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yes ?


  • M1晶元會出現在組裝機市場嗎?
  • M1晶元會搭載Windows系統嗎?
  • M1晶元會進軍伺服器領域嗎?
  • M1晶元會出現在5000元以下筆記本上嗎?

都不會!所以M1晶元發布後,intel和AMD的晶元沒有太大影響,真正對intel和AMD可以產生影響的是高通和微軟,對intel威脅最大的是AMD,讓intel晶元降價的也是AMD。下面具體說說:

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要看一下Intel和AMD的主要業務是什麼以及蘋果M1改變了什麼,因為AMD的規模和業務覆蓋不如intel,所以我們分析下intel,看一下最新的2020年第三季的財報:

可以看出來,CCG的佔比達到54%,收入還提高了1%,財報里有一句話很有趣「intel推出了世界上最適合輕薄本的處理器」,

In the third quarter, Intel launched the world』s best processor for thin and light laptops, 11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with Intel? Iris? Xe graphics (formerly known as "Tiger Lake").

CCG占整個Intel收入的54%,這部分是跟蘋果M1晶元有關的,其它的DCG、IOTG等都不受影響,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損失了蘋果筆記本的不少訂單,其它潛在的影響是一些PC用戶向用M1晶元的蘋果產品的轉換,當然最大敵人依然是AMD。

下面我們看看蘋果M1最大的轉變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張iFixit 對MBP的拆解圖,如下所示:

  • 紅色:Intel酷睿i7-9750H 處理器
  • 橙色:16顆 美光 MT40A1G8SA-075 8 Gb DDR4 SDRAM(一共16 GB)
  • 黃色:AMD Radeon Pro 5300顯卡
  • 綠色:4顆 三星 K4Z80325BC-HC14 8 Gb GDDR6 RAM(4GB顯存)
  • 藍色:蘋果 T2 APL1027 339S00536協處理器
  • 紫色:Intel JHL7540雷靂3控制器

M1做的事情首先把這些打包到一起了,CPU、GPU,Neural Engine(原來沒有)以及其它的IP單元,比如HDR video 處理器,HDR imaging 處理器,USB控制器等通過Fabric匯流排與DRAM和連接。與傳統的Intel/AMD的處理器相比,M1是一個真正的SoC晶元,這種高集成度註定只適合筆記本領域,即便Intel/AMD以後這樣做也是如此,因為這樣做GPU無法升級,內存無法升級,

M1與內存封裝在一起,優點就是速度更快,缺點是沒法擴展,考慮到目前的產品16GB可能還夠用,但是如果要用在更要求性能的機器上應該很多人不夠用。同樣的道理SoC集成了很多的IP核,在做相應的處理運算的時候會很高效,比傳統的CPU/GPU處理可能高几十倍,我想M1做一些視頻處理也會很高效,但是這種asic固化的方式也是寫死的,有新的框架之類的效率可能會降低。

當然,跟這些比起來,intel的老朋友微軟才是最大的關鍵,蘋果有勇氣拋棄Intel,跟自己掌握操作系統有特別大的關係,甚至蘋果從編程語言,IDE、編譯工具都有把控力。Wintel是過去幾十年微軟和Intel成功的關鍵,雖然Windows on arm現在就有,但是並不是很用心,跟高通勾勾搭搭說不清但是還是不夠重視。就怕蘋果M1的成功刺激到微軟了,貼了心要把高通明媒正娶當正房。

說到這裡非常可惜,我原來用過華為出的一款本子,是驍龍處理器+WIN10,基本應用都能跑,就是效率不高,本來按這個發展節奏作為蘋果的好學生華為很可能也會推出類似的麒麟晶元往筆記本上弄,結果。。。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942126?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雖然說M1晶元暫時不會對intel和AMD產生影響,但是這款晶元的出現已經開始對行業產生影響了,對於有視頻剪輯需求以及MBA用戶而言是真香。

說到真香,我看了一眼,拼多多百億補貼中已經有搭載M1晶元的MBA了,補貼700,注意!選百億補貼的。

Apple/蘋果2020款MacbookAir 13.3英寸M1自研晶元,實力拚多多拼團價¥ 9299.00去購買?

