面旁邊兩塊骨頭也很寬,只想切掉兩邊寬的部分,不想切掉中間高的地方


鼻骨內推現在最多做的也就是內切,從鼻小柱進入,而價格方面,一般鼻骨內推手術價格在1-5W左右,具體因人而異。

為什麼要做寬鼻矯正?先來看看細鼻骨的代表人物

baby:

范冰冰:

細鼻骨的代表也有艷壓風的鼻祖范冰冰。早些時候被無數人當做整形模板,就是因為她五官輪廓鮮明,驚艷感十足。

范冰冰的鼻骨極致緊湊,鼻背兩側沒有骨頭突出,整體線條非常利落。

張天愛:

當精細鼻骨配上同樣利落的輪廓五官,往往是能被形容成「艷光四射、妖艷尤物、禍國傾城」傳統審美中的大美女。

總體來說,細鼻骨給人一種精緻的,驚艷的美人感覺

而寬鼻就給人一種憨憨,溫柔,好看但不驚艷的感覺,因為寬鼻會讓面部鈍感很強烈,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姐妹都想做細鼻!(但也不是說寬鼻就不好看)

比如小松菜奈

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鼻骨內推:

鼻骨內推就是對鼻部進行截骨,將截斷的鼻骨向內側擠壓,向內合攏,從而使鼻背基底變窄,鼻樑變高,改變鼻鼻寬度!

術後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部高度,而且能夠使鼻背縮窄(因為鼻骨內推讓鼻子高度產生了變化,部分人也就可以不用再次做隆鼻手術了)

寬鼻縮窄案例1

案例2

雖然鼻骨內推好處很多,可是它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做

它主要針對於鼻子側面不低,正面卻沒鼻樑的鼻骨寬星人

如果你的鼻部基礎比較差,那就不建議只做鼻骨內推了,鼻綜合效果會更好的

案例3

案例4

知識解答時間:

隆鼻以後要戴鼻夾板多長時間?

鼻夾板

鼻夾板是做隆鼻後都要戴的東西,給鼻子固定形態、促進消腫、減少增生等等

戴鼻夾板的時間一般是7天左右,但是七天拆線之後,鼻夾板可以晚上佩戴,這個根據自身的鼻子手術情況來看,最長可以佩戴3個月,畢竟傷筋動骨一百天

不過也可根據手術類型來調整戴鼻夾板的時間

單純做鼻樑和鼻尖抬高:佩戴到拆線當天,一週左右

做鼻頭縮小:則最少需要佩戴一個月,因為術後瘢痕增生期在一個月左右,長期佩戴鼻夾板可一定程度上減少增生。

寬鼻矯正或者駝峯鼻矯正:最少七天,七天拆線之後最好戴三個月穩固(夜晚佩戴),骨骼的術後增生能力要比軟組織強的多,佩戴鼻夾板可以有效的控制骨骼的增生。

鼻骨內推作為一個動骨的手術,術後固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鼻夾板固定是必須的!


可能求美者心目中的鼻骨內推內切外切和醫生心目中的內切外切是不一樣的。

一般鼻骨內推,就是結果隆鼻手術來進行的。屬於鼻綜合裡面的一項。

這種都是內切。

而外切,就是用截骨刀來進行的。

也俗稱經皮截骨。

很多醫生都會選擇從裡面截骨的方式。但從外面截骨這種方式是更安全的。

如果你的鼻骨很寬,但是高度,各方面,還湊合。

就可以做經皮截骨。

用專門的截骨刀來進行操作,不需要開刀。

這種手術,很考驗醫生的技術,很多醫生都不會做。

當然,我本人,是會做得。

是不是有點自誇了。

外切截骨。整形楊醫生的視頻 · 138 播放

也不是所有的鼻子都適合外切方式。

有些山根很扁平的,還是適合墊一些假體。

整形楊醫生:隆鼻是膨體好?還是硅膠好?或者是自體骨好?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內切和外切的區別,主要就是看你的鼻基礎更適合那種。

沒有好壞之分。

具體的方案,還是建議你去醫院面診一下,醫生畢竟是專業的。


遇到不少人問我,覺得鼻子塌應該做什麼項目?

是不是腦子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隆鼻,其實真的不盡然,看鼻子塌不塌不僅僅看正面,還有側面,舉個栗子:

從正面來看,幾乎就沒有鼻樑,加上鼻翼較寬,整個鼻子顯得更加鈍,加上鼻基底凹陷,整個面部扁平化嚴重

然而從側面來看,鼻樑、鼻尖高度並不低,那到底是因為什麼顯得鼻子塌呢?

