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說一件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吧。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我被選中參加市裡的數字競賽,我被臨時從村裡的初中調到鎮里的初中參加培訓和競賽,時長1個月。這樣,我就第一次長時間離開了爸媽。

競賽結束後,我回家。一進家門就看到媽媽臉上鐵青鐵青的。正當我疑惑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她爬梯子時不小心摔下來,所以摔得半邊臉又青又腫」。媽媽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不太說話,這就是媽媽當時給我的全部解釋了。

然而,就在那一刻,面對那個半邊臉又青又腫的媽媽,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媽媽的不容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心底那種對媽媽的內疚與疼愛,第一次產生了想上去安慰媽媽、抱抱媽媽的衝動。由於農村觀念和家庭氛圍的影響,我最終沒有把安慰媽媽、抱抱媽媽的衝動轉化為行動,但也就在那一瞬間,在我內心深處已經萌生了今後要保護媽媽、對媽媽好一些的想法。

雖然20多年過去了,至今我還記得那一幕場景和對我的觸動。

由此我想到,現在有很多人講:「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的愛,也換不來一個感恩的孩子。」(當然,這麼說過於絕對。相信只有少部分孩子如此。)我以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當然有很多。其中,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適當「示弱」應是重要原因之一

你看,為什麼之前的我沒有對父母產生感恩之心呢?因為之前的我,看到的是身體健康的父親母親,享受到的是父母每月給我的生活費,感受到的是人生無憂、歲月靜好。其實這種歲月靜好,是父母假裝的「強大」和為我營造出的「虛假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隱去了生活的真相和殘酷,隱去了父母的心酸和無助。

只要時間一長,人自然而然習慣於父母的「強大」,根本感受不到、或者就沒有機會感受父母「弱小」的真相。既然父母如此這般「強大」,子女為何要萌生感恩之心、伸出援助之手呢?!這種萌生感恩之心的動力源在哪裡呢?

生活經驗早已告訴我們:只有當老人跌倒了,人們才會去幫助他、去扶他;現在老人走的好好的,那人們是不會無緣無故去扶他或幫助他的。

你看,我的母親突然間鼻青臉腫了,這一幕真實發生在我眼前了,躲不開了,也隱藏不住了,這就使我有機會看見了父母的辛苦、心酸和無助。就是母親的鼻青臉腫,就是這樣一種「受傷」、「心酸」,擊中了我的心。一下使我感到:父母也會疲憊、受傷、變老、生病,父母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無堅不摧,他們也需要子女的反饋和幫助,他們之所以假裝「強大」,是因為他們愛我們,他們願意在生活中扮演成庇護我們的英雄罷了。

現在媽媽受傷了,這使我看見了生活的真相,感受到了母親的弱小,於是我就想快點長大、去愛護我的父親母親。

所以,父母的適當示弱,讓孩子有機會了解父母的困難、體會生活的真相,孩子才更有可能萌發感恩之心。


孩子學習的是父母的行為,而不是只聽父母言語教育,那麼根據你說的結果,是父母的行為沒有讓孩子感覺想感恩。

這付出的是什麼?我不敢問啊


愛有很多種,有一些是「我是為你好」,還有一些是「我全部都是為了你」,還有一種叫溺愛


嗯,教小孩子學會感恩,與父母付出的全部愛不能畫等號的。感恩是長期以來讓孩子認識到別人對他的幫助和關愛是來之不易的,不是他們應該給你的,而是他們對你出於關愛而幫助和支持你的。父母對小孩子付出愛的同時,也要小孩子清楚的認識到哪些是父母作為監護人應當給予他的幫助,哪些是父母因為愛他,而給他的額外關愛。在感恩節生日等重要節日的時候,讓孩子理解父母對他的愛是不容易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對給他關愛的人要感恩,哪怕是他向父母說一聲謝謝,哪怕是他寫在紙上的一句話,都是感恩行為的培養。

很多時候很多的父母給孩子的愛不叫愛,這叫做寵幸。哪些事是他自己應該做的,哪些事是別人無私的奉獻的,別人無私的奉獻的,應當要給予回報,知道感謝。在生活中時時刻刻提醒他理解這些行為,要長期培養。


扭曲的愛

強加的愛

控制欲極強的愛

可能只能感動自己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