8+256GB的到7499了,不過暫時被搶完了,拼爹爹!


可笑,某些所謂的果粉對Apple的自我定位毫無意識,蘋果永遠不會為了統治市場而推出5000塊就能獲得正常體驗的M1設備(二手、教育優惠、老款設備等不計於此內,體驗不正常的筆記本可以參考19年還在賣的老款Air和微軟的低配SLG),在筆記本市場的衝擊力有限,對品牌機、組裝機、伺服器、政采、企採的衝擊更是個笑話。

如果A/I死了,一定是因為出現了一個高度開放、具有極強兼容性的新架構,而不是處於封閉迴環的蘋果M1,WP、塞班、MeeGo等等被淘汰的直接原因是安卓,從來不是iOS。

Apple從iPhone以來就致力於做一家小(用戶數量)而精(用戶質量)的公司,蘋果看重的是消費能力高、願意通過高價來降低學習成本獲得良好體驗的用戶。

十多年來,總有人覺得Apple出個Soc不變、模具不變的簡配版廉價款iPhone就能橫掃手機市場,但蘋果從來沒有這麼做過,因為壓縮利潤空間搶佔市場永遠不在蘋果的考慮範圍內,哪怕是橫掃當年市場的AirPods,也絕對不是靠低價來統治市場的。在五百元以下價位被其它TWS分食時,蘋果依然沒有推出任何低價產品進行反擊,那不是蘋果的定位。

徹底讓諾基亞死了的是安卓,從來不是蘋果,總有人搞不清什麼是直接原因。

拋開品牌不談,所有說ARM在近兩年完全替代X86的一概是純小白,對當今的工業體系結構沒有一點點認識。

多少工廠的控制系統軟體還只能運行在WindowsXP/7上,晶元設計相關的軟體有幾個是ARM處理器能運行的?

大可以問問蘋果,設計M1的時候用的EDA軟體是跑在什麼架構上的?

搞得好像生活日用/視頻剪輯/辦公軟體就是Windows和X86的全部

MacBook Air M1 8+512已經拿到了,我可以肯定地說這貨目前還只是個玩具,雖然是個近乎完美的大玩具,但也不至於整天就顛覆就沸騰的,脫離羅塞塔幾乎無法正常使用,全面的適配估計至少要一年,非一日之功

MacBook Air with M1用Rosetta2轉譯的性能都遠超上代Air,輕量辦公的體驗堪稱獨步天下


簡單點說,蘋果吃肉,但只吃最好的那部分,已經夠他吃飽了;剩下的肉和湯歸其他企業搶了,比如Google帶領的小夥伴;被搶掉肉的是微軟和intel,AMD現在可以搶intel的肉,再以後也可能被其他家搶。蘋果在其中最大的作用是:弟兄們,這塊肉我們也可以吃,我嘗過了,大家上!

=========================

出現一個蘋果不可怕,要擔心的是Google帶領一群小夥伴也進來分杯羮,這對WinTel聯盟影響更大。如十年前智能手機革命一樣,開啟先河的是蘋果的iPhone,但把諾基亞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腳的是Google的安卓系統,及夥伴三星/HTC,小米趁世而起,華為手機雄起還在後面。

世界上只有一個蘋果,能一家做出三大件:CPU/OS/筆記本產品,並有機整合在一起;但蘋果家產品一向定位偏高,能在市場上佔據二成多,已經是相當大的比例了。其它廠商里有這能力和意願進行聯合整合的,並不多:微軟ARM版surface算先行者,但表現乏善可陳;Intel自然沒這動力。高通的ARM CPU算一個,系統這塊還是要Google來推(ChromeBook偏向於上網本,性能嚴重不足),產品方一線二線的想做的應該還不少,比如華碩宏基應該會蠢蠢欲動。

