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像是疾病,可以不表現在外,可很難從根源上自我控制。


有的高人,只要寫個「止怒」的牌子,並放在自個兒想看的地方,即刻OK。但絕大部分人,都是事後,才找尋下次不再憤怒的辦法,而結果都不會太理想……所以,這事需要琢磨,琢磨人家高人為何被稱為高人呢?!


知己知彼可以抑制憤怒,憤怒不應該用抑制對待,憤怒本就不應該出現。

佛說:「明了即是慈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你徹底明白了這個世界,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別人,看清了眾生,看清了人類本身,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就不會在有憤怒了。因為理解,因為明白。

要做到「明了」需要不斷的學習多方面的知識,不斷的思考,還有修行自己性格。

我本是那種酸急的脾氣,生氣都是在瞬間發生的,一句話,一個表情。就生氣了。

相反的是,但凡經過思考的事,沒有任何事讓自己憤怒的。

想偶爾一年會算急一兩次,但也馬上會調整過來,我清楚的知道,這樣的狀態好比身體中了慢性的毒,需要慢慢的解毒才能痊癒。也就是修行的意思。

而除去瞬間憤怒這一部分,有思考時間的前提下,對事和人的憤怒,就需要知識來化解了。因為不夠了解事情的真相,沒有全面的思考和觀察事情的能力。

全面包括幾個關鍵點

一個是宏觀的,整個人類歷史,人類是動物演化,人是社會的產物,我思故我在。了解這些背景知識能促進自己的思考格局。

第二是微觀的,從小事上了解自己,了解對方,利用換位思考方式,幻想自己就是對方的角色,在對方的生長環境中長大,同樣身份地位,同樣教育背景,同樣的父母影響,同樣的成長經歷,再去想,對方所做之事是否合理,把自己的利益排除在外,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客觀的分析。如果得出的結論是合理,既然合理,何來憤怒。

徹底的能讓自己不再憤怒有幾個關鍵詞

知識量 換位思考 修行 去自己利益思考

佛陀:所發生的事和人都是必然

王陽明:存在即合理

說的都是這個意思,既然必然又合理,還憤怒什麼,無非就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和觀點被侵犯因起的,「我」的執著而已!因為「我執」整個世界,整個歷史就是在不斷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別人。


七情六慾,無比正常。

只要你的憤怒不會耽誤你的計劃和目標,為什麼要抑制?就像長時間不發燒可能會有所不對一樣,憤怒是情感的必要組成部分,不必抑制,要學會與它相處。


首先得知道憤怒過後會帶來什麼後果 忍無可忍的時候 後果可以自負 那就發泄吧


睡覺 吃東西 聽歌


為什麼要抑制

生氣就找各種途徑發泄出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