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本科畢業,在實驗室做了一年半環境檢測,現在考慮是繼續做檢測還是轉做環評,希望有過來人指導一下,謝謝。


都是環境工程專業的對口工作

評價類准入門檻較高,一般剛開始工作是跑現場,收集資料,入門後可以編製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2019年取消資質要求後,行業井噴,競爭加劇,收入和接單能力、個人努力成正比,專業素養要求高,屬於文案類工作性質,三線城市剛入行三千左右,業務穩定熟練後可達五千至七千

環境檢測類工作隨著環保數據需求也是熱門行業,實驗動手能力強可以考慮做檢測,開始也是跑現場,取樣,實驗步驟培訓,儀器培訓,業務培訓,做檢測工作要對自己的實驗結果數據負責,收入方面也是日積月累,三線城市剛入行三千左右,後續穩定四五千

污水處理也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對口工作,如果感興趣,可以私信我


本人女,研一在讀,如果要我選的話,我還是會選擇環評的,環評對我來說真香。

環評和監測這兩個工作我覺得都挺適合女生的,與天天待在處理處理廠相比,這兩個工作還是挺舒適的。

大二從暑假開始跟著學院的老師做過半年的環評,現在想想,收穫頗多。做環評的第一天,跟著老師跑現場,去了幾家小企業,剛開始什麼也不會,測量儀器也不會用(現在想還是挺簡單),回來的那晚,自己在宿舍都要崩潰了,凌晨三點才睡著,一直後悔為什麼不好好在家過暑假,跑來學校賺錢,工作壓力是有的。後來慢慢的跟所謂的同事,哈哈,都是同學,學習了幾天以後,有了頭緒,就得心應手了。手裡本子多了,信息多了,很繁瑣,有時候各個企業信息也會弄混,和企業溝通也是挺頭疼,不過也挺有成就感,有時候給企業打電話,電話那邊:李博士/李同學/李老師……哈哈哈,不敢當不敢當,我那時還是一名本科生。

雖然做環評的那段時間很累,主要是心累,本子一遍遍改,企業一遍遍催,人際關係處理溝通……不過比紙上談兵好多了,當時學校正好開了門環評,任課老師說學起來可能有點喫力,但對我們幾個做環評的就小事一樁了。

學習方面也沒有耽擱,每個月還拿著2000左右工資,後來要期末考試,還有面臨大三下學期考研,就相當於辭職了。

以上是對我自己一個小小經歷的總結。

對於監測呢,接觸的不多,只知道班裡有位男生畢業去了當地的環科所做環評,一個月3000左右工資,說實話不多,但清閑。個人意見,要想多金,選擇環評也是可取的。


做環評好。我也是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畢業後在第三方檢測公司做了2年的現場檢測,感覺沒有發展前途,就跳槽了,現在在環評公司做環評和相關的諮詢類服務。待遇上來說,環評的待遇比檢測的待遇要高,工作內容上,環評更偏向於坐辦公室,工作環境比檢測要好,當然偶爾也要出去看現場,從體力上來說更輕鬆,但腦力上比檢測要累,加班屬於常態(當然工資就蹭蹭上去了)。如果能在工作期間考一個環評工程師或者環保工程師,那待遇就基本不用愁了(我所在的是一個縣級市,考出以上隨便哪個證,月入過萬輕輕鬆鬆)。

我在跳槽之前還在猶豫的時候,諮詢過大學時的班主任,班主任跟我說:做環評好,檢測做的久了也就是個熟練工,但做環評不一樣,開始可能比較困難,但後來見識的多了,自己的綜合能力、閱歷等各方面都能提高上去,如果將來要跳槽,就業面也相對較廣。一個新入行的檢測員,幾個月跟下來就可以自己獨立操作了,但如果一個環評工程師,沒有幾年的功夫很難能夠獨當一面。


做環境檢測5.6年了,基本上看個人想要什麼吧,檢測行業入門低,好學肯學勤快,從基礎到後面大型儀器,質量等等,學的東西很多,實驗室相對女生很穩定,你追求穩定和技術呢(年限到了可以評工程師),可以考慮,而且可以往管理崗位走…

環評不是很瞭解,但是不太景氣了,有同學也是做這個的,業務好的時候收入也還可以平均8-9k吧,但是也是很苦逼的,剛入行可能工資水平比較低,但是你考了環評師又不一樣,但是難度也是很大的


環境監測你的工作地點就是實驗室,每天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實驗室。如果你是女生的話其實不太建議你去做檢測這個行業吧!或許一開始感覺還可以,但是這個崗位就是一點挑戰沒有!但是環評就不一樣了雖說環評每天坐在辦公室面對電腦,但是這個工作環境和各方面發展感覺都好一些,雖說現在環評這個行業在縮水沒有前幾年那樣特別好了,但是這兩個方向對比還是環評好一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