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中國白酒作為消費對象,究其原因,有人說是因為中國白酒文化的源遠流長,有人認為是白酒的獨特口味,你覺得呢?


謝謝邀請。我接觸的外國人喝白酒的不算太多。但是我覺得作為一種酒要流行起來味道和宣傳缺一不可,文化部分作為附加部分對宣傳有促進左右,但很難起到主要作用。

我接觸的外國人一般不碰醬酒,可以接受濃香和清香。主要是口味的問題。但是四川有種醬酒,味道非常好,給幾個朋友喝過大家都很喜歡。董酒這樣的有老外聞了說像自家做的琴酒。如果白酒能已場景化的形式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中,並且能被大家廣泛接受,這樣白酒才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文化形象。

白酒的味道可以呈現白酒的品質,白酒的文化則博大精深充滿魅力,所以白酒在國際上獲得認可,品質和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近日,國際風味評鑒所(International Taste Institute,以下簡稱ITI)執行總裁Eric de Spoelberch也被中國白酒所征服,對我們的捨得酒讚不絕口。

Eric 表示:「捨得酒業的老酒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評審團的認可,也徹底征服了我。」他之所以發出這樣的盛讚,是因為我們在ITI全球食品及飲料評鑒中斬獲全系產品獎項「大滿貫」,捨得酒的老酒風味口感征服了所有的評審,也包括執行總裁Eric。

ITI是國際上極具權威性的品鑒機構,多年來憑藉嚴格的「盲測」評審與出眾的專業水平,ITI的年度評鑒被譽為「舌尖上的奧斯卡」,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極高的認可度。而這次捨得旗下的天子呼和智慧捨得兩款產品一舉奪得ITI創辦以來,中國白酒歷史上首枚「三星頂級美味獎章」(Superior Taste Award),其他參評捨得產品奪得二星及一星獎章,實現評鑒「大滿貫」。

對此業內人士也給予了我們高度評擊:「捨得酒業一直以品質領跑在老酒第一線。此次,從ITI獲獎『大滿貫』到總裁親自主動證言,都證明了捨得老酒的品質之優,為捨得老酒的進一步國際化積蓄了深厚力量。」

在ITI執行總裁Eric發布的視頻中,不僅有ITI評委對捨得老酒的高度評價,而且視頻中也細數了我們為追求高品質所做的付出。在了解捨得的歷史和現狀後,Eric本人表示:「捨得老酒,也許就是時間的味道。」

要造就「時間的味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首倡「生態釀酒」並開始付諸實踐,歷經數十年著力打造沱牌捨得文化v旅遊區,園區佔地650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98.5%,園區良好的釀酒微生態環境為捨得酒的卓越品質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釀造捨得酒獨有的「六老」釀造工藝:老窖池、老釀藝、老匠人、老曲藝、老酒糟、老基酒,共同締造了老酒不可複製的口感與風味。並且每一瓶捨得酒都會在紫砂陶壇中至少貯藏6年以上,歷經43年歲月沉澱,如今老酒儲量已高達12萬噸,是不可複製的一批珍貴資源。

同時我們還一直致力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力於向世界傳播中國智慧,希望推動白酒走向更大的舞台,打造的大型中國酒文化IP《大國芬芳》進行世界巡演,打破中西文化壁壘,以藝術之美傳揚中國白酒文化,深受國際好評。

以生態釀美酒,讓時間造就老酒品質,以酒為媒展現白酒文化魅力,生態、品質、文化都是是白酒獲得國際認可的關鍵要素。所以今年6月,我們攜10款產品跨越重洋來到比利時,征服了以專業、挑剔聞名於世的ITI評審團,最終榮獲10枚「頂級美味獎章」;10月,首次申報ISC烈酒之旅獎(SPIRITS TOURISM AWARDS)的捨得生態釀酒工業園,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獨一無二的生態釀酒技藝,在評選中脫穎而出,榮獲ISC烈酒之旅獎銀獎。

