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有正常人非要說自己有抑鬱症?


矯情和抑鬱的本質是非常不同的:

矯情的人絕不是偷偷的矯情的,所以矯情是在表達對關注的渴望。比如:哎呀,我好難受,心情好低落。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快來問問我發生了什麼事,快來安慰我。所以是對關注的渴望。

而抑鬱的人不希望獲得過多的關注,關注對於他們來說是壓力。

抑鬱症會出現心境低落,低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患者會認為前途渺茫,或者把一些問題或者錯誤擴大化,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覺得自己是有罪之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對將來也不抱任何希望,唯有死才能解脫,所以對我們正常人來說死是一種可怕的結束,但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死意味著解脫。

人們對抑鬱症存在很多認知上的誤區,總覺得抑鬱症患者就是每天「傷心」、「難過」,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更準確的表達是他們覺得空虛、無意義、無價值感。

抑鬱的反義詞不是高興,而是有生命力。

如果你給不高興的人一個擁抱,說「沒事兒,會好起來」

他們會說,『謝謝!你能在這裡支持我真是太好了。」

但如果你給一個抑鬱的人擁抱,並且說「沒事兒,會好起來」

他會在心裡說,『給我一個擁抱,會讓我感覺更糟,因為我想感覺更好,但是發現,我不能』!「

你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有的人一點事就抑鬱了,而有的人天塌下來都沒事兒呢?

這裡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

咱們先說生理的因素:

現代醫學普遍認為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一種特殊而神秘的物質叫做5-羥色胺,它是一種能幫助我們心情愉快的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大腦產生「滿意感」、「滿足感」。當我們的5-羥色胺水平高時,我們會感覺很好,如果5-羥色胺水平下降,我們將會感覺糟糕、沮喪,情緒低落。所以抑鬱症患者真的不是我們認為的只是簡單的「心眼小」、「想不開」,而是他們體內無法分泌正常量的5-羥色胺使他們缺乏生命力。

心理的因素:這跟童年的經歷有關係,有的人母嬰關係非常穩定、原生家庭也比較幸福,父母關注孩子的需求,滿足了大部分孩子被理解、被愛、被尊重、被關注的渴望,同時給予了孩子很大的自由,那麼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後,他的內心就是富足的,他面對困難挫折的抗壓能力就是高的,並且面對壓力和困難,他可以自己調試情緒。

而有的人的母嬰關係不夠穩定,母親對孩子的關注很少,給予的溫情的部分比較少,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苛責過多,那麼這個孩子長大為成人後,他的內在就是虛虧的,面對困難時,他就很難有足夠的能量去抗擊壓力。

所以這兩種人面對同樣的困難的反應會不同。


抑鬱是深深的失望,甚至是絕望。

而,矯情是淺淺的渴望。

兩者的分界線是孤獨感和自我照顧能力,對於矯情的人來說,如果實在沒有人理,還是有很好的自我照顧能力,會自己做飯,旅遊。而且矯情的人會感覺到孤獨,寂寞,並試圖去說些什麼來表達這些感受。雖然可能這些表達的內容表面上看起來並不是孤獨和寂寞。

抑鬱不同,抑鬱嚴重的話,會喪失孤獨的感受和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也就是說會感覺到麻木,無力。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

矯情一般在意的比較多,注意小細節,但是多半情況下是以挑剔為前提。抑鬱也想的多,可是更多的時候,是怕打擾影響到別人,或者給別人帶來麻煩。

矯情更外向化,這種行為一般有很明確的表達目標。抑鬱是一種內部情緒,即便因為沒有隱藏好,在被別人察覺到時,也會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不會過多表露出來。

抑鬱的人,在他們願意向你表達時,如果無法得到理解,就再也不會傾訴第二次。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提問這個問題,因為我從不覺得抑鬱和矯情有什麼分界線,因為這兩種情況完全就不搭邊。

無法明白體諒抑鬱症患者內心的,永遠都做不到感同身受,正因為如此,我從不奢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解救自我勸慰中,開始封閉自己,不願靠近別人,也不願別人走近自己。

你不能明白,對一切都失去興趣是一種什麼感受,每一個清晨都無比痛苦,每一天都是煎熬,內心沒有波瀾起伏,什麼都無意義只有綿長的無望。無欲無求又何來矯情?我從來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許多事能忍便忍,不能忍的就強忍,生怕給別人帶來一絲絲麻煩。

長夜漫漫,卻時常清醒的無法入眠,掉發掉到害怕自己會禿掉,體重下降上不去,幻聽,嚴重的時候無法區分三維立體,看東西都是平面的,你能明白到那種惶恐不安,卻又要強裝鎮定的感覺嗎。看了醫生,開了葯,卻不敢吃,怕有副作用,怕會依賴,怕真的吃了就真的好不了了,然後每一天醒來,都要告訴自己世界很美好,今天也要堅持到底。我始終明白,抑鬱症只有自己才能夠解救自己。朋友看出你的變化,也只能故作輕鬆說沒事。

研究過很多種自殺的方法,想的最多的,無論是什麼方式都不能給別人帶來麻煩,又割捨不下家人,在百度B站酷狗很多軟體搜自殺的時候,出來的文字,讓我淚流滿面。我知道,這世界總有讓你活下去的理由,不要放棄自己,一定要治癒自己。


矯情一般指脆弱,易動情,易感動,易悲傷,易產生憐憫之心,也指強詞奪理,蠻橫。矯情在很多時候,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被關注或者其他的目的有些刻意的成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要讓媽媽注意我,達到我的目的,有的時候就故意的去給媽媽製造麻煩,故意的裝出一種可憐或半真半假的無理取鬧樣子來讓她看。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各種複雜的心理紛至沓來。有的時候脆弱又敏感,有的時候還要裝出來強大。有的時候還要故作作成熟,深沉的樣子給別人看。有時候會有沒來由的失落不高興。這裡面應該有很多矯情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坎坷,各種壓力,尤其是進入工作崗位以後,不知不覺進入了抑鬱的牢籠。那個可不是裝出來的,無限的痛苦和黑暗籠罩著你。越來感到越絕望,感覺非常的累,感覺怎麼也改變不了生活,於是就失去了信心。看到這個問題,我對比了一下,應該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矯情的人,當它顯示出各種不正常的狀態的時候,你就關心她一下,他應該很快就會有反應,或者達到他的目的,或者感到被關注。他就會從那種境界當中出來,抑鬱的人可不一樣。無論你怎麼用力去誘惑他,用語言去開導他(擦除印痕的療愈引導除外。),他的神態,他的狀態,都很難有太大的變動,我的經歷是這個樣子的。


區分很簡單。

矯情的人是拚命的想獲取別人的關注。

抑鬱的人是拚命的掩飾自己,害怕獲得別人的關注。恨不得能變成一縷風,吹著吹著就沒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