所以接下來的組合是:高通把驍龍CPU改一改,多整點大核提高性能;Google在多年玩OS的基礎上,再推出個操作系統來,多提高下機器本地性能;產品方如華碩宏基的,把自家上網本的經驗拿出來,做出二三千塊售價的產品來,說不定這次能成呢?然後一大波其它廠商也跟著進來。那時WinTel聯盟才危險了。


大家看看評測視頻樂一下得了,這事沒那麼複雜。

我想用M1 ----&> 我就必須得買台蘋果電腦;因為M1隻有蘋果電腦里有。

但是買電腦不是這個邏輯。

因為我買電腦的原因不是要用某個處理器啊,我要買台電腦,要麼用來幹活,要麼用來娛樂,或者幹活娛樂兩不誤,對不對,所以是我對這台電腦的要求,決定了我買台怎麼樣的電腦。

所以我買電腦前就已經知道我要用這台電腦來幹啥了吧,如果我要用Ps,Lr,Logic Pro、Safari,那顯然就會買台Mac,那麼裝了M1處理器的Mac會變成我考慮的選項;

但是,如果我買電腦要用來畫施工圖、搞模型.........等等這些可能壓根沒有Mac版本軟體工具的活,我是不會買蘋果電腦的,買台PC才能幹這事。

買個i9,往主板上懟兩條16G的內存,幹活呼啦呼啦的快。

所以M1晶元壓根不會對intel和AMD原有的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大不了就是原來用intel處理器的部分Mac,換M1罷了,intel在這部分的銷量減少了,僅此而已。

不過,如果我經常去星巴克,平時就處理些文檔,刷刷網頁,看看劇,M1版本的MacBook Air 確實會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


x86早就耗子尾汁了,所以大概不會降價也不會性能突變。

M1強在哪裡,之前寫過兩篇回答了,一篇針對CPU部分,另一篇針對SoC整體。沒看過的朋友有空可以看一下,好歹是拿到了幾個專業徽章的:

如何看待蘋果M1晶元跑分超過i9??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蘋果最新發布的 M1 晶元?有哪些新的技術突破,在應用層會有哪些不一樣??

www.zhihu.com圖標

智能手機、平板普及也不是一年兩年了,上網追劇聊天的,真沒幾個人用PC了。現在買PC的,大部分生產力,少部分玩遊戲。

如果年紀大點或者接觸PC時間長點的,最早應該在本世紀初,就聽說過「性能過剩」這個說法了。那時候AMD的K7和Intel的奔三頻率大戰,CPU頻率從之前的主流300 MHz迅速提升到1 GHz以上。現在回看,那時候就說性能過剩有點太天真了,才單核1 GHz就以為夠用,嚴重低估了廣大程序員浪費硬體性能的水平了,看看程序員們是如何高效的浪費掉CPU廠家提供的性能的:

面向對象編程。摘錄一下維基詞條: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推廣了程序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並且在大型項目設計中廣為應用。此外,支持者聲稱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要比以往的做法更加便於學習,因為它能夠讓人們更簡單地設計並維護程序,使得程序更加便於分析、設計、理解。

然而面向對象編程時,大量的調用和參數傳遞,都需要更多的指令去處理。對比下這兩個程序:

int main(int args)
{
int a, b, c;
a = 5;
b = 8;
c = a + b;
}

把加法計算改成函數調用:

int func_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int args)
{
int a, b, c;
a = 5;
b = 8;
c = func_add(a, b);
}

對這兩個程序分別用gcc編譯,看看要執行的指令區別(使用-O0選項避免編譯器優化,使用-S選項查看指令文本)

