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幼稚的……心智什麼的,說話,做事都不太成熟,總是傷害別人,想的事情該想的不想或想的很簡單,不該想的想的很多很複雜……要怎麼變得成熟起來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叫幼稚,什麼叫成熟。

幼稚,是一個評價詞,正面來說可以說這個人思想天真無邪,簡單不複雜,說話很直接,自我意識較強。反方面來說,意味著見識不開闊,不為他人著想,看問題難以洞悉真相,心智未開,總是喜歡主觀想像。

那什麼叫成熟?成熟這個定義就比較廣泛了,所謂千人千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熟,有的人覺得,遇事處變不驚,坐看風雲變幻是一種成熟。有的人覺得,做事心狠手辣,能力特彆強,是一種成熟。

但不論怎麼說,成熟它代表著一種狀態的轉變,一種心理狀態的轉變,一種精神狀態的轉變,成熟意味著你從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轉化為能夠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控制,能夠更多的,用自己的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牽著鼻子走,成熟也意味著一種穩重,一種可靠感,讓人看了就會很信任。

幼稚的人想要變得成熟,肯定是經歷了特別大的變故。比如說失戀,比如說其他的一些任何工作和生活上的打擊,讓你覺得你需要改變,你希望讓自己變得不一樣,變得成熟。

但現實世界不是武俠小說,沒有一本武功秘籍能讓你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個絕世高手。

這意味著,你沒法找到一個很好的捷徑,比如看到了一個答案,就能夠在一個晚上之內,從幼稚跨越到成熟。

對於現在的你來說,首先應該思考的不是讓自己變得如何成熟,這樣你會被真正的問題所困擾。

讓我們放下心理的包袱,跳出自我困惑的小圈子,開始思考的自己面臨問題的本質,就像你說到的,從旁觀者的視角看到了自己總是做一些事情傷害到別人,總是把該想的事情不想或者想的很簡單,把不該想的事情想的很複雜,你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想要改變,挺好的。

認清自己,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首先可以試著建立對自己的全面的認識,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可以去做一些心理上對於性格的測試,放下所有的包袱和情緒,去客觀的看看自己。

當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性格有個較為全面的認知後,再進入下一步,去面對之前面對的那些讓你困擾的問題,去經歷,去體驗。

人總是在經歷中成長,在思考中成熟

有了經歷,你就會發現問題,有了問題,你就開始思考,當你開始思考,你就會慢慢得出一些答案,而當你思考出了答案之後,你會通過實際行動去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又會產生更多的問題,而更多的問題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帶來了更多的答案,當然並不是說,有了經歷有了問題,有了答案,你就會成熟。

核心是在於思考和驗證的過程

通過一次次的思考,一步一步的驗證,你開始逐步的看清楚,你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有哪些優點缺點,哪些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學會觀察和思考,學會理智和控制,同時去認知這個客觀的世界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世界,而這樣的你,跟這樣的世界,又應該如何和諧相處?

走向成熟,是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面更好的去做自己,更加自信、強大,而不是逼迫自己成為完全不認識的一個人。

不論你是因為為情所困,還是因為跟家人的原因或者是朋友之間的事情,你其實不用考慮你自己是不是夠足夠成熟。

過程中還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學習,因為這裡涉及到更多的心理上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原生家庭、後天的影響、自己的思維方式等等,當然這裡面沒有好壞,你要知道,所有的一切,才成就了今天的獨一無二你。

你所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去認清楚真實的自己,接納真實的自己

然後去學習,去改變一些,你真的認為,影響到了你跟別人相處,跟自己相處的一些不良習慣,讓自己慢慢的調整到你真正喜歡的那個狀態。

這個過程會比較艱難,給自己一點時間,讓那棵幼小的小樹苗慢慢長成一棵大樹,只要你熬過去最開始的那個階段,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可以諮詢我,可以幫你提供一些詳細的幫助,書單什麼的,自己剛好也在經歷很多事情,有感而發。


哈哈哈,今天和前女友分手快兩個月了,可能你真的需要失去你的真愛或者失去一個對於你來說至關重要的人之後,才會慢慢學著成熟吧,我一個月前也是一個被稱為幼稚的人,因為我經常提一些很傻的要求,做一些沒有腦子的事,但過了這麼多天之後,我感覺我至少有些改變了,雖然還稱不上成熟,但我可以一個人照顧好自己,一個人生活,可以做到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了,可能只有失去才會真的讓人變得成熟吧

還有一個月就要藝考了,為了自己也要堅持


想成熟?多經歷就好了

或者愛一個不愛你的人

或者去北上廣體驗生活

或者回家看看爸媽的白髮

看看自己腰包

和曾經說過的誓言

有自己的野心

不需要依靠別人。

能獨立在這個社會上體面的活下去

誰都影響不到你

你就足夠成熟了


天資高的早開竅,愚笨甚者成巨嬰。

心智成熟主要靠想,自己想明白成熟的標準,想清楚怎麼做。多看多聽多體驗,用來想的材料就多些。

這是你的思維模式的問題,你說你自己很幼稚,這是在做一種底層的假設:我做錯了也沒辦法,因為我挺幼稚的。這樣一切的錯誤,給予他人的傷害都找到了出口,一切又變得心安理得起來。我認為你開始知道自己的想法行為不成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改變了。

心理學有一個流派叫自我決定論。這個理論流派獲得了很多心理學家的贊同。這個理論認為,推動人自我發展的內在動機,主要有三個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勝任感。

安全感主要來自於人際關係,尤其是你和媽媽的依戀關係。

如果你跟媽媽的依戀關係足夠安全,就像一條船知道後面有避風港,行軍的隊伍知道後面有充足的糧草,你自然就無後顧之憂,敢放心大膽的去探索世界。

如果母親給予你接納和肯定多過批評和懷疑,那我想你可以發展出無需別人監督和推動的對外在的探索,這樣自主性就出來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把挫折當做是一種「如果我做得不好,媽媽又會嫌棄我」的威脅,而是執著於自己的目標,努力解決問題,把限制和困難當做是有趣的挑戰。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的能力就會獲得了不斷的成長,這樣你的勝任感就發展出來了。慢慢的,你就會發現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夠應付這些挑戰,並因此對自己充滿信心。

而這種勝任感又會讓你不斷去尋找更多的挑戰,解決更多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自主性又得以增強,安全感的來源由媽媽轉為自己,就會越來越成熟。這是一種成長型的心智模型。

你不願意去探索世界,不願意去面對難題。所有行動的中心,就在想法設法的逃避,縮減自己的活動空間,通過胡思亂想來獲得一種安全感。

為了讓世界感覺更可控,你非常在意頭腦中的規則,以至於看不到現實發生的變化,有時候你很努力,可這並不是自發的,而是被頭腦中的「應該如此」的概念驅動的。

你很在意被人讚揚和接納,所以,別人的一點點批評意見,都會你讓焦慮甚至惱怒。因為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你就失去了行為的自主。

這樣,你又陷入了另一種循環——不斷尋求安全感的循環。而消極的防禦型思維,就是阻擋你自我發展的最大思維障礙。

要改變你的思維模式,讓你的思維流動起來最需要的就是:

一、要有勢能,就是行動的目標。

二、要有源頭活水,就是要與現實不斷地接觸。

最後,加油,祝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