70%以上的人鼻子塌都是因為鼻骨寬

針對此類情況,想要讓鼻子更加挺拔,解決塌鼻問題,鼻骨內推就是首選

鼻骨內推

全稱是鼻骨截骨內推,是一項縮窄鼻樑正面寬度,改變鼻樑視覺效果的手術

基於骨折的原理,大家都知道骨折後要先對骨頭進行複位,打夾板,然後骨折處就會自我癒合

同理,將鼻骨切開,然後推到想要的位置,外部固定,之後就會自我長合

回到本題,說說鼻骨內推的內切、外切

內切法

在鼻腔內做一個約5mm的小切口,剝離內部軟組織,之後通過截骨刀將鼻骨切開,最後用手將兩塊鼻骨推到一起,推至想要的效果,再用鼻夾板固定,就OK了

外切法

顧名思義,就是在外面做切口了。

在鼻骨側,開1-2mm的小切口,然後將截骨刀伸進去,切開鼻骨,後面的操作和內切法一樣

其實鼻骨內推還有橫斷切骨的手術式,不過那種手術通常是配合削駝峯手術的,如果不需要削駝峯,就不用考慮了

內切外切 利弊

外切:對軟組織的損傷更小,尤其是骨膜,(骨膜破壞程度高可能會造成應激性增生),而且由於是外部操作,對於切割的位置,深度,都會比較直觀,操作難度也會變相降低

但是留疤的可能性大

內切:多數選用鼻小柱為切口(和其他的鼻部項目一樣),切割的深度更低,內推的程度也就相應更低,不留疤

但是醫生技術不過關,盲視操作,手術事故和併發症多

總的來說,

對於輕度的鼻骨寬大,兩種手術式都可以選用

對於重度的鼻骨寬大,推薦外切

這項手術只能縮短鼻樑的正面高度,在視覺效果上提升鼻樑高度,但實際上不能改變高度或者塑造形態,所以還存在鼻翼寬大等其他鼻部問題的,還是需要搭配其他鼻綜合項目一起改善

手術風險

1.增生:截骨內推的增生和縮鼻頭去組織的術後增生是有區別的

鼻骨內推的術後增生是由於骨膜應激反應出現的增生,換句話說,對骨膜的破壞程度越大,增生可能性就越高。

但是不必過度擔心,因為這種骨膜應激增生,正常的切骨出現概率低於2%,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任何手術的核心都一定是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醫生,經驗豐富的優先

2.過度切骨導致鼻骨壞死或崩塌,產生的鼻中部塌陷:

取決於醫生的手術態度和技術,一般發生於手術態度激進的醫生,所以術前溝通不僅是表達自己的想法給醫生,還要藉此判定醫生的性格和風格

最後,

鼻骨內推雖然現在普及程度還是比較了,普及高的原因在於就像是骨折後修復一樣

舉幾個優秀代表的栗子:

但是手術有風險,要想通過醫美的技術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要有接受風險的準備,提前做好攻略,多多諮詢,尋找適合自己的


鼻骨截骨內推是解決鼻骨造成的寬鼻情況,改善鼻樑寬大。

通過重建鼻骨寬度,逼近可以縮窄鼻背,還可以改善鼻樑高度。

鼻骨截骨內推的手術路徑和做鼻部多項路徑是一樣的,都是鼻孔內或者鼻小柱切口,多數用的是鼻小柱切口,鼻子外表不會留疤痕,不會有手術痕跡。

就是所謂的內切,一般很少有鼻骨內推外切的手術方法,因為畢竟是手術動刀,會留下疤痕,一般都是內切,不存在外切的說法。


有沒有做過鼻骨內推,內切和外切有什麼區別啊?

鼻骨內推全稱為鼻骨截骨內推,是一項縮窄鼻樑正面寬度,改變鼻樑視覺效果的手術項目。

鼻骨內推是基於骨折原理,大家都知道骨折後要先對骨頭進行複位,打夾板,然後骨折處就會自我癒合。

鼻骨內推也是同理,將鼻骨切開(紅線位置),然後推到想要的位置,外部固定,之後就會自我長合。

內切法是在鼻腔內做一個約5mm的小切口,剝離內部軟組織,

之後通過截骨刀將鼻骨切開,

最後用手將兩塊鼻骨推到一起,推至想要的效果,再用鼻夾板固定。

外切法就是在外面做切口,在鼻骨側,開1-2mm的小切口,

然後將截骨刀伸進去,切開鼻骨,後面的操作就和內切法一樣了,

其實鼻骨內推還有橫斷切骨的手術式,不過那種手術式通常是配合削駝峯手術的,如果不需要削駝峯,是不需要考慮這種手術式的。

適合鼻骨內推的人羣:

正面看鼻樑特別寬,或者鼻骨單側寬,不對稱的情況。

有駝峯,且鼻骨同樣寬大,可組合橫斷切骨。

重度歪鼻矯正患者,可能需要組合切骨。

手術會存在的風險:

增生:截骨內推的術後增生,和縮鼻頭去組織的術後增生是有區別的,鼻骨內推的術後增生是由於骨膜應激反應出現的增生,也就是對骨膜的破壞程度越大,增生可能性就越高。

眼角動脈血管損傷:一般不會發生,不排除會有這方面的潛在風險(醫生失誤的情況)

過度切骨導致鼻軟骨壞死或崩塌,產生的鼻中部塌陷:

取決於醫生的手術態度和技術,一般發生於手術態度激進的醫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