.file "add.c"
.text
.globl main
.type main, @function
main:
.LFB0:
.cfi_startproc
pushq %rbp
.cfi_def_cfa_offset 16
.cfi_offset 6, -16
movq %rsp, %rbp
.cfi_def_cfa_register 6
movl %edi, -20(%rbp)
movl $5, -12(%rbp)
movl $8, -8(%rbp)
movl -12(%rbp), %edx
movl -8(%rbp), %eax
addl %edx, %eax
movl %eax, -4(%rbp)
movl $0, %eax
popq %rbp
.cfi_def_cfa 7, 8
ret
.cfi_endproc
.LFE0:
.size main, .-main
.ident "GCC: (Gentoo Hardened 9.3.0-r1 p3) 9.3.0"
.section .note.GNU-stack,"",@progbits

沒有函數調用的整個文件只有12條指令。

.file "func_add.c"
.text
.globl func_add
.type func_add, @function
func_add:
.LFB0:
.cfi_startproc
pushq %rbp
.cfi_def_cfa_offset 16
.cfi_offset 6, -16
movq %rsp, %rbp
.cfi_def_cfa_register 6
movl %edi, -4(%rbp)
movl %esi, -8(%rbp)
movl -4(%rbp), %edx
movl -8(%rbp), %eax
addl %edx, %eax
popq %rbp
.cfi_def_cfa 7, 8
ret
.cfi_endproc
.LFE0:
.size func_add, .-func_add
.globl main
.type main, @function
main:
.LFB1:
.cfi_startproc
pushq %rbp
.cfi_def_cfa_offset 16
.cfi_offset 6, -16
movq %rsp, %rbp
.cfi_def_cfa_register 6
subq $24, %rsp
movl %edi, -20(%rbp)
movl $5, -12(%rbp)
movl $8, -8(%rbp)
movl -8(%rbp), %edx
movl -12(%rbp), %eax
movl %edx, %esi
movl %eax, %edi
call func_add
movl %eax, -4(%rbp)
movl $0, %eax
leave
.cfi_def_cfa 7, 8
ret
.cfi_endproc
.LFE1:
.size main, .-main
.ident "GCC: (Gentoo Hardened 9.3.0-r1 p3) 9.3.0"
.section .note.GNU-stack,"",@progbits

函數調用版則是需要執行24條指令,多了一倍。而且大量的調用,會降低CPU分支預測正確率和緩存命中率,分支預測失敗起碼需要清空流水線浪費十多個時鐘周期,緩存命中失敗需要從下級緩存甚至內存中取數的話,少說需要等待十來個時鐘周期,多則需要等待數百個時鐘周期。

應用虛擬機。摘錄一下英文維基詞條:

A process VM, sometimes called an application virtual machine, or Managed Runtime Environment (MRE), runs as a normal application inside a host OS and supports a single process. It is created when that process is started and destroyed when it exits.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independent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that abstracts away details of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or operating system and allows a program to execute in the same way on any platform.

Java、微軟的.Net都是在應用虛擬機上運行,目的是讓應用運行在一個硬體無關的軟體環境中。這些應用虛擬機早期尚未成熟的時候性能有多爛就不用我說了吧?好處在於程序員不需要為每種不同的硬體環境編譯一套二進位程序,甚至進行代碼上的調整。

Web應用、XML、各種腳本語言。

這些技術的共同性都是使用文本,極大的方便了程序員直接查看代碼和數據。然而對這些格式文本的解析和轉換為CPU可以處理的數據,也是非常浪費硬體性能的。有興趣的,可以隨便找個開源語言,看看裡面的html/xml的解析器裡面使用了多少正則表達式處理,正則表達式的實現裡面又有多少分支判斷和循環。如果改成用二進位的數據結構來實現,一個瀏覽器需要兩三秒才渲染出來的網頁,完全可以幾毫秒內完成渲染。