國際上對白酒的認可,既源於白酒的味道,也源於白酒文化,二者並不衝突。如今ITI執行總裁Eric也給予了捨得酒「讓全世界感受中國老酒最迷人的味道! 」等至高的盛讚。未來,我們能也將會持續致力於探索白酒國際化,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文化,讓白酒融入世界文化內核,並希望以此傳遞捨得的老酒品質底蘊和文化故事,這也是對「捨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最契合的表達方式。


白酒與其他五大蒸餾酒都是歷史悠久的酒類。發展至今,早已深入人心。

縱觀歷史:白酒起源於阿拉伯人於8到9世紀時發明的蒸餾酒技術。和朝鮮半島的燒酒一樣,中國的蒸餾白酒可能是元朝時期由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亞波斯地區傳入並普及開的。而威士忌起源公元11世紀的時候,愛爾蘭的修道士到達了蘇格蘭傳達福音,由此帶來了蘇格蘭威士忌的蒸餾技術。到如今,威士忌早已踏出國門,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中國白酒卻在海外屢屢受阻。

看到這裡,相信肯定有酒友和我有一樣的疑問,為什麼同樣是蒸餾酒,白酒就不能像它的兄弟威士忌、伏特加、金酒、一樣,走向全世界?其實答案很簡單,幾大蒸餾酒之間的差異,就是原料和釀造方法。蒸餾酒的原料要麼富含果糖,要麼富含澱粉。釀造方法,都是發酵蒸餾貯存,有時還需一點勾兌技巧。

先看看,除白酒以外的五大蒸餾酒:

白蘭地是一種蒸餾酒,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貯藏後釀造而成。

威士忌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製,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

伏特加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

金酒具有口味協調、醇和溫雅、酒體潔凈,具有凈、爽的自然風格。金酒不用陳釀,但也有的廠家將原酒放到橡木桶中陳釀,從而使酒液略帶金黃色。金酒的酒度一般在35一55之間,酒度越高,其質量就越好。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發酵、蒸餾而成。

而白酒,理論上也是糧食釀造的,但只要喝過酒的人,就絕對不會把它和同樣無色度數又高的威士忌搞混。

白酒和以上幾種「西方」蒸餾酒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白酒是六大蒸餾酒中,唯一加入黴菌(酒麴)參與發酵的品種。酒麴釀酒,使白酒中含有大量的酸類,酸類和酯類發生酯化反應,也就形成了不同於其他蒸餾酒大類的濃郁香味。所以在不會喝酒的人,或者不能接受白酒的外國友人看來,這個味道說像抹布味,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者因為白酒很難像威士忌伏特加一樣加冰,加綠茶等果汁飲料,容易一口吞,而年輕人在這個腳步匆匆的社會裡,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很少有細酌一口酒的機會。所以白酒不受太多年輕人青睞,更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接觸過白酒的外國人莫不為其強烈口感震驚,在他們眼裡,白酒辣口又燒喉,不少外國人直接稱其為「火酒」,尤其是乾杯時的一口悶,那感覺就像喉嚨有團火一樣。

味道、認知和飲用方式很可能仍是白酒進軍國際市場的顯著障礙。

寫到這裡,我不禁在想,每個人都有一個變成熟的過程,你會從一個行事匆匆的小夥子,逐漸變成一個悠然自得的成年人。其中滋味,只有你自己能切身體會。就像白酒,它受過的錘鍊和沉澱,只有細品過它的人,才懂酒里的滋味。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希望會有更多的酒友,和我一起放慢腳步,細品一口國酒,深究一下白酒文化。


外國人認可中國白酒首先肯定是口味的原因,如果口味喝不慣,再怎麼有文化內涵也不會認可。當然,與文化也有一定關係。其實按照影響力來說,口味>國家影響力>文化。
贊同樓上說的 外國人認可白酒必先通過口味,白酒普遍的認知就是太烈太濃太重,著實讓外國人不好下口,不過中國白酒品牌也有綿柔口感的,比如說夢之藍,確實很綿柔很細膩,並且在最近的世界盃帆船賽上成為官方的指定白酒,那些外籍運動員嘗試了之後覺得和別的白酒確實不一樣

初識得白酒肯定是源於文化的傳承和宣傳,然後再是對味道的認可.才能接受,我認為缺一不可.


《老外找酒喝》——攝於杭州互聯網大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