上面這些技術的流行,告訴大家,CPU性能是永遠都不會嫌多的。

然而,程序員浪費硬體性能是為了提高開發效率(說白了就是偷懶):面向對象是提高代碼復用率,不用重複造輪子;跨平台、腳本語言、Web應用,省了多平台、多版本的重複開發、分發更新、兼容舊版的麻煩;Web應用、XML、腳本語言使得程序員看代碼無需再找對應的源碼,查數據無需先做格式轉換。當CPU主頻提升困難,又沒有出現新的革命性技術可以大幅提升單核性能的這些年來,CPU廠家提升性能的主要手段一是堆核心,二是加寬SIMD指令。然而單個線程只能在一個核心上運行,要利用上這些新增加的核心性能,程序員要面對多線程編程的各種坑。多線程編程有多坑?隨手推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016238?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懶得看的,摘錄一段:

說起多線程,有那麼幾個老生常談的概念不得不再次在此重申一遍。這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挖坑」這件事進行類比:

並發:有一群人在挖坑。可能是挖同一個坑,也可能是各自挖各自的坑。單線程 vs. 多線程:一個人在挖坑 vs. 一群人在挖坑。坑的數量不明,人員的組成不明,挖坑的具體安排不明。同步:可以是下面中的某一個:線程同步:一群人在挖坑,同時有一群人在拉土,坑挖好了的時候拉土的人才開始工作。數據同步:一群人在挖坑,以某種方式保證所有人都知道挖坑進度,防止挖到別人的坑裡併產生事故。非同步:一個或一群人在挖坑,忽然有人指示開挖新坑,但並沒有人為之所動;幾小時後連新坑都挖完了,但具體中間是怎麼安排的並沒有人知道。

這就吃力不討好了,所以不是真的需要處理大批量的數據的應用,很少為多線程優化,單獨一個線程處理界面響應已經算做的不錯了。也是因為這樣(PS:再加上AMD推土機系列的不爭氣),Intel才有底氣在桌面、筆記本市場擠了近十年的牙膏,從Core 2 Quad一直到Core Gen 7,主流桌面最高級別的CPU一直都只有4核8線程——反正給多了一般人也等閑用不上。4核8線程的規格,足夠2~3個稍微有點多線程多任務的應用在後台運行的同時,CPU還有足夠的資源保證前台應用的快速響應。

至於加寬SIMD指令,對於批量數據處理很有用。如果說64bit的MMX、128bit的SSE很方便也很適合處理一些常見矢量數據的話,256bit的AVX/AVX2和512bit的AVX512,適用範圍真的很窄。這些之前也寫過回答了,不重複:

如何看待Linus Torvalds對AVX512的評價??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現在x86早就嚴重兩級分化了:一方面是提升單線程性能,只能像蘋果那樣加寬架構來提升,但是x86的變長指令嚴重製約了解碼單元性能(這個在M1跑分超過i9那篇回答中有詳細說明,不重複了),而且寬架構需要消耗更多的晶體管,單個核心成本過高;另一方面則是隨著製程工藝升級帶來的功耗下降,在限定功耗的場景下塞進去更多的核心。但加寬架構和更多核心這兩個方向是矛盾的,因為都會消耗更多的晶體管。CPU廠家只能在兩者之間,加上成本因素(晶片大小)來平衡。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加核心帶來的性能提升幾乎是線性的,只要你的應用能躲開內存瓶頸並且分出這麼多線程來跑,而加寬架構則是會因為受到演算法中的指令並行度、分支預測正確率、緩存命中率這些因素影響,兩倍的晶體管很可能只能提升40%的IPC——對於x86而言,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解碼器性能需要去解決。

從兩家已經公開的roadmap來看,Zen4會有哪些改進還不明確,Intel則是打算走大小核混合,可能還有類似M1這樣搭配多種專用單元的SoC路線。但和M1的不同在於Intel大概率會把各種專用單元做成chiplet,用晶元堆疊/互聯的封裝方式來集成,而非M1這樣固定多個專用單元。具體請參看關於LKF的評論回答:

木頭龍:如何評價英特爾 lakefield處理器i5-L16G7?AMD什麼時候會跟進??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